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_第1页
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_第2页
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_第3页
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_第4页
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述与编译181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顾关云1,211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3221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公司上海201203摘要沙棘是药食兼用的功能植物,果实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黄酮醇苷、植物甾醇、原花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并具有解重金属毒、放射保护、抗氧化应激、抗肿瘤、抗炎、抗溃疡、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介绍近年来对沙棘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关键词沙棘醋柳类胡萝卜素黄酮醇苷寡聚原花青素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1又名醋柳,系胡颓子科ELAEAGNACEAE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亚洲和欧洲,南北美洲广为栽培,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有大量分布。沙棘是药食兼用的功能植物,在中国被广泛用为藏药、蒙药和中药,1997年开始被中国药典收载。20多年过去了,以利用目的对沙棘的研究和开发愈益深入。在植物资源方面的研究包括比较沙棘各变种的遗传特性,定性定量化学成分和评价品质优劣,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异同,物候对品质的影响,加工方法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果汁和产品的流变学等在植化成分方面的研究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分布,寡聚原花青素的分离和性质,黄酮醇苷的种类和结构,极性胡萝卜脂蛋白复合物的发现,植物甾醇在果浆和种子中的图谱等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有解除重金属中毒,放射防护及其作用机制,预防肿瘤,抑制血栓形成,创伤组织的愈合及康复,抗氧化应激,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等在临床药理方面的研究有改善变应性皮炎患者皮肤脂质组成和缓解病情,治疗肝纤维变性和恢复肝功,对冠心病危险因子的作用等。上述研究均取得相应的成果,为进一步利用和开发沙棘资源创造了条件。1植物资源111类胡萝卜素1沙棘果实含有2种胡萝卜醇脂肪酸酯,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很有价值的资源。提取物上柱色谱进行分离及用HPLC2DAD和HPLC2MS进行鉴定,继而用化学和酶法水解,鉴别母体类胡萝卜素及除去脂质成分。玉米黄质ZEAXANTHIN和B2隐黄质B2CRYTOXANTHIN酯是沙棘中的重要成分,经定量分析B2隐黄质棕榈酸酯和玉米黄质二棕榈酸酯是沙棘果实的主要成分。虽然沙棘的总脂质提取物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油酸和棕榈油酸,而黄叶素XANTHOPHYLLS,即胡萝卜醇主要是与饱和脂肪酸酯化的。沙棘油树脂OLEORESINS是代表类胡萝卜素酯并能用作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组分和营养保健品的重要资源。112分子遗传变异TIAN等2研究沙棘3个亚种的中国种群分子的遗传变异,提供一个种群水平的基因分布图,以研究和保持沙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ISSRINTER2SIMPLESEQUENCEREPEATS靶标,分析生长于中国沙棘的15个种群300个植株。根据香农指数SHANNONSINDEX和NEIS遗传多样性,平均遗传多样性在沙棘天然种群的沙棘云南亚种H1RHAMNOIDESL1SSP1YUNNANENSISROUSI、沙棘中国亚种HRHAMNOIDESLSSP1SINENSISROUSI和沙棘江孜亚种HRHAMNOIDESLSSP1GYANTSENSISROUSI分别为011944、012169和011372。7个云南亚种种群的基因分化GST系数为012790,7个中国亚种种群的为014184,即7个云南亚种种群间有28的总分子变异存在,7个中国亚种种群为42,提示亚种种群间具有不同的遗传结构。在沙棘亚种种群的遗传和地理分布之间无明显相关。113变种间成分差异3,4沙棘的2个亚种中国亚种和蒙古亚种H1RHAMNOIDESL1SSP1MONGOLICA浆果和种子的93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甘油三酯TAG、甘油磷酸脂GPL、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进行比较研究。在甘油三酯中,蒙古亚种俄罗斯栽培与中国亚种中国野生比较,油酸的量较少4162012,而棕榈酸33192714和棕榈油酸32182119较多在甘油磷酸脂中,亚油酸LINOLEICACID在浆果中的比例是32112212,在种子中的是47174217,及棕榈酸在浆果和种子中的比例分别为21111614和17101411,蒙古亚种均高于中国亚种。也发现中国亚种浆果的甘油磷酸脂中,A2亚麻酸A2LINOLENICACID较蒙古亚种有较高的比例16121011。在种子中A2,B2,C2和D2生育酚构成总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9398,在浆果中仅A2生育酚就构成总酚的7689。在种子和全浆果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量的变化分别在84318MGKG和56140MGKG范围。沙棘蒙古亚种较中国亚种的种子是较好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资源287122,MGKG。研究连续2个相邻季节的7个沙棘变种果汁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通常感官品质检查是对果汁的甜度和果香作酸味和涩味的评述。在大多数研究的参数中,样品来源和季节之间在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上有明显的不同。CHUISKAY变种为最甜的,也具有最强的果香,而变种AVGUSTINKA、BOTANICHESKAYA、TROFIMOVSKAYA和RAISA是最酸的和极涩的。果汁中的总糖果糖和葡萄糖范围为1971MGML,总酸苹果酸和奎尼酸是3151MGML,维生素CVC为029176MGML,以及果浆油为017316。可溶性颗粒在714和1216之间,PH在217和219之间,以及可滴定的酸度在210和317之间。AVGUSTINKA和RAISA变种的红色素是最高的,而在各变种的黄色素则无甚差异。总糖和糖酸比具甜者是正相关,具酸和涩者是负相关,而总酸和可滴定酸具酸和涩者呈正相关,具甜者呈负相关。114脂肪酸成分动态变化5,6连续4年采集和分析沙棘4个拟鼠李亚种栽培种HRHAMNOIDESL1SSP1RHAMNOIDES和2个中国亚种野生种的浆果TAGS和GPLS表明每年在同一来源的种子和浆果中脂肪酸的成分变化较小,4年中绝对量或脂肪酸图谱都无任何明显改变,但在不同来源之间发现有明显变化。单年从8月底至11月底,2个中国亚种种子和浆果的TAGS和GPLS,在9月底前后达最高量,这时是收获的最佳期。由脂酶水解法检测沙棘种子成熟过程中TAGS脂肪酸成分的定量变化。随着种子的日趋成熟,总TAGS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及相应百分含量的合成速率增加,至授粉后80D,三不饱和TAGS的形成占优势。其后,在种子成熟的末期,TAGS中最大的一组所含亚麻酸和亚油酸降低,而硬脂酸和棕榈酸的合成增加。115来源和收获期对VC等的影响对不同来源和收获期的野生及栽培沙棘,YANG等7用HPLC法测定浆果中VC、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量。原产于中国的野生中国亚种浆果,在果汁部分VC的量较欧洲产的拟鼠李亚种和俄罗斯产的蒙古亚种多510倍41301022,GL果汁。遗传背景和浆果收获期是决定VC在浆果中量的2个基本因素。不同亚种的杂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VC的量。在芬兰西南部栽培的沙棘灌丛具有高的VC量,浆果的最佳收获期是在8月底。中国亚种的种子比拟鼠李亚种平均290MGKG和蒙古亚种平均250MGKG含较少量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平均130MGKG。中国亚种新鲜浆果含有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23倍于拟鼠李亚种和蒙古亚种120MGKG40MGKG和50MGKG。中国亚种的新鲜全浆果无疑是总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最优良的资源。浆果柔软部分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量在9月上旬至中旬达最高水平,而在种子中的量继续增加,直到11月底。VC与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最高量的结合,使中国亚种的浆果最适合作营养研究的原料。116植物抗氧化剂资源11611果实成熟度与抗氧化能力8自瑞典南部试验田采集BOTANITJETSKAJA、TROFIMOVSKAJA和AROMATNAJA3个沙棘栽培种,研究沙棘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部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相应的不同植物营养素。粗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果实成熟度的提高而明显减少,这些变化与总酚和VC的量密切相关。当亲脂性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大量增强时,其对应的总类胡萝卜素也增加。总抗氧化能力的大部分归因于总酚类成分的高含量。如果基于抗氧化能力与抗氧剂的量之间的比率比较,亲脂性部分是最有效的。在2,42二甲基戊腈AMVN和VC2铁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中,沙棘果实的粗提取物显示最0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高的抑制活性。与亲脂的提取物比较,水和无VC提取物在AMVN分析中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而在VC2铁诱导的过氧化作用,比亲脂提取物显示较低的抑制作用。11612抗氧剂活性的分配KALLIO等9研究沙棘果汁的酚性化合物及其在总抗氧化活性中的分配。采自德国沙棘果汁的酚性成分,由装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的HPLC发现,黄酮醇类成分是占优势的多酚类化合物,而酚酸类和儿茶素则代表小量成分。共鉴定7个黄酮醇,定量表明异鼠李素232O2糖苷是最重要的,可是因其结构性质,经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S显示属于弱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儿茶酚结构的酚性化合物,例如槲皮素232O2糖苷类、儿茶素类和羟基苯甲酸类显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但这些成分在沙棘果汁中的浓度是很低的。这些酚类化合物经HPLC测定,仅占过滤果汁总抗氧活性的5以下。VC是沙棘果汁中的主要抗氧剂,因其有1122GL的高质量浓度,赋予其约75的总抗氧化活性。其余的抗氧化活性分布于高分子的黄烷232醇原花青素,可用酸脱聚化生成有色花色素后用光度计进行测定。沙棘果汁中VC和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及其在总抗氧化活性中的分配情况详见表1。表1沙棘果汁VC和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及其在总抗氧化活性中的分配化合物名称未处理果汁酶处理果汁质量浓度MGL1占总抗氧化活性MMOLL1质量浓度MGL1占总抗氧化活性MMOLL1抗坏血酸122064281108211122085281107116没食子酸11501101070122160100112013原儿茶酸21101201080122190130110013儿茶素191100140112262100155114表儿茶素21801101060125120130112013原花青素351161071402112573610121103018槲皮素232O2芸香糖苷1415014011501411140160112013槲皮素232O2葡糖苷91001401130147170110111013异鼠李素232O2葡糖苷272O2鼠李糖苷754100114014663100113013异鼠李素232O2芸香糖苷18191001130141829100113013异鼠李素232O2葡糖苷754100107012874100108012异鼠李素272O2鼠李糖苷11301201011PA时,果汁流体随温度升高黏度明显变化,服从阿伦尼乌斯定律ARRHENIUSLAWLOGGEA213RTG,但在011PA低剪切应力时出现偏差。在果汁离心后所得沙棘液体的流变学性质,与果汁和蔗糖溶液在高剪表2沙棘浆果与果汁的组成组成单位范围平均变种名称组成单位范围平均变种名称果实质量MG270480350印度栽培葡萄糖占总糖491562115412中国果实含水量731685138213印度栽培果糖占总糖371350144514中国661977157214中国甘露醇LGG17单值,未成熟果芬兰果实油含水量果浆01261143019中国山梨醇LGG13640314芬兰118219210中国木糖占总糖0110170142中国比重11027511045411038中国木糖醇LGG15913912芬兰导电性L8CM012970153901359中国木糖LGG131004516芬兰表面张力NM461235511450174中国有机酸苹果酸410651885103中国总类胡萝卜素MG100G91434151619印度栽培苹果酸218261084157中国31314116197中国L型111121341185中国VCMG100G51316761038中国D型010150105401033中国可溶性糖BRIX91317131114印度栽培柠檬酸010420123401111中国101511911514175中国酒石酸0101301014010135中国还原糖6141217910中国琥珀酸012360164301474中国切速率时相似,但不同于在低剪切速率。加入乙醇,不溶性物质的量可达7,果汁的流变学性质发生变化,与沙棘果汁浓度在48白利糖度相当。影响果汁流变学性质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和果实的成分等,研究沙棘的流变学资料表明沙棘果汁中的成分在2570,具有热稳定性,变化发生的临界温度在70以上。这与沙棘果汁的加工、贮藏和运输等密切相关。1110巴基斯坦沙棘分布于巴基斯坦北方地区的沙棘系土耳其亚种HRHAMNOIDESLSSP1TURKESTANICA,SABIR等13对生长在不同地区种群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浆果的植物化学研究表明VC量在250333MGKG,种子油量71691317,果浆油19122911,种子油中植物甾醇量313515,花色素量01525MGL。无机元素量较高的分别为钾114316、钠012018、钙0170198、镁115214、铁014115和磷1111133。上述数据说明沙棘土耳其亚种浆果是良好的生物化学和无机元素资源。营养成分在不同种群之间的高度差异,为在不同开发目的中有效地选择种群进行繁殖和获取优质原料提供参考。2化学成分211脂质的脂肪酸组成YANG等14研究来自沙棘2个亚种浆果油的量和脂肪酸组成。拟鼠李亚种浆果与中国亚种浆果相比,油在种子、浆果和无子部分的质量分数高,分别为1113713、315211和218117。亚油酸和A2亚麻酸约占沙棘种子油总脂肪酸的70。棕榈油酸在种子油中特别贫乏,在果浆或果皮油中占12113910,在全浆果油中占8193110。中国亚种较拟鼠李亚种的种油含较多的亚油酸和较少的亚麻酸,分别为40193911和26163016。拟鼠李亚种比中国亚种浆果油中棕榈油酸的量高,为26102115,但A2亚麻酸的量则反之,为8181112。212寡聚原花青素15在沙棘浆果中分离黄酮醇苷、单聚黄烷232醇、二聚和三聚原花青素后,经葡聚糖LH220凝胶层析和洗脱,分得寡聚原花青素OLIGOMERICPROANTHOCYANIDINS。寡聚部分占总原花青素量的84,为沙棘果酱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的75。寡聚部分的结构是在藤黄酚存在下,由酸进行催化解聚阐明。采用1H2和13C2NMR光谱测定结构为黄烷232醇单聚物和黄烷232醇2藤黄酚加合物。HPLC定量研究表明2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是寡聚部分的占优势亚单位。这些观察由ESI2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2电离质谱和13C2NMR光谱证明。结果显示主要为具2,32反式构型的黄烷232醇亚单位。寡聚体主要由原飞燕草色素PRODELPHINIDIN亚单位组成,而原花青素是以较小量存在的,是沙棘原花青素的极不寻常的组分。寡聚原花青素的平均多聚度在69。213黄酮醇苷的结构2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ROSCH等16由葡聚糖LH220凝胶层析和半制备HPLC,从沙棘果渣中分离4个黄酮醇苷,经水解物,ESI2MS、UV和1H2、13C2NMR光谱阐明结构。沙棘中的主要黄酮醇苷为山柰酚232O2B2槐糖苷272O2A2鼠李糖苷,系首次报告。进而分离出21个黄酮醇苷,HPLC2DAD2ESI2MS结合NMR光谱进行结构研究表明,糖部分是从苷元的C27位失去的,大多数的化合物是异鼠李素、山柰酚和槲皮素的72鼠李糖苷,在C23位则显示不同的取代特征,主要的苷为芸香糖苷和槐糖苷。另有不少的黄酮醇苷在C27位缺少糖部分。其中8个黄酮醇衍生物经鉴定是羟苯甲酸或羟桂皮酸的酰化物。从沙棘果中分到的单糖苷类有异鼠李素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2葡萄糖苷、槲皮素232葡糖苷芸香糖苷类有异鼠李素232芸香糖苷、槲皮素232芸香糖苷、杨梅黄酮2芸香糖苷、山柰酚2芸香糖苷、杨梅黄酮2甲基2芸香糖苷3,72二糖苷类有异鼠李素232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32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72二葡糖苷、异鼠李素232戊糖基272鼠李糖苷、槲皮素232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2槐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32槐糖基272鼠李糖苷、槲皮素232槐糖基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2芸香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32芸香糖基272鼠李糖苷三糖苷类有山柰酚232二葡萄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32葡糖基2鼠李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葡糖基2二鼠李糖苷、槲皮素2葡糖基2二鼠李糖苷、槲皮素2二葡糖基2鼠李糖苷、山柰酚2二葡糖基2鼠李糖苷酰化糖苷类有槲皮素232香豆酰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2香豆酰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2羟基阿魏酰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二甲基232羟基阿魏酰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二甲基232咖啡酰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山柰酚232羟基香兰酰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232酰基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槲皮素232酰基2二葡糖基272鼠李糖苷。214胡萝卜素脂蛋白复合物17沙棘的果膜和新鲜中果皮中富含色素和脂蛋白。文献报道只涉及中果皮的中性脂质,没有关于极性脂质及其脂肪酸成分是有用的资料,即使它们在细胞膜中起着重要的结构和生理作用,以及在化妆品制剂中可能提供乳化剂和营养品的应用等。胡萝卜脂蛋白复合物,尤其是位于果膜中的极性脂质可能起着极性蛋白质和非极性类胡萝卜素部分之间的桥化合物的功能。总脂肪酸成分和个别极性脂质从胡萝卜脂蛋白复合物中分离,由HPLC和GC加以测定。极性脂质包括61磷脂和39半乳糖脂,主要含有160,1619C,1819C,18111C和1829C,12C脂肪酸。几乎所有的极性脂质显示16016111C和1819C18111C的高比例,以及C218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的同系物具有较高的量。在1819C和1839C,12C,15C脂肪酸中,半乳糖脂证明是最丰富的,而磷脂160和1819C含有较高的浓度。215植物甾醇沙棘浆果中的植物甾醇受不同来源和收获时间的影响。YANG等18分析来自芬兰不同地区的4个样品和中国不同地区的6个样品沙棘拟鼠李亚种和中国亚种的种子、果浆和全浆果的甾醇,作为TMS的衍生物,在油皂化以后采用GC2MS进行检测。获知种子、鲜果浆和全浆果的总甾醇量分别为12001800、240400、340520MGKG在提取油中相应值分别为1223、1029、1333GKG。种子和果浆总甾醇中的谷甾醇量分别为5776和6183,具体化合物的量见表3。在亚种和采集点之间,甾醇量和组成显示小的变化。不同的收获时间对2个亚种种子和果浆或果皮中某些甾醇的水平有明显的影响。甾醇图谱的获得,对沙棘的品质鉴定和珍贵油的掺杂检出是有用的。甾醇的检测对沙棘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利用是重要的。216新甘油三酯SWAROOP等19自喜马拉雅西部地区采集的沙棘浆果,分得新的甘油三酯1,32DICAPRYLOYL222LINOLEOYLGLYEROLDCLG,同时测定DCLG的金属螯合、自由基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作用。结果DCLG分别于50LGML和100LGML,对金属螯合和过氧化离子显示11和55的抑制作用与槲皮素比较,于2MGML对脂质过氧化显示57的抑制作用。217测定方法GULIYEV等20,21对色谱技术用于沙棘的化学成分测定、分离和鉴定进行综述。包括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以及紫外光谱、荧光检测、折射率、电化学和质谱等也作介绍。3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表3沙棘2个亚种种子和果浆中甾醇的量MGKG序号甾醇名称中国亚种种子果浆果皮拟鼠李亚种种子果浆果皮1菜油甾醇3344181134083180152STIGMASTADIENOL5151133130153谷甾醇9341052181574129311791981024114豆甾烷醇461121311550241130155异呋甾醇OBTUSIFOLIOL244562015565豆甾282烯23B2醇151341318188157未鉴定3319527102188未鉴定STIGMASTA25,24252DIEN23B2OL22417798STIGMASTA28,242DIEN23B2OL31811751021810STIGMAST272EN232B2醇环阿屯醇2511815113191351311511DIMETHYLCYCLOERGOSTENOL124101361117961531112STIGMASTA27,24242DIEN23B2OL26771621112351511713未鉴定510112418311144A,14A,242TRIMETHYLERGOSTA28,24242DIEN23B2OL724182657361511715亚甲环阿屯醇2113913618291961521416未鉴定424231311217A2谷甾醇42177152103914518110一种装配化学发光检测器的HPLC法,可同时测定沙棘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3个黄酮醇。对HPLC分离和CL发射的若干参数的影响进行统计研究。于25MIN内,用甲醇和1乙酸水3763,体积分数的混合溶剂进行等度洗脱ISOCRATICELUTION,达良好的分离。在最佳条件下,RSD80,PRAKASH等30研究其免疫刺激作用。与非照射对照组比较,小鼠全身照射后24H,腹膜巨噬细胞数不减少。RH2330MGKG单独或在全身照射前30MIN给药,与未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和照射组两者比较,明显地增加巨噬细胞活细胞数。于放射24H后,与对照组比较,全身照射明显地减少存活的脾细胞数。RH23单独或在全身照射前处理,放射诱导的脾细胞数略有减少。先体外后体内暴露于2GYCO260C射线,在4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腹膜巨噬细胞培养物的上清液中,与对照组1164LMOLL比较亚硝酸盐明显地增至5172LMOLL照射前用RH23处理30LGML,明显地减少总亚硝酸盐量0193LMOLL。全身照射24H后,CD4与CD8比值较对照组119减少至014,而照射前以RH23处理则比值恢复至211。这些资料明确地显示RH23具免疫刺激活性,这可能在放射防护中起重要的作用。沙棘新鲜浆果的全提取物制剂RH23对致死性照射小鼠、各种组织、细胞和细胞器具有保护作用。GOEL等31进一步研究对小鼠肝脏分离的线粒体的作用。为阐明RH23的放射保护作用,测定超氧阴离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NADH2泛醌氧化还原酶复合物、NADH2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复合物、琥珀酸2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复合物、线粒体膜电位MMP、脂质过氧化作用LPX和蛋白氧化作用。小鼠放射前IPRH2330MGKG,可明显抑制由放射诱致的超氧阴离子、GSSG、硫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复合物、复合物活性的增强,以及在4H时有最大的MMP。在全部的研究过程中,蛋白质的氧化作用被RH23的处理所抑制。结果提示小鼠用RH23于放射前处理,可有效地预防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性。313抗肿瘤32,33及至目前,沙棘治疗变应性皮炎等疾病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研究显示沙棘抑制小鼠由苯并芘诱导的贲门窦乳头状瘤和二甲基苯并蒽诱导的皮肤乳头状瘤发生。认为致癌作用的降低可能归因于小鼠肝脏中型酶类,例如谷胱甘肽S2转移酶和脱氧胸苷2黄递酶,以及抗氧化酶类,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伴随诱导作用。在经沙棘治疗的肝脏中,伴随着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21IRF21的明显诱导作用,强烈地提示沙棘浆果对减少致癌原诱导的贲门窦肿瘤和皮肤肿瘤发生是可能的,这包括型酶类和抗氧化酶类的上调,以及一个已知的抗癌基因转录因子IRF21的DNA2结合活性,引起生长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从沙棘中分离到5个黄酮醇,当这些黄酮醇的浓度逐渐递增时,能抑制人前髓细胞性白血病HL260细胞的增殖。浓度为20LMOLL的黄酮醇抑制肿瘤细胞的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五甲基槲皮素丁香亭SYRINGETIN异鼠李素槲皮素山柰酚杨梅黄酮。在分别用槲皮素、山柰酚和杨梅黄酮处理的HL260细胞中,均观察到包括诱生染色质固缩其他黄酮醇则无此作用致DNA断裂,产生寡核小体大小的断片凋亡细胞的特征,并与试药呈剂量相关。这些发现提示分别由槲皮素、山柰酚和杨梅黄酮所致细胞的生长抑制,最终由这些黄酮醇诱导细胞凋亡。五甲基槲皮素、丁香亭和异鼠李素分子中具有甲氧基,较以上3个黄酮醇对HL260细胞有更强的生长抑制作用,而无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这些发现提示由五甲基槲皮素、丁香亭和异鼠李素所致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有别于由槲皮素、山柰酚和杨梅黄酮引起的细胞凋亡机制。314抑制血栓形成沙棘制剂已被用于血栓症患者,但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CHENG等34研究沙棘总黄酮TFH对小鼠股动脉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在小鼠由静脉内注射孟加拉玖红ROSEBENGAL和绿灯照射之间光化学反应股动脉血栓模型,测定血栓的闭塞时间。在体外,由单血小板计数测定全血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对照组血栓的闭塞时间是815MIN。TFH300LGKG在孟加拉玖红注射前15MIN静脉内给药,血栓闭塞时间明显延长为1116MIN,与阿司匹林在体内对血栓形成有相似的作用。在体外,TFH于310LGML能明显抑制由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质量浓度相关与此相反,TFH不能影响由花生四烯酸80LMOLL和ADP013L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TFH能预防体内血栓形成,大致是由于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提示沙棘用于临床预防血栓症的可能性。315治疗创伤35,36在无菌条件下,于大鼠背部皮肤切开8MM直径的创口,观察沙棘对创伤的愈合作用。沙棘叶的水提取低压冻干物,以丙二醇为溶剂,制备成015、110和115剂量,每天局部应用2次,为期7D。对照组动物于相同条件仅接受丙二醇载体。创伤后第8天切取创口肉芽组织,测定羟脯氨酸、己糖胺、总蛋白质量及抗氧化水平。于第8天也测定创口治疗后缩小的表面积。局部应用1沙棘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由羟脯氨酸和蛋白质量的增加5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及创口面积的缩小得到证明,当与聚乙烯吡咯酮2碘油膏治疗效果相比,具有相似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沙棘叶提取物治疗后,创口被减弱的谷胱甘肽、VC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显示明显的增强,而脂质过氧化水平则明显降低。结果说明沙棘叶水提取物能促进创伤的愈合,这可能与肉芽组织中抗氧化物水平的增加有关。长期以来,沙棘是治疗腱和韧带损伤的中草药之一,而TFH是代表沙棘的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研究TFH在确认的大鼠裂隙创伤模型中,治疗膑腱极限应激的有效修复作用。在伤害后,每天注射011MGTFH于创伤处,14D后测定治疗膑腱的极限应激,结果与盐水对照组比较。由TFH注射给药治疗,膑腱的极限应激显示明显的改进,从30增至50在TFH治疗动物,未发现过多的纤维反应,而胶原积聚增加,并观察到较好的纤维序列。结果提示TFH在损伤早期阶段,能改进治疗膑腱的极限应激,这可能较早地恢复病程与促进康复。316抗炎GANJU等37给大鼠右后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沙棘叶提取物HRLE腹膜内给药治疗此炎症。由锝99M谷胱甘肽TC99M2GSH闪烁照相显示和淋巴细胞增殖临床分析,评价炎症程度和治疗应答。在炎症建立后1、7、14、21、28D进行系列检测。动物致炎腿对TC99M2GSH摄入与对侧正常腿比较,使用C2相机和在线计算机获得闪烁影象量度,放射性示踪元素累积考虑抗炎症应答的定性定量评价。在疾病早期,淋巴细胞增殖显现细胞免疫抑制。在炎症损害关节当天或前5天给药HRLE,与未治疗动物比较,炎症明显减轻,且呈剂量相关。上述研究提示,HRLE具有明显的抗关节炎活性和临床上用于治疗关节炎的潜力。由激活的炎性细胞合成大量的一氧化氮NO,已证明是急慢性炎症的发病机制。PADWAD等38研究HRLE对由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17细胞系产生NO的作用,并探讨细胞生存力、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诱生型NO合成酶INOS表达。HRLE明显抑制由LPS诱导的NO的产生,且呈剂量相关明显清除由NO供体释放的NO自由基。用HRLE处理的巨噬细胞也明显引起INOS激活的抑制作用。这些观察提示由HRLE对NO产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或对INOS激活的抑制作用HRLE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和有效的治疗炎性疾患。317抗溃疡39,40研究沙棘的己烷提取物HRE21对消炎痛和应激诱导的溃疡模型的抗致溃疡作用,发现HRE21具有预防胃损害的活性。沙棘种子和果浆油已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疾病。研究沙棘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作用。野生沙棘浆果采自罗马尼亚,用CO2萃取沙棘种子和果浆油。在阴性对照比较下,沙棘油口服给药710MLKGD,共7D,明显减少大鼠由水浸法和利血平诱导的溃疡形成。2种油以315MLKGD给药,能明显减少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的指数,促进乙酸所致胃溃疡的治疗过程。沙棘种子和果浆CO2萃取的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318抗氧化应激31811尼古丁诱导应激以VE为阳性对照,SULEYMAN等41测定了HRE21对由尼古丁诱导的大鼠血氧化应激作用,尤其是红细胞的丙二醛MDA水平改变,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浆维生素EVE和维生素AVA水平。给药3周后,HRE21和VE均能预防尼古丁诱导的红细胞MDA水平升高,HRE21可预防尼古丁诱导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弱,而VE则不能。与尼古丁组和VE组比较,HRE21能增加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2PX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受影响。VE补充使血浆VE水平升高。VE和HRE21补充组,与尼古丁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较高的血浆VA水平。结果表明HRE21提取物可用于膳食补充,特别是对吸烟者可预防尼古丁诱导的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31812铬诱导应激42,43雄性大鼠强制喂饲相当于铬30MGKG体重剂量的二铬酸钾诱导氧化应激,为期30D。铬的给药使大鼠体重降低和明显地增加器官对体重的比率,也明显地减少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增加丙二醛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进而也增加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水平。沙棘叶醇提取物100、250MGKG剂量,对实验动物由铬诱导的氧化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用淋巴细胞作模型系统,以铬诱导细胞氧化损害,测定沙棘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性质。铬10LGML加至细胞可增加细胞毒性、细胞凋亡、自由基6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产生和降低谷胱甘肽水平。铬也引起由脂多糖和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明显抑制。沙棘叶和果的醇提取物于500LGML可抑制铬诱导的自由基产生、细胞凋亡、DNA断片和恢复抗氧化状态。此外,这些沙棘提取物也能阻止铬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沙棘叶和果的醇提取物具显著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归因于沙棘的抗氧化活性。31813低氧诱导应激NARAYANAN等44研究沙棘叶醇提取物HRLE对低氧诱导的C26神经胶质瘤细胞氧化应激的细胞保护和抗氧化性质。细胞暴露于低氧12H,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毒性明显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继而NO和活性氧种ROS产生有相当大增加,并观察到胞内抗氧物水平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比率依次降低。由彗星实验显示,在低氧下DNA损害明显增加。细胞用200LGMLHRLE预处理,可明显抑制细胞毒性和ROS产生,及保持抗氧化水平,与对照细胞相似。进一步实验显示HRLE可恢复线粒体完整性和预防由低氧所致DNA损害,提示HRLE对低氧诱导的氧化损害有强的抗氧化和细胞保护活性。319免疫调节GEETHA等45研究HRLE对动物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动物喂饲铬30MGKG可明显抑制抗体产生和S2RBC诱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HRLE100MGKG与铬合并给药明显抑制铬诱导的免疫抑制。体外采用大鼠淋巴细胞研究HRLE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铬的加入,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体积和增加ROS产生。HRLE能抑制铬诱导的ROS产生和保持细胞与对照细胞相同的体积。铬明显抑制线粒体跨膜电位,尤其是对较大的淋巴细胞,而HRLE同样地予以恢复。铬也明显地抑制CONA诱导的大鼠淋巴细胞IL22、IL24和C2IFN的产生。HRLE10LGML即使在CONA缺乏条件下,独立刺激IL22和C2IFN产生,也抑制铬降低的IL22和C2IFN的产生,但不影响IL24的产生。结果提示,HRLE具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并特异性地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4临床应用411变应性皮炎在中国和俄罗斯,沙棘的种子和果肉油传统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而在其他国家未见广泛使用。YANG等46,47采用安慰剂对照、双盲法研究沙棘油对变应性皮炎的作用,分析血浆中性脂质和磷脂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65个患者每天分别口服5G10个胶囊的沙棘种子油、果浆油或石蜡油,为期4个月。在果浆油组和石蜡油组患者皮炎明显改善。补充种子油组,血浆中性脂质中A2亚麻酸的比例增加,明显增加亚油酸、A2亚麻酸和附子脂酸EICOSAPENTAENOICACIDS在血浆磷脂中的水平。果浆油治疗组,在血浆磷脂和中性脂质两者中,增加棕榈油酸和降低十五烷酸的比例。在种子油组,治疗1个月后,症状改善与A2亚麻酸在血浆磷脂和中性脂质中增加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184和0168。甘油三酯、血清总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无变化。在果浆油组,HDL水平从1138MMOLL增至1153MMOLL。种子油微量增加皮肤甘油磷脂中鱼泡酸DOCOSAPENTAENOICACID的比例,同时减少棕榈酸的比例。其他脂肪酸的水平保持稳定。沙棘油对变应性皮炎患者皮肤甘油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在短期补充膳食后显现良好的缓冲作用。412肝纤维变性GAO等48评价沙棘对肝硬化病人的作用。50个CHILD2PUGHA级和B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为治疗组N30,25个乙型肝炎肝硬化和5个酒精型肝硬化,口服沙棘提取物15GB组为对照组N20,17个乙型肝炎肝硬化和3个酒精型肝硬化,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均为期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胶原型和型、细胞因子IL26和TNF2A、肝血清白蛋白、总胆酸、GPT、GOT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A组TNF2A、IL26、LN和胶原型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沙棘治疗后,LN、HA、胶原型和型、总胆酸的血清水平比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沙棘能显著缩短GPT和GOT正常化持续时间。上述结果提示沙棘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变性的有希望的药物。413冠心病危险因子沙棘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提取物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丰富的抗氧化剂资源。ECCLESTON等49研究沙棘SBJ的抗氧化特性和评价其对血浆脂质、LDL氧化作用、血小板聚集和血浆可溶性细胞粘着蛋白浓度的影响。26个健康男性志愿者给予安慰剂或741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第22卷第4期SBJ,为期8周。另每天摄取VC、A2生育酚VE、B2胡萝卜素和SBJ,剂量分别为462、312、110、355MG。在治疗组之间,血浆总胆固醇、LDL2C、血小板聚集或血浆胞间细胞粘着分子1ICAM21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观察到血浆HDL2C和甘油三酯TAG分别增加20和17。SBJ的补充也使LDL对氧化作用的敏感性呈中度降低。参考文献1PINTEAA,VARGAA,STEPNOWSKIP,ETAL1CHROMATOGRAPHICANALYSISOFCAROTENOLFATTYACIDESTERSINPHYSALISALKEKENGIANDHIPPOPHAERHAMNOIDES1PHYTOCHEMANAL,2005,16318821952TIANC,NANP,SHIS,ETAL1MOLECULARGENETICVARIATIONINCHINESEPOPULATIONSOFTHREESUBSPECIESOFHIPPOPHAERHAMNOIDES1BIOCHEMGENET,2004,427825922673KALLIOH,YANGB,PEIPPOP,ETAL1TAG,GPL,TOCOPHEROLS,ANDTOCOTRIENOLSINBERRIESANDSEEDSOFTWOSUBSPECIESSSP1SINENSISANDMONGOLICA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1JAGRICFOODCHEM,2002,50103004230094TIITINENKM,HAKALAMA,KALLIOHP1QUALITYCOMPONENTS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VARIETIES1JAGRICFOODCHEM,2005,5351692216995GAOX,OHLANDERM,JEPPSSONN,ETAL1CHANGESINANTIOXIDANTEFFECTANDTHEIRRELATIONSHIPTOPHYTONUTRIENTSINFRUIT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DURINGMATURATION1JAGRICFOODCHEM,2000,4851485214906ROSCHD,BERGMANNM,KNORRD1STRUCTURE2ANTIOXIDANTEFFICIENCYRELATIONSHIPSOFPHENOLICCOMPOUNDSANDTHEIRCONTRIBUTIONTOTHEANTIOXIDANTACTIVITYOFSEABUCKTHORNJUICE1JAGRICFOODCHEM,2003,51154233242397YANGB,KALLIOH1EFFECTSOFHARVESTINGTIMEONTRIACYLGLYCEROLSANDGLYCEROPHOSPHOLIPIDS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BERRIESOFDIFFERENTORIGINS1JFOODCOMPOSITIONANALYSIS,2002SYDENDAMBAEVV,VERESHCHAGIND1CHANGESINTRIACYLGLYCEROLCOMPOSITIONDURINGRIPENING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SEEDS1JAGRICFOODCHEM,2003,5151278212839KALLIOH,YANGB,PEIPPOP1EFFECTSOFDIFFERENTORIGINSANDHARVESTINGTIMEONVITAMINC,TOCOPHEROLS,ANDTOCOTRIENOLSIN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BERRIES1JAGRICFOODCHEM,2002,502161362614210BEVERIDGET,HARRISONJE,PROVERJ1PROCESSINGEFFECTSONTHECOMPOSITIONOFSEABUCKTHORNJUICEFROMHIPPOPHAERHAMNOIDESCV1INDIANSUMMER1JAGRICFOODCHEM,2002,501113211611BEVERIDGET,LITS,OOMAHBD1SEABUCKTHORNPRODUCTSMANUFACTUREANDCOMPOSITION1JAGRICFOODCHEM,1999,47934802348812OOMAHBD,SERYG,GODFREYDV1RHEOLOGY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JUICE1JAGRICFOODCHEM,1999,47935462355013SABIRSM,MAQSOODH,HAYATI1ELEMENTALANDNUTRITIONALANALYSISOF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SSP1TURKESTANICABERRIESOFPAKISTANIORIGIN1JMEDFOOD,2005,84518252214YANGB,KALLIOHP1FATTYACIDCOMPOSITIONOFLIPIDSIN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BERRIESOFDIFFERENTORIGINS1JAGRICFOODCHEM,2001,49419392194715ROSCHD,MUGGEC,FOGLIANOV1ANTIOXIDANTOLIGOMERICPROANTHOCYANIDINSFROM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POMACE1JAGRICFOODCHEM,2004,522267122671816ROSCHD,KRUMBEINA,MUGGEC1STRUCTURALINVESTIGATIONSOFFLAVONOLGLYCOSIDESFROM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POMACEBYNMRSPECTROSCOPYANHPLC2ESI2MS1JAGRICFOODCHEM,2004,521340392404617PINTEAA,MARPEAUA,FAYEM1POLARLIPIDANDFATTYACIDDISTRIBUTIONINCAROTENOLIPOPROTEINCOMPLEXESEXTRACTEDFROMSEABUCKTHORNFRUITS1PHYTOCHEMANAL,2001,125293229818YANGB,KARLSSONRM,OKSMANPH1PHYTOSTEROLSINSEABUCKTHORNHIPPOPHAERHAMNOIDESBERRIESIDENTIFICATIONANDEFFECTSOFDIFFERENTORIGINSANDHARVESTINGTIMES1JAGRICFOODCHEM,2001,491156202562919SWAROOPA,SINHAAK,CHAWLAR,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1,32DICAPRYLOYL222LINOLEOYLGLYCEROLANOVELTRIGLYCERIDEFROMBERRIESOFHIPPOPHAERHAMNOIDES1CHEMPHARMBULL,2005,53810212102420GULIYEVVB,GULM,YILDIRIMA1HIPPOPHAERHAMNOIDESCHROMATOGRAPHICMETHODSTODETERMIN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