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_第1页
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_第2页
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_第3页
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_第4页
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201211171921 廖桑永 地理科学 2014-07-25概述:桑植县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西北部,属于张家界市行政管辖范畴。桑植县经济落后,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占桑植县生产总值很大部分。但因为位于武陵山区,地形复杂。山地多而平地少,因此粮食作物的产值并不高。经济作物主要以茶叶、油茶树、粽叶为主,而近些年由于政府鼓励,烟叶生产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总体来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第三产业主要以承接张家界景区的游览项目为主,但产值较低。综上所述,桑植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是近年来由于居民总体收入有所提高,经济也有所增长,所以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停滞。反而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扩展。自然环境: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地形起伏崎岖,山地地形占比大,平地地形占比小。县境内有大小山头10426个,最高点海拔1890.4米位于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而且卡斯特地形分布较广,土壤主要以红壤为主,因此土壤肥力低下。但是由于水热充足,在有条件的地区主要以水稻作为粮食作物。但是用于市场流通的水稻谷物很少,接近于自产自销。农民的主要农业收入为茶叶、油茶、粽叶、水产、烟叶为主。经济状况:2009年,桑植县生产总值为32.9亿元,增长13.7%,比2008年加快0.6个百分点。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财政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0%, 2011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13.5%左右。实现财政总收入3.23亿元,增长20%。 2012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由24.78亿元增加到56.83亿元。 201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7%。实现财政总收入4.35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增长13%。其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13年时达到了19.53亿元。烟叶、蔬菜、茶叶、油茶、畜牧水产产值也得到了很大的增长。2013年工业产值约为19.7亿元。工业主要以水泥厂、矿产开采以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第三产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增长15%。旅游收入、接待人次分别增长20%、12%。且在2013年中国银行桑植支行才正式营业,达到省级金融安全区的创建指标。桑植县城概括:从Google Earth中获取桑植影像图如下:桑植县城政府驻地为澧源镇。从桑植县西部自北向南流倘而过的即是湖南四水之一的澧水河,此处为澧水河源头部分,故名澧源镇。在桑植县城北部为洪家关乡,是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家乡,也是桑植县城周边少有的乡镇之一。在桑植县城东部地区为瑞塔铺镇。这两个乡镇是离桑植县城最近的乡镇。除此之外,这两个乡镇的教育资源是县城以外最好的乡镇,洪家关乡、桑植县城、瑞塔铺镇分别拥有县境三所高中的其中一所。因此未来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沿着这两个乡镇中的其中一个的方向来发展。在两地之间建设城乡结合部,把县城已有或是准备建设的工业迁移到这两个乡镇去。然后将其发展成为县境内仅次于县城的最发达的乡镇。使其具有县城下一级的最好的经济职能。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从地形上看,洪家关所在地区几乎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公路沿着河流通向桑植县城。而且作为连接洪家关乡到县城的公路沿着山边崎岖而行,在线路中途几乎没有平地出现。由此可见,洪家关乡农业基础较差,虽然有少数平地但也大部分用于乡镇居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大多在山坡丘陵上或者沿着河流边的河流阶地分布,洪灾几乎十年中有九年会发生,因此产量较少。而桑植的经济作物如茶叶、粽叶等位于高山地区,虽然此处山地多,却也满足不了云雾茶叶和粽叶的生长条件。而油茶产量低,需要很大的原料供应,因为油茶往往需要很大面积的山区才能达到规模的油茶产量,此处位于县城周边,没有足够大的地方用来发展油茶种植。因此此处的经济作物并不能撑起其作为工业用镇的需求。而假如洪家关乡作为县城工业生产的卫星城镇的话,首先面临的问题即是工业用地少,且与县城连接的中间地方都是山地,也不利于建设城乡结合带用作居民用地或者工业用地。综合其农业水平、自然资源、地形条件可以知道,即使洪家关乡离县城的车程仅有12分钟,以及洪家关乡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不足以让其成为县城未来城市化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即使未来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一个城市核心附加一个小的工业核心的话,那个工业核心也不会出现在洪家关乡。对比洪家关乡,可以发现虽然桑植县位于“群山共舞”的大山之中,但是却给桑植县城留下了一块宝贵的平地,来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用地。从桑植县城到瑞塔铺的公路是桑植通向张家界市的必经路段,单程车程仅有8分钟左右。瑞塔铺镇紧挨张家界城市区和武陵源旅游区,距张家界市区55公里,距县城仅10公里,是桑植的东大门和交通咽喉。而且连接县城与瑞塔铺镇的路段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平地。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瑞塔铺在桑植县城的正东方,而且公路也沿着较为平直的河流延伸。在公路两旁,是面积相对较大的农业用地。如果政府用作建设用地或者工业用地的话绰绰有余。而且瑞塔铺镇东部地区也是很大的平地,虽然中间有山阻隔,但是平地是一直延伸没有间断的,所以可以用公路交通将其连接起来,对于城市的延伸没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平地较多,所以瑞塔铺镇的农业基础较好,农民的农业收入也是县城中较高的乡镇。不仅如此,根据查阅资料得知瑞塔铺镇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储量比较大的有煤矿、铁矿、硅矿和石灰石,尚需探明的有铜矿、硫磺矿、石膏矿等。煤炭地质储量为8000多万吨,现有煤矿2个;铁矿地质储量为3000多万吨,品位高达55%以上,矿石成分简单,属豆状赤铁矿类型,在国内尚属富铁矿,现有铁矿2个;硅石地质储量推算为1.2亿吨,全部为露天开采,其品位高达97%以上,现有硅矿1个,页岩砖厂1家,非煤矿山20家,砂石厂、水泥预制件厂20多个。现在的瑞塔铺,各类厂矿企业应运而生,大小商店星罗棋布,已逐步形成了以矿产品采掘为龙头,集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商业群。预计将来瑞塔铺镇会成为桑植县最具影响力的的文化名镇、经济大镇、工业重镇。而瑞塔铺镇的乡镇规划也初具规模,从Google Earth放大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瑞塔铺在2012年10月的居民建筑已经有一定结构和规模了。从上图可以看出,瑞塔铺镇北部是占地较大的桑植四中,作为文教用地桑植四中有很清晰的体育场所。而在其南部则是居民用地。从遥感影像中可以看出瑞塔铺镇的房屋呈现出在南方山区乡镇很难见到的类似“棋盘式”格局,房屋修建聚集,没有显著地南方聚居区沿河流条状分布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瑞塔铺镇地形相对平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居住区以外的很多空地并没有被建筑物“吞噬”,还保留了农业生产。说明此地的土地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土地资源的潜力很大。根据实地考察,发现瑞塔铺镇已经有一定的工业在此地落户了,在瑞塔铺镇南部已经建设了各种工业企业37家。其中充分利用了境内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水泥厂、采石场、打砂厂、矿场等占比较大。同时,由于瑞塔铺镇农业基础较好,因此预计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烟叶初级加工厂、水产养殖厂、农产品初级加工厂等工厂在此落脚。城市发展轴线:县城交通图:城市遥感影像图:在东西流向河流南部的条状建筑群是老城区。商业中心在两条河流交叉的地方,几乎汇集了全县70%的商业。并且县政府、县委会、原公安局、电信公司、各大百货、第一小学、第一中学、民歌广场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职能核心都聚集在此地。而且还是全县各乡镇货物的集散地,各乡镇所需的用作贸易的货物都是通过聚集在此地的商品零售商店发往各乡镇的。同时,此地也包含最始原城市居民的居住地。从县城商业中心往西南延伸则是居民居住地。再往更远的地方即远郊地区分布有火电厂、酒厂、米厂等小工厂。更远地区则是农业用地区。自县城往东而延伸的方向及从县城通往瑞塔铺镇所在的方向则是近些年城市发展扩展的轴线。首先在2006年的时候在上图中部地区的河流北部开发出了“新城”。即图中半弧形的建筑群落。然后城市继续向东扩展,各大居民小区在2008年左右拔地而起。居住在老城区的原城市居民有一些开始乔迁新居,居住在环境更好的新的居民小区内。其次在2007左右消防大队、澧源镇政府、民族中医院都迁往上图最东端。另外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以及桑植一中高中部都迁往图中所示地区的东部地区。其中桑植县一中高中部是在河流北岸。从上述县城发展历史可以知道县城的发展方向是顺着老城区的道路往东发展。辅助地从自东向西流的河流南岸往河流北岸发展。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从老城区往东发展有更多的平地资源,其次是往东则是瑞塔铺镇,而瑞塔铺镇是坐落在S305省道的旁边,而S305省道在为了缓解县城交通压力以及地价等因素而修建在了河流北部。所以县城的发展趋势是既向东发展又向河流北部发展。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县城的发展轴线是河流南部的原城市交通路线以及北流北部的S305省道。故可以得出城市未来发展的轴线即是上图中自东而西流的河流。城市会沿着这条河流往上游即往东发展。由于南方地区即使是沿着河流也有地形起伏较大、有山地阻挡的地方。因此新的城市建筑将时而在河流南部,时而在河流北部。预计这样的扩展速度将会根据桑植县城经济发展的快慢而变化。也有可能经济水平或城市人口、城市建筑达不到足以扩展到瑞塔铺镇的需求。但是就目前而言,城市发展的方向确是沿着这条河流向瑞塔铺镇方向,城市化发展的轴线即是这条通往瑞塔铺的河流的沿岸地区。城市化问题:工厂:据调查,瑞塔铺镇各类采掘工厂、建材原料制造工厂等工厂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如以石灰石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华新水泥厂正在建设中。华新水泥厂是由张家界天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华新水泥共同投资四亿人民币兴建的,可日产干法水泥2500吨,是中国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于2014年底前建成投产。但是由于瑞塔铺镇在桑植的东部,位于城区夏季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而且这些高污染型企业也会对瑞塔铺镇带来极大的污染和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如下图:工厂排出的废气以及露天采掘扬起的灰尘都会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又因为此处位于澧水河流上游的支流流域,因此此处环境污染势必影响下游的桑植县城以及张家界市区用水的水质。再者,空气污染也会影响到整个张家界辖区的空气质量与旅游景点的游览空气质量。因此为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建设诸多工业企业是否合理,还需要有关部门多做考虑与评估。房地产:由于前几年房地产开发热,同样使得瑞塔铺镇的商品房和居民自建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上图是瑞塔铺新街的情景。资料显示,自2011年以来,桑植县瑞塔铺镇先后投资1.5亿元修建了新城区2200米的4条街道、4万平米的白族风情商住楼和396套住宅小区,吸纳了民间资金2290万元,农民自建房屋125套。其中民族风情街的200套商铺和200套住房分别销售了90%和80%。但是经过实地考察,所见情景并非如此。很多楼房都是空空如也,商品房也是几乎没有一户有人居住,仅仅有些居民自建楼房偶尔有几家是有人居住。白天望去,仿佛一座空城。晚上走在街道上,一整条街楼房偶尔有几乎高层窗户是亮灯的,就如“鬼城”一样令人毛骨悚然。这显然是城镇化流于房地产化的倾向,房地产开发使得很多地区出现“买房热”、“囤房热”等。使得很多土地资源和市场流通资金白白浪费在毫无用处的空房子上。这种城市空间上的扩展与发展意味着大规模的投资,意味着土地收益。地方政府一味关注政绩和财政收入,关注在新城开发的过程中土地能不能卖出去,并不关心房子是否有人住的问题。就如上述引用数据一样政府只关注修建了多少房子,卖出了多少房子,政府不会为了房子没人住而伤脑筋。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关注房子能不能卖出去,也不关注卖出去的房子有没有人住,只要房子能卖出去,他们就能实现资本的循环累积,就能有利可图。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瑞塔铺单独出现的城镇化问题,这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件大事。很多地方的城市开发不是为了实际需求,而是为了赚钱,势必造成资本和资源的浪费。使得资本和资源都进入了不该进入的地方。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城市,而不是根据投资需求建设城市。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改变我国极端依赖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光靠投资拉动,GDP是很容易增长的,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相应地得到提高。今后应该转向依靠消费拉动的模式。因为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实现社会需求什么,资本就投向什么,企业就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