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6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6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6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6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6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讲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为48.7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材料二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又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水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要卖到40欧元。材料三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气候D土壤(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居民爱好吃大米。限制性因素:地形崎岖,人多地少。(3)“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稻田养鱼”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约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水稻种植业,D,解析:根据题目中信息,位于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属于东南丘陵地区,以酸性土壤为主,适合种植茶树。东南丘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当地人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出“稻田养鱼”模式,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约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1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分析,(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分析,2.我国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二、世界农业地域类型,2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1)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2)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3)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解析: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关系图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判断为水稻种植业;b分布地区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少,为大陆性气候区,因此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c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的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判断为乳畜业,其分布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分布。答案:(1)A(2)C(3)A,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2.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地域类型对比,不能正确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不能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典例1】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地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影响X、Y、Z三地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水源D气候(2)如果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最合理的是()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B距城市20千米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CZ地应发展花卉种植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80千米100千米处易错剖析:第(1)题易错在不能正确理解示意图的含义,第(2)题易错在不能对三种农作物分布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地租的价格显著下降,这说明市场是影响三地农作物分布的最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故选A。(2)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花卉最高,乳牛其次,小麦最低,因此距离市中心最近的020千米处适宜种植花卉,20千米60千米处可以饲养乳牛,60千米100千米处可以种植小麦,故选B。答案:(1)A(2)B纠错感悟: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如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土壤和水源。,(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不能正确理解和区分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典例2】下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雨热同期C市场需求D劳动力不充足(2)阶段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甲地全部城市化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易错剖析:第(2)题易错选B,乙地鲜花、蔬菜基地销售区域的扩大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但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条件好,投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解析:(1)据图可知,阶段鲜花、蔬菜产区主要布局在城郊,应是受城市市场需求的影响,故选C。(2)阶段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距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地最终占领了整个甲地市场,故选D。答案:(1)C(2)D,纠错感悟: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