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鉴赏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王步高,-,3,-,4,-,6,-,7,-,8,教学实况网络运行情况,-,11,我在隋唐诗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上):本课程所用教材:唐诗鉴赏,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主编,46万字;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主编,40万字;披沙拣金读唐诗,王步高著,福建教育出版社,36万字;,-,15,我在隋唐诗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下):司空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40万字;唐诗三百首汇评东南大学出版社120万字;李商隐全集,珠海出版社115万字;李贺全集,珠海出版社44万字;关于隋诗研究的系列论文;关于李白诗研究的系列论文;关于司空图研究的系列论文;其他相关著作:历代田园诗词选江苏文艺出版社;爱国诗词鉴赏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7,其他主要参考书目: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结束400余年的动乱。,东汉:“黄巾起义”184年,三国:220年,西晋:265年,东晋:317年,-,20,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北魏、北凉、南凉、南燕、西凉、西秦、北燕,-,21,南北朝:420年起宋:420北燕、北凉、北魏齐:479北魏梁:502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陈:557北周,-,22,北周:宇文泰宇文毓(明帝)宇文静(静帝),隋:杨忠杨坚(文帝)杨广(炀帝),唐:李虎李昞李渊(高祖),22,-,23,23,-,24,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24,唐朝皇族出自汉族的名门陇西李氏,同时李氏家族也是起源于北魏的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又名李聃、老聃)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北周灭亡。,-,25,东汉末:9698630户,49150220人;贞观13年(639):3041871户,12351681人;天宝元年(742):8973634户,50975543人;元和:2368775户;,-,26,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26,公元650年唐朝统计户380万。705年达到615万户,3714万余口。安史之乱前一年的754年,户达906.9254万,人口达52880488,已超过隋朝人口最高值。安史之乱时期760年户193.3174万,其中不课户117.4592万,人口16990386,其中不课人口14619587。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4,996,752户。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4,955,151户。唐朝后期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数据较为混乱。,-,27,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27,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最高值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至天宝十四年(公元754年-755年),和史书记载的数据相比,现代学者主要考虑到唐朝的因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隐户,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这些人口是不纳入户口统计的。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应在8000万左右。现代学者陈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日本的现代学者日野开三郎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28,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28,-,29,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29,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一说1240万平方公里。中唐后漠北、西域的领地相继失去,到晚唐时衰退到等同中国本土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区。,-,30,-,31,-,32,-,33,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33,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34,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34,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山西太原西南)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35,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35,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起衰中立斫雕为朴摧刚为柔重乎气质,南北诗风融合,36,-,39,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39,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天策府的李世民、神将薛仁贵、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骈等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胡人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和阿跌光进等。,-,40,唐代(618907),传22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40,有唐吟业之盛,导源有自。文皇英姿间出,表丽缛于先程;玄宗才艺兼该,通风婉于时格。是用古体再变,律调一新;朝野景从,谣习寖广。重以德、宣诸主,天藻并工,赓歌时继;上好下甚,风偃化移,固宜于喁遍于群伦,爽籁袭于异代矣。中间机纽,更在孝和一朝。于时文馆既集多材,内庭又依奥主,游宴以兴其篇,奖赏以激其价。谁鬯律宗,可遗功首?(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而又堂陛之赓和,友朋之赠处,与夫登临宴赏之即事感怀,劳人迁客之触物寓兴,一举托而于诗。虽穷达殊途,悲愉异境,而以言乎摅写性情,则其致一也。夫性情所寄,千载同符,安有运会之可区别。(清康熙御制全唐诗序),唐代科举常年定期有下列科目: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进士科;唐进士科每年录取而三十人,少时只有10余人,甚至一二人,超过60人的仅四年,最多高宗咸亨四年(673)录取79人;唐代289年共录取进士6300余人;平均每年20余人;,薛元超做了宰相,临死的时候,他还跟别人说,我这一生有三大遗憾,第一个遗憾没有中过进士,一个没有娶世家大族的小姐做妻子,我没有参加过修国史。,唐试进士,观理于策论,呈才于诗赋。(宋孙何送朱岩应进士举序)东部和南方的官吏取代了西北贵族,其文化底蕴更多南朝文化的特点,唐代的格律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唐代的格律诗,五言绝句(律句),五言律诗(初唐沈佺期、宋之问定型),五言排律,七言绝句,七言律诗(杜甫基本定型)七言排律,七言歌行,特点:来自乐府,不入乐,不一定沿袭乐府古题,采用五七言或杂言。,佳作多:唐诗三百首八卷中独占三卷,元和体(歌行之一),杂入律句,对仗句,几句一换韵(四句、六句、八句)。,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文论成就,唐诗盛况,唐诗盛况,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直面人生、面向现实,杜甫、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维、王昌龄、李益、卢纶歌颂将士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鞭笞批判。,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淡于功名,流连山水、田园。美学价值极高。,初唐:618700,盛唐:701770(杜甫出生杜甫去世)701755(安史之乱),中唐:756(771)827,代宗大历时期(766779),德宗穆宗(780825),其中:宪宗元和(806820)诗坛兴盛。,诗坛三元:唐玄宗开元(713-741)唐宪宗元和(806820)宋哲宗元佑(1086-1094)诗坛兴盛。,晚唐(827906),文宗大和唐亡,文宗宣宗(827859)杜牧、李商隐,懿宗唐亡诗人不少,成就不高。,争议1:杜甫是中唐诗人还是盛唐诗人?,中盛唐的交界:755年/770年,杜甫的诗大多写于安史之乱以后。原先大多将之归入盛唐。,冯沅君中国诗史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将杜甫归入中唐,争议2:李贺中唐/晚唐?,生年:790与晚唐前期诗人接近,卒年:816,卒年:白居易846(30年)韩愈824(8年)刘禹锡842(26年)李绅846(30年),柳宗元819(3年)贾岛843(27年)孟郊814(-2年),初唐文坛,一时尚未摆脱齐梁风气的影响,但总的趋向是南北交融互补,全面继承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其诗歌创作,既日益贴近现实,追求清新雅健,又吸取齐梁清音与丽藻。,由于在新形式下兼取南北之长,因而一方面在南朝“新体诗”逐渐律化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五、七言律诗相继定型,五、七言绝句更加成熟;加上五、七言排律,形成众体皆备、各擅其美的盛况。,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者倡高雅冲澹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初唐诗总论,初唐王、杨四子,创开草昧,颇类项王。至陈子昂之古,张九龄之秀,宋之问之健,乃足贵耳。(清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初唐诗总论,初唐人承隋之余,前华已谢,后秀未开,声欲启而尚留,意方涵而不露,故其诗多希微玄淡之音。(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初唐诗总论,王绩野望骆宾王在狱咏蝉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王勃滕王阁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绩,野望,由隋入唐的王绩(585,一说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弟。幼年时天资过人,七八岁即能读春秋左氏传。,作者简介,十五岁游长安,谒见杨素,当众谈论时务、文章,辩论精新,一座称奇,誉之为“神仙童子”。二十多岁时,应孝悌廉洁举中第,自此至唐,三仕三退。好酒,有“斗酒学士”之称。,多写田园山水,淳朴淡远,无齐梁藻缋之习。,王绩诗歌特色,旧传四声,自齐、梁至沈、宋,始定为唐律。然沈宋体制,时带徐、庾,未若王绩剪裁锻炼,曲尽清元,真开迹唐诗也。(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五八引周氏涉笔),王绩诗歌特色,唐时隐逸诗人,当推王无功、陆鲁望为第一。盖当武德之初,犹有陈、隋之遗习,而无功能尽洗铅华,独存体质。且嗜酒诞放,脱落世事,故与情性最近。今观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何元朗四友斋丛说诗二),王绩诗歌特色,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而非入唐之正脉。(清翁方纲石州诗话卷一),王绩诗歌特色,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本诗作于王绩隐居东皋时。诗歌通过对秋日山村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落寞孤寂的心情。,解题,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作者隐居于此,因自号“东皋子”。山西马斗全先生认为“东皋实际并不存在”。起句点出时间地点,并带出作者心绪。“望”字为全诗重点。,“望”见之“野”色。诗句简单质朴,勾勒出山村暮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起句即破题。“秋色”补题不足,且生结意。“落晖”应“薄暮”,且生下“返”、“归”二句。按无功当隋唐之际,晦迹逃名,寄情于酒,以高洁自居。此因野望而感隋之将亡。因以言志也。(唐诗训解卷三),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村人日常生活写照。牧人等的“返”与“归”与作者“徒倚欲何依”的心境对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的孤独感。诗经召南草虫末章:“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小雅采薇首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暮止。”采薇歌,怀念伯夷、叔齐。隐士也。,此立意诗。“薄暮望”、“欲何依”,主句也。下边“秋色”、“落晖”、“牧人”、“猎马”,俱是“薄暮望”之景。“皆”字、“惟”字、“返”字、“归”字,俱是“欲何依”之情。所以用“相顾”句一总顿住。末句说出自己胸襟也。(唐律消夏录卷一),参读王绩自作墓志“起家以禄仕,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看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参读王绩题黄颊山壁诗:“无人堪作伴,岁晚独悠哉!”春庄走笔诗:“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首尾相互照应,重在抒情。中间二联重在写景,描摹田园。全诗淳朴、自然,在初唐独树一帜。就律化程度而言,已是合格的五律。,沈德潜:“野望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骆宾王(622684,有生于619、640等说),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少有神童之誉。因父殁家贫,求谒当道,任职长安,历时五年,至高宗永徽初去职。其后闲居齐鲁长达十二年。,高宗乾封二年(667),再度入京干谒求售,期间曾从军边塞,后擢侍御史。,由于他直言进谏,得罪当朝,被诬入狱,年余始获释。武后光宅元年(684)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为徐敬业写讨武曌檄文。徐敬业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骆临海集十卷。,骆宾王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帝京篇、畴昔篇等诗铺陈有度,整练缜密,在狱咏蝉等五言律诗亦有精工谐亮之作。,骆宾王诗歌特点,骆宾王为诗,格高指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诗人玉屑卷一二)宾王五言律诗,秀丽精绝,不可易及。然帝京篇尤一代绝唱也。(张逊业骆宾王文集序),骆宾王诗歌特点,宾王负逸才,五言气象雄杰,构思精沈,含初包盛,卓然鲜俪。七言缀锦贯珠,汪洋洪肆,帝京、畴昔特为擅场,灵妃、艳情,尤极凄靡。虽本体间有离合,抑亦六代之遗则也。(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附录引吴之器骆丞列传),骆宾王诗歌特点,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高宗仪凤三年(678),作者时任侍御史,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触忤武则天,蒙冤下狱,狱中写下此诗,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解题,在狱咏蝉序,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虫响悲乎前听?嗟呼!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达人君子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贞。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难,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有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耳。,-,110,因蝉起兴。西陆:代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代指囚徒。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侵:一作“深”。,两相对比,心情不堪。玄鬓:指蝉。相传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将鬓脚梳得像蝉翼一样薄,故称蝉鬓。白头:作者自指。汉乐府杂曲歌辞古歌:“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以蝉之艰苦喻己之多难。在狱咏蝉序:“失路艰虞,遭时徽纆。”又:“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中联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尤肖才人失路之悲,读之涕洟欲下。(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代蝉兴叹,自鸣冤屈。屈金粟:“结句得以直说自己,以前半有南冠白头吟句也。”(唐诗三百首注疏引)。,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浅。(唐诗镜卷二)周珽曰:次句映带“在狱”。三四流水对,清利。五六寓所思,深婉。尾“表”字应上“侵”字,“心”应“思”字,有情。咏物诗,此与秋雁篇可称绝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此因闻蝉借以自况也。蝉知感秋,犹己之被系,真影相吊而声相和者也。露重风多,喻世道之艰险;难进、易沉,慨己冤之不伸。斯时也,有能信其高洁表其贞心者乎!亦终于湮没而已。(唐诗解卷三一),起句言狱中闻蝉,题之本位也。三四句由蝉说到己身,层次井然。而“玄鬓”,“白头”,于句法流转中,兼工琢句。五句言蝉因“露重”而沾翅难飞,犹己之以谗深而含冤莫白。六句言蝉因“风多”而“响易沉”,犹己之以毁积而辞不达。末二句慨然说明借蝉喻己之意。此诗取譬最为明切。大凡咏物诗,或见物兴感,或借物自况,或借物寓意,方有题外之味,不拘拘迹相。(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托物咏志,寄言于外。用典切当,含蓄工整。情绪悲愤,不露痕迹。,诗歌艺术特色,虞世南蝉垂緌(ru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对比,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阳(今属湖北)人。从其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咸亨元年(670)进士,历任丞、尉等小官,武后时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为杜甫祖父。,杜审言生平,神龙初(705)因张易之兄弟的牵连得罪,流放峰州。不久召还,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有杜审言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唐初沈、宋以来,律诗始盛行,然未以平侧失眼为忌。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甫之家传有自来矣,然遂欲衙官屈、宋,则不可也。”,杜审言的诗歌创作,宋人另一部目录学著作:郡斋读书志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五言律诗,贵于沉实温丽,雅正清远。含蓄深厚,有言外意;制作平易,有艰难之患。最不宜轻浮俗浊,则成小儿对属矣。似易而实难。又须风格峻整,音律雅浑,字字精密,乃为得体。唐初惟杜审言创造工緻。(明顾璘批点唐音卷六),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解题诗歌作于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晋陵,唐郡名,属江南道,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作者友人,不详其名,时为晋陵县丞。,早春游望是陆丞所做诗,本篇是杜审言的赓和之作,诗歌借江南春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宦游之思。,“独有”与“偏惊”的强调,逗出作者心思,为全篇基调。,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纪昀:“起句警拔,入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则无通套之病。”(唐宋诗举要引),物候: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反映出季节的不同。提起以下四句景色描写。“新”:扣住诗题的“早”字,使得诗歌因物兴感的中心内容更加鲜明动人。,承上句铺写“物候新”,描写江南早春清新明快的景色,有华妙超然之感。动词“出”、“渡”、“催”、“转”传神。,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淑气”,暖气,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既赞陆丞诗格调近于古人,又写出无限思乡之情。“忽闻”与篇首“偏惊”遥相呼应,顿挫有力,具有婉曲跌宕之妙。,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五言律诗的早期代表作。胡应麟:“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诗薮内篇),诗歌艺术特色,2、以情托景,情景结合,将对异地风情的新鲜感和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愁结合起来。,3、章法严密,婉曲跌宕。杨慎:“杜审言早春游望诗,唐诗三体选为第一首是也。首句独有宦游人,第七句忽闻歌古调,妙在独有忽闻四虚字。,文选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审言祖之,盖虽二字,亦不苟也。诗家言子美无一字无来处,其祖家法也。”(升庵诗话),4、辞藻清丽,声调谐畅,境界华美。,-,147,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乾封元年(666),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召为沛王府修撰,后为虢州参军,因罪革职。高宗上元三年(676)秋八月,渡海至交趾省父,途中溺水,惊悸而死。,生平,王勃存诗不多,大体情感充沛,风骨铿然,逐渐摆脱了齐梁堆垛浮靡之习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王勃诗歌创作,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上,下临大江。初由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解题,唐高宗上元二年(676)秋,王勃往交趾省父,经洪州,在阎伯玙都督宴会上作滕王阁序,序末附此诗,与序的内容相发明。诗歌抚今追昔,抒写了因人生无常与宇宙永恒的对比而发的感慨。,-,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首句点出滕王阁的方位。次句说明滕王阁的现状。“佩玉鸣鸾”: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写滕王阁的昼与夜、高与美。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表面的闲适之中蕴含着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深邃的宇宙意识。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好景不长,年华易逝。江山不改,景色依旧。人生无常与宇宙永恒的对比。,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词短气长,颇具法度。胡应麟:“初唐短歌,子安滕王阁为冠。八句之中,平仄相半,轨辙一定,毫不可逾,殆近似歌行中律体矣。”(诗薮)意境开阔,气势奔放。,诗歌艺术特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解题,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杜少府,名不祥,唐人谓县尉为少府。蜀川泛指今四川省。诗歌一反以往送别诗的缠绵感伤,以豁达爽朗的感情、质朴而警策的语言,表达了惜别的情怀和开朗的胸襟。,两句点明自己所在地长安与杜少府前往之地蜀中,离别之意尽在其中。视野远阔,将两人的分离置于纵横千里却又一览无余的阔大背景下,气度不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指京城长安。辅:护卫,夹辅。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灭秦,分此地为三个侯国,故称“三秦”。五津:岷江自灌县至犍为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腰三角形五渡口,合称“五津”。,两句点明别意,“同是”二字,充满理解与自身体况,足可告慰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心境明朗,气骨苍然,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采购折扣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培考试内容及答案
- 市场销售预估方案范本
- 防爆产品推广方案范本
- 河海花园三期施工方案
- 中控室安全管理方案范本
- 地下室防水修复施工方案
- 商铺规范整治方案范本
- 南阳小型保鲜库施工方案
- 北京幼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
- 全球变暖与地缘冲突-洞察及研究
- DG-TJ08-2120-2025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标准
- 脑梗死健康宣教及指导
-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 创伤性气胸护理查房
- DB42T 750-2011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 氧化蜡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2030年中国备件制造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功率模块(IPM)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装修装饰-设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