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手足口病培训_第1页
2012手足口病培训_第2页
2012手足口病培训_第3页
2012手足口病培训_第4页
2012手足口病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层医务人员手足口病培训,2012,2,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培训目的使基层医务人员切实掌握手足口病诊治核心信息,3,培训内容,一、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期及普通轻型病例的治疗二、手足口病诊治核心信息三、手足口病防控诊疗应知应会“十条”核心信息,4,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5,手足口病皮疹的“三个四”,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6,手足口病皮疹,7,8,9,10,11,12,各期临床表现,分为5期第1期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第2期至第4期为重症病例第2期为重症重型第3期至第4期为重症危重型第5期为恢复期病例,13,各期临床表现,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14,各期临床表现,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易惊、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15,各期临床表现,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6,各期临床表现,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却不明显的病例,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17,各期临床表现,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18,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19,4.循环功能障碍: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20,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21,普通病例的治疗,第1期普通病例患儿一般无需住院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应注意不能滥用激素,更不能错误地将激素做为退热药物门诊医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患儿体温、手足皮温、呼吸、心率;有无呕吐、以及肢体无力和抖动等病症,22,普通病例的治疗,第1期已住院的患儿,收治医院除密切观察以上临床症状外,应立即检查血象、血糖、心肌酶谱、胸片等,并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做好记录主要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可用病毒唑雾化、口服或输液,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5日,23,手足口病诊治核心信息,24,诊治核心信息内容村医发现患儿有发热或皮疹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指定医院)留观。严禁收治3岁及以下发热或皮疹的患儿。,25,乡医发热或皮疹患儿符合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首先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及时报告同时开展EV71金标快速法检测EV71金标快速法检测阳性病例必须留观,48小时内病情好转可解除留观病情加重者立即转诊县级及以上定点救治医院住院隔离治疗,26,县、市以上医院医生早期无疹有高热(39),医生、护士需注意体温记录是重点,呼吸、心率、血压、神经系统都重要对症治疗是主导,两素(激素、抗生素)乱用危害大家长告知很关键,共同防治危重症,早期救治效果好,27,临床诊疗核心技术文件1、湖北省小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救治指导意见(2011年版);2、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版);3、全省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控诊疗应知应会“十条”核心信息(鄂卫发电201140号)。,28,手足口病防控诊疗应知应会“十条”核心信息,2012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核心技术文件之一,29,1、4-6月发热儿童诊断首先考虑“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析显示,51%首诊诊断为“上感”或“感冒”,40%首诊诊断为“手足口病”,9%首诊诊断为“其他疾病”。全省流感监测显示,去冬今春的流感流行高峰季节已经结束,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门诊流感样病例比例也持续维持在低水平。目前进入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对发热儿童诊断应首先考虑“手足口病”。,30,2、手足口病重症多发在农村地区(83%),3岁以下(89%)儿童。3、手足口病重症进程快,从发病到出现重症临床表现平均2天。4、重症首发症状多为发热(75%),尤其高热(65%),首发皮疹的比例为25%。5、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热”(95%)、“呕吐”(80%)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轻症(分别为54%、10%),31,6、早期使用吡唑酮类退热药(氨基比林、安乃近等)增加手足口病重症发生风险。,调查显示:(1)重症发病早期使用吡唑酮类的退热药比例(53%)显著高于轻症(14%)。(2)第一次就诊发热病例中重症使用吡唑酮类药物的比例为54%,对照病例为38%。,32,(3)吡唑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可引起虚脱,粒细胞减少,甚至可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类药物已在2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吡唑酮类包括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近、保太松、羟基保太松等。,33,7、手足口病患儿退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建议使用激素退热。,调查显示:(1)重症病例在早期发热后使用退热药的总比例为86%,其中30%居家使用,57%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使用,10%乡镇卫生院使用。(2)WHO推荐手足口病患儿退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用激素类药物退热(WHO手足口病治疗指南)。,34,8、手足口病儿童的接诊医师,需要告知儿童家长密切观察患儿重症先兆,如有,应立即到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