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2016_第1页
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2016_第2页
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2016_第3页
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2016_第4页
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 财务问题 学生姓名: xxxxx 学 号: 专 业: 企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4 年 8 月 目录 摘要摘要.III ABSTRACTABSTRACT.IV 引言引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企业破产清算概述企业破产清算概述 .2 1.1企业破产清算的概念.2 1.2破产清算的特征.2 1.3清算组.2 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破产清算与财务管理企业破产清算与财务管理 .3 2.1财务管理的概念.3 2.2持续经营中的财务管理与破产清算中财务管理的区别.3 2.3破产清算中财务管理内容.4 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6 3.1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若干财务问题.6 3.2破产清算中财务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8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制企业破产清算财务问题的设想规制企业破产清算财务问题的设想 .9 4.1对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做出相应改变.9 4.2完善企业破产评估制度.9 4.3完善会计审计制度.10 4.4建立职业性的清算人队伍.10 4.5加强破产费用的管理.10 4.6加强法律和社会监督.11 4.7加强对企业破产政策的宣传力度.11 第五章第五章 结语结语 .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 致致 谢谢 .14 摘要摘要 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等原因所导致的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 果,也是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企业破产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摒除不良 资产。然而企业破产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经济难题, 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债务难以清 偿。破产清算程序是企业破产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到破产企业债务的清偿问题。 因此,应当注意破产清算问题,对其关键环节破产清算的财务管理更要给以足够 的重视。本文将对破产清算的相关概念及在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 并为应对类似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 5 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破产清算的概述,包括企业破产清算概 念、特征与清算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内容为企业破产清算与财务管理,包括财务管 理的概念、持续经营中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破产清算中财务管理内容的区别、破产清算 财务管理所包含的内容等;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企业破产清算中的有关财务问题及其问 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规制该种问题提出了相关法律设想;第五部分为结语。 关键词:关键词:破产清算 财务管理 规制设想 AbstractAbstract Due to poor management, heavy losses caused by other reasons,Business goes bankrupt,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nevitable economic phenomena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 Bankruptcy conduciv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xcluded non-performing assets. However, bankruptcy is a tricky economic problems, and one of this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ettle the debt. Liquidation proceedings in bankruptcy is precisely a key ring. A direct impact on corporate bankruptcy is debt settlement issue. Therefore, it should be noted liquidation problem, its key ring Festival - the liquid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order to give more sufficient attention .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liquidation related concepts and financial issue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liquidation,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deal with such problem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bankruptcy liquidation,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bankruptcy liquidation, the liquidation group of related features and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focus on the bankruptcy liquidation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concept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different content between continuing opera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liquid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tent of bankruptcy and liquid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corporate bankruptcy and liquidation of financial problems and issues arise; Part IV is my suggestion;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Keywords: Bankruptcy Liquid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Regulations Envisaged 引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政策对企业兼并、破 产核准、解散注销的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破产清算也成为企业经济运行的必然 结果,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现象。尽管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已有近 20 年的 历史,但是实践上处理企业破产的经济问题仍然棘手,破产清算直接关系企业 债务的清偿,企业破产清算中的债务清偿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破 产清算中的财务问题至关重要。解决好企业破产清算中的财务难题,对推动我 国市场经济 进步有关键作用。 所谓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能清偿到期债 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由相关人向人民法 院申请破产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根据破产法第 2 条规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为企业法人,这其中不仅包括国有企业法人,同时包括承担有限责任的其他所 有制的企业法人。与企业破产法(试行)相比较,破产法将适用主体范围扩大到 所有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再区分是否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这其中包括具 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设在中国领域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宣告破产前,法院可 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依据债权人的申请或依法指令企业依法进行重整或者 依债权人与企业的申请组织和解,企业破产重整或者和解依照法律规定的相关 程序进行,在此不赘述。本文只针对宣告破产情形中企业破产清算中的若干财 务问题进行研究,故对概念的阐述也是以企业为前提的。 第一章第一章 企业破产清算概述企业破产清算概述 1.1企业破产清算的概念 企业破产清算是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宣告企业破产必经的程序,指企业破 产清算是指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不抵债时,由人民法院依法宣 告其破产并指定管理人组成清算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评估、变价、分 配、清理债务,最终使企业法人资格归于消灭的法律制度。对于任何企业法人, 一旦要终结都必须经过破产清算。 1.2破产清算的特征 (一)破产清算是企业一种特殊的偿债程序。企业在破产偿债程序中,以 丧失企业法人主体资格为最终结局,不论能否清偿都是一次性的,不能清偿的 债权归于消灭。 (二)破产清算是一种以公平偿债为目的的偿债程序。在破产财产分配时, 同一顺序的债权人按同一比例受偿。 (三)破产清算是一种由人民法院主持的偿债程序。为保障全体债权人的 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介入、主持这种特殊的偿债程序,自破产受理至破产程序 终结,人民法院多以裁定的形式对破产事务作出判断和认定。 (四)破产清算是依法免除企业债务、并最终导致法人主体资格消灭的偿 债程序。 1.3清算组 清算组是指依法对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等执行清算任务的临时性机构。 在清算期间,原公司的法人机关董事会停止行使职权,公司的财产管理权、必 要的业务经营权由清算组行使,对外代表公司的权利也由清算组行使。在人民 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后,应该指定清算组成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 释,破产清算组的成员,由人民法院商同同级人民政府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政府财政、工商行政管理、计委、审计、税务、物价、劳动、人事等部门和专 业人员中用公函指定。清算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会计师及其他工作人员。 清算组的作用是在企业宣告破产后,接管破产企业并对破产财产进行保管、 清理、支配、估价、变卖和分配以及实施其他有关的行为。其主要职责是了结 公司的现状 、 收取债权 、清偿债务,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的具体职权包括 以下各项: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或公告债权 人;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清缴所欠税款;清理债权、债务; 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等。 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破产清算与财务管理企业破产清算与财务管理 2.1 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 (投资) ,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 ,以及利润分配 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 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 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破产清算的主要作用就是处理与清理公司财产有关的相关事宜,为避免企 业恶意破产、抽离优良资产而逃避外债,损害债权人利益,破产清算中的财务 问题,毫无疑问,其少不了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 2.2 持续经营中的财务管理与破产清算中财务管理的区别 企业破产清算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与持续经营中的财务管理存在很大区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性质不同。企业破产清算的目的不再是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在持续 经营条件下,财务管理活动主要是一种积极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而破产清算 条件下则是一种消极接受破产还债的行为。 (二) 核算方式不同,由动态变为静态。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所有者权益与资 产负债一样, 是按照会计分期连续动态核算的;进入清算期后, 由于生产经营活 动己经停止,财务核算便成为一次性和静态的了。 (三) 特征不同 。在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企业后, 每一 个会计期间终了其权益就实现一次,具有保值增值特征。进入清算期后,不仅投资 者权益各项目的增减以及各项目之间的转换核算(如用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实 收资本等)都将停止, 而且按破产清偿程序, 只有在企业偿付完全部债务后,如果 有剩余资产,才能在投资者之间进行一次性分配。即企业破产清算不再具有保值 增值特征而是最后一次实现或自动消失。 (四) 内容不同。在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收入、费用、利润等项目都是在相 关性、配比性和权责发生制等原则指导下按会计期间动态核算的。当企业进入 破产清算状态后, 由于企业要变现偿债, 因而仍会产生变现收益和损失, 并要支 付相关费用, 因此, 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收入、费用就转变为破产清算条件下的清 算收益、清算损失、清算费用,利润就转变为清算净损益,并且这些项目的核 算己 不再服务于当期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分配和下期的生产经营决策,,只是要 将企业在终止时点上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全面反映出来,为企业清算工作和最 后纳税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因此,其核算由动态变为静态, 反映与下一个会 计期间相联系的预提费用、预付账款、亏损递补等项目的核算也就失去了现实 意义。 2.3 破产清算中财务管理内容 根据规定,清算组成立后,主要管理以下几方面的财务内容:接管并调查 破产企业财产、制定破产变价方案、变价出售破产财产确定债务清偿、破产费 用的管理及支出、制定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并予以执行等。 2.3.1企业破产财产的界定与变卖 企业破产财产的界定是指破产申请受理时破产企业所有的财产,也包括破 产宣告时至破产终结时,由破产企业取得并可用于破产财产进行分配的财产。 在我国,破产企业应依法及时向清算组办理会计档案、 文书等的移交手续, 这些档案包括企业的各种档案、 文件、 经济合同、 规章制度、 债权债务证 明、 各种账册、 报表以及企业的各种印章等等。移交之前破产企业应妥善保 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处理。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不属 于企业的破产财产: 债务人基于仓储、 保管、 加工承揽、 委托交易、 代销、 借用、寄存、 租赁等法律关系占有、 使用的他人财产;抵押物、 留置物、 出质物, 但权利人放弃优先受偿权的除外, 并且担保物的价款超过其所担保 债务数额的, 超过部分属于破产财产;担保物灭失后产生的保险金、补偿金、 赔偿金等代位物;特定物买卖中,尚未转移占有但相对人已经完全支付对价的 特定物;尚未办理产权证或者产权过户手续但已向买方支付的财产;债务人在 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尚未取得所有权的财产;所有权专属于国家且不得转让的财 产;工会所有的财产等。 破产财产的变卖。除禁止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应由指定部门收购外,破产 财产可委托专门的拍卖公司拍卖也可由清算组自行组织,但都应本着公开原则 及整体出售原则进行, 确实无法整体出售时方可分散出售。破产财产的估价方 法有账面价值法、 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法等。实践当中一般选择最后一种 方法,即将企业的全部财产变卖,以取得现金作为清算财产的基础,各项财产 可能发生的贬值或升值,计入企业的清算收入或损失。 2.3.2破产债权的确认 破产债权的确认是指破产宣告前成立,由破产企业享有的无财产担保的债 权。在我国, 破产债权包括以下七项内容:1)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 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2)破产宣告时债权人未到期的 债权;3)数额超过担保物价款的有财产担保债权的未受清偿部分;4)清算组 决定解除破产企业未履行合同而应支付给对方的损害赔偿额;5)处理破产企业 债务,是清算组的重要职责, 根据破产法规定, 清算组可以决定解除或 继续履行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 确认的原则是, 若有利于破产债权人, 则 选择继续履行合同, 否则就选择解除合同, 以公证、 审批形式签订的合同还 应到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手续, 另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而受到的 经济损失应作为破产债权;6)企业被宣告破产前, 保证人代替作为被保证人 的企业清偿债务的数额;7)票据发票人或背书人被宣告破产, 付款人或承兑 人因不知事实而付款或承兑产生的债权。 2.3.3破产财产的分配 清算组做出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 提请债权人会议审查通过, 交由法院 裁定执行。破产财产的分配应坚持以现金分配为主, 实物分配为辅的原则, 并在优先扣除破产费用后, 按下列顺序清偿: 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劳 动保险费用; 破产企业所欠税金; 尚未偿付的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 偿同一顺序债权的, 按比例在各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 未得到清偿的债权, 不再清偿。 如果在清偿所有破产债权后, 破产财产还有剩余, 则将剩余部分 在企业所有者之间按投资比例分配。 2.3.4破产费用的管理 破产费用是指清算组在破产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为破产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 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破产财产的管理、 变卖和分配所需的费用、 破产案件 的诉讼费、 债权人会议费用以及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过程中支付的其 他费用。为了对破产费用进行管理清算组应提出破产费用预算,交债权人会议 审查, 破产程序终结后,将破产费用的开支情况交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并且破 产费用应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在清算过程中, 若货币资金不足以支付清算 费用,清算组可向银行借支,专户存储,使用后结清归还;若破产财产不足以 支付破产费用时, 清算组应及时向法院申请,由法院宣告破产程序终结。但是 由于法律并未规定破产费用占破产财产的比例,致使清算小组高收费、多收费 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3.1 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若干财务问题 通过对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概述分析,主要存在如下 问题: 3.1.1受持续经营会计理论思想的束缚严重 1)将资产负债会计要素照搬下来, 忽略了企业破产清算业务对破产清算会 计要素的影响, 也抹煞了持续经营企业与非持续经营企业中的资产负债等要素 的本质区别。 2)将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保留下来,无实际意义并与法律事实不符。在企 业持续经营条件下,企业的投资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企业的所有者, 因此,投 资者权益也称为所有者权益。然而, 在企业破产清算条件下,清算组接管了企业, 投资者失去了企业的控制权,投资者不能再视为企业的所有者,相应的投资者权益 也不能称为所有者权益。此外,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而绝大多数破产清算企业早己资不抵债,这时投资者在企业已没有权益, 设置所 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完全没有必要。 如果仍坚持设所有者权益会计计要素,那么 账上就会出现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现象,而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 对有限责任 公司来说, 投资者在企业承担的义务以其投资额为限,如果投资者权益为负数, 那么就意味着, 投资者承担超出其投资额的义务,这与公司法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3)设置清算收入、清算支出、清算损益会计要素, 容易让人得出清算收入 与清算支出之间具有配比关系,清算损益就是清算收入与清算支出之间配比的结 果,而实际上在破产清算企业, 清算收入与清算支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它 们之间没有配比关系。 4)导致破产清算会计要素的不必要增多。由于破产清算企业资金运动的非 循环性、非连续性和一次性,与持续经营企业相比, 破产清算会计业务相对简单, 没有必要设置过多的会计要素而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 由于破产清 算会计报表要提供给许多非专业人士使用, 为了便于他们的阅读,也不宜设置过 多的会计要素破产财产的清查。 3.1.2会计核算及会计科目设置存在问题 清算过程中记账方法不合规,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不重视现金管理, 仅登记新进流水账目,造成账目不清的后果;清算组往往不核算未申报债权的 破产债务,而事实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一种情形,即因不可抗力未及时 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分配前申报;规定要求清算组应与清算开始之日 另立新账,新账的科目要与破产企业移交的科目余额对应,而破产企业往往在 债务上大做文章,将所欠单位债务以抹账方式调整到个人账户,由于破产债权 优先偿还个人债务,导致单位和个人债务混淆,损害单位债权人的利益,严重 违反破产法规定。 3.1.3清算工作阻力大 有些破产企业缺乏对企业破产相关政策的认识,因此在移交中不积极配合 清算组的工作,甚至为了小集团利益,阻碍破产清算组工作,给清算组工作带 来不利影响。此外,有些清算小组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聘请破产企业法人代 表、财务人员、劳资干事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破产清算,而是随意外聘财务人 员,人员混杂,没有详细而清晰的清算工作计划,职责划分和工作分工不清晰, 致使清算组财务账目出现账账不符、账目混乱的现象。 3.1.4清算组财务专业水平达不到标准 一方面由于清算组成员繁杂,专业素质、经验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不高, 加上管理松弛,调动频繁,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清算人员往往责任心不足、清算 工作效率低下,费用高,耗时费力;另一方面由于破产费用的管理及开支标准, 法律未明确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清算人员提前预支破产费用,甚至乱收 费和开支的现象,导致资金管理不善,清算成为牟利的工具,违背清算组成立 的初衷。 3.1.5评估缺乏内部有效监督 目前有些企业在破产宣告前会采取措施,转出、藏匿资产,使得企业资产 净值率低,甚至无资产破,进而逃避债务;对于被清算和用于清偿的财产的评 估及其价值管理,直接关系破产债务清偿,但由于部门及清算组利益分割,导 致评估管理存在问题,使得评估办法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和公正性,评估过于 形式化,最终造成资产流于集体甚或是流向个人。由于缺乏对破产清算破产财 产界定与评估的有效监督规范,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非法破产的手段来逃 避债务。现行破产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债权人或债权人委员会对管理人清算工 作的监督,但是没有规定建立破产清算的内部审计机构,致使破产清算中的各 方关系人的行为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和制衡,容易产生权利行使中出现不合 理、不合法的行为。另外,缺乏破产清算内部控制的鉴证和评价体系,在破产 清算内部控制的运行中如果出现重大缺陷或偏差,不能有效、及时发现制度缺 陷,不利于破产清算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 3.2 破产清算中财务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3.2.1缺乏财务与法律想统一的破产清算规范 目前我国的企业破产清算活动主要是由企业破产法与破产法进行 规范,但是由于破产清算具有财务等专业性与复杂性,这些法律不可能对其进 行专业调整,很多问题都缺乏相应的规定,出现了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风险 评估制度不健全、控制活动内容不完全、内部监督体系不完整等问题。 3.2.2清算组成员财务专业水平缺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院对企业宣告破产后需要指定相关人员组 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及专业人员。不 过在实践中因为该条款并非强制性规定,故而很多时候法院指定的人员并非是 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因而会导致清算活动并不能真正的达到公平公正。 3.2.3缺乏对破产清算的有效监督 现行破产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债权人或债权人委员会对管理人清算工作的 监督,但是没有规定建立破产清算的内部审计机构,致使破产清算中的各方关 系人的行为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和制衡,容易产生权利行使中出现不合理、 不合法的行为。另外,缺乏破产清算内部控制的鉴证和评价体系,在破产清算 内部控制的运行中如果出现重大缺陷或偏差,不能有效、及时发现制度缺陷, 不利于破产清算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制企业破产清算财务问题的设想规制企业破产清算财务问题的设想 4.1 对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做出相应改变 在企业破产清算中,首先,其会计核算主体不再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机构 和人员, 而是清算小组;其次,会计对象发生变化,改变为清算组依法进行的 清理变卖财产、 清偿债务、 分配剩余财产等业务活动中的具有一次性和终局 性的业务活动;再者,会计核算基础理论发生变化:其一,由于破产清算期间 改由清算组接管公司的财产和事务, 只能进行与清算有关的经营活动,从而在 会计的基本假设问题上无需涉及持续经营假设。其二, 由于破产财产需按现时 变现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反映, 会计核算也无需严格按币值不变假设进行。 其三, 由于破产财产不是根据原始成本而是根据变现价值计算, 从而无需采 纳会计的某些基本原则, 如历史成本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 则等。最后,账户内容发生变化,除采取财务会计中的有关账户外,还应根据 破产清算的要求重新设置一些专用账户,如破产财产、 担保财产、 抵销财产、 受托财产、 普通债务、 担保债务、 清算费用、 清算损益等特设账户。 4.2 完善企业破产评估制度 目前破产财产的评估、 变现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 破产清算过程中的企 业 往往通过调低资产评估值来达到逃废金融债务的目的。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来完善企业破产资产评估制度: 一是建立申请破产企业财务报告独立审计制度。对此各地做法不一, 法院 或者是以破产申请企业提交的财务会计报告作为裁定依据, 或者是以破产申请 企业提交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为依据, 有的则是在破产申请企 业提交财务会计报告后, 交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查并以此审查报告作为依据。 建议由有关部门作出统一规定,改变这种不统一的混乱状况。 具体内容是规定 企业破产案件应当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负债表为准, 对企业自行提交的 财务会计报表不予采信。 二是建立聘请破产企业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须经一半以上主要债权人同 意的强制性制度。当前通常由办案法官或清算组为破产企业聘请提供资产评估 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但经济利益的驱动及约束机制的欠缺导致很可能影响资 产评估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建立该强制性制度,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弊端, 并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公开竞争及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目前法律只 是对企业有形财产的评估作出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 57 条指出:“清算组对破产财 产应当重新估价,已经折旧完毕的固定资产,应对其残值重新估价,残次变值 财产应当变价计算, 不需要变价的, 按原值计价。 ”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 企业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 商标权)往往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因此应当 对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法律规定欠缺的情况下, 笔者建 议应当组织专家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确定价值, 经物价部门审查批准后列入破 产财产参加分配。 4.3 完善会计审计制度 完善会计审计制度,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确保 清算工作的公开、 公平与公正。首先,应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合伙企业 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没有规定,所以现在部分会计 师事务所实行公司制,事务所仅以公司财产对其因为不实财务会计报告或证明 而造成的损失承担有限责任。在规定合伙质后,合伙人要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 无限连带责任,这样会督促事务所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其次, 实行严格的责 任追究制度。目前我国对执业会计师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会 计师事务所的责任追究机制相对弱化,但这两者均主要限于行政管理部门给予 的行政责任或行业协会给予的纪律责任, 威慑性不大, 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 责任追究机制。除上述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要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4 建立职业性的清算人队伍 破产清算是一项职业性很强的工作,除需具备法律知识和清算知识外,还 应当有丰富的清算经验。 在国外, 清算人和律师、会计师一样必须取得相关 的执业资格。而符合上述条件的清算人员在我国还相当匮乏,因此亟需建立一 支高素质的清算人队伍,保证破产清算工作的公正高效运作。 4.5 加强破产费用的管理 为了加强破产费用的管理,清算组支付破产费用时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支 付,不能支付与其无关的费用。破产费用须是为所有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支付 的费用。若清算组的在职人员已在本部门发放了工资的,不得再在清算组重复 支付。同时清算组在清算办理过程中,应坚持节约原则,尽量减少破产费用的 支出。提出破产费用预算应交由债权人会议审核。破产程序终结后,也需要将 破产费用的开支情况交政府审计部门审计。 4.6 加强法律和社会监督 法律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破产法,建立破产免责制度和复权制度。同时也 要加强司法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人民法院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 监督方面,应加强对破产企业清算工作的监督,提高工作的质量,进一步加强 社会监督力度,建立多环节的监督系统, 使得监督机制能够内外结合。 同时 应实行清算财务公开,使得财务清算工作更加的透明化,只有这样,社会监督 才能有效执 行,破产清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做的公平而有效。 4.7 加强对企业破产政策的宣传力度 对企业破产工作相关政策的要加强宣传,积极有效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减少来自各方面的社会压力,从而使得清算工作能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此外, 清算组在成立之后,在接管企业的财务资料和现有资产时,应当保证做到及时 全面接管。 第五章第五章 结语结语 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