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PPT课件_第1页
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PPT课件_第2页
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PPT课件_第3页
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PPT课件_第4页
完整-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临床检验中心贺锐,临床细菌学检验流程,标本涂片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发报告,细菌鉴定,细菌分类,涂片镜检,临床标本的规范采集与处理是细菌学检验标准化的开始,标本采集原则,发现感染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采集的时间应在疾病早期、急性期和症状典型时,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从实际感染部位得到临床标本,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必须取得足够量的标本,以满足培养的要求,标本采集原则,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盛标本的容器须用商品无菌盒或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送检标本必须注明姓名、年龄、性别、取材部位、临床诊断和检验项目,以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血培养的范围(美国CUMITECH规定),病人体温:3836WBC计数:100001000,以上四条任意一条符合,送血培养标本,血液细菌培养(血培养),血培养的范围(国内),不明原因的发热(大于38)或低温(小于36)寒战、休克、僵直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等)白细胞增多(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的白细胞)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多器官衰竭CRP/PCT升高心率异常加快,低血压或者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等,何时采集,抗菌药物治疗前开始出现寒战(寒战前或后)当怀疑心内膜炎(出现低热)严重的局部感染,0,30,60,Time(min),Temp体温,Chills寒战,BloodCultures血培养,BACTEREMIALEVEL菌血症的水平,采血次数与间隔,(1)急性感染患者:立即分别从两臂采2份血样(2)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4h内采血3次(6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3)发热原因不明患者:24h内再采血2(3)次,间隔不少于60分钟,如阴性应继续送检,血循环中的细菌有“暂时性”、“持续性”一过性的菌血症,细菌仅在外周血中持续数秒共生菌、复数菌提高检出率、减少漏检,判断病原,为何要多次采血?,采血部位,多次采血时,应在不同部位进行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避免由插管或导管取标本极易由表皮葡萄球菌造成污染,消毒剂的作用时间!,标本采集步骤,血培养标本的运送要求和拒收标准,采血量,成年人采血量为1020ml,婴幼儿为12ml,儿童35ml血液标本与培养基之比1:5-1:10为宜,成人血液中含有的菌量9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阳性血培养标本中罕见的病原菌(5:1阳性出现时间:中心静脉导管所取血样培养出现阳性的时间比外周血早2小时以上,污染问题,可接受的污染概率在2%以下,即便是最佳的标本采集流程也不能完全避免污染常见的污染细菌也可能是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很多情况下,可能的污染会来自一个或一套血培养瓶如果没有第二套血培养,要给出有疑问的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是几乎不可能的药敏试验对于污染菌是无需做的,浆膜腔积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等,严格的无菌操作置无菌容器送检,注意:对易自凝的标本可添加抗凝剂,浆膜腔积液脑脊液标本的采集,严格无菌操作于无菌容器送检,立即送检15min内自溶,脑脊液,疑似脑膜炎奈瑟菌时注意保温不可置冰箱,尿液标本,应在用药前或停药35天后留取标本,并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阳性率较高(睡前少饮水)尿液是良好的培养基,尿液标本必须在2个小时内送检,于4中可保存18小时,泌尿道感染、尿道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肾/膀胱结核,中段尿,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必须翻转包皮冲洗,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尿液,导尿管导尿优点减少污染,留置导尿者,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空针细针头斜穿管壁抽吸尿液,消毒后解开接口,弃去导尿管前段尿、留取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数毫升送检,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管口留取标本,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室温耽搁稍久尿内细菌明显增多影响病原菌与污染菌的区别,结果解释,正常情况下从肾脏排泌至膀胱的尿液是无菌的,但膀胱中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时可受到尿道中细菌污染,而出现细菌清洁中段尿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104CFU/ml有诊断意义,不同方法采集的尿标本培养结果评价,痰标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下呼吸道病原学的诊断,导致抗菌治疗失败,以及造成耐药菌的出现,痰液标本的采集,痰液是临床细菌学检验最常见的标本但不是下呼吸感染诊断的最佳标本,清水反复漱口,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置无菌容器,痰量少者用雾化吸入导痰,咳痰,对于小儿可轻压胸骨柄上正方以诱导咯痰,咳痰乏力或昏迷的病人,吸痰管经鼻腔或口腔抵达气管腔内吸引痰液,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在病灶部位采集,但不可完全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双侧肺部感染伴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吸痰管经人工气道估插至肺支气管水平吸引,重症、难治、或伴免疫抑制、或疑似厌氧菌引起的医院内肺部感染,环甲膜,经气管吸引,经胸壁穿刺肺吸引,经纤维支气管镜,人工气道作防污染双套管毛刷,人工气道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不能及时送检者暂存4冰箱,室温搁置数小时定植菌呈过度生长,根据不同感染种类和病变特征采集不同标本,尿道标本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洗,以无菌棉签插入尿道口1-2cm停留十余秒钟,轻轻旋转拭子推出,置无菌容器送检,阴道糜烂溃疡者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棉拭子擦取病灶边缘的分泌物,生殖道标本的采集,阴道和宫颈口的分泌物须在窥阴器下用长棉拭采集,子宫内分泌物须用无菌导管抽取,导管外套一层保护膜,插入子宫后再刺穿该膜予负压吸引,可减少阴道菌群污染,女性盆腔脓肿应在阴道局部消毒后,由直肠子宫凹陷处进针抽取,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用无菌棉拭取病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物,置无菌容器或运送培养基内送检,对已破溃的脓肿,瘘管则以无菌方法采取组织碎片,伤口创面脓液的采集,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也可于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棉拭采样,对未溃破的脓肿,排便后,挑取有脓液、粘液部分的粪便约2-3g(液状粪便则取絮状物)盛于无菌容器送检,如为稀便,可直接收集1-2ml于无菌容器中,及时送检,自然排便法,标本需1小时内送检,粪便标本的采集,肛拭采集,对不易获取粪便患者,将拭子前端用无菌甘油水湿润后插入肛门约4-5cm处,轻轻旋转擦取肠表面粘液后退出置无菌容器或运送培养基送检,病人清水嗽口后,由检查者将其舌外拉,使悬雍垂尽可能向外,棉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雍垂的后侧,反复擦拭数次,置于运送培养基或无菌容器送检,注意:棉拭子应避免触及舌、口腔粘膜和唾液,咽拭口腔拭子的采集,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或口腔念珠菌病,用棉拭子在病灶部位擦拭数次即可,不能床旁接种者将导管置含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内送检,静脉导管的采集,从病人体内拔出静脉插管用无菌技术剪去导管体外部分,厌氧菌检查,厌氧菌是人体许多部位(如皮肤、口咽部、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正常菌群中的一部分,因此下列材料无需做厌氧培养:(1)咽、鼻、尿道或直肠拭子(2)咳出的痰,通过支气管镜取的分泌物排出或导出的尿、粪及胃内容物,需厌氧培养的标本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第2期,深部伤口或软组织脓肿的脓,特别是伴有恶臭或含有硫磺颗粒时可疑为气性坏疽或少见的严重产气或坏死性感染取得的组织粘膜部位的感染灶取得的材料从脑、肺、肝或其他器官的脓肿的材料无菌区感染灶的吸出液,包括血液、脑脊液、腹水、胸水、关节液等人或动物咬伤感染的材料变色的或置于紫外线下发荧光的渗出物可疑引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食物,为排除或尽量减少正常菌群中厌氧菌的污染,用注射器抽取标本比用拭子更好,特别适用于下列临床情况,从未开放的脓肿抽取脓液通过胸腔穿刺抽出的胸腔液从耻骨联合上方做膀胱穿刺吸出或从肾俞口管收集的尿气管切开吸取的肺分泌物穿刺抽出的腹腔液通过腰椎穿刺抽出的脑脊窦道标本,正确地运送厌氧菌标本,临床标本一旦离开人体部位,在进入厌氧环境前,必须防止大气中氧的毒性作用。应及时将取材的拭子、塑料导管内的少量液体、吸入注射器的标本装入厌氧生物袋或运送培养基管中,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厌氧状态,努力为各种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保障,保持标本的原始性,及时送检,涂片与培养哪个更好?,涂片及时、无抗菌药物干扰无法给出准确的感染病原及药敏培养明确病原,可靠的药敏检测周期较长、抗菌药物的干扰,细菌厌氧菌有正常菌群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