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李商隐诗两首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李商隐诗两首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李商隐诗两首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李商隐诗两首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李商隐诗两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李商隐诗两首,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他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政治生活的混乱现象;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是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这些诗歌,风格迥异,各有特点。本课所选两首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魅力。,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写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是诗人46年人生的最后一年。诗歌题目为“锦瑟”,但却不是咏物诗,至于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含意,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大概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诗人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之情。马嵬是一首咏史诗,“马嵬”即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面。天宝十五年(756),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罪责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玄宗开脱。李商隐却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有李义山诗集。2.咏史诗: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2.解多义,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分古今4.积名句(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014福建高考)(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012江苏高考)(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011山东高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目标一鉴赏锦瑟的手法与情感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提示: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的一生。运用的是比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2.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示: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泣珠鲛人梦想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泪水玉暖生烟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意境:朦胧、凄怨、迷离、惆怅、伤感,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3.锦瑟一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为什么?提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诗中的“蝴蝶”“杜鹃”“珠”“玉”等意象,都极难追究其具体所指,于是就有一种朦胧的象征意味。知识窗比喻通俗一点讲就是“打比方”,指的是为了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用同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一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象征则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集中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目标二鉴赏马嵬(其二)的结构与手法1.诗歌的首联运用“海外九州”的典故,有什么作用?提示:引出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讽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一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提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唐玄宗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3.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提示:运用了对比反讽的手法。“此日”与“当时”对比,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玄宗沉溺于声色的“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爱妃的“此日”!,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4.马嵬(其二)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提示:从整篇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从局部看,五、六两句,也是前后颠倒:“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整首诗波澜起伏、荡气回肠。,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1.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提示: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有很多学者把它当作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有人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2.马嵬(其二)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两句?结合其表现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分析其成为主旨句的原因。提示:这首诗以“马嵬”为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的故事。首联用讥讽的语调写了杨贵妃之死,中间两联写马嵬之变和发生悲剧的经过,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所以“主旨句”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高贵的天子和平民百姓相比,将前因和后果对比,用“如何”二字开启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唐、杨悲剧的根源:李隆基晚年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至于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这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锦瑟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该诗运用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营造了凄婉迷蒙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眷恋、怀念同时又怅惘若失的惆怅之情。诗中蝴蝶、杜鹃、沧海、明月、珍珠、泪珠、美玉、云烟一组意象,扑朔迷离,曼妙莫测,给人以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美的享受。学以致用尝试用下面的意象,营造一种意境,表达某种情感。200字左右。相关意象:清风明月醇酒音乐,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写作示例:将近中秋的光景,碧阴阴的草木,安详的街道,自由来去的清风,一切都让人觉得平安静谧,醇酒般让人陶醉。特别是秋夜,空气中浮动着木叶的清香,流淌的风和了秋虫的晚场音乐会,一些星子稀疏坐陪,何等悠闲,何等惬意?半轮皓月当空,取了上弦的样式,如娴静而知足的妇人,隐隐地可以感到那包容世间万有的微笑的表情。满月诚然是一种幸福,将满未满的时候,只要人的心里有了对上弦月的知足与对满月的期待,未尝不是满满的幸福啊!,美文阅读,素材开发,情深唯有李商隐佚名最初喜欢上李商隐,是因为那一首晦涩难懂的锦瑟,当时最爱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年前的哀怨透纸而出,究竟有多少感慨才能写出这一首锦瑟呢?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见过元稹的痴情、柳三变的多情、苏东坡的专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见,唯义山尔。那个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寄托对妻子思念的李商隐,那个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才高八斗的李商隐,那个浅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惆怅失落的李商隐,那个拥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清词丽句的李商隐,那个我们最爱的与杜牧并称“小李杜”的小李李商隐。,美文阅读,素材开发,幽心不独伤离别,情深唯有李商隐。深情二字,是义山诗的特点。刘熙载言义山的诗“深情绵邈”,张采田则云其诗“哀感沉绵”。这其实是因为义山的一生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心,发为诗句。他的一生都是不幸的,夹在牛、李二党的斗争中,怀才不遇,一直都郁郁不得志。唐代有诗人在哭李商隐中曰:“虚负凌云壮志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不禁替这个自小崭露头角的义山可惜,他属于那种大器早成的人,凭他的悟性,从娶了恩人敌党的女儿时,就已料到了这样的结局。可是悟到了又如何?他又能如何呢?他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啊!所以只能眼睁睁地卷入两党的斗争中,聪慧的人注定是悲哀的,尤其是在那个乱世中,因为他比别人更清醒地看清了局势,预见了未来。,美文阅读,素材开发,古语有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是,义山终究是义山,七分深情,三分忧郁,成就了这个我们所爱的李商隐。固执地认为义山的忧郁是深植于灵魂深处的,所以时常在想,如果他如陶潜般淡定恬静、安贫乐道,或如李白般蔑视权贵、寄情山水,他会不会活得开心一些?但是他若真如他们这般,就不是我们所爱的李商隐了。李商隐年少时的才华为令狐楚所赏识,于是提拔他,他的仕途一度很顺畅,但令狐楚死后,他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于是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从此,陷入了牛、李两党的斗争中。他本无意介入,无奈造物弄人,使他背上了背恩负德的骂名,这对他那样清高孤傲的人,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吧!而妻子的离世则是他心口上一道永远的伤疤。他不像太白般花间一壶酒可以邀得花月徘徊影凌乱,所以,他的不甘、愤恨、无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字字珠玑,行行血泪,伤怀而不泣,欲哭而无泪。另外,一直很奇怪当时才高八斗的义山被许多人爱慕着,却为何在妻子离世后一直没有再娶。原来深情的人也最为痴情啊!,美文阅读,素材开发,858年,46岁的李商隐离开了这个他深爱并怨恨的世界。一直认为像义山那样的人是注定不会长寿的,因为他太深情,太执着,太聪慧,太早洞察世情,所以,他命定了的早逝,逃也逃不掉。他那样的人,只适合活在后人仰望的高度中。浮生若梦,透过泛黄的纸页,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那个落寞的李商隐身着一件青衫端坐于窗前,在明月清辉的映射下轻吟:“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都如水月般,映入历史的明镜中。写到这里,我才陡然明白,“一弦一柱思华年”寄托了他多少的辛酸往事,所以不要责备义山“一生襟抱未曾开”。我独爱这样的李商隐。品读提示本文是一篇咏赞李商隐的抒情散文。文章从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入手,引出他不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和独具魅力的诗歌成就,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李商隐诗歌的赞美和对诗人遭遇的同情。文章围绕“深情”二字,大量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和古今关于李商隐诗歌成就与特点的诗评,使文章典雅中寓灵动,评述中抒真情,有效避免了史实给人的干瘪瘦硬之感。首尾相扣的结构是文章突出的特点。,美文阅读,素材开发,李商隐一生抑郁不得志。先因文章才学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推荐为官,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令人感慨的是:李商隐对“牛党”的排斥虽怨而不怒,与“李党”王茂元的女儿王氏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却终成晚唐诗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