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劝学师说.ppt_第1页
2015劝学师说.ppt_第2页
2015劝学师说.ppt_第3页
2015劝学师说.ppt_第4页
2015劝学师说.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中各省市涉及的默写题: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010江苏全国)2、吾尝终日而思矣,(2010福建2009天津)3、故不积跬步,(2009山东)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09江苏)5、,不能十步,功在不舍。(2009安徽卷全国)6、,风雨兴焉。(2009安徽)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山东)8、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2011山东),劝学师说,劝学重点:1、实词:劝、已、就、日、知、彰、水、绝、假、锲、上、下、用、一、疾、致。2、虚词:而、焉3、固定结构:无以4、句式: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要求会按照现代汉语语序翻译)5、默写(全文都是重点)知、砺、须臾、生、致、至、锲、蟹、二螯、鳝6、学习论证方法-比喻论证(20个比喻)、对比论证7、作文素材的积累,师说重点:1、实词:师、无、道、齿、耻、惑2、虚词:其、之3、古今异义:不必、所以4、特殊句式:宾语前置5、背诵全文:受6、学习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金就砺则利无以至千里吾尝跂而望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谨庠序之教,劝学重点实词,假、疾、绝、致、劝劝劝学劝君更尽一杯酒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闲情逸致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勉励,鼓励,劝说,情趣、兴致,表达,到达,疾,1、声非加疾也劝学2、疾风劲草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4、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强,声音宏大,猛烈的,痛恨,嫉妒,急速,假,借,借助,假如,与“真”相对,宽容,假期,绝,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佛印绝类弥勒3、以为妙绝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6、韦编三绝我命绝今日7、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8、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请息交以绝游,横渡,非常,到了极点,隔断,终止,断,超越,断绝,师说重点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圣人无常师5、作师说以贻之6、君子不齿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哪里,无论,普遍,固定,赠送,并列,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疑惑,糊涂,迷惑,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烛之武退秦师,老师,名词,以为师,名词意动,学习,动词,从师学习,动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名词,军队,名词,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相似也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赤壁之战)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道理,名词,风尚,名词,道德学问,名词,道路,名词,学说,名词,赶路,动词/,取道,动词/,正确的方法,名词,说、讲,动词,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兼词,“于之”兼用,从这里,兼词,“于之”兼用,从这里,句末语气词,了,劝学诗劝学朱熹颜真卿少年易老学难成,三更灯五更鸡,一寸光阴不可轻。正是男儿读书时。未觉池塘春草梦,黑发不知勤学早,阶前梧叶已秋声。白首方悔读书迟。,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假设如果,表修饰,表因而,表目的,代词、你的,而连词: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但是,却假设,如果目的,来,用来因果,因为代词:你的,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秦王恐其破壁。3、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4、请归取其孥5、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其说可得闻乎?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8、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9、吾其还也。(表祈使烛之武退秦师)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2、其信然耶?其梦耶?(祭十二郎文)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他们的,他,自己的,你的,那些,这种,表揣测大概,难道、表反问,还是、表揣测,一定、表命令,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助词、无实义,其1、代词(人称:我、我的、他、他的、你指示:这、这些、那、那些)2、语气副词(揣测大概,反问难道,期望还是,命令一定)3、助词,无实意,于1、耻学于师。2、其皆出于此乎?3、于其身也4、师不必贤于弟子5、不拘于时,介词,表对象,向,介词,表示处所,从、在,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介词,表示比较,比,介词,表示被动,受,被,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其皆出于此乎5、其可怪也欤6、余嘉其能行古道,指示代词,那些,第三人称代词,他,代词,他的,句中语气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句中语气词,表揣测语气,第三人称代词,他,师说1、师者,()。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圣()圣,愚()愚,(),(),其皆出于此乎?4、彼童子之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或师焉或不焉,益,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授,翻译下列语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还青;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就会智慧聪明,行为没有过失,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路程,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雕刻几下如果就舍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雕刻下去如果不舍弃,金石也能雕刻成功,翻译下列语句,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烛之武退秦师,复习目标1、重点实词:贰、军、辞、敢、越、鄙、赐、济、封、肆、阙、唯、图、微、敝、与、易2、虚词:焉3、句式:宾语前置、省略句4、准确熟练背诵、默写。易错字:,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圣人无常师5、作师说以贻之6、越国以鄙远7、焉用亡郑以陪邻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0、以乱易整,不武11、唯君图之12、因人之力而敝之,哪里,无论,普遍,固定,赠送,把作为边境,为什么,把作为边境扩张;侵损;,如果没有如果不是,替代,希望;考虑,凭借;损害,烛之武退秦师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_,不仁;失其所与,_;以乱易整,不武。,译:越国晋国来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你知道他的难处,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向东把郑国作为边境,又想扩张它西面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译:凭借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不仁义;失去他结交的盟国,不明智;用混乱替代整齐,不符合武德。,宾语前置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译为:有什么呢?师说分门别类整理,宾语,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谓语动词,1、代词,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为什么,怎么焉用亡郑以陪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兼词。【于之,于是,在那里】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从哪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4、助词。句末表陈述,一般不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是以后世无传焉。齐桓句末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句中表示舒缓、提顿,相当于“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积累本,1、分门别类2、做标记,突出重点:不同颜色、不同标志3、一词多义例句以学过的句子为主,焉(烛之武退秦师)1、焉用亡郑以陪邻?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4、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5、出见田光,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6、盘盘焉,囷囷焉,代词为什么,兼词“于何”从哪里,兼词“于之”在那里,句末语助无实义,代词“之”他,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2、勃,三尺微命滕王阁序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5、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6、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如果没有(不是),动词,卑微,形容词,隐约,副词,含蓄,形容词,暗暗地,悄悄地,副词,稍微,副词,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蜀之鄙有二僧(为学)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4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5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并序),1.把当作边境,名词意动用法/2边境,名词/3浅陋,形容词/4自称的谦辞/5轻贱,形容词,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3、归去来兮辞4、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5、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6、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7、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8、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1.推辞,动词/2告辞,动词/3、一种文体,名词4命令,名词5、托辞、借口,名词6、文学,名词/7、言辞,名词8/讲究,动词,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渡河,赤壁之战,1、重点实词:资、隙、恶、吊、治、克、道、比、致、旧、礼、行、事、敝、蹶、迎、从、交游、济、卒、比、咸、方、赞、诚、逆等等、重点:词类活用(使动用法)2、虚词:以、为、而、乃、于3、特殊句式(类型比较全)重点:定语后置(中心词定语+者)宾语前置句被动句(为所)4、翻译重点句子。,易,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否?2、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4、移风易俗,替代,交换,容易,改变,治,1、共治曹操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3、刘表治水军4、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5、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张衡传),对付,动词,部署,动词,统率,统领,动词,医治,动词,惩治,动词,治理、管理,动词,济,1、朝济而夕设版焉。2、同舟共济。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渡河,渡河,成功,使成功,完成,1、与操有隙2、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3、与苍梧太守有旧4、累官故不失其州郡君安与项伯有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睥睨故久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5、兼仗父兄之烈6、此五霸之伐也7、此天以二人赞孤耳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8、此帝王之资也如姬资之三年9、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逆以煎我怀,故,功业,功业,嫌隙,嫉妒,交情,仍然,交情,以前的,故意、特意,所以,辅佐,凭借,悬赏,引见,迎击,触犯、冒犯,料想,宾语前置句,1、宾语(名词)之谓语(动词)句读之(不)知2、何之有?(有什么呢?)夫晋,何厌之有?3、,一、介词1、表工具,译为“拿”“用”。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以羊易之。齐桓2、表凭借,“凭借(某种身份)”、“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把”。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4、表示依据,译为“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5、表示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6、表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译为“在”“从”以八月十三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操悉浮以沿江。赤壁之战7、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率”,译为“和”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