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二)中国古代的选官与监察制度,【课标要求】1、列举中国古代选官与监察制度演变的,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选官制度,在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的素质与水平,选官制度连连看,西周,战国秦汉之际,汉武帝,东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1.“世卿世禄”制,3.军功授爵制,2.察举制、征辟制,5.九品中正制,4.科举制,7.血缘,8.才学,6.门第,9.品德才能,10.军功,西周的选官制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礼记,世卿世禄制,战国时的选官制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军功爵制度,1、(2010合肥模拟)“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二十等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B,选官制度,西周,战国秦汉之际,汉武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世卿世禄”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征辟制,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1、容易任人唯亲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C,选官制度,西周,战国秦汉之际,汉武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世卿世禄”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征辟制,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科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靠门第世袭为官的世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朝时已经走向末路。,1.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弱;2.庶族地主发展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3.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唐,3、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D,C,5、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B,6、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贴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C,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秦和汉初基本上承袭了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选官大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把持科举制属于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与察举制从考选对象、内容、程序等方面看都带有封闭性特征A.B.C.D.,B,唐,科举制,5.作用:,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太宗在金殿瑞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贵族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重学风公平公正选官原则唐代文学诗歌尊师重教,材料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都有着极高的赞许和评价。美国学者科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的科举,面向社会,不分贫富贵贱,通过考试择优选材,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实行之早、延续之久、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科举制堪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4.材料中对科举制有高度的赞扬,他们赞扬科举制的什么?,根据画面可以想见唐宋时科举考试的情景。,宋人画科举考试图,材料“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制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2)从材料中看出,科举制有什么局限性?,使读书人埋头功名,不讲究实际有用的学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消极:1.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的思想工具;2.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产生不良的影响;3.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4.遏制了知识的创新;,为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官员监察制度的确立,成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地位,目的,监察与谏议,秦汉隋唐宋明清,3御史大夫,2御史府,御史大夫,汉武帝设刺史,4地方:设通判,监察知州,5门下省对宰相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1中央:督察院,监察御史,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六科给事中,对六部进行业务监督地方: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监察制度连连看,唐,宋,明清,门下省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谏院(独立),皇权达到顶峰,已无谏议机构了,考点整理,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正常运转,提高素质),8、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chuzhi,意即百官的进退升降)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9、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A、行政管理B、访贫问苦C、监察官吏D、缉捕侦查,D,C,10、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11、唐宣宗认为大奖李燧德才兼备,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给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宣宗听了理由后,命人追回诏书。据此判断萧放应供职于()A“科道”B门下省C尚书省D督察院,B,B,监察,秦,汉,御史大夫,中央,地方,御史府,御史大夫,十三州刺史,汉武帝,“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宋,地方:设通判,监察知州,明,清,中央,地方,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皇帝,殿阁,厂卫,五军都督府,全国军队,明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谏议,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唐,宋,皇帝,门下省,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谏院,独立的谏官机构,魏徵,评价:,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积极:作为一种常设机构,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察与谏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最大特点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君主,且趋势不断加强,核心是皇权至上;,2.制度建设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3.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矛盾;,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体现。,特点,探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积极,消极,5.影响,材料一隋唐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经济空前繁荣等。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出项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文化辉煌灿烂。材料二“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明史刑法志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中古史“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以钳制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中古史,政治上: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2、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传播、发展。,封建社会前期,消极影响,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封建社会后期,积极影响,5.影响,明朝中期,前,影响是主要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消极,后,封建社会前、中期,封建社会后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社会制度的渐趋衰落。逐步拉大中西方差距,潜伏近代落后挨打的隐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汉武帝,宋太祖,选官与监察、谏议制度,特点,一条主线: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两条线索:即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沿革;两对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四个重点: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要抓住五个关键人物,即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和雍正帝。,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上: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2、政局稳定,为经文发展创造相对和平环境3、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经济上: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上: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封建文化的传播发展。,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前期,封建社会后期,材料廖燕力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陈寒鸣洪武儒学教育与科举八股的形成及其流弊(3)怎样理解材料中“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的观点?为什么明朝“制义取士”“巧”?,1.明朝的八股取士与秦朝的焚书坑儒同样是为了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控制;2.明朝的八股取士培养了适应封建君主专制需要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制度,西周,战国秦汉之际,汉武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世卿世禄”制,军功授爵制,爵位级别,民爵指授爵后仍是平民身份,官爵指相当某一官职的爵位。各级爵位赐田、宅数目,以一顷田、九亩宅的比例递增。斩获敌首一名,赐爵一级,但赐爵者甚少晋升九级以上。拥有一至四级爵位的人,在军中仍然是“卒”,第五爵位以上才是军官。,军功赐爵表,秦,隋唐,科举制,2.来历,隋文帝时,行分科举人;,3.创立,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4.完善,唐代以后,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2010浙5.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秦和汉初基本上承袭了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选官大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把持科举制属于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与察举制从考选对象、内容、程序等方面看都带有封闭性特征A.B.C.D.,c,B,2010苏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010全国二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C,B,2008沪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贴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颈椎病课件》课件
- 我会排队-幼儿园托班安全教育
- 安全教育体系标准化建设
- 2025年1月工业分析与检验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 2024年1+x智能网联模考试题+答案(附解析)
- 1+x网店推广模考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 《深入解读安全生产禁令》课件
- 电机远程控制考核试卷
- 腈纶纤维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猪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绿篱带钢筋骨架施工方案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 小学英语复习讲座88课件
- 医院发生意外自杀的应急预案流程
- 哈姆莱特必修下第三幕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国际志愿服务培训与实践-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 WELL健康建筑标准介绍20200220
- 玩转九宫格-填数游戏-一年级课件
- 2023年全国《旅行社计调》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电气专业】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