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定稿)_第1页
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定稿)_第2页
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定稿)_第3页
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定稿)_第4页
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沟槽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宜宾县工业园区高捷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 建设单位: 宜宾开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四川鲁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水文地质概况1第四章 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对策与方法111.深基坑开挖时主要存在的风险有:112.深基坑开挖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111).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施工方法112).开挖遵循原则153).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154).保持槽底干燥15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66).施工监测187).雨季施工措施188).管线保护199).加快施工进度191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9第五章 施工顺序和施工计划24第六章 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方法24第七章、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安全施工措施26第八章、劳动力及机械配备计划27劳动力计划表28施工机械设备表28精选文档第一章 编制依据1. 施工现场管理标准(QB-MCCG-0001-2009);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本工程的设计图纸; 1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本工程现场地质、地形、地貌情况; 13.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文件。第二章 工程概况宜宾县工业园区高捷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项目分为4个标段。本项目主要为市政截污,排污干管的安装,总长约9460米,砌筑各种排污检查井。标段为近污水处理厂处dn1000污水干管段,包含污水干管2405m,污水管桥2座;标段为中核建中至标段设计起点处,包含dn800污水干管共1901m,管桥3座;标段为重啤至标段设计起点处,dn500的污水干管共计1283m;标段为高场镇通江街至中核建中标段的设计起点处,重力流污水干管管径为dn500、dn600,共计3387m,压力流管道管径为D325*12,共计620m,污水管桥7座,污水提升泵站1座。第三章 水文地质概况1) 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位于岷江下游段右岸,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浅深切割丘陵地貌区。场地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管线范围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面高程275325m。管线中段存在数条切割较深的冲沟,沟内水流较小,管线后段分布较多的水田和耕地。2)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宜宾市宜宾县高场镇与喜捷镇之间高捷产业规划园内,跨高场镇七井村、正明村和喜捷镇翠和村。截污干管起点位于高场镇职中附近,终点位于喜捷镇小桶坝附近,总体上呈NWSE走向。管线分为两段:高场职中至中核建中段、中核建中&重啤至污水处理厂段。场区交通较为方便,宜宾至屏山新县城宜屏快速通道沿项目区通过。3)水文 项目区紧邻岷江,位于岷江右侧岸坡。岷江从12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期,河面宽100240m,平均流量148.5m3/s,最小流量70m3/s,56月和1011月是中水期,平均流量373.9m3/s,79月为洪水期,平均流量1102.6m3/s,多暴雨形成,易涨易退。截污干管位于岷江右侧岸坡,管道走向带状范围内发育小河沟,且有几条切割较深的季节性冲沟、水田和池塘分布。1) 气象项目所在的宜宾县区域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季温暖、雨热同季;同时还具有春季回暖早,夏季温湿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的气候特征,和干旱、冰雹、大风、暴雨、低温绵雨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的特点。2) 气温:区内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均温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各月均温的分布趋势与年均温分布大体一致。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6.227.1,最冷月为1月,均温 一般为7.59.3。3) 降雨:区内降雨量的时空变化较大,年均降雨量在1100mm左右。最多年在1500mm左右,最少年在700800mm。区域年内降水具有夏丰冬“欠”,四级分配不均的特点。各月降雨量分布均呈单峰型,最多月降水量在200240mm,最少月降雨量为1525mm。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76。4) 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根据现场地质测绘调查及钻探,拟建场地范围内分布地层共5个单元层,即: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4el+dl);1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粉质粘土层(Q4al+dl)、2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Q4al+dl);层为白垩系下统打儿凼组(K1d)砂岩、泥岩互层; 层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紫红色砂岩。各地层特征及分布状况按土层上下顺序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人工填土:紫红色、灰白色,松散-稍密状,主要为全强风化砂岩挖方填土、卵砾石、建筑垃圾等。该层主要分布于宜屏快速通道内侧。层厚一般16m。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4el+dl)粉质粘土:褐色,干燥饱和,可塑硬塑状。该层主要分布于耕地、斜坡之上。层厚一般0.53m,局部厚度达到约6m。1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粉质粘土层(Q4al+dl)粉质粘土:褐色,稍湿湿,可塑状,含细砂,表层含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于管道末端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岷江右岸阶地,为山前冲洪积物,层厚一般610m。2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Q4al+dl)砂卵砾石:灰白色,湿-饱和,稍密-中密,卵砾石含量占80,粒径一般130cm,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卵砾石母岩成分主要由中风化砂岩、灰岩、花岗岩等组成。孔隙由砂充填。该层主要分布于管道末端污水处理厂附近和冲沟沟底。询问当地多位老乡得知,该层层厚一般1015m。层为白垩系下统打儿凼组(K1d)砂岩、泥岩互层泥岩:灰褐色,砂质结构,强中风化状,中厚层状,岩体完整性一般较差,岩石硬度较低。该层分布于勘探点KTD47附近。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砂岩:紫红色,中粒结构,强中风化状,结构未破坏,中厚层状,随机节理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较差,岩石硬度较低,矿物成份含长石、石英。该层分布于场地前段中后段,埋藏深度一般13m,填方附近埋藏深度一般18m。地震效应评价(1)抗震区划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20分组,宜宾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2)液化判定根据钻孔揭露,项目区内未分布有砂层和粉土层,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3)抗震地段划分拟建场地处于岷江下游右侧岸坡,地势开阔地形变化不大,地基土分布较均匀,属中硬场地。拟建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水文地质条件及腐蚀性评价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拟建场地位于岷江下游右侧岸坡,管带沿线带状范围内零星分布梯田,水田内常年积水,为场地内主要的地表水体,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2)地下水勘察区地层岩性属相对隔水层、断裂构造一般发育、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地貌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据地层岩性及其赋存形式、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将地下水分为两种类型:第四系覆盖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富水性差一般;基岩裂隙水赋存于风化裂隙中,泥岩属相对隔水层,其埋藏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中,富水性较差。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以垂直入渗为主。水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期间为春季,无较大降水,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活动较弱,未取得地下水。根据相似岩土条件的工程水质分析实验结果给出下列建议值。场地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表3评价类型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审标准环境类型为腐蚀等级评价结果混凝土结构SO42-(mg/l)51.650.9300微对砼结构微腐蚀性Mg2+(mg/l)11.211.82000微NH4+0.08500微OH-043000无总矿化度318.6318.96.5微侵蚀性CO2(mg/l)7.39.41.0微砼结构中的钢筋Cl-(mg/L)32.31000微对砼中的钢筋微腐蚀性备注按GB500212001(2009年版)12.2条评价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钻探所取3组土样腐蚀性分析成果资料,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2.2节进行腐蚀性评价。结果见下表。地基土腐蚀性判定表表4评价类型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审标准环境类型为腐蚀等级评价结果混凝土结构SO42-(mg/kg)34.44-88.81450微对砼结构微腐蚀性Mg2+(mg/kg)6.81-10.453000微总矿化度474.15-567.386.5微Cl-(mg/L)30.45-37.811.0微砼结构中的钢筋PH值7.45-7.496.5微对砼中的钢筋微腐蚀性备注按GB50021-2001(2009年版)12.2条评价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原位测试试验本次勘察除抽芯观察描述外,还结合原位测试进行分析,对层人工填土进行了重型(N63.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对层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进行了轻型(N10)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各成果统计情况见下表。轻型(N10)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5 项目土名频数(n)范围值(N)平均值(击/30c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i标准值推荐值层粉质粘土5810.050.027.29.7550.3580.91925.027.21粉质粘土1149.050.023.47.5500.3090.95123.224.4重型(N63.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6 项目土名频数(n)范围值(N)平均值(击/10c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i标准值推荐值层人工填土2702.012.05.52.0070.3630.9625.35.5室内试验本次勘察对1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Q4el+dl)粉质粘土和层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砂岩通过岩芯取样后委托四川省蜀川岩土矿产测试有限公司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其成果统计情况见下表。1粉质粘土力学参数指标统计表表7土层 指标项目频数n范围值平均值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i标准值1粉质粘土饱和度Sr695.45-96.8196.150.540.011.0095.71孔隙比eo0.78-0.810.790.010.011.010.80天然密度0(g/cm3)1.93-1.951.940.010.001.001.93干密度d(g/cm3)1.50-1.531.510.010.010.991.50天然含水率0()27.38-28.9028.160.520.020.9827.73土粒比重Gs2.71-2.722.720.010.001.002.71液限WL()31.80-33.4032.680.580.020.9932.20塑限Wp(%)19.1020.1019.620.020.9919.35塑性指数Ip12.60-13.8013.070.450.030.9712.69液性指数IL0.61-0.700.650.030.050.960.63压缩模量Es(MPa)4.55-4.894.750.130.030.984.64压缩系数av(Mpa-1)0.37-0.400.380.010.030.970.37内摩擦角()13.70-16.2015.580.960.060.9514.79内聚力C(kPa)13.55-20.3816.672.650.160.8714.48层砂岩力学参数指标统计表表8土层 指标项目频数范围值平均值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i标准值层砂岩天然密度o(g/cm3)62.23-2.302.270.030.010.992.25天然含水率w()6.65-7.256.920.230.030.976.72软化系数0.50-0.550.530.020.030.970.51干抗压强度R(Mpa)5.61-7.246.340.650.100.925.81饱和抗压强度R(Mpa)2.97-3.783.350.330.100.923.08弹性模量 E50 104MPa)0.54-0.750.620.070.110.910.56泊松比500.34-0.360.350.010.030.980.34内摩擦角()34.2-35.634.610.520.010.9934.18内聚力C(MPa)0.31-0.410.340.040.100.910.31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根据原位测试实验及土工试验的成果,并结合相同场地工程勘察经验,提出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下表。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表9 指标土名状态天然密度O(g/cm3)内聚力C(kPa)摩擦角(度)压缩模量Es(MPa)饱和抗压强度R(Mpa)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基底摩擦系数()人工填土稍密1.748.7510.572.36-85-粉质粘土可塑1.9220.3516.344.68-110-1粉质粘土可塑1.9314.4814.794.64-105-泥岩中风化2.1828030.25-2.855700.40砂岩中风化2.2531034.18-3.086000.42各层地基土桩基参数指标建议值表表10 指标土名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备注人工填土-30各指标建议值均指干钻孔桩的指标值,粉质粘土为硬塑状态,人工填土为稍密状态。粉质粘土900651粉质粘土90050工程地质评价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项目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参数谱特征周期为0.4s。拟建场地范围内地形平坦开阔,平面分布上地基土较均匀,无液化土层分布,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类别为类。综上,场地稳定性一般,适宜建筑物的修建。地基土力学性质评价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层人工填土:结构松散-稍密,干燥稍湿,属中等压缩性土,部分未经碾压夯实,欠固结,如作为基础持力层应夯实或换填。层粉质粘土:干燥湿,可塑硬塑状,该层厚度较小,建议直接清除,将基础至于中风化基岩之上。1层粉质粘土:稍湿湿,可塑状,经碾压夯实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泥岩:该层分布在KTD47附近,强中风化状,岩体完整性一般,较软岩,可直接作为管道基础的持力层。层砂岩:该层分布于管道前段和中段,强中风化,中厚层状,岩体完整性一般,较软岩,可直接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管道中段几处跨沟处作为墩基础时,应嵌入较完整的中风化基岩一定深度。建议中风化、较完整砂岩地基容许承载力取1000kPa。 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地质分段评价本工程截污干管分为两段,即高场至中核建中段和中核建中&重啤至污水处理厂段,其工程地质分段评价如下表所示:工程地质分段评价表表11序号段桩号长度工程地质描述地基基础建议高场至中核建中1W1T1-WG0+000-0+400400m地面高程约318325m,管道最大埋深约1.6m。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结构松散。前段水塘附近覆盖层厚度较大,约710m;中段覆盖层厚度一般约0.51.5m;后段最厚处为KTD5处,约6.8m。人工填土结构松散,厚度较小处宜直接清除换填,厚度较大处宜采用墩基础。2WG1-WG310+000-0+975975m地面高程约312329m,其中桩号0+000-0+260段最大埋深约4.2m,管底设计标高处部分为基岩,部分为粉质粘土和人工填土;桩号0+260-0+720段最大埋深约1.5m,管底设计标高处多为人工填土;桩号0+720-0+975段最大埋深约3.2m,局部最大填方约1.5m,管底设计标高处部分为基岩,部分为粉质粘土。人工填土结构松散,厚度较小处宜直接清除换填,厚度较大处宜采用墩基础。粉质粘土呈稍湿,可塑状,厚度较小,建议将其清除置于基岩之上。3WG31-WG320+975-1+05176m此处跨越采用2根台、墩,台、墩最大高度约7.2m。该处覆盖层为厚约2.8m的人工填土层和厚约1.8m的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表层人工填土清除后,将台、墩置于基岩之上,并嵌入较完整的基岩一定深度。4WG32-WG531+051-1+775724m地面高程约305316m,管道最大埋深约3.37m,其中桩号1+218-1+263段最大填方约3.78m。管底设计标高处大部分为基岩,其余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干燥稍湿,结构松散,欠固结,厚度较小处宜直接清除置于基岩之上,厚度较大处夯实后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5WG53-WG541+775-1+85479m位于宜屏快速通道打渔湾中桥处,此处跨越采用2根台、墩,台、墩跨度约20m,最大高度约16m。该处覆盖层为厚约13m的人工填土层,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表层人工填土清除后,将台、墩置于基岩之上,并嵌入较完整的基岩一定深度。6WG54-WG821+854-2+851997m管道未跨沟段地面高程约300306m,管道最大埋深约4.2m。管底设计标高处大部分为基岩,局部为人工填土层。其中桩号2+171-2+218段采用1根台、墩跨殷家坡中桥,跨径约16m,高度约6m;桩号2+528-2+589段采用1根台、墩跨沟,跨径约16m,高度约7m。覆盖层为人工填土,最大厚度约1.5m,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人工填土干燥稍湿,结构松散,欠固结,厚度较小处宜直接清除置于基岩之上,厚度较大处夯实后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跨沟处:鉴于覆盖层厚度较小,宜将表层人工填土清除后,将台、墩置于基岩之上,并嵌入较完整的基岩一定深度。7WG82-WY1WG2+851-WY0+00016m该段为一体化泵站,场地长约16m,宽约17.5m。此处覆盖层厚度约0.30.5m,为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为砂岩。泵站设计标高处为中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8WY1-WY70+000-0+186186m位于枷档湾大桥处,采用6根台、墩跨一深切河流,每根台、墩跨径18m,最大高度约25m。河谷为两岸不对称的深切“V”型谷,右岸较陡,坡度约7080,左岸相对较缓,约3055。右岸峭壁和河底基岩裸露,为中厚层状砂岩,岩体较完整,坡脚处为人工填土层,厚度约5m;左岸覆盖层厚度约810m不等,坡顶和坡脚处分布有厚约210m的人工填土层,其下为为粉质粘土层,厚度约36m。此处台、墩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应将人工填土层和粉质粘土层清除后嵌入基岩内,左侧坡顶处人工填土较厚,可将其加固后作为0#台的持力层。9WY7-WY150+186-0+606420m起点位于高捷园水厂处。地面高程约305310m,管道最大埋深约7.65m。管底设计标高处为人工填土层,为中核建中场地平整挖方堆积的全强风化基岩素填土。人工填土干燥稍湿,结构松散,欠固结,夯实后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中核建中&重啤至污水处理厂1WA1-WA110+000-0+428428m位于宜屏快速通道内侧,起点接高场至中核建中段终点WY15,终点位于泥鳅沟中桥。地面高程约307311m,管道最大埋深约5.7m。管底设计标高处为人工填土层,为中核建中场地平整挖方堆积的全强风化基岩素填土人工填土干燥稍湿,结构松散,欠固结,夯实后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2WA11-WA160+428-0+528100m 位于宜屏快速通道泥鳅沟中桥处,采用4根台、墩跨沟,跨径约20m,最大高度约23m。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及人工填土,厚度约02m,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覆盖层厚度较小,宜将表层人工填土清除后,将台、墩置于基岩之上,并嵌入较完整的基岩一定深度3WA16-WA230+528-0+834306m地面高程约303307m,管道最大埋深约5m。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厚度约0.51.5m,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人工填土厚度较小,建议夯实或予以清除。4WA23-WA290+834-0+966132m位于宜屏快速通道尤家咀中桥处,采用6根台、墩跨沟,最大跨径约20m,最大高度约20m。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度约0.22m不等,局部基岩裸露,为强中风化砂岩。覆盖层厚度较小,宜将覆盖层清除后,将台、墩置于基岩之上,并嵌入较完整的基岩一定深度。5WA29-WA360+966-1+284318m地面高程约303313m,最大埋深约7m。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厚度约0.32m,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管底设计标高处为基岩,不存在地基承载力问题。开挖后边坡为岩质边坡,附近开挖的陡峭边坡断面较为稳定。6WA36-WA461+284-1+571287m该段为耕地和水田,管线采用10根台、墩跨山坳处,最大跨径20m,最大高度约9m。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厚度约0.11.9m,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覆盖层厚度较小,宜将粉质粘土清除后将台、墩置于基岩之上,并嵌入较完整的基岩一定深度7WA46-WA751+571-2+7201149m该段为耕地和水田,地面高程约296305m,管道最大埋深约4.8m,最大填方约1.5m,跨沟处最大高度约3.3m。管道沿线覆盖层厚度约0.52m,管底设计标高处大部分为基岩。管道基础大部分为基岩,能够满足设计要求。8WA75-WA942+720-3+482762m该段穿斜坡而过,最大挖方约10.25m。管道沿线覆盖层厚度较小,为粉质粘土层,约02m。持力层为基岩,不存在地基承载力问题。边坡为岩质边坡,开挖高度大于5m,应逐级放坡,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9WA94-WA107、WC1-WC113+482-3+967、0+000-0+339824m该段为耕地,地面高程一般约281284m,WA99至WA101段跨一小河沟,沟深约45m,该段最大埋深约3.3m。地层岩性单一,为冲洪积粉质粘土层,含砂,可塑状,稍湿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05kPa,能够满足要求,本次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10WB1-WB100+000-0+405405m地面高程约314317m,管道最大埋深约6.7m。管底设计标高处为人工填土层和基岩,人工填土主要为重啤场地平整挖方堆积的全强风化基岩素填土,干燥稍湿,结构松散,欠固结。持力层为基岩或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夯实后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11WB10-WA540+000-1+282877m该段位于宜屏快速通道外侧,起点为于重啤,终点与中核建中至污水处理厂段汇合,地面高程约303316m,管道最大埋深约6m。管道沿线覆盖层厚度较小约0.32m,为粉质粘土层,WB20至WB21段堆积有建筑垃圾。管底设计标高处为基岩,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均匀性评价截污干管基础持力层为层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1层粉质粘土、 层泥岩和层砂岩等,各层土性质较为均一,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粉质粘土压缩模量标准值为4.64MPa,压缩系数标准值为0.37Mpa-1。经综合判定,地基土为岩土种类较多,同一土层较均匀、性质变化不大的中等复杂地基。第四章 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对策与方法1.深基坑开挖时主要存在的风险有: 1)沟槽坡顶的坍塌、槽边土的剥落和槽边土的整体滑坡; 2)深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的电线杆、管线、建筑物及地下管网产生的影响; 3)基坑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易造成高处坠落; 4)基坑开挖进行施工排水时,坑内积水造成地面及周边建筑物或设施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2.深基坑开挖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1).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施工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网工程基槽开挖最深处达到10.6米,施工困难。根据业主要求管网工程施工工期紧张,按常规的施工加固方法耗费工期,为加快施工进度又确保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多方案分析论证和专家论证、优化比较,因为现场的管网多数位于高回填区,回填石渣承载力较低,施工间歇时间较短,经过公司技术总工及项目技术人员现场分析采取放大开挖坡比的大开挖施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根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深度5米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净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 1:11:1.251:1.5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沙土)1:0.751:11:1.25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1:0.51:0.671:0.7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1:0.67老黄土1:0.11:0.251:0.33软土1:1-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2规定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边坡土体类别坡率允许值状态坡高小于5米坡高大于5米碎石土密实1:0.35-1:0.51:0.5-1:0.75中密1:0.5-1:0.751:0.75-1:1稍密1:0.75-1:11:1-1:1.25 粘性土坚硬1:0.75-1:11:1-1:1.25硬塑1:1-1:1.251:1.25-1:1.5 根据地勘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各土层开挖断面图如下:如遇特殊情况以现场实际开挖断面为准。人工填土层(开挖断面图)5米以内的基槽粉质粘土层(开挖断面图)5米以内的基槽泥岩、砂岩层(开挖断面图)5米以内的基槽软弱土层(开挖断面图)5米以内的基槽超过5米的各土层(开挖断面图) 本项目土层分为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砂岩层, 超过5米深度基槽按照以下断面采取分层开挖,为保证边坡稳定性做增加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为1.5m,如下图:d为管径,单位以cm计。 以上基槽底宽按照GB502682008中(表4.3.2选取),管沟基槽放坡系数按照规范GB50268-2008中(表4.3.3选取),和结合地勘资料描述选取。2).开挖遵循原则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则,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分层开挖在上层土石方开挖完毕后才可进行下层挖土,分层开挖深度由机械性能决定。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土方开挖至槽底根据现场土方结构情况进行放坡开挖。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管网部分的施工期属于雨季施工,且本工程管网部分的管道大部分位于高回填区,回填土结构松散,开挖出的土石方边坡极易塌方。为保证施工期间边坡施工稳定,对回填部分的管道基础开挖出的基坑边坡采用大型、厚型的塑料彩条布进行覆盖,防止雨水冲淋边坡造成塌方。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有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示出开挖边线,复测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余泥(除管道体积及沟槽砂夹石回填部分挖方量)的30%土石方堆于坑槽外侧,堆土坡脚距槽边1.0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2.0m,堆土坡度不陡于自然坡度,由于受施工现场施工环境限制(征地范围不够),70%土石方不能堆于坑槽外侧,采取汽车外运到指定812处弃土场临时堆放,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从812处弃土场将临时堆放土石方运回施工地点进行沟槽回填。管道体积及沟槽砂夹石回填部分的土石方挖方量,全部运至812处弃土场永久堆放。3).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坑边荷载,是形成基坑失稳的不利荷载,加大土体内的剪应力,一旦控制不当,会诱发基坑坍塌的突发。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缘不得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1m,弃土不得堆放在坑、槽边缘,应转运到现场临时堆料场。机械设备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护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过计算确认。4).保持槽底干燥施工过程中,保持槽内干燥,防止水的侵蚀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土体内含水量过大,是造成基坑失稳的一项重要原因。在开挖前,对基坑土体内含水量过大的工程,必须做事先降水措施,以疏干加固坑内土体,达到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开挖到基槽底处,在往流水方向最低的处沟槽边挖一集水坑,采用水泵和污泥泵及时抽排水,保证基槽底无积水。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深基坑开挖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施工,并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班前点名时将交底书下发到每个员工的手中,并做到“三不工作”:安全技术交底书没弄懂不工作;防护用品不齐和工具受损不工作;酒后和生病不工作。、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对一线作业员工轮流不间断地进行安全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除了日常的安全检查之外,针对深基坑开挖施工阶段的临边防护、沟底清理、施工用电等易出问题的部位,采取经常性巡查、定向抽查和跟踪检查、专项治理等多种形式,使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危险性较大的隐患,及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单。、加强每日工间巡查,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对基坑内外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排除,同时对吊运钢丝绳、吊钩、吊斗、卡环、卡具等易磨损的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受损立即更换,严禁带病作业。、调动一切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把安全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借助社会力量降低事故风险,为所有参建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在施工前切实清理好基坑壁上浮土,并对基坑上口周边土层进行检查,作好标记,昼夜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消除隐患。、施工用吊车、打桩机、电焊机等设备,使用前认真检修和调试,确保施工时运转正常。 、各种用电设备应按规范搭接电源,杜绝违规行为。、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对临边作业已构成高处坠落的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要求,及时在沟槽边设置双道防护栏杆(详见本页附图)。人员上下基坑,应设置专用安全通道,严禁攀爬模板或支撑系统上下。、特殊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人员现场巡查,切实作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规人员。、施工时如发现土质与地质钻探情况不符,要及时与监理联系,商讨对策。如发现流砂层,应立即回填并压实,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开挖。6).施工监测施工时安排一个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员,把全站仪和水准仪架在稳定的土层上,进行深基坑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相邻建筑的位移及沉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及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及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当一些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施工步骤,并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少于两个,且应设于影响范围以外。基坑监测频率序号监测项目量测频率1沉降监测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周2周围土体的变形监测(侧斜)开挖前1次(初读数),土方开挖过程1次/天,底板浇筑前1次/周,浇筑后1次/半月3地表和地下管线(3倍基坑深度)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结构施工中1次/天,土方开挖过程2次/天4支护结构侧土压力监测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5地下水位监测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6孔隙水压力监测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7).雨季施工措施1)、为了防止下雨时,雨水冲刷沟槽形成塌方,我们将时刻注意天气情况,在下雨之前将开挖的沟槽边坡利用彩条布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对沟槽边坡的直接冲刷。同时,安排专人对集水坑进行抽水。2)、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要搭好防雨棚;配电箱、柜、板设置防雨罩,电线电缆按规范腾空架设、切实作好漏电短路保护工作。3)、雨季施工的通道、上下爬梯及关键部位做好防水浸、防滑措施。4)、加强雨季施工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8).管线保护 管线保护施工要点 l)、正式开工前进行下面四方面的工作 、认真研究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积极主动走访有关职能部门,尽可能收集有关管线的资料、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进行勘测调查 、根据前三步工作的成果,比较精确地绘出有关管线图纸,作为施工中管线迁移或保护的依据。 2)、图纸中显示须进行迁移的管线,进场后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尽快进行迁移。 3)、对于仍须保留的地下管线,项目部将制定详细的管线保护方案,并切实予以执行,保证施工期间管线的加固和悬吊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4)、基坑支护及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前,使用管线探测仪,仔细对施工位置进行探测,然后再进行基坑施工。 5)、若经探测,发现有未明管线在施工场地内通过时,应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情况,并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及管线权属部门共同研究,研究处理办法。尽量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9).加快施工进度沟槽开挖后,敞开的时间越长越不安全,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加快施工进度,各工序之间要衔接紧密,流水作业。同时,加班加点,抓住有利天气展开施工。1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1应急救援预案目的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0.2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工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组长:何茹成员:张仕刚 雷池 张虎 王毅 廖晓梅具体职责如下: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求助。2)、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事故现场的的工作。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4)、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5)、协助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10.3应急救援中遵循的原则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2)、项目应急小组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工作。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如是电、气等事故,应先截断电源、气源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6)、项目部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务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安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10.4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现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总部及公司领导。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等)先以口头,再以书面的形式报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 10.5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1)、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应急抢险小组。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人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6)、尽快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9)、基坑:、加强排水、降水措施;、加强支护和支撑加板桩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长。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11)、现场安全员应对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10.6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1)、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断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2)、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和向项目部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3)、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