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_第1页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_第2页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_第3页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_第4页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士 学 位 论 文系 别: 学科专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二0 年六月3第1页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系 别: 学科专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0 年六月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摘 要:交响音画原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创作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第一部立足于西方舞台的中国歌剧。歌剧中运用的重唱手法巧妙推动了歌剧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重唱在西方歌剧中的运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歌剧原野是借鉴西方歌剧发展而来的。本文从对歌剧原野的重唱分析入手,对重唱的概念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意义进行阐述。对歌剧原野中的重唱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梳理歌剧原野的创作背景;其次,从同步型重唱和异步型重唱中分析歌剧原野重唱的声部关系;再次,从抒情性重唱和戏剧性重唱中分析歌剧原野重唱的表现功能;然后,从重唱的戏剧推动职能和人物塑造职能两方面分析歌剧原野重唱的戏剧职能;最后,分析歌剧原野重唱的美学价值。关键词:歌剧原野;重唱;声部关系;表现功能;戏剧职能;美学价值Opera wilderness of art to exploreAbstract: The opera wilderness was created in twentieth Century 80 time later period, i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Chinese based on Western opera. Opera in the use of ensemble clever way to promote the character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opera. Use of the Quartet in Western opera, hundreds of years of history. The opera wilderness is a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opera. Starting with the opera wilderness duet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ensemble and in opera,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ole of. The studied opera wilderness in a duet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firstly, combing the opera wilderness creative background; secondly, analysis of the opera wilderness duet vocal duet an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chronous type asynchronous duet; thirdly, analysis of the opera wilderness duet performance function from the lyric duet and dramatic duet; then, to promote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s of two aspects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opera wilderness ensemble drama function from duet drama; finally, analysis of the opera wildernes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quartet. Key words: Opera Wilderness; Part singing; Musical part relations; Performance function; Play function; Esthetics value目 录引 言1一、概述1(一)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创作背景1(二)交响音画简介2 (三)作曲家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文本分析3(一)和声、曲式结构分析3(二)配器手法5三、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表现意境8(一)美学价值8(二)10四、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影响及研究意义11(一)11(二)13结 语17 引 言当代作家万方将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改编成歌剧原野,并由金湘谱曲,在原作的文学形象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变更,通过作曲家对剧中人物更深一部的刻画来表达人物情感,使曹禺先生笔下众多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通过重唱这一表现手法对歌剧原野进行更好的诠释。作曲家将重唱演唱形式很好的运用到歌剧原野中来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推动剧情发展,加强戏剧性冲突。本文通过此次探究不仅为歌剧原野的推广添彩添力,也让大家了解到重唱在歌剧中的重要意义。为今后歌剧原野的探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一、概述(一)歌剧原野的创作背景歌剧原野是根据四幕话剧原野改编而来的,话剧原野是曹禺先生1937年创作的。20世纪30年代间中国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关于农民的题材都开始被运用到文学作品当中,农民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斗争也空前激烈起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曹禺先生创作的话剧原野主要反映他对黑暗封建社会的反抗热情,流露出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具有浓厚的阶级斗争思想。这两方面歌剧原野与话剧原野有一些不同之处,反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话剧原野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细节描写上更多的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人物的情感塑造更倾向服务与阶级对立,而歌剧原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这一时代背景下被改编出来,更多的是将阶级斗争服务于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戏剧冲突的建立。歌剧原野创作于1987年7月25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于北京天桥剧场首演,是我国第一部以西方舞台为立足点的歌剧,1989年获得慕尼黑第三届国际音乐戏曲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 1993年,由台湾省立交响乐团排练公演。它在歌剧领域中特立独行的风格类型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在戏剧样式、舞台表演、音乐形式等许多方面都展示着不同寻常的艺术个性,可谓是世界歌剧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重唱的概念重唱运用于西洋歌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作为戏剧音乐的体裁之一,体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重唱在歌剧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从内容到形式,从美学特征到技术技法,重唱都渐渐开始臻至大乘的境界。重唱传承下来的基本原则即揭示同一时间内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内心矛盾和性格冲突,在现今不同国家的歌剧作品中仍被人们所遵循。歌剧原野的重唱部分在展示人物矛盾、描绘内心世界等许多方面有定鼎之功。人物的个性更是在歌剧的重唱部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重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由单个人的声音发出的歌唱旋律按照多声思维的法则叠置起来并加以发展的一种声乐体裁。重唱的概念范畴很广,在演唱形式上分为单旋律的对唱形式和多声部的重唱;从声乐体裁说包含狭义的重唱、宣叙调和咏叹调。歌剧原野的重唱中,单旋律的对唱形式包括第一幕第二乐段“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第四乐段“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第六乐段“大星、金子的对唱”;第二幕第一乐段“仇虎与金子的对唱”,第四乐段“金子与常五的对唱”;第三幕第一乐段“焦母与仇虎的对唱之一”,第三乐段“金子与仇虎的对唱”等;第四幕第一乐段“仇虎与金子的宣叙调及对唱之一”, 第二乐段“仇虎、金子的宣叙调及对唱之二”。多声部的重唱包含第一幕第八乐段“焦母、金子、大星的三重唱”;第二幕第七乐段“焦母、金子、白傻子的三重唱”,第八乐段“大星、金子与焦母三重唱”等;第三幕第七乐段“大星、金子的对唱、重唱人就活一回”等;第四幕第六乐段“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二、歌剧原野重唱的声部关系按照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歌剧重唱分为同步型重唱和异歩型重唱。(一)同步型重唱同步型重唱是指各声部间的情感状态和由旋律性格所决定的音调形象在总的方向上是同步的或接近的。各声部又有其各自的独立性,根据情感状态和旋律性格的细微差别形成对比。在歌词上,同步型重唱中各声部的歌词大多都是共同的。如歌剧原野第四幕第六乐段“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同步型重唱作品,主要讲述“由于仇虎和金子的关系被焦母发现,仇虎在与焦大星的交谈中趁机将其杀害,焦母在黑暗中本意要谋杀仇虎,却无意间错杀了自己的孙子小黑子。仇虎与金子在逃离现实生活的路途中,被侦缉队在黑森林中追捕,仇虎为了保全金子,劝说金子离开”的过程。(见谱例1和谱例2)谱例1: 谱例2:在这首重唱中,首先由男中低音仇虎用强力度呼喊金子的名字由二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组成,第三小节弱起金子名字换用中强力度由两个四分音符组成,第五小节弱起小节再度呼喊金子的名字由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组成,第六小节仇虎再一次呼喊金子的名字从弱拍的附点八分音符开始到第七小节强拍二分音符,通过四次不同力度不同音值长短对金子名字的呼喊,表现仇虎感情的递进过程。随后是他对金子情感的抒发:“你在我心里,你是我,我是你,我们怎能分离!金子,金子有了你就有了我,有了孩子就有了我们!.哦!他就是天,就是地!”;谱例一中女高音金子在第四小节弱拍进入:“你,你就是我,我,我就是你,有了孩子就有了我们。”与仇虎演唱的音调形象是相近的。在谱例二第二小节开始,仇虎与金子的演唱力度全部转强,两人在情感状态和旋律音调上方向是同步的,两个声部是八度关系:“生下他,他就是天!生下他,他就是地!生下他,他就是天,生下他,他就是地!”不仅表现他们两个人感情真挚,也暗示他们内心对社会生活不满的呐喊。在这段仇虎与金子的同步型二重唱中,通过仇虎与金子情感状态和旋律性格的同步或相近,为后续仇虎与金子依依不舍的生离死别和仇虎悲剧性的剧情埋下伏笔,抒发仇虎与金子两人间真挚的爱情情感,从正面体现了主人公仇虎作为一个封建压迫下的普通农民的激愤、无助和彷徨;金子作为旧社会的代表,心怀希望,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和力量。体现两个不同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一段情节中,用两人心中无声的呐喊凸显贫苦劳动大众与封建地主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塑造了两个在黑暗社会里苦苦挣扎却看不到光明的可怜人。(二)异步型重唱异步型重唱是指各声部与声部间的情感状态和由旋律性格所决定的音调形象在总的方向上不一致或互相冲突。从歌词的出现情况和人物演唱的插入时间来看,重唱中声部与声部间一般都是异词异曲。在三个声部以上的重唱中,有些声部在抒发情感、旋律性格和歌词内容上可能相互接近或者一致,特别是在声部中出现很多的异步重唱,衬托声部或者接近某个旋律声部都是一些常见的现象。例如歌剧原野第二幕“焦母、金子、白傻子的三重唱”和 第三幕第四乐段“大星、金子、仇虎的三重唱”。歌剧原野第二幕第七乐段“焦母怀疑金子与外人偷情,并去金子房间进行查看,让白傻子描述房间内的情况,与此同时,金子巧用语言行动迷惑白傻子,让白傻子错误的描述了情况。”(见谱例3)谱例3:在这一重唱中首先是女中低音焦母的出现呼叫金子的名字,虽然呼叫的“金子”没有固定旋律,但通过伴奏织体中强力度速度为112的十六分音符上行可以表现出焦母的来势冲冲,紧张的气氛与歌剧的冲突即将展开。接着女高音金子此时正在哄宝宝睡觉,但伴奏织体加入变化音速度72,旋律起伏波荡更加凸显场面的紧张,以及金子内心的忐忑。谱例通过9小节来塑造现场紧迫气氛,第10小节首先是女高音金子为了掩饰现场仇虎与自己在一起唱到:“宝贝听话,妈妈喜欢”来诱导瞎眼的焦母;听见声音的焦母用弱起拍的三连音询问:“谁?谁在这?你给谁唱歌?”焦母的警惕性让金子回答:“就我一个人给小黑子唱歌呢”金子的回答中加入弱起三连音、变化音这样的处理体现出金子内心的不安与慌张。而此时白傻子的突然闯入,见到仇虎有些惊讶语无伦次:“嘟嘟嘟嘟呜有,有一个”焦母让白傻子描述屋内情况,在白傻子将要说出实情之际,金子走过去诱惑白傻子成功隐瞒住仇虎的存在,给焦母错误的汇报:“是个新媳妇”从而躲过了焦母的询问,化险为夷。歌剧原野第三幕第四乐段“大星、金子、仇虎的三重唱”,“焦大星、金子、仇虎三人无意间碰在了一起,焦大星向仇虎讲诉金子不喜欢他,讲诉金子内心有喜欢的人而那个人却不是他,通过仇虎的反问与刺激,大星所困惑的谜团一层层展开,得知实情的焦大星愤怒之下向仇虎拔刀威胁,不幸被仇虎反杀的事情”。(见谱例4)谱例4:首先由男高音焦大星用中弱的力度与仇虎、金子进行交谈:“你们在这儿,拿酒来,咱哥俩喝一盅”,焦大星内心郁闷想找人聊聊。正好碰见仇虎与金子二人,在此情况下男中低音仇虎在焦大星说完一句话后插入,用中强的力度对金子说:“我要让他先动手”。女高音金子见状感觉不妙随着仇虎话音落点的最后一拍上插入祈福:“菩萨保佑,保佑!”她害怕她爱的仇虎与她同情的焦大星两人的矛盾被激化,害怕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受到伤害,体现出金子此时此刻的内心矛盾。在上述仇虎、金子、焦大星三人不同的情感状态、不同切入口演唱的异步型重唱中,通过展现处于两个阶级矛盾间焦大星的懦弱与妥协的人物形象,仇虎顾及曾经的友情对复仇“事业”的让步,以及金子对仇虎的爱和对焦大星的同情之心。为后续焦大星成为替死鬼,焦母错杀自己的孙子小黑子,以及仇虎与金子逃离的剧情展现与歌剧戏剧冲突作了铺垫。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唱,展示歌词在歌剧中的不同作用,显现歌剧原野中重唱的特点。同步型重唱、异步型重唱的不同插入,既形成对比又有其各自的特征,不同的类型为歌剧原野提供不同的价值意义。三、歌剧原野重唱的表现功能从音乐在歌剧中的表现功能上划分,可将歌剧重唱分为抒情性重唱和戏剧性重唱。(一)抒情性重唱抒情性重唱的显著特征是指: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美妙动人的歌唱旋律,描写深刻细腻的心理活动。抒情性重唱中的旋律是作曲家表达人物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在歌剧原野第四幕第六乐段“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中:(见谱例5)谱例5:这首重唱为a小调调式,速度Andante行板稍慢,描写仇虎运用旋律节奏的变化,由二分音符向附点四分音符的转换,到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以及附点八分音符之间的相互转换;音程间的关系也由四度向六度再向二度的变化,通过用上述旋律、节奏的变化呼喊自己最爱的金子的名字,来表达仇虎对金子不舍的心情,以及两人必须分离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中,先男中低音由仇虎抒发自己对金子的情感表达,中低音给人悲伤的感觉,预示着剧情的发展;接着女高音金子的插入两人形成鲜明的重唱形式,各自抒发着彼此的情感。由此可推出仇虎与金子两人的感情深厚,情感浓烈。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刻,尽管万般不想与金子分开,但为保全金子而劝她离开,抒发仇虎内心痛苦的挣扎,更加强化了两个人之间真挚的爱情。(二)戏剧性重唱戏剧性重唱的显著特征是指:作曲家为了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对比人物性格,展现戏剧冲突,突出旋律的戏剧性和动作性,用语言和音调的密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色彩。如歌剧原野 第三幕第四乐段“大星、金子、仇虎的三重唱”:(见谱例6)谱例6:这首重唱调性为C大调,速度Moderato中板中速,主要描写男高音焦大星在不知道具体情况下,面对仇虎与金子二人,抒发自己内心的不解与郁闷心情,通过描写焦大星旋律上的变化,由刚开始的附点四分音符、三连音、穿插着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稍微舒缓的情感暗示剧情将会发生转变,然后旋律过渡到持续的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预示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过程比先前紧张些,再到后来三连音的出现、长久连续的八分音符以及变化音的插入,使剧情发展到一个紧张高潮阶段;男中低音仇虎在第16小节弱拍进入,他的弱起部分正好与焦大星话语落点的后半拍相连,为后续焦大星疑问的答案被揭露出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女高音金子在仇虎与焦大星见面交谈时,采用中强力度、以二分与四分音符为主旋律线条较为平缓,保佑仇虎与焦大星两人矛盾不要被激化。焦大星、仇虎、金子三人的矛盾也彻底被激发出来,再加上伴奏织体密集的八分音符,来体现焦大星前后情感的差别和歌剧剧情的戏剧冲突。 四、歌剧原野重唱的戏剧职能歌剧重唱的戏剧职能,是指重唱在整个歌剧的音乐戏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歌剧原野的重唱中通过运用旋律的冲击,展示出即将发展的戏剧冲突,运用和声效果将剧情自然引入到歌剧的戏剧冲突中。歌剧中戏剧冲突的展现为歌剧剧情到达顶峰作了铺垫,运用戏剧冲突的展示将歌剧原野的剧情推向高潮,从而成为整部歌剧的热点和显著特征。(一)重唱的戏剧推动职能Conflict of dramaturgy是戏剧冲突的意思,来源于拉丁文conflitus,可译为分歧、争斗、冲突等。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和人物内心冲突的形成,是歌剧剧情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歌剧原野具有戏剧推动职能的重唱有:第一幕第八乐段“焦母、金子、大星的三重唱”;第二幕第六乐段“金子与仇虎的对唱、重唱”,第七乐段“焦母、金子、白傻子的三重唱”,第八乐段“大星、金子与焦母三重唱”;第三幕第四乐段“大星、金子、仇虎的三重唱”,第七乐段“大星、金子的对唱、重唱人就活一回”共六首,作曲家通过歌剧剧情的发展变化来体现歌剧原野中重唱的戏剧推动作用。谱例7:在这一重唱中,焦母演唱的旋律通过音符大跳、起伏等音乐作曲技法,推动歌剧原野在重唱中的剧情戏剧冲突的发展;金子的旋律运用大幅度的连线来表达旧社会女性的呐喊与无助;仇虎的旋律变化多样,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四分音符以及三连音、五连音的出现,让剧情的发展随着重唱中的戏剧冲突而变化进行。三个不同身份的人用各自的旋律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旋律以八分、十六分音符为主,伴奏织体中多次出现变化音,从三人各自的旋律线条和音符变化可以聆听出场面的紧张与人物情感的激动,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旋律的此起彼伏体现了歌剧原野中重唱的戏剧推动作用。(二)重唱的人物塑造职能歌剧是通过音乐来展示情节的一种艺术,推动戏剧的发展过程,塑造人物形象,在歌剧原野的重唱中,通过重唱在歌剧中的作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职能。谱例8:在歌剧原野第一幕第八乐段“焦母、金子、大星的三重唱”中,女高音金子作为旧社会不幸女性的代表,面对地主阶级的压迫只能用语言来诅咒,主要表现在谱例8中第四小节由中弱力度开始的弱起同音反复,第五小节用附点八分、四分音符来表达她内心的恨,再到第七小节弱起且大跳的旋律以及力度的增强表现她极度的不满。第七小节她的力度迅速转弱旋律平缓,表明她心怀希望,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和力量,只能用自己的高音呐喊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内心挣扎反抗、渴望挣脱枷锁的形象。谱例9:在歌剧原野第二幕第八乐段“大星、金子与焦母三重唱”中,女中低音焦母作为旧社会的权威力量,在谱例9中她的演唱力度基本以强为主,用自己浓厚的声音展现地主阶级的蛮横与霸道,通过内容中变化音多次出现也可以看出地主阶级的权势与不择手段,给人一种压迫感。从侧面反映了受压迫人民的悲惨生活,塑造出一种霸道、蛮横的形象。谱例10:在歌剧原野第三幕第四乐段“大星、金子、仇虎的三重唱”中,作为旧社会妥协化身的男高音焦大星,面对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只能一味的受地主阶层的摆布,用中强的力度、四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等长音值表现他在整部歌剧中的懦弱、沉默与妥协,谱例第九小节加入八分音符,比先前的气氛紧张一些,但总体旋律走向基本一致,他的高声呼喊也只能是徒劳无功,给观众塑造了一个懦弱、保守、沉默的形象。谱例11:在歌剧原野第四幕第六乐段“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中,多情而又冲动、激愤的仇虎,他珍惜与金子之间的感情,对于现实生活的逼迫,仇虎表现出揪心、失落、愤怒与痛苦,他害怕失去却无能为力,他不甘心被压迫却无力反抗。他用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反抗,展现旧社会农民阶级嘶哑的呐喊与内心的不满,塑造出一个多情而又率性的形象。五、重唱的美学价值歌剧原野中的重唱为整部歌剧增光增色,因为歌剧重唱的美学特征中包含了音乐美学中所说的“音调多方面性”这一概念,在歌剧重唱中,音调多方面性是戏剧性的必要前提,戏剧性是音调多方面性的直接结果。而歌剧重唱又是针对多声部音乐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调形象而提出来的,歌剧原野的重唱中大多就是两个或三个(两个以上)不同的人物形象,仇虎、金子、焦母、焦大星等都被纳入到整个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之中。歌剧重唱的美学特征决定其追求鲜明的性格化和戏剧性,正因如此,歌剧重唱的地位在歌剧音乐中才有所立足,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在歌剧原野的重唱中,仇虎、金子、焦母、焦大星分别代表不同阶层的人物性格,仇虎、金子分别与焦母、焦大星之间的矛盾为整部歌剧添加了戏剧性色彩,歌剧艺术通过把对现实社会复杂而又矛盾的反映集中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形成歌剧的戏剧冲突。歌剧原野的重唱戏剧性之所以美,不仅在于它再现了旧社会地主阶层与农民阶层生活中的现实矛盾,而且还在于它把内容熔化在歌剧原野这一优美的形式里,从而使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美融化在歌剧艺术的立体音乐中。在歌剧原野的重唱中,人类的情感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仇虎、金子、焦母、焦大星等人物情感的表达,既有仇虎、金子单线条的横向发展,又有仇虎、金子、焦母或者焦大星多线条的纵向叠置。歌剧重唱是多声部音乐进入歌剧领域之后的必然结果,它向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