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减数分裂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实验1 减数分裂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实验1 减数分裂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实验1 减数分裂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实验1 减数分裂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文亮(博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E-mail:wenliangxuTel遗传学实验,1,WeiyuanYe葉威源wyyeQQ290193712Room241,SchoolofLifeSciencesIfyouhaveanyquestionsorcomments,pleasefeelfreetocontact.,2,实验纪律迟到,早退,旷课鼓励预习,提出问题违规操作,损坏设备掌握原理,独立操作,熟悉操作,讨论,实验记录报告完整,字迹工整,互相抄袭创新,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得到新结论保持实验室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考核形式及要求,平时成绩(考勤,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回答问题,提问,实验室整洁等)70%期末考试30%,4,实验目录1、减数分裂(玉米花序)2、分离规律的验证(玉米花粉粒)3、植物染色体制备(蚕豆根尖)4、核型分析(蚕豆染色体)5、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6、果蝇遗传性状观察与培养7、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8、Arabidopsis叶片总R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9、RNA电泳检测,5,10、总RNA中DNA的去除及纯化11、cDNA的合成及RT-PCR法研究基因的表达12、转基因烟草大实验(穿叉进行)(一)(二)(三)1)烟草无菌苗的获取;2)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3)含有GUSorGFP标记基因的重组质粒(PBI121-GUSorPZP221-GFP)转化农杆菌;4)共培养MS+6-BA1mg/L,2days;5)筛选培养MS+6-BA1mg/L+Cef(orcarbencilin500mg/L)+kanamycin50mg/L,photoperiod12-14h/D,3-4weeks;6)生根培养MS+Cef300-500mg/L+kanamycin50mg/L,2-3weeks.7)检测(染色、荧光)13、遗传学实验综合比较分析,6,实验一减数分裂一原理二目的1、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2、熟悉减数分裂各期特点;3、学习生殖细胞的取材和染色体制片,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遗传学事件?,三材料玉米雄花序(每年春季清明前后将玉米种子种下,六月中旬前后,选择玉米喇叭口以下部位手感柔软的植株,剥取雄花絮,投入卡诺固定液(乙醇/冰乙酸=3:1(v/v)),然后转入70%乙醇中,可保存2-3年)。注:2n=20,n=10;种植玉米应选择向阳的田地。,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2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从而形成4个只含单倍体数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经过受精后,合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2倍体水平,因此它是维持大多数动植物染色体数目世代稳定传递的根本机制。另一方面,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以及交换无不是通过减数分裂发生的,所以深入认识减数分裂对学习遗传学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植物在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即花粉母细胞(2n),每个花粉母细胞进行连续的2次细胞分裂,产生4个细胞,即具单倍体染色体数(n)小孢子或花粉。,7,四步骤1、选择已固定的长约3.5-4.5mm的玉米雄花序(大中小各选1-2个),置清洁载波片上,用解剖针剥出花药(为淡绿色长囊状结构)将其转移至另一清洁载波片上。2、加1-2滴醋酸洋红(或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于花药上,用解剖针将花药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经常将载片置低倍镜(4*或10*)下观察直到较多的大细胞游离出来为止。3、将载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3-4次,稍加热(均匀使材料沸腾,烤干),继续染色5-10分钟。4、用镊子取出弃去的花药残渣,加清洁盖片,在盖片上覆一小块吸水纸,用拇指加压(加压时勿使盖片与载片滑动)5、镜检(先低倍再高倍)找出各期。五注意事项:总结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六作业:1)绘出你看到的减数分裂各期的图像;2)你发现的问题。,8,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自Willian等),显微镜下的细胞群中既有花粉母细胞,也有花药壁细胞。而且花药壁细胞中的绒毡层细胞也在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在观察时要首先区分花粉母细胞和花药壁细胞。花粉母细胞呈圆形,个体较大;花药壁细胞是长方形,个体较小。一个花粉母细胞可相当于45个花药壁细胞的体积。另外,多核细胞是绒毡层细胞。,9,10,11,12,13,14,染液的配制,1.改良的苯酚品红原液A:称取3g碱性品红溶于100ml70%的乙醇中原液B:取10ml原液A溶于90ml5%的苯酚水溶液中染色液:55ml原液B加6ml冰醋酸和6ml37%的甲醛。取染色液210ml加9098ml45%醋酸和1.8g山梨醇。此染液配制后为淡品红色,如果立即使用,染色较淡,放置2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并且放置时间越久,染色效果越好。此染液在室温下存放,2年内染色性能保持稳定,无沉淀也不褪色。,15,2.醋酸洋红将100ml45%醋酸加热煮沸,移去火源,然后缓慢加入1g洋红粉末,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溅沸。待完全溶解后,重新置火上加热煮沸12min,此时用一细线悬一生锈的小铁钉浸入染色液中,约1min后取出,铁为媒染物,染色液中稍含微量铁离子可明显增强洋红的染色能力。配制完毕,在室温下静止约12h后过滤到一棕色试剂瓶中,储存备用。,16,History,Meiosiswasdiscoveredanddescribedforthefirsttimeinseaurchineggsin1876,bynotedGermanbiologistOscarHertwig(1849-1922).Thesignificanceofmeiosisforreproductionandinheritance,however,wasdescribedonlyin1890byGermanbiologistAugustWeismann(1834-1914),whonotedthattwocelldivisionswerenecessarytotransformonediploidcellintofourhaploidcellsifthenumberofchromosomeshadtobemaintained.In1911theAmericangeneticistThomasHuntMorgan(1866-1945)observedcrossoverinDrosophilamelanogastermeiosisandprovidedthefirsttruegeneticinterpretationofmeiosis.,减数分裂原理,17,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Meiosis: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细胞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核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而在形成的四个细胞核中,每个核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即染色体减少一半。,Importantconcepts,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chromosome):在二倍体生物中,每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不属于同一对染色体的染色体称为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chromosome)。,18,联会(synapsis):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测向连接,像拉链一样地并排配对对称称为联会。始于偶线期,终止于双线期。,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complex,SC):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亚显微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由配对着的同源染色体的对立面各产生一个侧结构,叫侧体(lateralelements),两个侧结构在中央并合成为一个中体(centralelements)。出现在偶线期,成熟于粗线期,消失于双线期。,交换(Crossingover):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遗传物质的局部交换。,交叉结(chiasma):非姊妹染色单体间若干处相互交叉缠结,交叉是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结果。,19,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前期I中期I:染色体为2n。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来自父母的每条具有2个染色单体的染色体配对。后期I中期II:由于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子细胞中去的染色体数由2n变成n,但每个染色体仍保持2条染色单体;后期II末期II:在后期II,每个着丝粒都一分为二,随后每个染色体的单体分开,进入每个子细胞中去的只有一条染色单体(n)。,20,减数分裂I前期I细线期(leptotene)偶线期(Zygotene)粗线期(Pachytene)双线期(diplotene),21,中期I(metaphaseI)后期I(anaphaseI)末期I(telophaseI),减数分裂II前期II中期II后期II末期II,22,23,1前期I(ProphaseI)(1)细线期,此期染色体呈细长线状,核仁依然存在(图2-3a)。在细线期和整个的前期中染色体持续地浓缩。细线期中,沿着每条染色体浓缩的小区域称为染色粒(chromomeres),呈链珠状。,24,(2)偶线期细线状的染色体开始配对,在性母细胞中,实际上有两套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与之同源(homologous)的染色体,逐步相互配对或联会(synapsed),就像“拉链”式的两个成员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s),在有丝分裂中是没有这一过程的。在有丝分裂中无论细胞中有几组(X)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只分成两套(N)(即两套基因组)。带两套染色体的细胞就称为二倍体(diploid)或“2n”表示,即是染色体的套数。只带有一套染色体的细胞就称为单倍体(haploid)。在大部分高等生物中如人类和显花植物的细胞都是2倍体。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配子只有一套染色体,是单倍体细胞。在偶线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是怎样互相识别的呢?可能由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telomeres)是被锚定在核膜上,而同源染色体的端粒彼此相靠得很近,拉起“拉链”时可能从端粒处开始。“拉链”又是怎样拉的呢?两条同源染色体精确配对的机制是怎样的呢?虽然这个机制还未完全弄清,但我们已知需要一种由蛋白质和DNA所构成的精巧结构,称为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complex,SC)(图2-4a、b;),联会时它总是夹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25,26,(3)粗线期在这一阶段,染色体完全联会,缩短变粗,但核仁仍然存在。在核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等于n。一对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称二价体(bivalent)或四联体(tetrad),在特殊情况,存在不能配对的染色体则称单价体(univalent)或二联体(dyad)。染色粒的直线排列在每一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像一串精致的珠链。,27,(4)双线期在细线期时每条同源染色体看起来都是单条的线状,其实此时DNA已在S期复制过了,只不过难以分辨出而已。显然到了双线期每条染色体就出现两条(图2-3d),与有丝分裂中期相似,其中每一条就称为染色单体(chromatids)。由于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每条都产生两条姊妹染色单体,所以联会复合体的结构是含有一束四条染色单体,在双线期,同源配对时不太紧,其实是互相排斥呈现轻微的分离。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错结构称为交叉(chiasmata或singular,chiasma),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一个或多的交叉存在。发生在减数分裂早期的交叉称为交换(crossovers),可以在偶线期或粗线期。交换主要存在于减数分裂,在有丝分裂中十分罕见。一个交换是两个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一次精确的断裂、互换(swapping)和重接。这样交换很显然帮助决定配对染色体的行为,每对同源染色体至少发生一次交换,这对于正常的分离是必要的。交换另外的作用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这是群体遗传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交叉的端化,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要彼此滑动,这样延缓了染色单体的分离。,28,(5)终变期或称浓缩期此期明显不同于双线期期,染色体进一步地收缩,常可见到“O”形或“”形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这是端化的结果,染色体的收缩便于分裂时移动。,29,2中期I核膜、核仁消失,每对同源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着丝粒分居于赤道板的两侧,附着在纺锤丝上(图2-3f)。而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上(图2-2f),中期=1着丝粒并不分裂。这点和有丝分裂明显不同。3后期I在有丝分裂中,当染色体向极移动时后期便开始了。(图2-3h)。4末期I此末期和随后的“间期”也称“分裂间期(interkinesis)”(图2-3i),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生物中没有这一阶段,也没有核膜重新形成的过程,细胞直接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按照惯例,染色体到达两极,解旋后成为染色质,重新形成两个子核,每一个核是一个单倍体,这是因为它只含一套染色体,但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附着在着丝粒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以着丝点来计算染色体的条数,而不管是否有姊妹染色单体的存在。在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半这是个关键,因此减数分裂1ROMANI被称为“减数分裂”(reductiondivision),而第二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同,染色体的数目保持不变,这种类型的分裂称为“等数分裂”(equationaldivision)。,30,5前期II此期和前期=1的情况相似,每条染色体都已经复制过,所不同的是此期的染色体数是n(图2-3k)。6中期II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图2-3l),纺锤丝附着在单个的着丝粒上。染色单体从彼此紧密相联逐渐部分地分离。7后期II着丝粒纵裂,姊妹染色单体由纺锤丝拉着向两极移动(图2-3m)8末期II在子细胞两极染色体周围核膜重新形成(图2-3n)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图2-3o)。每个子细胞发育成花粉粒。在另一些生物中,四个子细胞分化为另一种结构,如动物的精细胞。,31,Meiosisincludestwocelldivisions.Inthisfigure,theoriginalcellis2n4.Aftertwomeioticdivisionseachresultingcell1n=2.,32,33,34,2.18Geneticvariationisproducedthroughtherandomdistributionofchromosomesinmeiosis.Inthisexample,thecellshownpossessesthreehomologouspairsofchromosomes.,Conclusion:Eightdifferentcombinationsofchromosomesinthegametesarepossible,dependingonhowthechromosomesalignandseparateinmeiosisIandII.,35,Mitosis,Meiosis,36,37,sperm,egg,38,39,40,41,42,减数分裂是形成性细胞时所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染色体经过一次复制,细胞连续两次分裂,结果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母细胞的一半,由2n变为n。通过配子结合,染色体又恢复到2n。这样保证了有性生殖时染色体的恒定性,从而保证了生物上下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是随机的,加上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大大增加了配子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性,提高了生物的适应性,为生物的发展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43,减数分裂的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1)染色体及其DNA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却有2次,因而每个子细胞中只有n个染色体;2)减数并不是随机的,所谓减数实质上是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