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20 届绍兴市环境管理中民众参与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填写日期 前言 21世纪的经济飞速发展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问题已进入大众的关注范围。它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和协调,更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从国内外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公众已成为环保事业的主力,这一点已经得到各个国家所证实。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这一方面是得益于公共教育,另一方面是环境问题严酷性敲醒了广大民众。日益严重和恶化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得生态环境每天都涌现出新问题,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影响到每个人健康的地步。因此,要想开创我国环境管理的新局面,提高公众参与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环境管理中的民众参与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人的观点进行以下阐述。本文介绍了环境管理的含义,并叙述了环境管理与民众参与的关系背景和发展历程;探讨各国的公众参与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当前民众参与的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而列出其中的差异,指出了民众参与环境管理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完善策略,希望寻找一种最适合我国民众参与,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制度。1. 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1.1 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关系环境管理被界定为一种行为总体。将国家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它依据的同时,又从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来调整人类同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进行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正常的环境秩序和安全。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空间,它也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作为环境的一部分,面对各种各样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广大民众不能袖手旁观,每个人都应该出一份力。要知道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都会对他人或者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衣食住行,事事关环保”,每个有识之士都该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公众势必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是环境管理的核心。1.2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背景及历程 公众参与的理念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多以工业为主,经济是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端,但由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大大威胁到了人体的健康。如30-60年代出现的八大公害事故,日本“水俣病事件”和美国“化学烟雾事件”等。1这一系列事件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西方学者提出了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人们也渐渐意识到自己与环境是共存亡的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着重强调了公众参与对于环境的重要性。公众参与的原则成为政府、社会团体的共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环境管理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特别是息息相关的空气质量、饮水安全等问题。对于政府而言,若想要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公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公众参与也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趋势。2. 国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现状 美国海洋生物专家卡逊开启了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先河。1962年,他发表了著名的环保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也正是这部著作使所有人意识到农药以及化肥使用对大自然这个生态系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34月22日是地球之日,它也来源于美国,1970年的这一天,大量群众参加了环保主义活动。1992年的巴西里约会议有170个国家的103位政府首脑参加,却有2000多个国际NGO(非政府组织) 从侧面进行游说活动,并召开了一次影子会议4。提出了30多个内部“条约”给政府施加压力。由此之后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才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这样国家就变成了环境保护与问题治理的主导者,而公众则成为了有效的参与者。 在英国的民事诉讼中,个人被允许起诉那些违背环境法的行为5。其中对代表性并不附加任何限制性规定。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公众对环境管理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也为更多人创造了良好的参与条件。 归纳起来,国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制度主要变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官方政府组织和主导的(如法国、德国)。另一种模式是由公众参与相对人主导的(以日本为代表)6。日本全国上下对环境问题普遍重视,对那些给环境带来不利的企业,社会舆论提出了一系列批评和指责。由此产生了很多反对公害、保护环境的民间组织。虽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人数也不多,但活动能量却很大。会采取调查研究,宣传,举行群众集会,考察并分析,从而出版刊物,编印教材向群众传达思想。 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前进的步伐环保事业一同发展起来了,公众作为环境管理的主力军,也正在这项全民事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大幅度提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效果,我国在2009年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须附带上对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这一规定,加入到施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7。这大大增加了编制主体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随意决定不予采纳,让公众的意见得到了重视。这算得上是一个我国公众参与进程上明显的进步。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措施也在巩固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尤其是国家环保部分别于2006年2月22日推出的环评公众参与办法(我国环保领域的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和2008年5月1日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8,从制度层面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近年来也发生了一系列公众参与造成影响较大的事件。圆明园防渗事件中,举行了首次公开的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我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的正式开通使用是发生在2006年的“中国水污染地图”事件;2007年的厦门PX项目,厂址距厦门市中心不足10公里,考虑到可能化工厂的建成后会使民众健康受到威胁,这项工程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同时遭到来自百名政协委员的联名反对,最后市政府不得不宣布暂停工程,这个事件成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范例9。作为国家环保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明显的一个进展,新修订的环保法比过去严格得多了,把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为一个法的单独一章列出来是最显著的改变,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力度上是空前的。3.1 我国公众参与的问题与解决虽然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却只是处于初步状态,除了管理机制方面需要完善与提高之外,我国公众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受到了一定制约,导致在环境管理方面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性,城市与农村也存在着区域性。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并非靠数量,而要注意实现合法、有效参与。因为公众参与的效果直接与他们的就业背景、专业知识能力、个人素养以及参与目的相关联。环境管理难度与专业性,往往取决于建设或规划项目涉及的规模,关注度也如是。规模越大,难度越大,专业性越强。公众期待多但由于信息不完整,专业水平低等因素,个体参与难度大,着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大部分的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烈,即使参加了,内容几乎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10,15而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度和主动性都不够。毕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素养是参与环境管理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保证与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顺畅的沟通。要认识到公众是环境管理的社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要逐步将公众的作用性体现出来,利用起来。比如说在环境管理的领域内,通过一定的制度或程序,让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决策活动,并尽力保证相关决策能够切合公民大众利益。这一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公民行使对环境管理的权利,并能符合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4. 总结在大自然面前,环境与人类是一个整体,他们息息相关。公众既是环境管理的享用者同时也是它的保护者,每个人都应该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效的环境管理依赖于完善的公众参与,这也就要求要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管理制度。政府可以集思广益,公开征询公众的建议,将环境信息公开与民众分享,提高环境问题的透明度,增强公众的知情权,制定出更完整,高效的环境管理机制。参与环境管理是任重道远的工作,看到它的成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不论是公众还是国家机构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1桂林,论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D,苏州大学,20022梁文聪,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J,技术与市场2012,19(4):2292303Konrad GintherErik Denters&Paul JIMde WaartSustainabeDevelopment and Good Governance Martinus NighoffPublishers19954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根本,详见人民网http:wwwpeoplecorncnGB3494834951349532703796html5侯小伏,英国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20046孟伟庆, 环境管理与规划(资源环境类专业适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7宋丹萍王蕾孙明宇浅谈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公众参与J黑龙江环境通2011,35(2):86888闫国东,康建成,谢小进,王国栋,张建平,朱文武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J,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9高金龙,徐丽媛,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410赵淑红,浅谈环境宣教对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性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5(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9258.3-2025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3部分:微粉P240~P5000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高级中学高二(下)开学政治试卷(含解析)
- 房屋施工合同(合集15篇)
- 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份额分析
- 汉字公开课课件
- DB64-T 1750-2020 宁夏砂石土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 永州简介课件
- 水质检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粉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反思
- 塔吊拆除安全操作方案模板
- 巡检员质量培训
- 无线电技术设施运行维护定期巡检项目总表
- 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 GB/T 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20238-2018木质地板铺装、验收和使用规范
- GB/T 1303.1-1998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 GB/T 11684-2003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 家具厂精益改善推行报告课件
- 第2章 动车组检修工艺基础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筋针疗法牛君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