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物理竞赛镇江夏令营102_第1页
ppt物理竞赛镇江夏令营102_第2页
ppt物理竞赛镇江夏令营102_第3页
ppt物理竞赛镇江夏令营102_第4页
ppt物理竞赛镇江夏令营1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光的干涉,2,杨氏干涉,Young干涉装置示意图,3,L,S1,S2,d,X,观察屏上的光强分布,观察屏,S,单缝或孔,Y,图示:Young干涉,X,屏上总光强:亮纹处:暗纹处:,双缝或双孔,4,杨氏干涉光强的分布,5,图示:光强的分布,或,时,6,干涉条纹的分布,其中,实际情况,7,L,S1,S2,d,X,S,X,8,例10、在图示的费涅尔双棱镜实验中,已知狭缝光源S的波长为l、棱镜折射率为n、棱角a很小,设光源S到棱镜的距离为L1,(1)求距棱镜L2处的屏上条纹的间距。(2)若用折射率为n的肥皂膜遮住棱镜的一半,发现条纹上下移动了距离a,求肥皂膜的厚度。,解:,L1,L2,屏,a,n,X,9,求等效光源S1和S2的间距d:,L1,L2,屏,a,n,O,d,q,X,(1)条纹间距Dx:,10,例11、图示为一光学陀螺仪,一束单色光自P点进入半径为R的圆环型光纤,此光纤置于一沿顺时针方向做等角速度w转动的平台上,光束在P点被分成两束在圆环中相互反向行进,一束沿顺时针方向,另一束沿反时针方向,光纤的折射率为n。求解:,(1)两束光绕行一圈(由P点回到P点)的时间差(假定假定环转动的线速度远小于光束)。(2)如两束光仍从P点引出,求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3)如对于半径为R=1.0m的圆环形光纤,n=1.5,求随地球转动(地球自转)的最大光程差。(4)将光纤圈数增加到N匝,求两束光绕行N圈后出来时之间的相位差。,P,R,w,(亚洲奥赛题,2003年),11,解:,(1),P,R,w,设顺时针光波绕行一周所花的时间t+,顺时针光波多走的距离Ds-,光在光纤中的速度,同理,逆时针光波绕行一周的时间,两束光绕行一周的时间差,12,(2)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P,R,w,(光程差光波在真空中行进的等效距离),13,(4)N匝环路形成的光程差,N匝环路形成的相位差,P,R,w,14,干涉亮条纹:,干涉暗条纹:,q,i,n,n,n,a,t,薄膜干涉,半波损失,P,15,15,例12、在一个光刻过程中,在清洁的硅衬底上覆盖一层平整的光刻胶,光刻胶的折射率n=1.4。为了测量光刻胶层的厚度,用波长l=589nm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光刻胶,求出反射光为相消干涉时的光刻胶层的最小厚度。(硅的折射率大于1.4,忽略多次反射)(亚洲奥赛题,2002年)。,解:,无半波损失-,正入射、相消干涉-,16,例13、一块玻璃平板放置在边长为2cm的玻璃立方体上,两者之间有一层平行的空气隙。波长在0.4mm到0.7um之间的电磁波初值垂直入射到平板上,经空气隙两边表面反射而发生干涉。在此波段只有两种波长获得极大增强,其一是l1=0.4mm。求空气隙的厚度。(第3届国际奥林匹克题),解:,d,17,例14、沿着肥皂膜法线成45o角的方向观察时,膜显绿色(l1=500nm)。设肥皂膜折射率为1.33,求:(1)肥皂膜的最薄厚度。(2)如改为垂直观察,膜是何种颜色?(第10届国际奥林匹克题),解:,(1)干涉极大条件,膜最薄,可见光范围k只能取0,18,休息10分钟!,19,迈克耳孙干涉仪,构造和光路,图示:不同方位看到的迈克耳孙干涉仪装置,20,迈克耳孙干涉条纹,M1,M2,M2,B,C,t,P,同心圆环,21,Michelson干涉仪的等倾条纹,等倾条纹的分布规律:,M2靠近M1时:,22,图示:迈克耳孙干涉仪一臂中火焰加热空气引起的条纹分布变化,23,M1,M2,B,P,例15、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1887年),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为v,B到M1和M2的距离皆为L,求两束光由于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引起的光程差,光束1,光束2,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v,L,M1,c,v,通过M1反射所走的有效距离:,L,q,解:,24,M1,M2,B,P,光束1,光束2,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v,光束1回到B的需要的时间为,光束2回到B的需要的时间为,时间差:,干涉仪转动90o后的时间差:,L,25,四、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概念,波动是振动的传播;,光的振动特性也会有所表现,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之一,26,v,绳波:,弹簧波:,波的振动形式,按振动行为划分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方式,27,28,横波:,纵波:,29,光除了有干涉和衍射现象外还有偏振现象,电磁波的振动方式,Maxwell电磁波理论和实验表明,光波是横波。,30,光的偏振特性,图示:Malus实验,31,保持光线对反射镜M1和M2的入射角为57o;,1808年,法国科学家Malus在光的反射实验中,发现反射光线表现出一种空间不对称性:,M2以光线2为轴旋转,即光线2在M2上的入射面绕光线2旋转;,当M1和M2的入射面平行(共面)时,反射光3最亮,两入射面垂直时,反射光3最暗,32,振动的偏向性偏振(Polarization),33,任一光振动可分解成两个垂直分量,,n1,n2,因此入射光、折射光、反射光都可作振动分解。,34,i1=0o时:,i1=90o时:,图示:时的反射率随入射角变化的曲线,n1=1,n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