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宋—陆游_第1页
示儿宋—陆游_第2页
示儿宋—陆游_第3页
示儿宋—陆游_第4页
示儿宋—陆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示儿宋陆游,示儿“示”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北宋1127年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占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北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的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及灾难。事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在途中他目睹了金兵的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苟且偷安。为报仇雪恨,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合作学习,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本来就知道,只,祖国统一,祭祀祖先,你的父亲。,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告诉儿子,什么事都没有了,南宋军队,收复北方,不要,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但:只。九州同: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王师:指南宋军队。,词语解释:,定: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译文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体会诗情,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陆游当时的心情?他为什么而悲?,悲,不见九州同,他最大的牵挂是什么?(收复失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北定中原日),他到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热爱祖国,至死不渝,想一想,从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因为尽管他清楚地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可他还是嘱咐儿孙们在他死后不要忘记把收复中原的消息告诉他。这种矛盾说法,说明了诗人看不到祖国统一死了也不甘心的爱国热情,表达了诗人祖国统一死不瞑目的思想感情。,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陆游20岁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陆游51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京有感陆游68岁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忠肠陆游80岁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陆游82岁,(3)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在临终之际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悲痛、悲愤、悲伤),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情感共鸣,拓展总结,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示儿吧。,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思考:1、诗人的遗憾是什么?2、诗人的遗愿是什么?,示儿,毕生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嘱托盼望,遗愿,遗嘱,思考示儿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异同!,1.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2,不同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写作者听到祖国收复失地后急切还乡的心情;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念念不忘的是见不到祖国的统一,是他的意愿和遗嘱。(一喜一悲),爱国诗句集锦: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书怀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爱国诗篇: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比一比,再组词。祭()乃()涕()察()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