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附件 附件: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见附件 附件: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见附件 附件: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见附件 附件: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见附件 附件: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2018年11月 南京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徐 瑾00017008A190214608社会服务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徐 瑾00017008A190214608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分析、评价适用标准、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结论与建议2魏 进00013643A190216602自然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图件、附件3潘国权00014255A190219803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概述11.1 项目由来11.2 项目特点21.3 工作过程2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31.6 报告书的主要结论42 总则52.1 编制依据5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9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17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222.5 相关规划和功能区划23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83.1 拟建项目工程概况283.2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453.3 公用和辅助工程823.4 风险因素识别873.5 蒸汽平衡及水平衡分析873.6 拟建项目污染源强分析963.7 污染物“三本账”核算115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164.1自然环境概况116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94.3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38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7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475.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1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266.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266.2 水污染防治措施2356.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446.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476.5 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措施2476.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506.7 “三同时”验收一览表250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687.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687.2环境保护措施费用效益分析26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708.1环境管理要求2708.2污染物排放清单2768.3环境监测计划281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819.1项目概况2849.2环境质量现状2849.3 污染物排放情况2859.4 主要环境影响2869.5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2889.6 环境保护措施2889.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909.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909.9 总结论2919.10 建议与要求291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III附图:图2.4-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图(附大气、地下水、土壤监测点位)图2.5-1 沛县城市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5-2 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城区片用地规划图图2.5-3 沛县生态红线区域图图2.5-4 污水管网规划图图3.1-1 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噪声监测点位)图3.1-2 厂区周边现状图(附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3.2-1 危废运输路线图图4.1-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图4.1-2 区域地表水系图(附地表水监测断面)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2)环评编制内容确认声明;(3)沛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本项目选址的说明;(4)项目备案文件(项目代码:2018-320356-77-03-534721);(5)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6)沛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环评批复;(7)废水接管协议;(8)危险废物委外处置单位经营许可证;(9)环境现状监测报告;(10)拟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及会议签到表;(1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 概述1.1 项目由来深圳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居乐环保集团”)是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HK3383)的全资子公司,是雅居乐控股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支点。雅居乐环保集团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集团总部位于香港,国内总部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下辖雅居乐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雅居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和雅居乐水务有限公司。作为领先的环境服务投资运营商,雅居乐环保集团聚焦固体废弃物、环境修复和水务三大领域,包括危险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土壤环境修复、水环境修复、污水处理以及自来水生产等,几乎涵盖除大气外所有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再生利用。当前,雅居乐环保集团在华东、京津冀、山东、中西部、华南、海南六大区域全面布局,拥有数十家业内知名的项目公司,为城市及乡镇环境提供平台级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综合环境服务。雅居乐环保集团拥有各类成熟的固废处理手段及技术,如焚烧、填埋、物化、综合利用等。在焚烧领域,雅居乐环保集团拥有一流的焚烧设备、系统、核心工艺、技术及知识产权,已建成投产目前国内处理规模最大的焚烧系统(100吨/天)。根据对徐州市156家重点产废企业的调查,2015年全市共产生工业危险废物155870.51吨,其中沛县的危险废物年产量保守估计为4万吨以上。目前沛县仅有1家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废处置利用企业,且处置利用的危险废物单一,远不能满足全县工业废物处置需求,大量的工业废物需要外运转移处置,存在很大的环境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满足沛县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危险废物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解决当地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的局面,雅居乐环保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徐州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雅居乐环保公司”),拟在沛县投资建设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建设危险废物物化处理系统、焚烧系统、稳定化固化处理系统、废旧包装容器资源化利用系统,实现年物化处理7000t废酸、3500t废碱、7000t废乳化液、2500t含重金属废液、6000吨废旧包装容器资源化利用,年焚烧处理21000t危险危废,年稳定化固化处理20400t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文件的规定,建设项目应当在开工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徐州雅居乐环保公司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 项目特点(1)拟建项目提供物化、焚烧、稳定化固化、废旧包装桶利用等多种危废无害化处置方式,可针对危废种类提供有针对性的危废处置服务。四种处置方式的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20000t/a、21000t/a、20400t/a和6000t/a。(2)拟建项目采用雅居乐环保集团成熟、可靠的危废处理工艺,具有多年的稳定运行经验,项目配备有完善的三废污染控制措施,具有较高的清洁生产水平。(3)拟建项目充分依托临近的沛县经济开发区的公辅环保设施资源,废水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管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4)拟建项目针对废气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其中,针对焚烧炉燃烧烟气采取了“炉内SNCR脱硝、急冷、干法脱酸、布袋除尘、碱洗”的组合处理工艺,充分考虑了对二噁英、重金属、酸性物质、NOx和烟尘的有效去除;针对物化处理系统酸性废气和罐区无组织集气采用“碱洗、UV光解、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针对稳定化固化处理系统粉尘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处理工艺;针对洗桶车间无组织集气采用“碱洗、UV光解、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针对公辅环保设施收集的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采取“碱洗、UV光解、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针对实验室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确保恶臭气体的有效治理。1.3 工作过程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在项目所在地开展了现场踏勘、调研,向建设单位收集了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资料及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参数等。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及规划,分析了开展环评的必要性,进而核实了项目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达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建设提供环保技术支持,为环保主管部门提供审批依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1.3-1。图1.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4.1 政策相符性1.4.1.1 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拟建项目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修订),拟建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8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核设施退役工程、医疗废物、含重金属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及处置中心建设”;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修订版),拟建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8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核设施退役工程、医疗废物、含重金属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及处置中心建设”;对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拟建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九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342.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厂(焚烧厂、填埋场)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经营”。综上,拟建项目为国家和地方鼓励类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1.4.1.2 与苏发201647号、苏政办发201730号、沛政办发201745号文的相符性拟建项目危废焚烧炉使用柴油和天然气作为辅助燃料(近期使用柴油,远期天然气管道铺设到位后使用天然气),不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符合“两减六治三提升”对减煤的要求;拟建项目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为国家和地方鼓励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与“两减六治三提升”中“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通过规划引导、约谈、通报、区域限批、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等多种手段,督促各地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要求相符。综上,拟建项目建设与“两减六治三提升”相关文件(苏发201647号、苏政办发201730号、沛政办发201745号)要求相符。1.4.1.3 与江苏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行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规20146号)的相符性拟建项目危废焚烧炉设计处理能力为21000t/a(70t/d),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由燃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主体设备为回转窑、立式二级燃烧室、余热锅炉、炉内SNCR脱硝+急冷塔+干法反应塔+袋式除尘器+碱性洗涤塔+烟气加热器和烟囱组成,并配套建设预处理车间,总体符合文件中“新(改、扩)建焚烧处置设施总设计能力不低于10000吨/年、主体设施应包含预处理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报警系统、应急安全防爆系统、电气系统,焚烧设施配套烟气净化系统投资额不低于主体设施投资额的20%”、“单台处理能力在10吨日以上的优先采用对废物种类适应性强的回转窑焚烧炉”的要求。拟建项目危废焚烧系统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总体设计,该单位具备危险废物集中焚烧项目设计经验和设计项目的成功业绩。项目的设计要求满足文件中对于危险废物接收系统、贮存系统、预处理和进料系统、焚烧处置系统、焚烧处置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配置要求。总体而言,拟建项目焚烧系统的建设与江苏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行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规20146号)要求相符。1.4.1.4与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废乳化液、废包装桶、含锌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规20133号)的相符性拟建项目属于兼营废乳化液处置的综合性废液处置项目,物化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0t/a,且有独立的废乳化液处置装置,符合文件“兼营废乳化液处置的综合性废液处置单位废液总处置能力不少于15000吨/年,且有独立的废乳化液处置单元”的规定。拟建项目属于兼营清洗除200L外的其它规格废包装桶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为6000吨/年,总容积不低于3万m3,符合文件“兼营清洗其它规格废包装桶的企业,年处理废包装桶的总容积不低于3万m3”的规定。拟建项目选址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的管辖范围,目前开发区拟对规划范围进行调整,以沛县环保科技示范中心项目、光大国际生活垃圾发电项目等重点项目为基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园,纳入沛县经济开发区范围,重点发展资源再生利用、固体废物集中处置、环保设备等产业,沛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出具的说明见附件。拟建项目位于规划中的沛县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符合文件“新(迁)建废液处置项目选址应在经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规划环评通过环保部门审查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内”的规定。拟建项目针对物化处理系统、洗桶车间收集的异味气体进行“碱洗+UV光解+活性炭吸附”处理,废水经厂内预处理后接管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危废均进行了有效处理处置,总体符合文件对污染防治措施方面的要求。此外拟建项目废乳化液和废包装桶清洗处置设施的建设还需要满足文件关于生产工艺、贮存场所、应急设备与措施、管理等其他要求。综上,拟建项目的建设与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废乳化液、废包装桶、含锌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规20133号)要求相符。1.4.2 规划、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相符性1.4.2.1 与沛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相符性拟建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的周勃路北侧、大屯铝厂西侧地块,属于工业用地,项目地块目前为空地,土地平整,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徐州市2018年全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要点总体目标为,2018年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新增5万吨以上,库存量削减40%以上,本项目符合徐州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要求。总体而言,本项目用地性质及发展方向均与沛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要求相符。1.4.2.2 与危废处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相符性拟建项目与危废处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相符性分析见表1.4-1。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300表1.4-1本项目建设与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相符性分析标准/规范相关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分析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GHZBl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类功能区和GB 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本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不在GHZBl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类功能区和GB 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周边无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符合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本项目不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符合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及其修改方案厂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专业规划,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要求,并应通过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评价。本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工业用地,本项目的建设可解决沛县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属于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和沛县的相关环保规划要求。项目不在大气、地表水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要求。符合厂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危险废物焚烧厂的服务区域、交通、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运输距离及公众意见等因素。本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现状为空地,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本项目征求了评价区域内公众意见,得到周边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符合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类、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本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工业用地,不在GHZB l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符合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气象条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综合考虑正常和非正常工况,本项目分别在2#危废暂存库、3#危废暂存库、物化车间、预处理车间、稳定化/固化车间、洗桶车间、罐区和污水处理站边界外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在1#危废暂存库边界外设置300m卫生防护距离,在焚烧车间料坑区边界外设置500m卫生防护距离,目前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符合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1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本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工业用地,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项目所在地地势较高,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此外,本工程地表水管理系统按100年一遇山区防洪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符合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本项目焚烧产生的炉渣和飞灰经过稳定固化后送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填埋处置。符合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本项目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工业用地,周边电力设施、供水及污水管网已基本建设到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项目所在区域地质结构较为稳定,地震烈度为6度。符合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本项目贮存相关设施均为地上式,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满足规范要求。符合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综合考虑正常和非正常工况,本项目分别在2#危废暂存库、3#危废暂存库、物化车间、预处理车间、稳定化/固化车间、洗桶车间、罐区和污水处理站边界外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在1#危废暂存库边界外设置300m卫生防护距离,在焚烧车间料坑区边界外设置500m卫生防护距离,目前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能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本项目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对全厂废水进行收集,且在生产涉水区域采用防渗措施,因此本项目废水不会直接排入河沟,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符合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符合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本项目所在区域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符合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项目周边无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也不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符合1.4.3 “三线一单”相符性1.4.3.1 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符性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拟建项目选址不涉及生态红线区域,因此项目的建设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相符。1.4.3.2 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均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在达标的基础上选用处理效率和可靠性高的处理工艺,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根据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良好,拟建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显著不利影响。综上,拟建项目的建设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1.4.3.3 与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拟建项目临近的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文件中已对园区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合理性进行了详细评述,评价结果表明,园区的建设与区域资源的承载力相容性较好,在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处理园区建设、运行、运行期满全过程污染后,对周边环境不造成明显污染影响。拟建项目位于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的西侧边界外,利用园区已经建成的水、电、汽等资源供应系统,设计中采取了全面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因此,拟建项目的建设与资源利用上线相符。1.4.3.4 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符性对照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本项目不属于负面清单中禁止建设的项目,与该负面清单要求相符。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拟建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如下:(1)拟建项目危废焚烧炉燃烧烟气中排放二噁英、重金属、酸性物质等环境危害较大的污染物,其中重金属,二噁英类物质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体危害严重。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措施如果设计使用不当,将给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带来较大的环境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本项目需要强化对焚烧炉燃烧烟气的治理与污染控制。(2)拟建项目在危废暂存、运输、处置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恶臭污染,故需要强化除臭措施的设计与运行管理,避免异味扰民。(3)拟建项目危废的焚烧在高温下进行,存在火灾、爆炸次生环境污染的环境风险,需要关注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1.6 报告书的主要结论环评单位通过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后认为:拟建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及相关规划要求;生产过程中遵循清洁生产理念,所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能保证各类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预测结果表明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接受。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结果表明公众对项目建设表示理解和支持。综上所述,在落实本报告书中的各项环保措施以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同时,拟建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中还必须满足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等相关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化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国家级法律、法规及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届第22号),2014年4月24日修订;(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0届第87号),2017年6月27日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届第32号),2015年8月29日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届第77号),1996年10月29日颁布;(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0届第31号),2015年4月24日修订;(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6年9月1日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1届第54号),2012年2月29日颁布;(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1届第4号),2008年8月29日颁布;(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7.16;(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28日修订;(11) 环保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3月2日颁布,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13)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国家发改委2016年修订);(1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2011年第9号令),2011.3.27;(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2013.2.16;(16)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17)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8)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9.10;(19)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5.28;(20)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4.2;(21) 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014.3.25;(22) 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2016.10.26;(23)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1.8;(2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2016.11.10;(25) 控制污染物排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26) 关于启用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7905号);(27)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大气2017121号);(28) 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4号),2017.11.14;(29)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环境保护部,2017.7.28;(30) 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11号)。2.1.2 省级法律、法规及政策(1)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2004年12月17日修订,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28日修订;(3)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28日修订;(4)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年3月28日修订;(5)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3月18日颁布;(6)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1998年9月颁布;(7) 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11月27日修订;(8) 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苏环规20111号);(9)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2011.3.23;(10)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11) 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12)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13) 关于进一步严格产生危险废物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通知(苏环办2014294号),2014年12月15日;(14)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41号);(15) 关于印发省环保厅落实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1453号);(16) 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17)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号);(18)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5175号);(19)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6169号);(20)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苏发201647号),2016年12月1日;(21)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号),2017年2月20日;(22)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苏环办2016185号);(23) 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废乳化液、废包装桶、含锌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规20133号);(24) 江苏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行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规20146号)。2.1.3 地市级法律、法规及政策(1)关于印发(徐委发20177号);(2)关于印发徐州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规划的通知(徐空气提升办201820号);(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大气污染专项整治的通知(徐政办发2017109号);(4)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徐委发201817号);(5)关于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的通知(徐大气指办201829号);(6)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沛县“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沛政办发201745号)。2.1.4 相关规划及批复(1) 沛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2) 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2.1.5 技术导则及技术规范(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9);(9)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10)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年第43号);(11)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12)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13)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试行)(HJ515-2009);(14) 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42-2014)。2.1.6 有关技术文件及工作文件(1) 建设方提供的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污染物治理措施方案等工程资料;(2) 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3) 项目方提供的其它有关的技术资料。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环境污染分析及周边区域环境状况,对拟建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见表2.2-1。表2.2-1 环境影响矩阵识别表 影响受体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施工期施工废(污)水0-1SD#-1SI#-1SD#00施工扬尘-0SD#00000施工噪声0000-0SD&0渣土垃圾000000基坑开挖00-0SI&-0SD&00运行期废水排放0-1LD#-1LI#000废气排放-1LD#00000噪声排放0000-0LD&0固体废物000000事故风险-0SD#-1SD#-1SI#-1SD#00服务期满废水排放0-1SD#0000废气排放-0SD#00000噪声排放000000固体废物00-1LI#-1LI#00事故风险000000注:“+”、“-”分别表示有利、不利影响;“0”至“1”数值分别表示可逆、不可逆影响;“L”、“S”分别表示长期、短期影响;“D”、“I”分别表示直接、间接影响;“#”至“&”分别表示累积、非累积影响。2.2.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项目特征及其原辅材料使用和相应的排污特征,对环境影响因子加以识别,识别结果详见表2.2-2。表2.2-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同监测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TSP、PM10、PM2.5、SO2、NO2、CO、HCl、硫酸雾、氟化物、NH3、H2S、Hg、Pb、Cd、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二噁英NH3、H2S、PM10、CO、SO2、HF、HCl、NO2、Hg、Pb、Cd、二噁英类SO2、NOx、颗粒物、VOCs地表水pH、COD、BOD5、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SS、总磷、石油类、氟化物、硫化物、氯化物、六价铬、总铬、总铅、总汞、总镉、总砷、总镍COD、氨氮COD、氨氮地下水水位、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氟化物、氰化物、铜、砷、镍、锌、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铍、银、钡、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石油类COD、石油类/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土壤环境pH、六价铬、锌、铜、铅、镉、汞、砷、镍、二噁英、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固体废物/工业固废的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2.2.3 评价标准2.2.3.1 大气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拟建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PM2.5、TSP、氟化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H2S、HCl、Pb、Hg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计算非甲烷总烃排放量标准时使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值;Cd参考执行南斯拉夫标准;二噁英参照执行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制定的环境标准。具体见表2.2-3。表2.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SO21小时平均0.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平均0.15NO21小时平均0.2日平均0.08PM10日平均0.15PM2.5日平均0.075TSP日平均0.3氟化物1小时平均0.02日平均0.007NH3一次0.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H2S一次0.01HCl一次0.05硫酸雾一次0.30Pb*一次0.0021日平均0.0007Hg*一次0.0009日平均0.0003非甲烷总烃一次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Cd一次0.01南斯拉夫标准二噁英一次5(TEQpg/m3)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制定的环境标准*注:Pb、Hg一次浓度标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一次取样、日均1:0.33比例换算,Pb、Hg一次浓度标准分别取0.0021mg/m3、0.0009mg/m3。(2)排放标准本项目焚烧炉排气筒高度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1标准;技术指标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2标准;焚烧炉排放的尾气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中相应标准,分别详见表2.2-4、表2.2-5、表2.2-6;其他废气中颗粒物、HCl、HF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氨、硫化氢及臭气浓度的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厂界标准值、表2排放标准值,VOCs参照天津市地方标准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 2014)表2排放限值、表5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详见表2.2-7。表2.2-4 危废焚烧炉烟囱高度规定限值表焚烧量(kg/h)废物类型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m)2500第4.2条规定的危险废物50表2.2-5 危废焚烧炉技术性能指标表指标废物类型 焚烧炉温度烟气停留时间s燃烧效率%焚毁去除率%热灼减率%出口烟气氧含量%危险废物11002.099.999.995610表2.2-6 危废焚烧炉燃烧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mg/m3 (2500kg/h)1烟气黑度林格曼1级2烟尘653CO804SO22005NO25006HCl607HF5.08Hg0.19Cd0.110Pb1.011As+Ni1.012Cr+Sn+Sb+Cu+Mn4.013二噁英类0.1TEQng/m3注:二噁英类排放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14征求意见稿)。表2.2-7 其他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执行标准颗粒物151203.51.0GB 16297-1996HCl1000.260.2HF90.100.02氨20/8.71.5GB14554-9327/16.4硫化氢20/0.580.0627/1.06臭气浓度*20/40002027/7800VOCs15802.02.0DB 12/524-2014203.82710.1注:臭气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数值无量纲。2.2.3.2 地表水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厂内预处理达接管标准要求后排入沛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沛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