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血浆标志.ppt_第1页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血浆标志.ppt_第2页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血浆标志.ppt_第3页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血浆标志.ppt_第4页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血浆标志.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潘旭东,X.Pan.,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亚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LAA,SAO,CE),2016年4月16日,青岛,小动脉闭塞型(SAO),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动脉夹层烟雾病动脉炎等,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TOAST),动脉疾病,不明原因型(SUD),精准医疗的实践!,3,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LAA,SAO,CE,SOE,SUE脑梗死诊断:CT,MRI区分亚型:超声,MRA,CTA,DSA,心脏超声;分型问题并未完全解决(20%-30%不准确)比如:发病节段的确定.,4,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LAA,SAO,CE,SOE,SUE还需要确定(发病人群检查和未发病人群的筛查)脑动脉粥样硬化广泛性;(有没有简便筛查方法)脑动脉血管床的选择性;脑梗死复发和预后的预测尚未解决;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和临床价值,5,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LAA,SAO,CE,SOE,SUE生物标志物包括:遗传标志物血浆标志物,不良行为方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遗传易感性,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腹围,亚临床疾病和生物学标记物出现,2010年:1810万人将死于血管性疾病心脏病、卒中、MI、PAD,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环境,SaccoRL,etal.Stroke.2007;38:1980-1987,全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评估全身动脉血管评估/治疗/分层干预,X.Pan.,MRA:符合动脉硬化改变并双侧大脑后动脉管壁粗细不均,左侧大脑后动脉节段性变细,右侧椎动脉末段轻度狭窄。颈部MRA: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狭窄,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X.Pan.,头颈部CTA:左侧颈内动脉较细,终末段狭窄,DSA:1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90%,2.左侧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80%,延缓至大脑中动脉起始段3.左侧大脑中动脉未显影,考虑闭塞,4.前交通动脉开放,X.Pan.,分型,LAA,SAO?有没有血浆指标早期提示,X.Pan.,合并房颤,LAA?CE?MES(+),X.Pan.,无房颤,LAA?SAO?CE?,X.Pan.,软化灶,缺血灶,合并房颤,LAA?SAO?CE?如果不合并房颤,LAA?SAO?,X.Pan.,短阵房性心动过速,LAA?CE?主动脉弓来源?,全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评估全身动脉血管评估/还要评估更多内容,不良行为方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遗传易感性,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腹围,亚临床疾病和生物学标记物出现,2010年:1810万人将死于血管性疾病心脏病、卒中、MI、PAD,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环境,SaccoRL,etal.Stroke.2007;38:1980-1987,16,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LAA,SAO,CE,SOE,SUE遗传标志物:LAANINJ2、OPG、sRANKL、TRAIL、MMP3、CXCL16、vitaminD,17,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LAA,SAO,CE,SOE,SUE血浆标志物:LAAmiRNAs、OPG、RANK、TRAIL、DR5、P选择素、sCD40L、MMP3、CXCL16、Endocan、半乳糖凝集素-3(gal-3)、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DBP)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S-100蛋白、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等。SAO:2-MG、miRNAsCE:sRAGE、D二聚体与BNP、miRNAs(?),LAA型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炎症机制:是最重要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LAA型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miRNAs能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浆中。种类和数量众多.,LAA型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既往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后的黏附过程,新的研究:VCAM-1是miR-126的潜在靶点之一,有对应关系,miRNA-126有潜力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标志物。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验证.,LAA型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最新观察:LAA型脑卒中患者及SAO型脑卒中患者血浆miRNAs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提示miRNAs有可能通过靶基因在LAA及SAO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LAA型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既往研究:Hergenreider等研究显示,miR-143在正常动脉的平滑肌细胞中高表达,在血管受损后表达下调,对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注射miR-143微泡,能减少小鼠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LAA型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新发现:血浆miRNA-146b,23a水平在LAA型脑梗死组显著降低,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广泛程度相关,受脑梗死急性期影响小,有可能成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标志物。,脑卒中的相关血浆标志物,综上所述,要找到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标志物;要有利于TOAST分型不同亚型的鉴别;要有利于提示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广泛程度、血管床分布特点、判断预后和复发。需要继续研究.,X.Pan.,谢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潘旭东,X.Pan.,心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状与展望,2016年4月16日,青岛,目录,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的疾病负担我国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的诊疗现状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的展望,中国卒中流行报告:四大数字了解卒中现状,中国卒中学会2015年10月25日首次发布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每12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的患者约270万,预防重于治疗,二级预防是关键,中国卒中流行报告,卒中病因学分型(TOAST分型),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比例近80%2心源性卒中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王拥军.中国临床研究.2010;23(2):89-92.2.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64.3.KernanWN,etal.Stroke.2014Jul;45(7):2160-236.,早期及远期预后更差二级预防措施不同,依TOAST分型,心源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比例高达21.5%1,1TsaiCF,etal.Neurology.2013Jul16;81(3):264-72.2ArboixA.WorldJClinCases2015May16;3(5):418-429,2013年7月Neurology杂志撰文,对中国人群和白种人卒中及其亚型的发病率进行了Meta分析,心源性卒中21.5%,高达75.1%的心源性卒中是房颤导致的2,房颤显著增加卒中发生风险,Wolfetal.Stroke.1991Aug;22(8):983-8.,卒中发生率(/千人),风险比4.8P0.001,Framingham研究,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随着评分增加而增加房颤卒中危险因素中,既往卒中/TIA得分最高,January,CTetal.2014AHA/ACC/HRSAtrialFibrillationGuideline.Circulation.2014Dec2;130(23):e199-267,注.血管疾病:陈旧性心梗,PAD,主动脉斑块,分值最大,既往卒中是房颤患者卒中复发的最高危因素,指南指出:两大评分均低估了既往卒中的房颤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KernanWN,etal.Stroke.2014Jul;45(7):2160-236,既往卒中患者再发卒中预后更差,危害更显著,KimYD,etal.YonseiMedJ.2015Mar;56(2):410-7.,缺血性卒中/TIA风险(OR),我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1年后复发率、致死率、致残率高,CNSR研究:纳入1297例中国缺血性卒中合并非瓣膜病AF患者,32.35%,34.23%,51.58%,1年后卒中复发率,1年后全因死亡率,1年后致残率,CNSNeurosciTher.2012Dec;18(12):988-93.,目录,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的疾病负担我国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的诊疗现状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的展望,我国缺血性卒中合并AF诊断率显著低于欧美和其他亚裔人群研究数据,1.McGrathER,etal.Neurology.2013Aug27;81(9):825-32.2.Gattellari,M,etal.CerebrovascDis.2011;32(4):370-82.3.Hanchate,AD,etal.Stroke.2013Feb;44(2):469-76.4.Kimura,K,etal.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05May;76(5):679-83.5.SchwammLH,etal.Circulation.2010Sep14;122(11):1116-23.6.CNSNeuroscience37(8):775-81.,加拿大2013n=10,528,澳大利亚2011n=26,960,美国2013n=147,780,日本2005n=15,831,台湾2010n=30,599,中国2012n=13,616,中国2010n=2283,中国2013n=4782,1,2,3,4,5,6,7,8,各国缺血性卒中合并AF的比例(%),欧美,亚洲其他,中国,CNSR:我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均严重不足、抗血小板使用过度,指南推荐抗凝治疗为房颤患者卒中预防基石,以上数据则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明显已被过度使用,而抗凝治疗则严重不足,JournalofStroke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Vol.23,No.5(May-June),2014pp1157-1163,华法林vs抗血小板16.2%26%,“十一五”期间基于多中心医院数据的中国国家卒中数据登记(ChineseNationalStrokeRegistry,CNSR)研究,CNSR研究:我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抗凝率远低于其他国家,纳入11,080例初发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旨在调查华法林在中国人群中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JStrokeCerebrovascDis.2014May-Jun;23(5):1157-63.,“十一五”期间基于多中心医院数据的中国国家卒中数据登记(ChineseNationalStrokeRegistry,CNSR)研究,CNSR研究:CHADS2评分中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率更低,纳入11,080例初发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旨在调查华法林在中国人群中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JStrokeCerebrovascDis.2014May-Jun;23(5):1157-63.,基于CHARDS2评分的不同AF人群中,卒中高危人群华法林使用比例,抗凝率低一定程度源于现有抗凝药物华法林存在诸多局限性,关于出血和卒中风险的数据支持INR范围推荐为2.03.0,INR,INR不达标栓塞或出血风险高,FusterV,etal.Circula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