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_第1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_第2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_第3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_第4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必修1经济生活,xyyzygp,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观念关系到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合理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1、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流行、时尚、潮流),特点:评价利:不利:态度:,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利:不利:态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过分展示个性,但社会不认可,代价大。,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态度:,夸耀性、盲目性,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会造成家庭负担,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态度:,符合实际、讲究实惠,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健康的心理,值得提倡,是理智的消费,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标新立异,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不健康的心态、不可取,是理智的消费观,应大力提倡践行,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1、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别提示合理区分几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人有我有。求异心理人无我有。攀比心理人有我优。求实心理消费考虑自身实际,注重物美价廉。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之外,对从从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例题1:某明星曾经在该产品的代言广告中称,使用本产品可使肌肤年轻12年。不少女性消费者看了这则广告后争相购买。这种消费心理主要是()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答案:A,2“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行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这一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上述广告语分别抓住了消费者的_消费心理。()A从众和攀比B攀比和求异C求实和求异D求异和从众,解析C前一个广告以神州行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吸引消费者,这反映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后一个广告则体现了动感地带品牌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故选C。,(2012杭州模拟)在成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故答案为D。,牛刀小试,D,(2012西安质检)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上述消费观念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这一消费观念是否合理,题中的消费心理是错误的,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而四种消费心理中,只有攀比心理是完全不健康的,故答案为C。,C,牛刀小试,(1)要求:,(2)理解:消费支出应与收入相适应(“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在经济承受能力内,应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不超前消费),(不滞后消费),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信贷消费是不是就是超前消费?,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是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滞后消费也叫抑制消费,是指远远低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三个避免”,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绿色消费(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收回,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se).,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含义;宗旨(2)核心(3)特点,(4)意义: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提倡。,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历史: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2)现实国情: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4)民族振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3)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5)个人成长: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过时。,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特点提示】勤俭节约与合理消费的关系:两者不是相对立的。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要求消费与自身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0,(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考点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012东城模拟)在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太镇定自若地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太答:“非典那年抢购的还没吃完”这一笑话,启示我们消费者,应()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减少消费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明确关键词“抢购”,通过抢购我们可见消费的盲目性,跟风随大流,故答案为B。A、C、D在材料中都无体现。,牛刀小试,B,(2012镇江质检)2011年中秋节期间,伴随市场上商品包装豪华之风兴起,消费者追逐风气大涨。这一经济现象,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ABCD解析盲目追逐豪华商品,属于一种跟风现象,故正确。豪华包装消耗大量资源,违背了勤俭节约的要求,故正确。,牛刀小试,D,(2012常州质检)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这种时尚()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ABCD解析“拼族”的出现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体现,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合理的消费模式,能够更好地引导产品的生产,节约资源,故选A。,牛刀小试,A,变式题,2010年,我国确定了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发展策略。而“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求中部地区的公民进行“绿色消费”。这一消费的主旨是()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B可持续性消费C量入为出和适度消费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答案:D,多彩的消费,影响因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经济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节约消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交易方式,目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第一单元重点问答题(第1、2是作业),默写1.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价格的变动有哪些影响?3、谈谈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4、有哪些常见的消费心理?该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2012山东济南12月质检)iPhone4S手机上市后颇受消费者欢迎。这款手机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研发、中国公司参与组装、高技术集成、有独特的好用的人机交互,同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时尚元素。(1)依据材料,运用价格与消费的知识,阐明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原因。(6分),牛刀小试,(1)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具有更高的利润率,在价格竞争甚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价格变动影响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