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2014年3月_第1页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2014年3月_第2页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2014年3月_第3页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2014年3月_第4页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2014年3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段隧道施工测量技术方案(DK160 180DK195 115.16)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瑞九铁路RJZQ-1项目管理部2014年3月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段隧道施工测量技术方案(DK160 180DK195 115.16)汇编:复议:回顾:监理工程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瑞九铁路RJZQ-1项目管理部2014年3月内容一.准备基础1二。项目概述12.1.1本标段1概况2.1.2南阳隧道工程概述,重点工程2三、测量任务和内容2四、施工测量技术方案34.1测量控制网络的检测34.2施工控制网布设44.2.1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44.2.2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44.3入井测量54.4隧道施工控制导线测量64.5施工放样测量64.6隧道测量64.7隧道贯通测量74.8竣工测量74.8.1线中心线测量74.8.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8V.调查人员的组织8六、设备的使用8七、测量设施维护和桩点维护8一.准备的基础1.瑞九铁路招标文件和新建铁路瑞九铁路施工图;2.瑞九铁路RJZQ-1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国家颁布的规范、法规和标准:(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建设2010241号;(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待定10601-2009);(4)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2008105号);(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GB/T 18314-2009);(6)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4.瑞久铁路建设指挥部的相关要求。二、项目概述2.1.1本标段工程概况瑞昌至九江站前RJZQ-1标段从大冶北至阳新铁路终点DK160 180(省界)开始,沿南阳乡南侧走向。穿越杭瑞高速公路后,瑞昌市南侧新建瑞昌南站(DK178 170)。出站后,先后穿越304省道和长河,现有的武铁路沿其北侧延伸。起点里程为DK160 180,终点里程为DK195 115.16,标段总长度为35.18公里,线路基本平行于既有武九铁路和杭瑞高速公路,穿越S303和S304。本标段主要工程有:路基工程6187.11米/31路段;1961.58米/1站(瑞昌南站);16,106.305延米/26座桥梁,包括12,480.33延米/8座桥梁、3,055.77延米/10座桥梁、456.97延米/5座桥梁和2,389.8平方米/3座框架桥梁。涵洞998.18水平延米/37;有10925米/12条隧道,其中2925米/9条隧道在1公里以内,2242米/2条隧道在1至2公里之间,5731米/1条隧道大于5公里;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11.28铺轨公里(南阳隧道)。本标段的重点工程有:南阳隧道(长5731米)、杭瑞特大桥(长76米160米76米连续梁拱)、武九铁路特大桥(40米64米40米转体连续梁)、新昌河特大桥(规划新昌河至新昌河公路)。2.1.2重点工程南阳隧道工程概述南阳隧道工程位于江西省瑞昌市南阳乡。隧道穿过狮子山。铁路里程DK169 267DK174 998,全长5731米,隧道最大埋深193米,纵坡为锯齿形。平面曲线设计:dk 169 267 dk 170 588.6采用半径为8000的圆曲线,设计长度为1291.6米,dk 170 588.6 dk 170 798.6采用长度为210米的缓和曲线,dk 170 798.6 dk 174 253.666采用长度为3455.066米的直线段,Dk DK 177竖曲线设计:隧道段设计两个变坡点,其中dk169,300为变坡点,内轨顶部设计标高为71.464米,设计半径为20000米,切线长度为73.46米,坡度为1.0346%,外矢量距离E=0.1346。DK172 050变坡点,内轨顶设计标高99.916米,设计半径20000米,切线长度183.25米,坡度-0.7979%,外矢量距离1号(颜佳)横向隧道位于线路前方右侧,与隧道主隧道相交于dk172,500。横向隧道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横向隧道垂直于线的方向。垂直离开隧道后,在H1DK0 23.816处左转,半径为50m(面向横向隧道的大里程方向),在4730 00处直行至隧道入口。横向隧道长345米,综合坡度为-0.82%。2号(徐家山)水平隧道:位于线路推进方向右侧,与DK173 850线交叉,夹角70,线路里程大,长度117米三、测量任务和内容测量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测和测量施工过程中地面和隧道的相关变化,以及周围结构和管线的影响变化等。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确保施工顺利、准确和施工安全。本工程测量工作任务主要分为两部分:隧道控制和施工放样。隧道施工测量包括以下内容:l孔外测量控制网的检测:l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l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l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放样、隧道开挖测量;隧道贯通测量;l竣工测量,包括线路中线测量和隧道静态空断面测量。四、施工测量技术方案施工测量是对施工中心线进行标定和检查,测量坡度,并对建筑物进行放样。测量是施工的方向,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隧道施工测量的测量环境和条件较为复杂,要求测量精度相当高。必须进行仔细的测量和结果整理,工程测量结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本标段隧道开挖的贯通误差规定为:横向50毫米,纵向25毫米。极限误差是穿透误差的两倍,即纵向穿透误差容差为L/5000(L是穿透距离,单位为千米)。4.1测量控制网络的检测由于工程地形条件,利用设计院提供的一级全球定位系统控制点、精密导线和精密水准点,确保上述各级控制点的相邻点精度分别小于10毫米和6毫米(L为线路长度,单位为公里)(精密水准闭合差),作为隧道测量的起始依据。地面控制网是隧道贯通的基础。由于施工、隧道坡度、隧道外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点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地面控制点应在测量和施工期间进行测试,以确定控制网络的可靠性。工作包括:检测相应的精密导线点,检测高程控制点等。4.2施工控制网布局地面控制网检测无误后,根据检测到的控制点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以保证今后施工测量和隧道贯通测量的顺利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分为两个方面:4.2.1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由于地面精密导线的密度和数量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施工控制网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隧道联测和隧道贯通测量的要求。本标段除南阳隧道建立独立控制网外,其他隧道均采用地面精密导线加密。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一级全站仪测量,测角为六次(左右各三次,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应小于2),每两次来回观测测边进入(接触)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输到隧道内,以指导隧道施工。具体方法是通过布设引测导线和引测水平路线设置施工控制点,建立引测点,然后通过引测点将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隧道,为隧道开挖提供地下平面和高程依据。联络测量是连接隧道外部和内部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隧道控制测量的精度,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多次复测。复测次数应随贯入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1公里内增加3次。其主要内容包括:接地近接电线应连接到精密电线点。在入口点附近,应查看全球定位系统点或精确的导线点,并且方向应具有最有利的图形。近接导线测量采用一级全站仪,测角分四次进行(左右角各两次,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应小于2”),测边采用两次往返观测,数据处理严格调整,点位中值误差小于10毫米。测量洞口附近水准点高程的地面引测水准路线应附在地面附近的精密水准点上。临近水准测量采用二等精度水准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为6L。为保证隧道施工基线侧向的准确性,采用全站仪定向法。由于本隧道坡度变化较大,为保证隧道高程放样的准确性,采用全站仪放样,水准仪复核。4.4隧道施工控制导线测量隧道内导线测量应按照三级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角度测量误差1.8,导线全长闭合差1/5000。除南阳隧道外,本标段隧道采用交叉双导线双向平行布置。其余隧道采用分支导线,并以Z形点倾斜敷设。隧道竣工前,导线为两根分支导线,应形成检查条件,以保证导线的准确性。施工控制导线是隧道施工的基础。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前,应对现有施工控制导线的前三个导线点进行测试。导线点以线锁的形式排列,形成更多的检查条件,提高导线点的精度。如导线点有变化,应选择另一个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导线延伸测量。隧道通过前,应对施工控制导线进行三次测量。如果重复测量的坐标值小于原始测量坐标值的10毫米,则应以连续加权平均值作为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的起始值。4.5施工放样测量施工测量控制采用三维极坐标法。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查条件,可以用另外两个已知的导线点作为起始数据,用同样的方法检查放样点是否正确,或者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功能用另外两个已知的导线点测量放样点的坐标, 放样点的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之差在3毫米以内,可用于指导隧道施工。4.6隧道测量隧道最大坡度为2%,采用三维极坐标法测量。开挖放样:隧道中心线由全站仪确定,全站仪可通过程序和设计尺寸直接放样出隧道开挖断面;根据隧道中线和标高,采用“五寸隧道平台”的方法绘制隧道断面。要求现场绘图准确基于施工控制导线点,利用隧道施工控制中心线点形成附着导线。直线上中心线点之间的距离平均为100米。中心线点形成的导线应由一级全站仪组成。左右角度应分别测量两次。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应小于5,每两次来回测量一次距离。4.8.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基于测量的中心线点,每20条直线和每10米曲线元素点测量一个结构截面。结构横截面可以用全站仪测量。被测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毫米,断面测量精度允许为10毫米。V.测量员组织为了做好施工测量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本工程的测量技术队伍。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成员和小组如下:一名组长负责协调测量工作的生产管理及技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由一名具有丰富现场管理经验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担任。一名测量工程师,负责现场跟踪和检查测量工作的质量,是一名有经验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施工放样组4:负责跟踪出入口及1、2号横洞的施工放样测量。由于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很多,必要的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六.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施工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设备名称量单位规格型号测量精度全站仪6台湾徕卡2021毫米1英寸水平6台湾Timble Dini3.01毫米专用计算机4台湾Fx58001毫米七、测量设施维护和桩点维护1、仪器必须由专门人员使用,严禁借给或经常更换用户。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测量。2.仪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测量人员陪同,仪器应放置在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地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