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公众评议群众反馈问题整改自评报告_第1页
环保局公众评议群众反馈问题整改自评报告_第2页
环保局公众评议群众反馈问题整改自评报告_第3页
环保局公众评议群众反馈问题整改自评报告_第4页
环保局公众评议群众反馈问题整改自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局公众评议群众反馈问题整改自评报告根据关于开展2016年度自治区绩效考评群众意见建议整改工作的通知(X绩办发20176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针对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局负责的13项群众反馈意见建议整改情况汇报如下一、整改情况及工作成效(一)第52、539项整改情况及成效我局始终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促进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7年110月,我市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85,PM10均值6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PM25均值41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三项指标均保持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内。根据历年监测数据,我市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显著优于2015年同期,改善趋势总体向好。一是统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编制XX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和XX市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度实施计划,并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统筹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开展燃煤小锅炉整治、扬尘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步骤、有目的地推进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二是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和现场监察,督促企业加强在用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和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对超标排放行为进行严管重罚。督促企业按照XX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和XX市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度实施计划要求,加大对废气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进一步升级生产设备,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三是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三不三直”和“双随机一公开”形式,加强现场监管,依法从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10月,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2015人次,检查排污单位253家,行政处罚46件,处罚金额2405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1件,限制生产11件。开展建材行业专项整治,共排查企业423家,完成整改问题271个,停产企业43家,下达整改通知书、决定书161份,立案企业26家,处罚金额8968万元。开展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顿,229个未批先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中已完成清理217个,完成率948,对未按时完成清理任务的12个项目,督促X南区政府查处关停。四是强化环境空气质量通报制度。XX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从今年6月开始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按月通报,进入秋冬季后,加大跟踪频次,实行按周通报,同时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监测指标上升趋势明显的辖区进行现场核查,并提出整改建议,及时督促辖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辖区环境空气质量。五是开展XX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编制XX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研究报告,拟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目前已上报市政府。(二)第65、133、134、150项整改情况及成效XX是XX工业重镇,X北区作为工业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区,历来都是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较严重的区域。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XX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重点工业企业已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20152017年废气排口在线监测数据,上述三家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各项指标已基本控制在行业排放标准数值内。但是,由于污染物总量过大和集中排放,XX市区又三面环山,在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仍然容易导致空气污染,影响范围也已不止局限于城区。2017年以来,我局继续加大对上述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根据自治区环境保护监察、监测工作要求,开展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及监督性监测,一旦发现超标排放立即责令整改并进行处罚。2016年,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因废气超标排放问题被处罚6次,市环保局还严格按照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对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按日连续处罚,处罚总金额超过300万,有力震慑了其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2017年前三个季度,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因废气超标排放问题再次被处罚1次,处罚金额均为15万元。2017年,XX市环境监察支队共对X化进行了12次飞行检查,对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及运行情况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促进污染物达标排放。关于X化集团的搬迁问题,政府初步计划于2020年完成对X化集团的搬迁工作,我局积极参加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的X化集团搬迁协调会,认真落实会议各项要求,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规划配合抓好落实。在此期间,我局将继续加大对X化的检查力度,完善监测手段,指导企业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降低X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三)第93项整改情况及成效第93项关于“XX市英利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所述问题,经我局核查,情况不属实。(四)第117项整改情况及成效我局执法人员多次现场查看了X江市区断面的水面情况,并专程询问了该断面X江河路人及岸边钓鱼人员。周边人员均表示未发现倾倒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污染水环境行为,未出现垃圾大面积覆盖江面现象,只在X江河(市区河段)两岸尤其在回水区偶尔会出现少量生活垃圾漂浮江面的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群众向江面弃置生活垃圾所致,这是由于附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造成。2017年110月未发现有关于青云街江水上面垃圾多的投诉。根据部门职责,我局进一步做好X江河(市区河段)水环境资源保护及提高群众保护水环境资源意识的相关工作。一是加强X江河(市区河段)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控水质,建立X江河(市区河段)水污染事件的24小时处置回应机制,提高水质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加大X江河(市区河段)沿岸企业监管力度。严惩私设暗管偷排行为,实现X江河(市区河段)沿岸工业企业排放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管网,督促污水处理公司尾水达标排放。三是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宣传水环境资源保护的必要性、生活垃圾对水环境资源的危害、我市饮用水资源区划等相关内容,提高群众保护X江河的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五)第123项整改情况及成效经调查核实,建议提及的混凝土中转站为XX展南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我局采取多种措施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8月11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该公司开展监督性监测,厂界三个点位无组织颗粒物监测浓度分别为0057MG/M3、0440MG/M3、0054MG/M3,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规定的05MG/M3排放限值要求。一是督促企业采取各项降尘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该公司更换了5套脉冲袋式除尘器,添置了1台新型空压机,由专人负责场地保洁、清洁上料皮带、地仓等,并配置低压粉料输送系统,有效消除了水泥等粉料装卸和运输产生的粉尘,有效减少了场地扬尘。二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将该公司纳入环境监察“双随机”管理系统和XX市建材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范围,对企业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并组织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三是督促企业加快搬迁进度。该公司已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地块内的两处高压电杆迁移、煤气管道以及周边涉及居民通行的道路问题,正在办理规划、环评等各项审批手续,我局将积极协助该公司的搬迁事宜。(六)第441项整改情况及成效我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一是加强环评审批管理。配合行政审批局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县(区)环保局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把好环境准入门槛。二是强化水污染防治。编制XX市水污染防治2017年度工作计划,启动X江河流域水质提升工作,重点开展X江流域水质提升规划方案编制和泗维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前期调查工作,积极推进洛清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包括X江区、市北部生态新区的市区小支流水质环境状况监测和污染调查工作。三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编制XX市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度实施计划,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促进空气环境质量改善。进一步加大城市扬尘整治力度,联合市住建委、市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加强建筑施工扬尘、城市道路扬尘的管控,开展建筑工地扬尘防控试点建设。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对钢铁、火电、水泥、汽车制造、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钢铁、火电、水泥、造纸、制糖等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力度,完成全市钢铁等8个行业超标问题整治,确保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专项防控,确保完成“大气十条”终期考核目标任务。四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为全国四个、XX唯一一个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试点城市,目前已对503个重点行业企业进行遥感点位,完成45家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开展农用地土壤详查,核实农用地点位5587个,完成农产品(晚稻)采样工作。推进土壤环境治理保护。制定产粮大县、粮源基地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启动编制XX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目前已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和项目招标工作。加强污染地块管理,在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推广应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分析利用。五是加强生态创建力度。开展生态乡村创建,36个生态乡镇、13个生态村向自治区申报命名。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展示中心建设,市园博园获“自治区级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开展全市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监管专项督查和“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治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活动,现场核实并处理了7个遥感监测疑似问题。加强和完善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建设,唯一一个没有确定边界的自然保护区完成了边界确定,2个自然保护区完善了管理机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积极谋划和指导县区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鹿寨县获中央农村环境治理资金2000万,在14个行政村新建43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六是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发挥网格作用,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加强现场监管,严查严惩严处环境违法行为,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加强与公安合作,有效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和超标排放含重金属污染物等涉嫌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七是落实各项环境监测任务。按照2017年全区环境监测工作方案、2017年全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做好全市空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做好日常空气质量预报及重污染天气预警,落实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跨界河流联合监测等,及时预警敏感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同时,扎实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及应急监测。(七)第546项整改情况及成效一是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已建成空气环境质量网络监测站6个,监测项目8项;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4个,监测项目17项。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160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89个、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6个。2017年,我市拟定在X东新区XX市第二中学新建1个区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评审,进入政府采购阶段,计划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工作。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仍在前期调研阶段,我局已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二是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全区环境监测方案的相关规定,定期对XX市重点排污单位开展监督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流量,废气无组织排放浓度;其中涉重金属企业严格按照排放标准的规定,监测重金属排放企业车间废气和废水排口(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以及企业总排口、雨水排放口。完成52家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上半年完成47家市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有5家企业因停产未监测,完成率100,监测公布率100。三是开展比对监测。对自动监测系统已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污染源,按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的要求,开展比对监测。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定期对外发布监督性监测结果和超标排放企业名单。四是加强信息发布。在XX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及XX环保微信平台发布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预报的相关信息;每月定期在XX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发布当月地表水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空气质量监测报告及煤质监督监测月报;每季度上传国控重点污染源的例行监测数据,监督并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及数据上传工作。(八)第615项整改情况及成效针对居民提出的水质不好问题,居民入户水质属于市威立雅水务公司管理,行政管理部门为市住建委。结合工作职责和意见建议,我局主要是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环境监管。根据水质监测结果,2016年以来,我市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评价为良好水质,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是强化环境监管力度。严格监管XX市4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和4个水厂。水厂隶属XX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供水能力54万吨/日,2016年总服务人口约113万,实际供水量为431769万吨/日。二是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我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