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PPT课件_第1页
自然人PPT课件_第2页
自然人PPT课件_第3页
自然人PPT课件_第4页
自然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分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第四章自然人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自然人及其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一)自然人概念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概念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2,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开始(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1.何为出生郑玉波:与母体相分离+保持其生命2.出生时间的认定独立呼吸说:胎儿全部脱离母体,且在分离之际有呼吸行为。3.出生时间证明顺位(1)出生证明记载推定效力-优先证明效力(2)户籍登记记载推定效力-优先证明效力(3)其他证据绝对证明效力,2,.,3,(二)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民事主体1.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受胎之时限于胎儿特殊利益:遗产/赠与/健康等不能使胎儿负担义务(不利益)胎儿可以做原告2.娩出时为死体的,自始不存在法定解除条件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一)一般原则:终于死亡1.自然死亡死亡时间证明与出生时间证明相同2.宣告死亡(二)死者人格的保护近亲属利益的保护,3,.,4,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概念(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2.民事行为能力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具有权利能力的人能否以其独立的意志去创设、变更或者消灭权利义务关系。,4,.,5,(二)行为能力与意思能力1.意思能力:指行为人能够判断自己行为性质和后果并作出真实意思表示的能力。2.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1)意思能力着重指生理、心理上的精神状态和辨别行为性质、后果的能力;行为能力除具备上述能力外,还要达到法定年龄。(2)意思能力应为“天然能力”;行为能力应为“天然能力”+“法定能力”。3.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联行为能力以意思能力为基础,没有意思能力就没有行为能力,有意思能力未必就有行为能力。,.,6,(三)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1.责任能力:又称不法行为能力,指行为人对自己民事违法行为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或能力。包括侵权责任能力和债务不履行责任能力。通常指侵权责任能力。2.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的关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责任能力主要标准,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财产状况有关例外标准。,6,.,7,(四)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1.所要解决问题不同:权利能力解决谁是主体的问题,而行为能力解决谁可以以自己的意思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问题。2.享有者范围不同:所有主体均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主体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3.起始时间不同: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行为能力始于取得意思能力,丧失于意思能力灭失。,7,.,8,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种类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概念:又称有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以其自己的行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2)范围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效果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9,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概念:又称部分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指自然人具有可以独立进行部分民事活动的资格。(2)范围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9,.,10,(3)效果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意思能力可支配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利益无损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为效力待定(145条)学者:通常不适用身份行为收养、成年监护协议等无效或特别财产行为遗嘱无效,10,.,11,3.无民事行为能力(1)概念: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2)范围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或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3)效果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司法实践,11,.,12,.,13,案例:根据民法总则,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A.可以同意该未成年人进行某项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B.可以同意该未成年人进行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C.不可以同意该未成年人进行某项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D.不可以概括地同意该未成年人进行任何种类的民事活动,13,.,14,案例:张强7岁,有绘画天才。他的画很受人们喜爱,有的还获了奖。张强对他的绘画作品()A.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合法行为,不论作者有无民事权利能力B.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需要作者享有民事行为能力C.不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要求作者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D.不享有著作权。因为绘画是合法行为,要求作者具有民事权利能力,14,.,15,肖特有音乐天赋,16岁便不再上学,以演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肖特成长过程中,多有长辈馈赠:7岁时受赠口琴1个,9岁时受赠钢琴1架,15岁时受赠名贵小提琴1把。对肖特行为能力及其受赠行为效力的判断,根据民法总则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6,A.肖特尚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B.受赠口琴的行为无效,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C.受赠钢琴的行为无效,因与其当时的年龄智力不相当D.受赠小提琴的行为无效,因与其当时的年龄智力不相当,.,17,第三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与制度价值1.概念:指对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制度。2.制度价值:为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提供救济,使其通过监护人得以间接参加民事活动。,17,.,18,二、监护人的设立(一)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1.法定监护:根据法律规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监护。(顺序)(1)父母当然监护人,可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2)祖父母、外祖父母;(3)成年兄、姐。,18,.,19,2.遗嘱监护:被监护人的父母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3.自愿监护:指依照法律本无监护义务,但主动提出愿意担任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个人或组织,并经有关部门(村/居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监护。4.协议监护: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含自愿监护中的其他个人或组织。,19,.,20,5.指定监护: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范围内的人之间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时,由特定单位指定监护人含自愿监护中的个人或组织。原则: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最有利于被监护人6.临时监护:指定监护人前,无保护的,由居委会或村委会、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民政部门等临时担任监护人7.机关监护:没有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由民政部门、居委会或村委会担任。,20,.,21,(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设立监护人1.意定监护:事先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2.法定监护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3.遗嘱监护:父母担任监护人时4.自愿监护5.协议监护6.指定监护7.临时监护8.机关监护,21,.,22,三、监护人的职责及法律责任(一)监护人的职责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法律行为2.保护或管理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4)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22,.,23,(二)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1.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原则。2.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3.尊重被监护未成年人的真实意愿4.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成年人的真实意愿,尊重被监护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三)违反监护职责的法律责任1.对被监护人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2.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4,案例:甲为一儿童影星,片酬颇丰,乙为甲的监护人。乙的下列行为哪些为合法行使监护职责的行为?A.因甲的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用其片酬予以支付的行为B.用甲的片酬赠与他人的行为C.用甲的片酬为甲购买人身保险的行为D.用甲的片酬为乙母购买房产的行为,24,.,25,案例:甲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一天,甲妻带甲外出散步,同村顽童乙上前挑逗甲,甲捡起路边的石块追打乙,甲妻虽奋力阻拦未果,乙被打伤花去药费2000元,对此2000元的药费应由()A.甲妻承担;B.乙的监护人承担;C.主要由甲妻承担;D.主要由乙的监护人承担。,25,.,26,第四节自然人的住所一、概念与意义(一)住所与居所1.住所:自然人长期居住生活及其参与的各种法律关系集中发生的中心地。客观说2.居所:指自然人为特定目的暂时居住的地方。,26,.,27,(二)住所在法律上的意义1.确定自然人失踪、死亡的空间标准。2.确定权利享有地和债务履行地。3.确定婚姻登记地。4.决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5.决定民事诉讼地域管辖。,.,28,二、住所的确定(一)法定住所:户籍所在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二)拟制住所1.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连续居住一年以上;2.住所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3.自然人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28,.,29,案例:张大来的原户籍所在地在杨村,1994年张大来从杨村开出迁住证,迁往李村。但在李村登记前,张大来得病,在县城关医院住院l年零3个月,病愈后张大来前往北京市打工,并在某区办理了暂住证,居住期限为6个月,现住在某区某街道某号。现问,张的住所应确定为何处?A.杨村B.县城关医院C.李村D.北京某区某街道某号,29,.,30,第五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一、宣告失踪(一)概念与目的1.概念:指自然人离开自己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2.目的为失踪人确定财产代管人;为失踪人的债权债务进行清偿。,30,.,31,(二)条件及程序1.须有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1)下落不明:指自然人最后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没有音讯的状况。(2)一般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从自然人失去音讯之日起算。(3)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或有关机关如军事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31,.,32,2.须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请(1)管辖法院: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2)申请人:近亲属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如其债权人和债务人。(3)申请书: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书面证明。.法院受理与宣告(1)受理(2)公告:公告期3个月(3)宣告:一审终审,.,33,(三)宣告失踪的效力1.效力:为失踪人确定财产代管人法定代理人;为失踪人的债权债务进行清偿2.财产代管人设置顺序: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如排位在前的人管理财产不利,应由后面的人管理(四)失踪宣告的撤销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返还财产及孳息,原物自然消耗不必返还,33,.,34,.,35,二、宣告死亡(一)概念和意义1.概念: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2.意义:结束下落不明的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不稳定状态。,35,.,36,(二)条件与程序.自然人下落不明须达到法定期间(1)一般下落不明满4年,从自然人失去音讯之日计算;(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或经有关机关证明不可能生存的,不受2年限制;(3)战争期间下落不明满4年,从战争结束之日或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36,.,37,2.须有利害关系人申请(1)利害关系人范围(无顺序)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的人。(2)申请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并行处理,.,38,(3)申请书:下落不明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的书面证明。3.法院受理与宣告(1)受理(2)公告:公告期间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3)宣告:判决之日意外发生之日,.,39,(三)宣告死亡的效力1.权利能力自动丧失;2.婚姻关系自动终止;3.个人财产变遗产,继承由此开始;4.子女可以被配偶一方单独送养,该收养关系有效;5.被宣告死亡人并未死亡,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6.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39,.,40,(四)宣告死亡的撤销1.条件: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2.撤销的效力(1)婚姻关系自行恢复,但配偶再婚或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2)子女被单独送养的依然有效;(3)被继承的财产应当返还,无法返还的适当补偿;第三人合法取得的,可不予返还(4)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致使被宣告死亡而取得财产的,无法返还的应当赔偿。,40,.,41,.,42,甲出境经商下落不明,2015年9月经其妻乙请求被K县法院宣告死亡,其后乙未再婚,乙是甲唯一继承人。2016年3月,乙将家里一辆轿车赠送给了弟弟丙,交付并办理了过户登记。2016年10月,经商失败的甲返回K县,为还债将登记于自己名下的一套夫妻共有住房私自卖给知情的丁;同年12月,甲的死亡宣告被撤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B.乙有权赠与该轿车C.丙可不返还该轿车D.甲出卖房屋的行为无效,.,43,例:甲有二子乙和丙。乙离家出走,经法院依法判决宣告死亡。后甲病故,遗产由丙继承。甲病故3年后,乙返回并要求继承甲的遗产,请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乙、丙均为甲的继承人,理由是甲与乙、丙之间是父子关系B.只有丙为继承人,理由是继承开始后,乙被宣告死亡C.乙无权要求继承甲的遗产,理由是遗产已由丙继承,该继承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D.乙有权继承甲的遗产,理由是乙为甲的继承人,且提出权利请求未超过诉讼时效,.,44,案例:1995年6月17日余某所乘的客轮触礁沉没,生死不明。余某的利害关系人若申请宣告余某死亡,最早应是哪一天才能向法院提出申请?A.1997年6月17日B.1997年6月18日C.1999年6月17日D.1999年6月18日,44,.,45,案例:丁某因一次沉船事故下落不明,后被法院宣告死亡。此后,有人意外发现丁某依然生存经其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请问:在下列哪此情况下,丁某因宣告死亡而消灭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A.原配偶再婚B.原配偶再婚又离婚C.原配偶再婚后其配偶病故D.原配偶虽未再婚,但拒绝恢复婚姻关系,45,.,46,甲2002年3月20日被宣告死亡,其遗产被甲妻乙、甲父丙和甲子丁继承。甲实际上自然死亡的时间是2002年5月6日,2002年3月20日至5月6日期间,甲又赚取了6万元钱。问:这笔钱应当由谁来继承?,.,47,案例: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妻丙、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下列哪种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