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述,一、诗经介绍(一)诗经的编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为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2,诗经的编集,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1、王官采诗。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何休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2、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我们认为:“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歌,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令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至于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统治者采集诗歌的目的,除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效果,以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3,(二)诗经的内容风雅颂的划分是由于音乐的不同。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它们产生的地方,除了周南、召南在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黄河流域。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作正声。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战争诗、徭役诗、爱情诗。,.,4,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载民”是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的图腾;以下接着歌咏草木、五谷的生长;“敬天常”即遵循自然法则;“达帝功”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这首古乐总的说来是反映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它有歌有舞,“投足”是一种舞姿,手里拿着牛尾,象征着耕作的动作。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5,1、国风的主要内容:(1)反映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处境,表达对统治者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愤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伐檀、硕鼠。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2)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兵役和徭役不仅给被役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使他们父母无人奉养,妻子无人照料而陷于难以存活的境地。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国风中还有一些思妇的诗,同样反映了兵役、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6,(3)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占有较大数量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卫风氓庸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还有不少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的健康、乐观的基调。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洧)。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7,(4)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丑行,鞭挞他们丑恶灵魂,表达了对他们的蔑视。庸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8,2、雅颂周颂是西周初年的作品,是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具有很浓的宗教气氛,它们用板滞的形式和典重的语言,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象武、桓、赉等篇,就是颂扬武王灭商的。周颂中还有一部分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的祭歌,其中写到当时的农业生产的情况和规模,是我们了解西周初年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史料。鲁颂、商颂主要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9,大小雅的分别,在于它们的使用场合不同。大雅用于国家的大典仪式;小雅用于一般的朝廷宴会。不过,这种用途的区别,最初也应该是由于音乐的不同而决定的。大雅大部分和小雅少数篇章都是在周初繁荣时期歌颂功德太平的,只是由于它们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乐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注意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小雅绝大部分和大雅少数篇章,是在周王室衰落到周平王东迁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深刻地反映了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的社会现实。作者大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人物。由于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他们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对本阶级的当权者昏庸腐朽持批判态度,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因而他们的创作具有较深刻的社会内容。,.,10,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赋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古人解释有两个系统一是从铺叙角度看:郑玄“赋之言铺也”。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赋者,敷陈之称也”。二是从直陈、直言角度理解:钟嵘诗评“直书其事,尽言写物,赋也”。2、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11,文心雕龙把比分为两大类:比义、比类。比义:以物比喻心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比类:以物比物。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比喻朝臣经常调换衣服。诗经中比喻的运用非常灵活,明喻、暗喻、借喻都有,在表情写物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有的比喻表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燕燕“泣涕如雨”;有的比喻显示抽象的心理活动,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有的比喻表示讽刺意义,硕鼠突出统治者的贪婪狡黠。,.,12,3、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兴都在每章开头。(2)兴皆是自然物构成的意象。(3)兴皆是“触物兴词”或“托物兴词”。诗经中较多的是“触物”,较少的是“托物”。触物兴词所起的作用:触发情绪的作用起情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以燕子群飞相随触发感情。象征(暗示)某种人事作用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其实三兮,倾筐堲之)。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迨其今兮、迨其谓兮)!象征老女求嫁。其实“七兮”、“三兮”到落光,象征自己青春年华的流逝。,.,13,烘托情绪的作用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用深秋早晨寒冷的空气烘托自己寻找伊人不遇的惆怅心情。趁韵作用,引起下文小雅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14,第二节诗经赏析,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5,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毛诗序“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2.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3.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诗。”4.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16,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一、选择了黄昏这个特定的时间来集中刻画人物的感情世界。二、以景启情,以景寓情。,.,17,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清代学者方玉润:“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18,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9,鉴赏要点1,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卫风氓总体上来说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20,鉴赏要点2,对比的写法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女主人公,生活幸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受尽屈辱。“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性格刚烈,认识清醒。“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氓,“氓之蚩蚩”、“信誓旦旦”,“二三其德”、“至于暴矣”,婚前:,婚后:,婚前:,婚后:,.,21,鉴赏要点3,诗歌三、四章皆以桑起兴,兴中有喻,且含对比。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暗示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体衰色减的过程,同时也揭示了她被男子从热爱到厌弃的因由。桑叶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颜的美丽和爱情生活的滋润;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子身心的憔悴和人生的变故。比兴手法的运用,达到诗歌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22,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23,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2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抒情诗传统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25,二、风雅与文学革新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26,三、比兴的垂范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有时“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四、体裁结构、语言艺术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27,赋诗言志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秦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龙岩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5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周口西华县中医院校园招聘17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公开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00名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市港航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4月四川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招聘见习人员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绥化市中医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甘肃交建中油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加油(气)员招聘13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京大学医院事业编制和校聘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4-2025年度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军工涉密项目管理制度
- 16949体系培训计划
- T/CAZG 003-2019亚洲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智慧仓储管理》课程标准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协议
- 电梯曳引钢丝绳维护保养制度
-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4)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SAP培训资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