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的自我观关键词自我、小我、大我、公我、私我,一、“我”的语义分析自我(self),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有关自我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我、自、己、咱、吾、余、俺、自己、朕、寡人、臣、哀家、臣妾、妾、下官、在下、小可、老朽、晚生、学生、弟子、鄙人、贫僧、贫道、洒家、奴才、草民、不才特点多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入手来指称“我”重素质尤其是品质推崇自谦乃至于自贬的称谓,“我”有7种含义(1)代词。表示第一人称。说文我部:“我,施身自谓也。”又表复数。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2)泛指自己的一方。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3)表示亲密。论语述而:“窃比于我老彭。”朱熹注:“我,亲之之辞。”(4)存有私见或固执己见。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注:“我,私己也。”(5)杀。说文我部:“我,古杀字。”(6)倾侧。说文我部:“我,顷顿也。”(7)姓。战国时有我子。汉书艺文志:“我子一篇。”,“我”之本原惟何?即对于一切倮(lu)生、非倮生,画一鸿沟之界,建国立都,设险自守,以与之宣战者也。质言之,“我”之名词,即个体与他体、此族与他族宣战之名词也。昔者何平叔少育于魏之宫中,画地而处其中曰“何氏之庐”,以为外是皆曹氏土地也。归玄恭当亡明之季,名其读书之室曰“己斋”,以为外是皆清夷土地也。此亡国士夫,痛其土宇沉沦,画所居之地,以示异于盗贼、夷狄之域中,虽非事实,聊以寓意耳。今人类莫不自名曰“我”,亦犹“何氏之庐”、“己斋”之寓意也。自我以外,皆非“我”也。“我”之性质,即独立之性质,即对于他人、他族宣战之性质。说文训“我”曰:“施身自谓也,从戈从扌。”扌者,杀之古文。戈而杀者,谓之“我”。,(续)其名他人也,谓之曰“佗”。佗本作它。它者,蝎蛇之谓也(古称人曰它,诗鹤鸣:“它山之石”。释文:它,古他字。周语不出于它矣。注:它,它族也。后人以佗代它。佗说文:“负何也。”非本训。)以戈杀为“我”,以蝎蛇为“他”,此古人宣战之意也。墨子曰:“圣王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夫人性罔不自卫,奚待圣王之教?禽兽害我,我必有以与禽兽战;暴人害我,我必有以与暴人战。不独倮虫之我为然,非倮虫之我亦莫不然。角而触者,以角之我而战也;爪而拒者,以爪之我而战也;螫而毒者,以蛰之我而战也。不能进其战之道与战之器,虫我也,恶我也;进其战之道与战之器,至于无疆,人我也,善我也。(易白沙),“我”的最原始的含义:对于他人、他族宣战之义“我”的一个重要引申义:“施身自谓也。”“个我”,它指仅以自己的身体实体为界限的“我”。“小我”(或叫私我)指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我”;“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我”。个我、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当小我所代表的人数逐渐减少,少到只有我这个“孤家寡人”时,小我就又回到了它的本源意义上,即个我。当小我所代表的人数逐渐增多,多至可以容纳宇宙万物时,这个小我就与大我合成了一个同心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人一向推崇的天人合一境界。,说明:1.圆心代表个我。2.圆心外面第一个圆圈代表核心家庭利益的我。3.圆心外面第二个圆圈代表大家庭利益的我。4.省略号,表示此处还有许多个代表各式各样“我”的圆圈。5.圆心最外面的圆圈代表天下利益的我,图3-1:中国人的自我示意图,费孝通(1947)曾说:中国人的行为特色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它是不需要与一个团体或群体相对而言的。结论:中国人的行为特色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二、“我”的内容(一)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老子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二)现实我和理想我(三)人前我与人后我(四)大我与小我例:老师舍女救学生(载现代快报2004年6月18日A10版)(2004年6月)15日,四川省渠县宋家乡玉山村小学的一间教室突然垮塌,导致28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受伤。在血肉和纷坠如雨的砖石木头的抗争中,发生了特别感人的一幕:山村代课教师吴艳丽,在年仅4岁的女儿被下落的砖头砸倒、血流如注的时候,她却作出了首先抢救和女儿一起受伤的学生的选择。结果,被先救出的学生安然无恙,女儿却身负重伤,至今仍躺在重症临护室,尚未完全脱离危险。,(五)公我与私我韩非子饰邪所说:“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六)表我与里我三、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一)中国人自我表现做人里我表我图3-2:中国人的自我表现示意图,(二)中国人的自我特点1.是一种私我观,且内外有别圈内人圈外人2.推崇牺牲小我成全大我3.是一种自制式的“我”(推崇自制)4.偏爱谦虚“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织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王阳明语),5.崇尚柔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后世受老子思想影响至深的人,至少在三个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推崇柔我”的心态:在人格修养上,其“我”多有贵柔、畏争、能忍、谦下、藏锋(藏巧示拙)、重防、能屈能伸和内方外圆等特点。在身体保健上,主张养身的关键是使“我的身体”“柔软”。在审美心态上,中国人一向推崇阴柔之美、女性之美。,6.追求无我庄子逍遥游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推崇自强8.多是一种依附性的自我9.表里不一10.重礼节11.怕“出格”12.随大流,13.好兜圈子它指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心理与行为方式:人们喜欢用模糊性的语言、间接的方式来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主张、要求或评价。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习惯用模糊性词语来与人交流;第二,喜用间接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习惯用复数代词来指称自己与他人。,14.喜含蓄它指中国人喜欢用间接、委婉、含糊等方式来表现自我的一种心理与行为方式。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与人交往里;第二,典型地反映在中国人表达心情如喜悦之情的方式之中;第三,体现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中国人所创造的艺术品里。旗袍比基尼,“喜含蓄”与“好兜圈子”的比较喜含蓄与好兜圈子的相通之处是:(1)二者都采用间接、委婉或含糊之类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2)二者都与“面子功夫”密切相关;(3)二者有时可通用。喜含蓄与好兜圈子的相异之处在于:(1)喜含蓄一般还与中国人的害羞心理、谦虚心理和推崇内敛式做人方式等密切相关;而中国人喜欢兜圈子一般与这些心理无关;(2)二者的词性不同。“喜含蓄”多带褒义,“好兜圈子”多带贬义;(3)二者的使用场合也不尽相同。,四、中西方自我的差异(一)“自我”含义上的差异1“自我”含义的大小有差异西方人的自我更为强调的是“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中国人的自我更为强调的是“个人对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图3-3中国人的自我边界示意图,图3-4:西方人的自我边界示意图,2对自我的核心内涵的认识有差异西方人对自我的理解侧重于自己对自己的独立认识。中国人向来不倾向于认为在一些具体的人际关系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人格”。(尔侬我侬,忒刹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管仲姬),(二)自我结构上的差异1“本我”、“自我”和“超我”所占的比重不同2对待身体我与心理我的态度不同3对待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态度不同4对待公我与私我的态度不同(三)研究自我的角度有差异,(四)无我与重我的差异(五)对自我最高境界追求态度与路径上的差异五、对当代中国人培育具文化根基的健全自我的启示1健全的“我”是一个兼顾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我2健全的“我”是融道德我、理智我和审美我于一体的“我”3健全的“我”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会课件
- 煤矿安全员笔试题及答案
- 苏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重庆人和中学招聘教师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慈溪市综合实验高级中学(慈职校区)招聘派遣制教师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禁毒化学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云南文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六期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南大学附属中小学教师招聘1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新乡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聘代课教师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中职《机械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保监会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附标准规范答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干法——稻盛和夫
- 抗裂砂浆检测报告
- 案例华为人才盘点
-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讲解
- 乳铁蛋白与骨质疏松症
- 电玩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