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s使用说明书_第1页
Magics使用说明书_第2页
Magics使用说明书_第3页
Magics使用说明书_第4页
Magics使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D Magics v3.02 用户手册 2 目录 1 配置环境. 3 4.1 配置规格表 . 3 4.2 显视优化 . 4 2 安装和注册 . 6 3 模块说明. 7 4 使用说明. 8 4.1 菜单 . 8 4.1.1 文件. 8 4.1.2 工作台 . 15 4.1.3 帮助. 15 4.2 模式栏 . 17 4.2.1 加载模型/项目 . 17 4.2.2 卸载模型 . 17 4.2.3 模型基础信息 . 18 4.2.4 修复模型 . 19 4.2.5 生成支撑 . 21 4.2.6 卸载项目(模型). 23 4.3 工具栏 . 24 4.3.1 模型运动控制 . 24 4.3.2 视图缩放分栏 . 24 4.3.3 视图选择分栏 . 25 4.3.4 平台移动工具分栏. 25 4.3.5 测量工具分栏 . 26 4.4 信息栏 . 27 4.4.1 零件概况及自动排列 . 27 4.4.2 移动、旋转 . 27 4.4.3 指定顶面/底面 . 28 4.5 支撑参数详解. 29 4.5.1 公共. 29 4.5.2 基础支撑 . 31 4.5.3 支架支撑 . 32 4.5.4 点支撑 . 33 4.5.5 辅助支撑 . 34 3 1 配置环境配置环境 4.1 配置规格表配置规格表 输入接口格式 INTERFACE OF INPUT 标准接口格式 STL 文件(*.stl) 支持接口格式 STEP 文件(*.stp/step) IGES 文件(*.igs/iges) 项目接口格式 3dm 文件(*.3dm) STL 文件修复 STL FILE REPAIR 面片法向修复 面片裂缝修复 面片孔洞修复 自动多次优化 STL 文件摆放 STL FILE ARRANGMENT 自动排版 平移 手动 旋转 手动 特定面选择 多平台系统 MULTI PLATFORM SYSTEM 多平台选择 多平台参数定制 支撑自动生成 AUTOMATIC SUPPORT 自动支撑 支撑优化 手动支撑修改 支持 3D 机型 FDM/SLA/SLS/SLM 输出接口类型 INTERFACE OF OUTPUT 常用接口类型 SLC 文件(*.slc) CLI 文件(*.cli) 自定义接口 3dm 文件(*.3dm) 安装条件 INSTALLATION CONDITION 操作系统 Windows 7/8/8.1,以太网, IEEE802.3 CPU Intel i5 及以上 内存 4G 及以上 显存 2G(推荐独显) 硬盘 500G 质保期 WARRANTY 同版本软件 随机附送 终身免费 升级期 从安装日开始 3 年内 4 4.2 显视优化显视优化 3dMagics 在三维视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优化,因此在其运行时要求有高质量的 显卡性能。但与部分显卡处于“节能”或“性能(运行速度)优先”的电脑,请将显卡设置 为“质量优先”或“高质量” 。 图图 1 部分电脑上正常零件上出现红色的错误提示 这里以 Windows7/8 系统下 NVIDIA 显卡为例,对电脑显卡进行设置。 1鼠标右击桌面,或者打开控制面板(查看方式为:大图标 / 小图标) ,打开 NVIDIA 控制面板。 (如图 2、图 3 所示) 图图 2 右击桌面 图图 3 控制面板 2在“3D 设置”下选择“通过预览调整图像设置” ,点击选择“使用我的有线选择” 并将滑块指针移动到“质量”一侧。 (部分机器选择“由 3D 应用程序决定”亦可) 点击“应用” (如图 4、图 5 所示) 3重启电脑。 不同情况请百度搜索关键字:显卡性能设置 5 图图 4 显卡“高质量”设置 图图 5 显卡性能“由 3D 应用程序决定” 6 2 安装和注册安装和注册 1双击 3dMagics_steup.exe(安装包)开始安装,在将 3dMagics 安装到您的计算机后, 鼠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启动软件以进入注册界面。注册界面下图所示。 图图 6 注册界面 2点击注册界面的“Request No.”按钮以获得 16 位 SN 码。将 SN 码提交给中瑞科技, 中瑞科技将为获得使用权的用户提供注册码。 图图 7 16 位 SN 码 3将注册码输入注册窗口的文本框,并点击“Request”按钮以完成注册。 图图 8 注册 4成功注册后,关闭注册界面,便可打开 3D Magics 以使用;下次使用时,可双击 “3dMagics.exe”直接启动 3D Magics。 图图 9 3D Magics 界面 7 3 模块模块说明说明 如图 4-1 所示,3D Magics 主要分为菜单、模式栏、工具栏、信息栏、进度条和视图区 六部分。其中各部分功能如下: 菜单菜单: 文件、工作台、帮助; 模式栏模式栏:加载模型、卸载模型、基础信息、修复模型、生成支撑、导出数据; 工具栏工具栏:模型运动控制、视图放大/缩小、视图选择分栏、测量工具分栏; 信息栏信息栏:用于显示当前模式下,当前项目的各种数据与信息; 视图区视图区:显示项目的 2D/3D 实时图像; 进度条进度条:对于程序计算、处理进度的显示; 图图 10 界面模块分区 8 4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 4.1 菜单 菜单分为“文件” 、 “工作台” 、 “帮助”三部分。 4.1.1 文件 鼠标左击“文件(X)”或利用组合键“Alt + X”打开“文件”选项,如图 5-1 所示。 图 5-1 菜单文件 9 打开文件打开文件:加载模型文件/项目文件(快捷键:U) 。 图 5-2 加载模型文件/项目文件 图 5-3 加载进程序的 STL 文件(模型) 删除文件删除文件:删除加载进程序的当前的模型文件(点击图 5-3 右绿色箭头所示以选定文件) 。 10 导入项目导入项目:导入 3DMagics 的项目文件 .3dm 文件。 图 5-4 加载项目文件(.3dm) 图 5-5 加载入程序的项目 11 导导出出项目项目:导出(保存)当前编辑的项目到 3dm 文件。 12 设置设置:修改一些默认设置; 1) 设备 根据机器成型容器(设备)的尺寸来配置程序中操作平台工作台。 修改工作台配置:通过左下角的下拉列表选择设备来修改各设备的 XYZ 参数。 新建工作台配置:配置好参数后点击“新建配置”选择“当前配置”来创建新的工作台, 或直接点击“新建配置”后选择“默认”创建默认尺寸的工作台。见 图 5-7。 删除工作台配置:通过下拉列表选择设备后,点击“删除配置” 。 图 5-6 设置设备 图 5-7 新建工作台 13 2) 排布 设置自动排布零件时的零件间的间距。 图 5-8 设置修复 3) 修复 设置修复零件时的参数。 图 5-9 设置修复 14 4) 支撑 设置各种支撑参数。如图 5-10 到图 5-13 所示。详情请见 4.5 支撑参数详解支撑参数详解 图 5-10 公共支撑 图 5-11 基础支撑 图 5-12 支架支撑 图 5-13 点支持 5) 导出 设置导出 CLI 文件的参数。 图 5-14 设置修复 退出退出:关闭软件; 15 4.1.2 工作台 选择工作台(如图 5-15 所示) ,快捷键:Alt + Y。工作台的设置在菜单栏:文件 设置 设备。 图 5-15 工作台 4.1.3 帮助 选择帮助 (如图 5-16 所示) , 快捷键: Alt + Z。 工作台的设置在菜单栏: 文件 设置 设 备。 图 5-16 帮助 帮助文档帮助文档:打开此帮助文档。 意见反馈意见反馈:向中瑞科技反馈您宝贵的意见。如图 5-17 所示。 图 5-17 意见反馈 16 软件软件注册注册:对软件使用进行注册。 图 5-18 软件注册 关于关于软件软件:浏览软件版本、版权信息和中瑞科技的信息。 图 5-19 关于软件 17 4.2 模式栏 4.2.1 加载模型/项目 左击模式栏第一个按钮:加载按钮,弹出文件浏览框以选择需要加载的模型或项目。界 面左下角将有进度条显示加载进度。同菜单中“打开文件” 。 4.2.2 卸载模型 左击模式栏第二个按键:卸载按钮,将被选中的零件予以卸载。同菜单中“删除文件” 。 18 4.2.3 模型基础信息 在视图区顶部标题栏选中零件零件页面页面后, 左击模式栏第三个按键: 基础信息按钮, 转到 “基 础信息”模式,在界面左侧信息栏显示项目的基础信息。当进入“模型修复”模式或“支撑 生成”模式后,边可使用该功能返回“基础信息”模式。 19 4.2.4 修复模型 在视图区顶部标题栏选中零件页面零件页面后,左击模式栏第四个按键:模型修复按钮,进入模 型修复模式, 界面右部信息栏将显示模型可能存在的破损的信息以及多种修复选项。 一般而 言,在显示有破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点击“自动修复”按钮开始修复损坏的模型;也可能根 据损坏的特定情况选择下方更多的特定修复选项。 修复开始后, 界面左下角将有绿色进度条 将显示修复进度。 20 三角面片修复 壳体修复 孔洞修复 21 4.2.5 生成支撑 在视图区顶部标题栏选中零件页面零件页面后, 左击模式栏第五个按键: 支持修复按钮, 进入 “支 撑生成” 模式, 并开始自动生成支撑, 并在界面左下角有绿色进度条显示生成进度。 进入 “支 撑生成”模式后,模式栏上所有模式按钮均变为灰色“不可用” ,同时模式最右出现“退出” 按键,用以点击退出“支撑生成”模式。在“支撑生成”模式下界面右侧信息栏上显示所有 已生成的支撑列表、支撑编辑选项、支撑优化按钮,用于调整和优化自动生成的支撑。 22 4重新生成并退出 1选择零件,点击生成支撑 32手动点击添加支撑点 2进入支撑编辑模式 31 框选或单个删除多余 的支撑点 23 4.2.6 卸载项目(模型) 左击模式栏最后一个按键: 项目导出按钮, 点击后右侧信息栏出现导出选项用以指定导 出的 slc 文件的层厚等属性设置,默认层厚 0.100mm。设置完毕后点击“导出 SLC”按钮, 开始生成 SLC 文件,界面左下角将有绿色进度条显示导出进度。导出的 SLC 位置是导入的 STl 文件所在的位置。 由文件:XXX.stl 产生的文件有两个:XXX.slc(模型切片文件)和 s_XXX.slc(支撑切 片文件) 。在机器上使用 ZERO 软件打开模型切片文件即可导入两个配合文件。 24 4.3 工具栏 在导入项目或加载零件后,界面左侧工具栏提供众多工具按键。 4.3.1 模型运动控制 导入的模型的运动控制包括:平移、旋转、远近缩放。右击工具栏第一个分栏 的按钮:运动按钮,点击之后片刻使用鼠标控制模型运动。其中: 1在视图区内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可拖动模型或工作台在视图区里进行平移运动; 2 在视图区内按住鼠标右键不放, 可拖拽模型或工作台在视图区绕自身中心点进行旋转; 3在视图区内向,后滚动鼠标滚轮,可放大视图(拉近模型) ;向前滚动鼠标滚轮,可缩 小视图(拉远模型) ; 4.3.2 视图缩放分栏 工具栏第二个分栏缩放工具栏的按钮分别是视图放大按钮、视图缩小按钮和 框选放大按钮。 视图放大按钮、视图缩小按钮的效果分别与鼠标滚轮向后、向前一致,分别 用于放大和缩小视图。 点击框选放大按钮后,在视图区鼠标左键按下不放,并拖动框选出需要放大 查看的区域。如图5.3.2-1 到图 5.3.2-2 所示。 图 5.3.2-1 框选放大 图 5.3.2-2 框选放大 25 4.3.3 视图选择分栏 工具栏第三个分栏视图选择栏的按钮分别是:俯视图按钮、仰视图按钮、正 视图按钮、后视图按钮、左视图按钮、右视图按钮、全局视图按钮。其中,全局 视图按钮将视图复位到第四象限内,以特定角度观察整个工作空间。其余按钮分 别以其的名称对应将视图转为俯视图、仰视图、正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 图。 图 5.3.3 全局视图 4.3.4 平台移动工具分栏 当视图区选择为工作台页时,工具栏第四个分栏的按钮:平面移动按钮。点击 该按钮之后, 视图将切换为俯视图, 使用鼠标左键可以在 XY 平面内拖动单个零件; 鼠标右键将从旋转功能变为拖动整个工作台(零件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并不变动) 。 26 4.3.5 测量工具分栏 当在视图区选择为零件页时,工具栏第四个分栏测量工具栏的按钮分别是:点 到点测量按钮、点到线测量按钮、点到面测量按钮、线到线测量按钮、面到面测量 按钮、消除按钮。其中,最后一个按钮,消除按钮用于消除前面按钮在模型上产生 的测量痕迹(距离数据和标线) ;其余按钮分别以其的名称对应测量模型上点到点、 点到线、点到面、线到线、面到面的距离。 点到点测量 点到线测量 点到面测量 面到面测量 线到线测量 27 4.4 信息栏 4.4.1 零件概况及自动排列 当视图区选择为工作台页面时,信息栏上半部分如左 图所示,提供是否显示零件的多选框操作,显示是否有支 撑和零件的文件路径信息。 在 Offset 文本框输入零件间距,点击“自动排列”按 键可在工作台上排列已加载进入项目的零件。 在菜单:文件 设置 排布:轮廓偏移,也可以 对 Offset 进行设置 4.4.2 移动、旋转 除利用鼠标对模型或工作台进行移动之外,还可以信息 栏的此区域进行更为精确的移动、旋转控制。本区域位于信 息栏的下半部分。 前提:视图区为工作台页面;或视图区为零件页面,点 击基础信息模式按键。参见 5.2.3 模型基础信息模型基础信息。 其中,移动页中单选框; “绝对位置”指将零件原点移 动到以工作台坐标系(X,Y,Z)位置; “相对距离”指在 零件当前位置上以工作台坐标系为参照在三个坐标轴上移 动 X、Y、Z。 28 4.4.3 指定顶面/底面 视图区选择零件页,信息区下半部分提供两个按键“拾取并指定底面” 、 “ 拾取并指定 顶面” ,分别用以指定底面/顶面。点击按键后,将光标移动到视图区模型上,被光标覆盖的 模型上的平面(三角面片)将被“点亮” ,移动鼠标到需要被指定的面,左键单击选定。模 型将以被选定的面作为底面/顶面重新摆放模型。 29 4.5 支撑参数详解 位置:菜单文件设置支撑 4.5.1 公共 (1) DipAngle(悬面角度)(悬面角度): 法向朝下,并且和(0,0,-1)向量夹角小于 DipAngle 的面为悬面。 (2) Slop(悬线角度)(悬线角度): 线的倾角小于 Slop 的为悬线 (3) CantileverLimit(悬臂过滤)(悬臂过滤): 悬臂面和线优化距离,如下图: 30 (4) FS_PolygonOffset(XY 偏移)偏移) :支撑面所在的轮廓向内收缩距离,生成的支撑点的位置与 此有关。如下图: (5) PS_Interval(支撑点间距)(支撑点间距) : 一个区域中的支撑点间的距离,关系着该区域填充的支撑 点的稀疏还是稠密。 (6) P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