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等。高考在本课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就考查的方式而言,可能对某方面或几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2011年的复习备考应该注意如下重点问题。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通常以故诗词、名言警句、历史人物的事迹、年度间的重大活动为载体,以引文型选择题的形式呈现。2.结合“红军长征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阅兵精神”等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3.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震救灾和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4.结合加强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中华文化;世博会展现中国元素、志愿者展现当代人风采;弘扬抗震精神,共建美好家园;传承奥运遗产,弘扬奥运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航天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理解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繁荣中华文化的必要性。5.从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分析这一活动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和对民族精神的振奋作用。,6.结合当前大量“海归”人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发挥聪明才智的事迹,分析爱国主义的时代性。7.从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尤其是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抗争和当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高考命题很可能选用涉及以上内容的事例材料或引文材料,考查从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以上知识论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团结统一是指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升华,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要结合政治生活中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理解这一内涵。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将之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它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误点警示)不能正确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学生要学会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经常用来分析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更多的是要结合时代精神,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例题】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A.B.C.D.,【解析】错选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材料并没有反映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从“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从“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故正确,答案为C项。,C,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有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联系,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就是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区别,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华文化,2.(误点警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不仅仅是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1.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爱国主义,具体,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例题】“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优秀的诗句表明A.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爱国主义具有时代性,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中国人民具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人民尊严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例题】2009年第2期瞭望刊登了一篇名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文章。该文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引起网友热议。文章指出:“人们一谈起爱国,往往会联想到金戈铁马,血洒疆场。实际上,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之时,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这说明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C.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解析】错选A项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错选C项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只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才是一致的;错选D项是因为没有看到材料并没有强调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表明了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故B项正确。,B,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和。,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1.正确理解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体现了民族精神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例题】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是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的最终根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鲜明的和。A.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B.民族性改革性创新性C.传统性时代性创新性D.传统性改革性先进性,A,(误点警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2)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3)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例题】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我国必须A.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B.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心C.在一定时期内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D.大力促进外来思想文化的发展,【解析】材料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振兴中华民族精神,故A项正确。B项错误。因为经济建设是中心。我国必须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故C项错误。D项与题目无关。,A,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的必然要求,是的要求,是的需要。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青年人应成为民族精神的、和,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强基固本,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正确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1)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做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例题】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A.B.C.D.,【解析】本题易错选,错在没有正确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正确。,A,1.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1)二者相辅相成,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只有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民族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关系,(1)区别: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经济建设是物质生活领域的问题,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2)联系: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事业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中心,经济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物质保证;民族精神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3.(误点警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为了抵制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1)抵制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目的之一。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题目观点片面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4.对待民族精神问题的几点认识,(1)不能笼统地说哪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最宝贵。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很难说哪种民族精神宝贵,哪种民族精神不宝贵。(2)不能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文化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01.(2007年高考海南政治16题)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B.C.D.,【解析】本题应选C项。由对联可知,应为国家兴亡尽到个人的责任,即使面对种种艰难也在所不辞,对联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方面重在强调国家的重要性,故不符合题意,正确,所以选C项。,C,02(2007年高考海南政治15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B.C.D.,【解析】本题应选D项。由题意可知正确;两岸人民思念故乡的情结表明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正确;同时,对祖国统一的拥护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正确;表述错误,排除。所以选D项。,D,03(2008年高考海南政治18题)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B.C.D.,【解析】本题应选B项。本题设问是对民族情感与文化情结的思考,正确地说明了民族情感的作用;中的“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观点错误;的“积极推动作用”与“民族情感”不对称,因为民族情感也会出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具有“推动作用”。,B,04(2009年高考海南政治15题)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B.C.D.,【解析】本题应选B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已有之,故的说法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其中“世人普遍认同”的说法太绝对,故排除含的选项,本题选B项。,B,05(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33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A.B.C.D.,【解析】本题应选B项。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表彰劳模实际上更注重表彰劳动模范的精神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奏响时代的主旋律,故说法正确;表彰劳动模范更重要的是发扬他们的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故的说法错误;表彰劳模有利于引导人们热爱劳动,但不可能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故的说法错误。,B,06.(2010年高考江苏政治23题)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B.C.D.,【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要从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原因,根据教材,正确当选,不符合题意。,B,07.(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第40题第3小题)(8分)在长期的抗实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须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分)【解析】第(3)问主要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论证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中所述事例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回答本题的后半问时,考生要根据“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这一知识点结合背景材料进行适当变通。【答案】(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国庆阅兵振奋民族精神,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国庆阅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第一,这次阅兵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展示,对于进一步坚信党的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材料采购审批流程表
- 《人类历史上的火山》(第三章)英汉翻译践报告
- 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专题汇编
- D汽车电子公司智驾产品研发流程改进研究
-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
- 不限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大类
-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新农村形象建构研究-兼论毕业作品《稻之语》
- 高中信息技术 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联赛说课稿 树型动态规划的实例分析
- 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案例分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2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房地产估价师历年真题汇编与房地产估价师历年真题汇编试卷
- 25秋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每日一练小纸条80天
- 腱鞘炎防治与康复指南
- DL∕T817-2024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血透发热护理查房
- 农田水利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及安全管理措施
- 大面积脑梗塞取栓术后护理讲课件
- 眼镜货物进出管理制度
- 电厂班组建设管理制度
- 2025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公需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生航空航天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共13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