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1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2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3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4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作者曹之然李万明曹娜娜摘要创业绩效结构的明确不仅有利于创业理论的企业成功程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研究对于发展创业理论和指导创业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学术界虽然对创业绩效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但是对于创业绩效结构的定义却依旧模糊。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企业星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创通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启点设计与策划有限公司作为访谈样本,并在XX年12月份就公司简介、关键事件、创业感言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每家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一般来说,公司里的高层管理人员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全面、可靠,这也是当前国际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个标准。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每次访谈我们都在争得对方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录音,并且在每次访谈结束后都根据YIN的“24小时规则”将当天的访谈录音整理成文本资料。同时,我们还会从公司相关成文文件或网络等多个渠道获取二手资料以进一步充实案例写作资料。最后根据“忠于原味”的原则将资料编辑成三个案例,并将案例初稿反馈给被访者进行检查、核实,然后加以修正、完善。三内容分析2/7首先,我们根据研究的问题,将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情景信息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最小的内容分析单元,三个案例中总共含有82个分析单元。然后,为提高本研究的可靠性,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创业管理研究人员参与了建立内容分析类别的研究工作,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词汇来描述各个分析单元所体现出来的创业绩效测量指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归纳,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性、排斥性和完备性的内容分类原则,初步得到了创业绩效的RSG结构维度声誉、生存、成长。LOCALHOST在编码过程中,我们要求三位创业管理研究人员进行各自独立的单重归类,即把每个分析单元归人最合适的内容类别中,即使某个分析单元同时带有其他类别的属性也是如此,如果某个单元的涵义十分含糊,则放弃分析。为了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没有告诉编码者研究的真实目的。最后,我们对编码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一般可以通过计算编码者一致性程度得出,计算公式为CAT1T2T3T1T2T3,其中T1表示编码者A的编码个数,他表示编码者B的编码个数,13表示编码者C的编码个数,T1T2T3表示三个编码者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T1T2T3表示三个编码者各自编码个数的并集。计算得出本研究编码者在声誉、生存、成长内容类别上的一致性程度分别为、,均达到可接受的信度水平。内容效3/7度的评定主要通过经验判断进行,一般是请一些熟悉该测量内容的人员来评判,以确定测量项目与需测量内容范畴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内容效度评定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内容效度比”CONTENTVALIDITYRATIO,简称CVR,它的计算公式为CVRNEN2N2,式中NE为评判中认为某项目很好地表示了测量内容范畴的评判者人数,N为评判者的总人数。这个公式表明,当认为项目内容适当的评判者不到半数时,CVR为负值,如果所有人认为内容不当时,CVR;当认为项目合适和不合适的人数对半时,CVR0;而当所有评判者认为项目内容很好时,CVR1,00。为了检验本研究中各分析单元在多大程度上表示了创业绩效测量指标的范畴,我们分别计算了三位编码者对82个分析单元编码结果的CVR值,结果显示有68个分析单元的CVR,14个分析单元的CVR。由此可见,本研究的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四研究结果1声誉。我们通过对案例中关键事件的分析发现,受访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将公司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以及诸如“星光房产值得信赖”的客户信任、“创通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暖”的员工满意、合作方信任、供应商满意等称为一种成功。案例中的创业感言部分使这种成功的评价标准得到4/7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而企业声誉正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有关企业的行为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对企业做出的全面评价。因此,我们将这些具体的评价标准归纳为创业绩效结构的第一维度声誉,它包含了36个分析单元。美国声誉研究所的FOMBRUN等提出的“誉商”是目前公司声誉测量的主流方法,它充分考虑了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其有效性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验证。国内的不少学者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背景下的声誉模型。生存。创业绩效区别于一般组织绩效的关键在于创业型企业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首先必须能存活下去。关于“生存”绩效的操作性定义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认为企业还没有清算破产就是“生存”。但这样定义如果取样到的是濒临破产的企业,显然与研究者期望的“生存”含义不符。一种认为应该追踪创业企业的历史,能坚持很长时间仍健康存在的显然是“生存”能力很强的企业。这样定义虽然比较符合“生存”的原始含义,但却将研究样本限定在一些已经发展多年的“老”创业企业范围内,对于新成立不久的初创业企业则难以适用。新近的研究则倾向于从企业已存在的生命周期以及计划未来至少持续经营八年以上的可能性大小两个方面来衡量创业企业的“生存”绩效。这种方法相对更为全面、贴切,因而近来受到很多5/7研究者的青睐。成长。销售额的增长、利润的增长被视为是衡量企业成败的标准,这些指标本质上体现的是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成长,包含了41个分析单元。从现有的实证文献来看,“成长”的操作性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指标的增长,如销售额、净利润的增长等,这类指标在现有文献中运用的最多;二是获利潜能的增长,如市场份额、员工人数的增长等。很多初创企业由于市场战略定位的需要,往往在开始的相当长时间内处于非盈利状态,但实际上却很具有市场竞争力,这时只用表面的财务指标增长数据难以说明真实问题,因此可以考虑用获利潜能指标来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研究表明,有80的创业者以新创公司的成长为主要目标。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和员工人数的增长作为绩效指标反映了新创企业的特点,新创企业常常没有盈利的历史,并且在初始大量投资的前几年并不期望获利;另一方面因为小企业过去收入的成长能够促进未来的成长,并且对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理论挖掘理论源于实践,从案例中得到的创业绩效的RSG结构6/7维度成为我们挖掘理论的逻辑起点。根据声誉、生存、成长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创业绩效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这两大利益主体。站在矛盾论的高度,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对立性体现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利益侵害,其统一性体现在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密不可分。得益于企业契约理论中“契约”分析视角的启迪,并考虑到企业契约理论中内部利益相关者股东、经理的局限,我们首先对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将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的范畴,然后将契约视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契约的质量声誉和数量生存、成长的测量来测量创业绩效,在富有丰富哲学内涵的契约基础上建立的创业绩效测量理论也因此而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无独有偶,沈超红在其博士论文中构建了“基于合约的创业绩效理论”,并验证了其有效性。这为我们的研究节省了大量笔墨,但我们认为该理论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局限为员工与客户,从而导致操作中只是通过“员工承诺度”与“客户信任度”两个纬度来测量合约执行的质量等问题。这种狭隘的利益相关者已经遭受到了相当的批评,并且它无法对现实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给出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