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甲型病毒性肝炎_第1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甲型病毒性肝炎_第2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甲型病毒性肝炎_第3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甲型病毒性肝炎_第4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甲型病毒性肝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 人类的疾病有很多,为便于大家了解掌握, 本文收集整理了疾病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 尚未掌握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 别名:别名:甲型肝炎 简介:简介: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 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及青 少年,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 常有发热,临床经过常呈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 部位:部位:腹部 科室:科室:消化内科 肝炎 症状:症状:黄疸 腹部肿块 肝肿大 黄疸 腹部肿块 肝肿大 恶心与呕 吐 腹泻 食欲异常 发热 肝功能衰竭 四肢无力 食欲下降 相关疾病:相关疾病:庚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 妊娠 合并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病因:病因:甲型病毒性肝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 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 毒(简称甲肝病毒)而得病。 症状病史:症状病史:甲型病毒性肝炎症状_甲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 1.急性黄疸型 (1)黄疸前期:感染者经1545天(平均30天)的潜伏期,大多 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倦怠无力、肌肉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厌油、 呕吐及上腹不适等,持续数日至2周。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主要体征 有肝区压痛及叩击痛。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低,淋巴细胞增高, 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尿胆红素阳性,ALT升高,抗-HAV IgM阳性。 (2)黄疸期:大约在发病后1周,发热消退,尿黄似浓茶,巩膜、 皮肤黄染,12周内黄疸达高峰。肝大,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患者有 轻度脾大,ALT升高,血清胆红素超过17.1mol/L,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持续2周至 4个月,少数有达6个月者。 2.急性无黄疸型 一般较轻,病程较短,易忽略,仅表现为乏力、食 欲减退、腹胀和肝区疼,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亚临床型),可有肝 大。抗-HAV IgM阳性及ALT升高,总胆红素在17.1mol/L以下。 3.急性淤胆型甲型肝炎 起病急,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尿色深黄,巩 膜、皮肤明显黄染,可有灰白便及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 直接胆红素为主,血清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等明显升高,ALT 中度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少数达3个月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外梗阻 性黄疸者。 4.重型甲型肝炎 急性重型起病急,发展快,病程在10天内,黄疸迅 速加深,频繁恶心呕吐、高度腹胀、极度乏力、出血倾向,并迅速出现 神经精神症状。主要体征有意识障碍、扑翼震颤,及肝浊音界缩小等。 血清总胆红素171mol/L以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低于 40%,胆碱酯酶活力、C3、血清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均明显降低。但亦有 黄疸不明显或无黄疸而先出现精神症状者。病程在10天以上者为亚急性 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急性重型。重型肝炎的主要并发症如下。 (1)肝性脑病:常见,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程度分为级。 级:睡眠障碍,精神紊乱,行为失常,表情淡漠或兴奋;级:精神错 乱,定向力障碍,计算力下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有扑翼样震 颤及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电图改变;级:昏睡状,呼之能 应,压眶反应迟钝,痛觉存在,肌张力增强,有扑翼震颤,锥体束征阳 性,脑电图异常;级:昏迷,呼之不应,对各种刺激无反应,肌张力 降低,脑电图有严重改变。 (2)脑水肿:较常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 碍、烦躁、血压升高、球结膜水肿、瞳孔改变(变小,中等度散大,忽 大忽小,不等大)及呼吸改变甚至呼吸骤停等,常与肝性脑病并存。 (3)出血:表现为皮肤黏膜瘀斑,鼻腔、口腔、牙龈出血。部分 患者可出现咯血、呕血、便血或尿血,甚至上消化道大出血。 (4)肝肾综合征:肝功衰竭时,肾血流量降低及肾小球滤过率减 少,肾的小血管高度痉挛,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1.流行病学史 有食用被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史,特别 是被污染的毛蚶、蛤蜊等半熟食品,或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消退后,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 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黄疸、肝大等临床表现。 3.肝功能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在黄疸前期即开始升高,2周内达高 峰,重型及淤胆型可达171mol/L以上;血清ALT在潜伏期后期开始上 升,AST亦可升高。重型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进行性下降。 4.特异性免疫学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AV IgM是 确诊急性甲型肝炎最可靠的方法,病后8周内保持高滴度,并持续至恢 复早期。 诊断: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 诊断 急性甲肝的诊断 甲型肝炎在过去20年中发病率已显着降低,仍是最常见的急性肝 炎。绝大多数感染的个例是无症状的,如出现症状,绝大多数病例的经 过是自限的。 临床表现: 潜伏期15-50天。前驱期中粪便排毒来自短暂的病毒血症。黄疸发生 前ALT出现高峰,伴有重度厌食、恶心、呕吐。黄疸期一般仅10余天。 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可以有多种非典型的临床类型,有两点尤为 瞩目: 无黄疸病例很常见,亚临床和临床感染的比例可达(1020): (1)中国人群lgG抗HAV检出率可达70%-80%,而广大感染者并无 黄疸史,不能忆及曾有肝炎发作。 (2)另一方面,有些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则可有显着而迁延的肝 内胆汁淤滞。没有特征性的生化改变,在进行系列检测时,ALT在甲型 比乙型肝炎上升和恢复都较快。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 人在2个月内恢复。随访上海80年代大流行中的1212例甲型肝炎病人,2 个月内临床和肝功能恢复正常者为63.4%,20.40%的病人需3个月,8.6% 需4个月,4.8%需5个月,1.5%需6个月,超过6个月才恢复的仅1.3%。未 发现进行性慢性肝病,但可有复发(复发性甲型肝炎),甚至多次发 作,同时粪便再次排毒,一般都发生在6个月内。 病原诊断:HAV 感染的诊断依据是以EIA检出HAV的抗体。血清IgG抗HAV表示过去感染 和对HAV的免疫,但如滴度继续上升则是近期感染。HAV感染2-3周后, IgM抗HAV常出现在临床症状之前,保持30-420天,大多数在120天内阴 转。这一试验灵敏、特异,单血清即可获得可信的诊断。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指标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引起的传染 性肝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多发。起病急骤,前驱期1-5天,发热,全身 不适,类似感冒症状;继而出现明显乏力,厌油食,恶心,呕吐等,常 被误诊为“胃炎”。故有人总结为:感冒加胃炎,警惕是肝炎。随后眼 黄,尿黄如浓茶。 确诊甲型肝炎首先应检查病毒学指标: (1)抗-havigm: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其出现与临床 症状及生化指标异常的时间一致,第2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患 者可达6个月以上。但个别病人病初阴性,2-3周后方检出阳性。所以临 床疑诊甲型肝炎,而抗-havigm阴性,应重复1-2次,以免漏诊。当前, 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且有简便,快速的 优点。抗-iavigg是既往感染的指标,因其是保护性抗体,可保护人体再 次感染故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易感人群。 (2)抗hav-iga的检测:iga型抗体又称分泌型抗体,主要存在于泪 眼,唾液,尿液,胃液,乳汁,鼻腔分泌物中,胃液中的iga可排入粪便 中,在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提取液中可测得抗hav-iga。可作为甲型肝炎的 辅助诊断。此外,粪便中hav的检测和血清甲肝核糖核酸(havrna)亦有 诊断价值,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总之,对 有典型症状的可疑甲型肝炎患者,伴转氨酶明显增高,可进一步查抗 havigm即可明确诊断甲型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鉴别不难。 甲型肝炎一般呈流行或暴发,以学龄前儿童及青壮年多见,起病 急,常有发热,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而乙、丙型肝炎多为散发,以 成人为主,多无发热。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有时不易鉴别,戊型肝炎亦 呈流行或暴发,亦有不洁饮食史,但发病年龄以153 9岁年龄组为多, 且淤胆型的比例较高,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病毒特异性免疫学检 测。此外,急性重型甲型肝炎须与中毒性及药物性肝炎相鉴别,主要根 据病前有无误食毒物或用药史。急性甲型肝炎并须与EBV感染相鉴别, 后者发热时间较长,常有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噬 异凝集试验阳性、抗-HAV IgM阳性等。在鉴别诊断时,还应考虑到全身 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等出现的肝大、黄疸、肝功异常。如患者系 孕妇尚须与妊娠急性脂肪肝相鉴别,该病见于初产妇,于妊娠后期发 病,有深度黄疸,急性腹痛,出血倾向,肝肾综合征及昏迷等临床表 现,尿胆红素阴性,超声波呈典型脂肪肝波形。 并发症:并发症:甲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_甲型病毒性肝炎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肝炎的并发症较少,其中比较常见的胆囊炎,偶见心包炎、结 节性多动脉炎。 治疗: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 多数急性甲型肝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经适当休息、合理的营养及 药物辅助治疗,病程大多可以自限。对于少数重型肝炎,应采取综合治 疗措施,加强支持疗法,阻断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积极预防 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主要措施如下。 1.休息 无黄疸型肝炎,临床无明显症状者不强调卧床休息。黄疸型 肝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黄疸基本消退,重型肝炎应绝对卧床休 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以利康复。 2.营养 急性期患者应进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 恢复期应给予充分的热量及高蛋白饮食。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时,应 限制蛋白饮食,以减少肠道氨的产生,预防肝性脑病。 3.药物辅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一般不主张过多用药,增加 C、E、K等维生素及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三磷腺苷(ATP)、辅酶A等, 同时可并用板蓝根、肝炎灵、强力宁及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如茵陈蒿汤 加减等。黄疸较深者,可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消化道症状重或有 恶心呕吐者,应适当补充液体。 重型肝炎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加强支持疗法:适当补充新鲜血、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 等; 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可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胰高血糖素-胰岛 素(G-I)疗法; 肝性脑病的治疗:减少肠道产氨及其吸收,可口服乳果糖。调整 支/芳比例,可用支链氨基酸(六合氨基酸)等; 脑水肿的治疗:及时、足量、使用20%甘露醇,每次12g/kg, 及50%葡萄糖注射液80ml,静脉推注,次/6h,交替使用; 预防及控制继发感染:如有感染应及时选用强有力无肝肾毒性的 抗生素,并须警惕二重感染;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预防肾功不全:血容量不足时,应注意补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 构。 预防: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预防_甲型病毒性肝炎怎么调理 预后 甲型肝炎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 恢复正常,最长不超过6个月,个别病程可达6个月以上。转慢可能性 小,尚未发现有慢性病毒携带者,重型病死率高。 1.控制传染源 急性患者应按消化道隔离至病后3周。托幼机构的患 者须隔离至肝功正常,病原学标志阴性。患者的粪便及排泄物应严格消 毒,对生产经营食品人员应定期查体。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