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什么是电,一、直流电:1747年,美国的富兰克林根据实验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并且定义了正电和负电的术语;1882年,爱迪生发明了直流电。二、交流电:1882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电气安全,主要内容,概述电气事故触电防护防雷、静电防护、防电磁辐射电气灭火触电急救,概述,电气安全,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但不仅如此。(电气电器)电气安全的特点:抽象性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尤其是静电和电磁辐射)。广泛性强电弱电、直流交流、静电流电、高压低压、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综合性既有工程技术方面,也有组织管理方面。,电气事故,电气安全事故概要-电气安全、事故定义电气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以及在预期的非正常状态下不会危害人身和周围设备的安全。电气事故:由电流、电磁场、雷电、静电和某些电路故障等直接或间接造成建筑设施、电气设备毁坏、人、动物伤、亡,以及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后果的事件。,电气事故分类,按事故对象分:人身触电事故设备烧毁事故停电事故电气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电击引起的二次人身事故按引起事故的电能的形态分:触电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及事故,电气事故的类型,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触电事故:有违章性质的触电死亡事故不低于50%,雷击事故:避雷设施损坏引起雷击,静电引起的事故:防静电老化引起爆炸,电磁辐射事故:由于设备损坏,长时间暴露在高辐射下而引发的伤害,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或电气元件损坏造成的。包括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合闸、电气设备损坏。特点: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发展为事故,并影响到人身安全。,用电过负荷引起的火灾事故:,电气事故的后果,人员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触电事故,触电事故的类型,电伤(外伤)电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损伤电光眼,电击(内伤)分直接电击与间接电击单线电击两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由电流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晾衣服,线破损火线露出,水,电击的类型,单线电击,两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高压电弧触电,高压危险,请勿靠近,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跨步触电,触电事故的特点,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特点:伤害内部致命电流小无明显痕迹,无预兆迅速降低防卫能力急救困难,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小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麻感、针剌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窒息、心室颤动等症状;电流作用将使胸肌发生痉挛,造成呼吸困难,时间较长时将发生憋气、窒息,稍后将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电休克是电流的强烈剌激导致神经系统的强烈反射作用,使血液循环、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都发生障碍,以致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减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现象。电休克状态可长达数天,甚至导致死亡。,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电流的种类电流的持续时间电流的途径个体特征,电流的大小通常,1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就会使人有不舒服的感觉,10mA电流人体尚可摆脱,称为摆脱电流,而在50mA的电流通过人体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当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就足以使人死亡。,电流种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个体特性,与皮肤状态有关。干燥:10003000,潮湿:500800,触电事故分布规律违章45%关联漏电35%移动式设备和暂设设备30%触及高处带电体20%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约各占1/2季节性明显,69月份最集中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农村触电事故多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事故多误操作事故多,防雷,雷电事故,雷电:是大自然分离和积累的电荷放电现象。特点: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有极大的破坏力。建议:建筑物和构筑物,特别是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发电厂、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油库,以及个人都必须考虑防雷措施。,雷电的特点:电流幅值大(10102KA)冲击过电压高(102103KV)冲击性强雷电的危害:电击毁坏设备或大规模停电爆炸和火灾,防雷装置,闪接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金属屋面可作为闪接器。避雷器:有阀型、管形和保护间隙三种类型。下引线:常用园钢或扁钢制成,要求路线尽可能短。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金属结构可用作下引线,但须连接可靠。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相同。要求:用园钢直径10mm,用扁钢厚度4mm、截面积100mm2,用角钢厚度4mm,用钢管壁厚3.5mm。,防雷措施,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照明电源必须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铅皮电缆或铁管直接埋入地中10米以上(水平距离,埋深0.50.8米)才能引入室内。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封闭罐或工艺装置,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小于两处,其间距不大于30米;接闪器、下引线、接地装置与邻近的导体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反击。,人身防雷:,雷爆时尽量少在户外逗留,最好穿不透水的塑料雨衣,可在汽车、船只或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躲避;离开墙壁或树木8米以上、离开小山、或隆起的小道;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铁丝网、旗杆、烟囱、宝塔、金属晒衣绳、以及无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在户内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设备1.5米以上;关闭门窗,以防雷球进入。,静电防护,静电事故,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特点: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产品质量。建议:在石油、化工、粉末加工、橡胶、塑料等行业,必须充分注意静电的危害。,防静电措施,接地和屏蔽:所有易燃物的贮池、贮罐以及输送设备、封闭的运输装置、排注设备、混合器、过滤器、干燥器、升华器、吸咐器必须接地;厂区的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必须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并予以接地;油槽车应连金属链条,并大地相接触,卸油时应接地;注油漏斗、工作台、磅称、金属检尺等辅助设备与工具均应接地;可能产生静电的固体和粉体加工设备均应接地。,人体防静电人体防静电主要是防止带电体向人体放电或人体带静电所造成的危害,人体静电的防止,既可利用接地、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等具体措施(不得穿用化纤衣物,穿着以棉制品为好。),减少静电在人体上积累,又要加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教育保证静电安全操作。,电磁辐射防护,电磁辐射事故,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主要是高频电磁场。危害:通过电磁波的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数百伏的感应电压,导致过电压、产生电击,或使邻近导体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干扰无线电通讯、影响电子装置的正常工作等。,人身伤害的症状:头痛、头晕、乏力、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如多汗、食欲不振、心悸等;脱发、视力减退、白内障、伸直手臂时手指轻微颤动、皮肤划痕异常、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心区疼痛等。特点: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并可能通过遗传因子影响到后代。,伤害特点:对人体产生功能性改变。所产生的症状一般在脱离接触后数周之内可消失。但在高强度、长时间作用下症状不易或不能恢复;并可能通过遗传因子影响到后代。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伤害是逐渐加重的、病情是逐渐发展的,一般没有突变过程。,电气防火防爆,危险场所分级,爆炸性物质分类类:矿井甲烷;类:爆炸性气体、蒸汽;类:爆炸性粉尘、纤维;,电气火灾和爆炸分析,危险温度产生的原因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电火花和电弧工作火花;事故火花;,电气防火防爆技术,选用适当的防爆电气设备;选用适当材质和安装方式的电气线路;变电和配电设备有足够的间距和适当的毗邻隔离条件;采用正确的接零和接地方式;保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电气灭火,注意触电危险和断电用绝缘工具操作开关设备;先操作油断路器后操作隔离开关、先操作磁力起动器后操作闸刀开关;选择适当断电点,以免影响灭火;剪断电线时,非同相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带电灭火安全要求选用适当的灭火机(如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用水抢灭火时,应采用喷雾水抢;如用直喷水抢,应将喷接地,和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带电导线断落地面时,应划出警戒区,以防跨步电压电击;人与带电体仰角应450,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充油设备灭火,可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机带电灭火;火势较大,应断电后用水灭火;如漏油燃烧,火势很大,应断电,并将油引入贮油坑,坑内和地面的油火可用泡沫灭火;防止燃烧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电缆沟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旋转电机着火,可降低转速,用喷雾水灭火,也可用二氧化碳、1211或蒸汽灭火,但不宜用干粉、砂子等灭火,以免损伤设备绝缘;,触电防护,安全电压绝缘屏护间距电气隔离,接地与接零漏电保护电气连锁安全工具,安全电压,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的电压值,也称安全特低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接触电压限值(相当于安全电压)为50V、并规定25V以下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我国规定工频电压有效限值为50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潮湿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限值为16V,直流电压限值为35V。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2V和6V为安全电压的额定值。,绝缘,绝缘是用不导电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9欧姆/厘米以上。常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云母、玻璃、木材、布、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绝缘破坏,在正常工作工作情况下,绝缘物也会逐渐“老化”而失去绝缘性能。高分子材料,还存在由于“老化”导致的绝缘性能逐步下降的问题。一般绝缘材料可正常使用20年。绝缘材料在恶劣环境条件会降低绝缘电阻值,腐蚀性气体、潮气、机械损伤也会破坏绝缘。,电击穿:绝缘物在强电场的作用下,遭到急剧的破坏,丧失绝缘性能的现象。使绝缘材料产生击穿的最小电压叫做击穿电压,此时的电场强度称材料的耐压强度。气体绝缘击穿后能自动恢复绝缘性能。多次液体击穿可能导致液体失去绝缘性能。固体绝缘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加强绝缘,加强绝缘包括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和另加总体绝缘三种形式。,a双重绝缘,b加强绝缘,1.工作绝缘2.保护绝缘3.加强绝缘,屏护,屏护:采用遮栏、护罩、箱匣、金属管等装置把带电体与外界隔开。类型:有永久性与临时性装置固定式与移动式装置使用要求:应与警示标志及联锁装置配合使用,一般要求材料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间距,线路间距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必须跨越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临时线路间距临时线路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米,室外不低于.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6米。,设备间距变压器与四壁的间距应大于0.61.0米;一般开关设备安装高度为1.31.5米;拉线开关高度可取3米;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0.31.5米;检修间距在高压无遮栏操作中,人体或工具与带电体的间距10KV以下应0.7米、2035KV应1.0米;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工具与带电导线的间距10KV以下应1.0米、35KV应2.5米。,电气联锁,防止电气事故的联锁装置防止非电事故的联锁装置,绝缘安全用具携带式电压和电流指示器登高安全用具临时接地线、遮栏和警示牌,电工安全用具,电气隔离,电气隔离的条件,变压器原、副边之间有加强绝缘;副边保持独立;副边线路要求:电压U500伏,长度L200米,或电压与长度的乘积UL100000伏米;等电位连接(即各设备的金属外壳互相用导线连通)。,电气隔离是指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实现电气上的隔离。一般采用电压比为1:1的变压器来实现电气隔离。,接地与接零,保护接地,不接地系统故障分析,保护接零,TT系统的危险在接地系统中,如果没有保护接地,当设备漏电时,人体接触漏电设备外壳将承受U=220V的相电压。如果有保护接地,当设备漏电时,人体接触漏电设备外壳时,受承受的电压为:UrRbU/(Ro+Rb),由于Ro与Rb大小相当,所以Ur将在100V以上,这仍是相当危险的。,保护接零是将设备外壳导电部份与系统零线相联接,在熔断器Fu的配合下,当设备漏电时,该相与零线短路,巨大的短路电流可使熔断器迅速动作,从而切断故障部分电源。,重复接地,有重复接地,无重复接地,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少零线断线时的危险;缩短了短路故障的持续时间;改善了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可在零线断线时降低漏电设备的接触电压,有重复接地,无重复接地,触电防护,漏电保护,漏电保护装置常用类型电压型;电流型(零序电流型、泄漏电流型);中性点型。,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适用于接地或不接地系统设备的漏电保护;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同时使用。漏电保护装置中继电器的接地体应与设备的接地体和接地线分开。,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零序电流型分电磁式、电子式两类;适用于接地或不接地系统设备或线路漏电保护。泄漏电流型灵敏度高,既能反映零序电流,也能反映泄漏电流。只能用于不接地系统。,电磁脱扣型漏电保护装置,中性点型漏电保护装置,只能用于不接地系统。,中性点型漏电保护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