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学考试整理知识点粒细胞系统1.成髓细胞:10 18 m,细胞体圆形或类圆形,细胞核占细胞的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均匀排列成细颗粒,核仁25个,小而清晰;细胞质数量少,染成天蓝色,透明,无颗粒。2.早幼粒细胞:12 20 m,比粒细胞大,核染色质比粒细胞粗,染色质颗粒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细胞质被浅蓝色、蓝色或深蓝色染色,并含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紫红色颗粒(即非特异性颗粒)。3.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10 18 m,卵圆形核或核的一侧开始变平,并可能有凹陷,凹陷约占细胞的2/31/2,核染色质聚集在索中,核仁隐约可见或消失;细胞质丰富,少数区域呈红色或微蓝色,含有大小一致的红色颗粒,即特定颗粒(至少形成一个区域)。嗜酸性细胞:15 20 m,细胞核与中性叶肉相似;细胞质中充满了浓稠、均匀且排列紧密的橙红色嗜酸性颗粒。(3)嗜碱性:10 15 m,圆形或椭圆形核,但通常轮廓不清,核染色质模糊;细胞质和细胞核含有少量排列紊乱、大小不一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4.晚幼粒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间充质细胞:10 16 m,核呈明显的肾形、马蹄形和半月形凹陷,但核凹陷程度不超过假定直径的一半,核染色质粗糙,排列较紧密,无核仁;细胞质丰富,淡红色,富含中性特异性颗粒。(2)嗜酸性粒细胞间充质细胞:10 16 m,核形状和结构与中性晚幼粒细胞相似。细胞质中充满大小一致的橙红色嗜酸性颗粒。(3)嗜碱性间充质细胞:10 14 m,肾形核固缩,轮廓模糊;少数嗜碱性非特异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5.刺伤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10 15 m,核凹陷程度超过假设直径的一半,核直径最窄部分大于最宽部分的1/3,呈带状弯曲,核染色质粗糙、粗大;细胞质中充满了中性粒子。(2)嗜酸性粒细胞:11 16 m,细胞核类似中性杆;牙髓中充满了嗜酸性颗粒。(3)嗜碱性刺粒细胞:10 12 m,有模糊的杆状核;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少量嗜碱性颗粒。6.分段粒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10 14 m,核分叶状,叶间丝相连或完全断开,通常分为25片叶,核染色质浓缩成粗小块,染成深紫色;细胞质丰富,含有红色的均匀细小颗粒。(2)嗜酸性粒细胞:11 16 m,细胞核分为2叶,核染色质结构与中性小叶核相似;细胞质中充满了粗糙、均匀的橙色嗜酸性颗粒。(3)嗜碱性分段粒细胞:10 12 m,34叶或无明显分叶。少量大小不同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中。(2)红细胞系统(1)前列腺:15 20 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呈钝角或瘤状突起。细胞核呈圆形、居中或偏置,约占细胞体的4/5。细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粒细胞粗而密,有13个核仁,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淡蓝色或深蓝色;细胞质量小,深蓝色,不透明,油画蓝色,无颗粒。(2)早期成核细胞:1018m 18 m,圆形或椭圆形核,占细胞的2/3以上,染色质颗粒浓缩,比红细胞粗,核仁模糊或消失;细胞质增加,染成不透明的蓝色或深蓝色,边缘可见肿瘤样突起。(3)嗜多染红细胞:8 15 m,圆核,约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浓缩成条索状或块状,中间有明显间隙,如碎饼干或碎砚,无核仁;细胞质的数量相对较大,由于在血浆中合成了不同数量的血红蛋白,它可以被染成不同程度的多色。正铬酸盐正常染色:7 10 m,细胞核圆形居中或偏移,不到细胞的1/2,核染色质密集聚集成暗紫色团块,结构不清,无核仁;细胞质的数量很大,因为大量的血红蛋白已经合成,它通常被染成浅灰红色或浅红色。网织红细胞:7.2 7.5 m,为晚期年轻红细胞新去核,不是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瑞茜染色是多色的红细胞,活体用亮焦油蓝染色后,细胞内可见蓝色细颗粒或线状或网状结构。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平均7.2m,呈圆盘状,两侧稍凹,中心薄,染色浅,边缘厚,染色深,粉红色,无籽。(3)单核细胞系统单体:15 20 m,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大圆形或类圆形细胞核,染色质精细,网状结构疏松,核仁13个;细胞质比其他原始细胞丰富,灰蓝色,不透明,边缘不规则或有假心影。(2)前单核细胞:15 25 m,核圆形或不规则,易扭曲、凹陷、切割等改变,核染色质较原始单核细胞粗糙疏松,有或无核仁;细胞质为浅灰蓝色,不透明,可见细小颗粒。单核细胞:12 20 m,核形态常不规则,有肾形、马蹄形、“S”形、分叶状、笔架形等。核染色质是松散的,有一个没有核仁的线状或条纹状结构。细胞质丰富,可见不透明的灰蓝色和细小的红色颗粒。(4)淋巴细胞系统1.原始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10 18 m,细胞体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染色质细颗粒,核仁12个;细胞质小,淡蓝色,透明,无颗粒。2.前淋巴细胞):1016m 16 m,圆形或椭圆形核,精细的核染色质和任选的核仁;细胞质较少,淡蓝色,偶尔有少量红色颗粒。3.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1215m,核稍向一侧圆形,核染色质排列紧密均匀,深紫色;细胞质相对较大,染有透明的淡蓝色,可能有少量大小不同的红色石青颗粒。(2)小淋巴细胞:69m,核相对小而圆,核染色质致密而大量,结构不清,紫红色;细胞质很小,像裸露的细胞核一样,可见时呈淡蓝色,通常没有颗粒。(5)浆细胞系统1.原始浆胚:14 18 m,圆形或卵圆形细胞体,圆形细胞核,占细胞的2/3以上,居中或偏移,有粗网状核染色质,紫红色,25个核仁;细胞质丰富,染成深蓝色,不透明,无颗粒。2.未成熟浆细胞(原质细胞):1216m 16 m,细胞体多为椭圆形,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的1/2,居中或偏移,细胞核染色质比原始浆细胞粗、密,开始聚集,呈深紫色红色,核仁模糊或消失;细胞质丰富,深蓝色或紫蓝色或蓝色火焰状,不透明,有时有空泡和少量石青颗粒。3.浆细胞:8 15 m,细胞核明显缩小,呈圆形,占细胞的不到1/3,并向一侧倾斜。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浓缩且呈块状,通常排列成没有核仁的轮状。细胞质丰富,染成蓝色或紫蓝色,不透明,有时有泡沫。细胞质可能含有小液泡和/或少量的石青颗粒。偶尔,细胞质中有大的红色或浅蓝色透明小球,称为罗素小体,由球蛋白聚集形成。(6)巨核细胞系统1.巨核细胞:15-30 m,圆形或不规则细胞体,大细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核染色质比其他原始细胞粗,粗网状或细索状结构,深紫红色,2-3个核仁,淡蓝色,不清楚不规则;细胞质较少,不均匀,不规则,染成深蓝色,无颗粒。2.前核细胞:30 50 m,形状不规则,核不规则,重叠,扭转肾形或分叶状,有粗或粗的网状核染色质或局部浓缩的小团块,排列紧密,有或无核仁;细胞质增加,假心影通常突出,染成蓝色或浅蓝色,在细胞核附近或多或少出现微小的红色石青颗粒。3.megakarycyte颗粒巨核细胞:4070m,最高达100m,形状不规则,核大,形状不规则,多分叶状,核染色质较粗,紧密排列成团,紫红色,无核仁;细胞质丰富,染成粉红色,混有蓝色,含有大量红色小颗粒,通常聚集成簇,但不形成血小板。(2)板状巨核细胞:4070m,最高可达100m,形状类似于颗粒状巨核细胞,只是细胞质中充满不同数量的红色微粒和血小板。(3)裸核巨核细胞:它是一种巨核细胞,在其细胞质解体后释放大量血小板,只留下一个核,称为裸核。4.血小板:细胞体很小,24m,圆形,椭圆形,逗号状,不规则,中心有小的紫红色颗粒,无细胞核。涂片上的血小板经常成群出现。(7)其他细胞1.组织嗜碱性细胞:又称肥大细胞,1220m,圆形、椭圆形、梭形、三角形等。核小,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移,核染色质模糊,结构不清;细胞质中充满圆形且均匀的深紫色嗜碱性颗粒。2.内皮细胞:8 22 m,极不规则形,多为梭形,核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呈网状,多无核仁;细胞质小,染成淡蓝色,边缘常模糊不清,通常沿细胞核长轴的两侧或一端呈尾状延伸,带有细小的紫红色颗粒。3.纤维细胞:细胞体大,不规则,多为长尾,有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1-数个),有细或粗的网状核染色质,有1-2个核仁,不清楚,成熟时无核仁。细胞质丰富,多位于细胞两端,淡蓝色,边界模糊,含纤维网和少量石青颗粒。4.成骨细胞:细胞体较大,2040m,长方形或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细胞成组分布,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常向细胞一侧倾斜,核染色质呈粗网状排列,呈深紫色,核仁13个。细胞质丰富,染成深蓝色或灰蓝色,边缘通常模糊不清。5.破骨细胞(OSTEO CLAST):细胞体巨大,60100m,形状不规则,类似巨核细胞,核小,数量多,3 100个,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大致相等,边缘清晰,相互独立,连接无籽丝,随机排列,核染色质粗糙,几乎每个核都有蓝色核仁;细胞质丰富,染有淡蓝色或淡红色,含有不同大小的紫红色细颗粒。6.脂肪细胞:30 50 m,细胞体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小,形状不规则,常向一侧挤压,核染色质细密网状,无核仁;细胞质中充满了大量液泡。7.组织细胞:细胞体大,2050m,形状多样,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有圆形、椭圆形、肾形细胞核,疏松的网状核染色质和24个核仁。细胞质有些不同,染色经常不一致,包括深蓝色、浅蓝色、灰蓝色等。边缘不规则或不清晰,无颗粒或含有少量天蓝色颗粒,细小或粗糙或厚度不等,可能有空泡或含有异物等。8.吞噬细胞: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细胞,而是一组在细胞质中含有吞噬物质的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包括单核细胞、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吞噬细胞的形态非常不同,取决于吞噬细胞的类型和吞噬细胞的数量。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通常有一个核,有时有两个核。细胞核通常被挤压到一边,染色质松散,核仁可选。细胞质稍有不同,淡蓝色或淡红色,常带有液泡,并有许多吞噬细胞,包括液泡、色素、颗粒、有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碳核、细菌等。有时吞噬细胞成堆存在。第二节异常血细胞形态(1)粒细胞系统异常形态1.白血病的粒细胞变化细胞体:大小不等,畸形。细胞质:Auer小体,颗粒粗大且增多。奥尔小体:细胞质中出现结构均匀的红色细棒状小体。原因是蓝铜矿颗粒的融合。它常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质中。细胞核:畸形、缺口、折叠、凹陷、扭曲、分叶等。如果在急性淋浴时细胞核容易破裂,有丝分裂像增加。核浆比:增加和不平衡发展(M2b)。核仁:大、数量增加或不清楚。2.巨粒细胞:可见于中期、晚期、极期和中期。常见巨晚幼,巨棒状。(1)形态特征:与同期相比,胞体较大,细胞核较大,细胞核染色质较细。形成原因:核酸代谢紊乱。常见疾病:巨幼细胞性贫困、M6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2b,经抗叶酸药物治疗后。3.中性粒细胞过度分叶:多于5片叶子,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困和严重感染的恢复期。4.粒细胞中毒变性变化(1)中毒颗粒:细胞质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呈紫黑色或深紫红色。可以在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看到。(2)液泡:果肉或细胞核中的液泡。在严重感染中发现。 Dohle:蓝点,细胞质中直径约12m的蓝色区域。严重感染、肝硬化等。核变性:核固缩、核肿胀、核碎裂和核溶解。在严重感染中发现。(2)红细胞形态异常1.巨幼红细胞形态特征:与同期细胞相比,细胞体大,细胞核大,细胞核染色质细,排列松散“幼核老胞质”。原因:核酸代谢紊乱。常见疾病:巨幼细胞性贫困、M6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抗叶酸治疗后等。2.低色素红细胞形态特征:与同期细胞相比,胞质较少,嗜碱性,呈蓝色,核染色质“年轻胞质和老核”无明显异常变化。成熟红细胞中心的苍白染色区明显扩大。原因: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不能说缺铁)。常见病: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病、慢性传染性贫血等。3.在各种增生性贫血中发现了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红细胞。4.球形红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治安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可爱情侣合同范本
- 光纤铺设合同范本简报
- 保洁合同范本清扫垃圾
- 废纸销售维修合同范本
- 迈瑞保修合同范本
- 绿化栽植承揽合同范本
- 社区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车辆销售代购合同范本
- 个人车位销售合同范本
- 篮球-传切配合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抗诉申请书范本
- 《室上性心动过速》课件
- 传感器概述课件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研究
- 叉车操作人员培训课件
- 《培训电气基础知识》课件
-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有关化工厂设备培训内容
- 医院行政人员培训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