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_第1页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_第2页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_第3页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_第4页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2020年5月26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内容项目进度及项目管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方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装修要求,众所周知,电子计算机机房装饰,不同于普通的宾馆、家庭装饰,机房装饰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装饰艺术的综合。机房内放置有复杂的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对装饰的要求,主要是满足计算机对机房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机房装饰艺术上以既舒适大方,又满足其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为原则;对装饰材料的选择要达到吸音、防火、防潮、防变形、抗干扰、防静电等要求。装饰后,要使整个机房色调柔和、通透宽敞、不压抑、舒适。以其达到现代化的装饰水平和视觉效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实施流程,-现场堪查-方案设计-报价-施工作业-客户验收-售后服务产品需求-技术指导-选定产品-送货安装-售后服务,1、机房装修、装饰工程2、机房供配电工程3、机房综合布线4、空调及新回风系统5、机房门禁系统环境监控及报警系统6、机房气体消防7、防雷接地工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主要内容,机房装修-指导思想,1、先进性设计和施工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成熟的现代技术与工艺,在确保机房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上,使机房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2、可靠性采用质地优良的材料、性能优越的设备及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别是在意外情况下的抗干扰性和快速补充性,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3、标准性严格按国家技术场地的有关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齐全,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标记,力求通用性、可调整性、维修便利,并具有详细的文档资料。附国家的有关规定(部分)(1)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2)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4)GB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5)GB6650-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7)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9)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10)ZY1997-99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机房装修-指导思想,(11)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12)GBJ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3)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14)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1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6)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7)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8)SJ/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4、实用性设计时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合理的划分功能区,一般要有设备间、配电间、精密空调间及监控工作间。应尽量满足机房各功能区布局要求,做到合理、实用;系统配置周到、全面、方便、灵活,根据各功能区的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等级的材料,在充分考虑机房系统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使其性价比达到最优。5、扩充性工程在设计室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应在空间布局、系统电网容量、各类设备功能等方面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未来的扩充与升级。,机房装修-技术要求,1、机房标准。2、合理分布各工作区及各类设备安装位置,确保各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并保障机房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要以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为依据。3、机房各项功能完整配套,达到专业规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优良、管理方便之目的。4、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选择优质机房专用装修材料,主体装修材料宜选用吸音效果好、不易变形、变色、易清洁、防火性好,且高度耐用的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5、室内控制设备、电器设备、布线系统的选材要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以确保系统投入运行后故障率为最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力供给应稳定可靠,交通通信应便捷,自然环境应清洁;2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3远离水灾火灾隐患区域;4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5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确定主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和经济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房,应具备安装室外机的建筑条件。,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A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B级。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不属于A级或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级。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原有机房等级相同。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设备布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备布置应满足机房管理、人员操作和安全、设备和物料运输、设备散热、安装和维护的要求。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布置在有隔断的单独区域内。当机柜或机架上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和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主机房内和设备间的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m;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m;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1.2m。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lm,局部可为0.8m,机房设备布置,人流、物流及出入口,主机房宜设置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功能用房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有人操作区域和无人操作区域宜分开布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和材料运输要求,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门厅、休息室、值班室和更衣间,更衣间使用面积应按最大班人数的每人13计算。,防火与安全出口,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筑防火设计,除应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它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和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面积大于100的主机房,安全出口应不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面积不大于100的主机房,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并可通过其他相临房间的门进行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应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5、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安全通道,机房室内装修要求,1、室内装修设计选用材料的燃烧性能除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2、主机房内的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作为面层。3、主机房内墙壁和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并应减少凹凸面。4、主机房地面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当铺设防静电地板时,活动地板的高度应根据电缆布线和空调送风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活动地板下空间只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25O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机房室内装修要求,如既作为电缆布线,又作为空调静压箱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400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应采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材料。,楼板或地面应采取保温防潮措施,地面垫层宜配筋,维护结构宜采取防结露措施。5、技术夹层的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光滑。当采用轻质构造顶棚做技术夹层时,宜设置检修通道或检修口。6、A级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当主机房设有外窗时,应采用双层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池室设有外窗时,应避免阳光直射。7、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防止水漫溢和渗漏措施。8、门窗、墙壁、顶棚、地(楼)面的构造和施工缝隙,均应采取密闭措施。,地板楼面保温处理,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机机房内表面的结露应按其起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内表面的隔热保温效果。针对机房工程的结构和特点,采用在机房专用空调送风区域楼面铺设20mm厚保温棉以达到保温、隔热的功能。,为了计算机机房的冬季保温、夏季隔热以及防结露等技术问题是机房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我国南方的夏季室外温度很高,同时计算机运行时又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一旦机房受潮,会造成送入机房的风含湿量增大,给计算机设备内的各种电器元件和线缆有较大的危害。要使计算机机房保持所要求的温度和湿度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就要靠计算机机房内的空调设备。为了节约能源,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机房下层天面的结露而给相关部门的工作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对机房内地面采取保温隔热措施。,抗静电活动地板,防静电活动地板,适应于任何通信电缆和电源线路的技术安装。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中心、办公室、银行大堂、休息厅、娱乐场、展览室等。各项性能参数完全符合GB6650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防火玻璃隔断,使用防火玻璃隔墙不仅使整个机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整体感强、美观大方、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的优点,同时亦满足防火、隔声、隔热、耐水的要求。,机房墙体处理,50mm厚彩钢板外层钢板厚度:0.50.8mm厚度的热镀锌芯材:高密度岩棉纤维防火性能:PIR防火聚脲酸乙氰脂,依据GB8624-1997防火等级国家标准B1级;依据GB8624-2006防火等级国家标准B级。PUR高保温性聚氨脂,依据GB8624-1997防火等级国家标准B2级;依据GB8624-2006防火等级国家标准C级。高密度岩棉,依据GB8624-1997防火等级国家标准A级;依据GB8624-2006防火等级国家标准A2级。成品保护:外层板表面附有保护膜,保护成品不被刮伤。产品出厂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包装处理,机房彩钢夹芯板墙体介绍,岩棉夹芯板及其生产工艺是一项先进的发明,它实现了在工厂中通过自动化的设备将岩棉和钢板复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改变了以前需现场复合的方式,在满足机房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静电排泄等要求的前提下,达到了优质、高效、可靠、安全的目标。该产品在欧洲经过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成熟完善的产品。岩棉芯材:采用密度不低于100kg/m3岩棉条交错铺设,其纤维径向垂直于夹芯板的上、下表面,并紧密相接充实了夹芯板的整个纵横截面。岩棉条与上、下层钢板之间通过高强度发泡剂粘接而形成整体,精良的生产工艺保证了高密度的岩棉隔热体与金属板内壁之间能产生极强的粘着力,从而使岩棉夹芯板具有很好的刚度。,天花-铝质微孔,计算机机房天花的装修一般都采用活动吊顶的方式,在吊顶以上的空间可以安装各种管线,探头等。灯具的安装与吊顶的安装有机的结合,又可使机房的装修达到和谐的统一效果。,机房内的吊顶主要作用,在吊顶以上到楼板的空间作为计算机房的回风风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及走线;安装固定各类风口;安装固定自动火灾探测器;防止灰尘下落;防止电磁干扰;吸收机房内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的辐射电磁波;铝合金微孔天花具有质轻、防火、防潮、防腐、吸音、不起尘、不吸尘等优点,而且装拆方便,每件板均可独立拆装,方便施工和维护。,空调系统设计,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选非燃烧材料或难燃B1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2、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应考虑线槽及消防管线所占用的空间。3、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动。4、空调系统噪音超过65dB(A),应采取降噪措施。,空调系统设计,5、主机房宜维持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宜小于5Pa,与室外静压差不宜小于10Pa。6、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二项中的最大值:1按工作人员计算,每人40M3/h。2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7、主机房内空调系统用循环机组宜设初或中效两级过滤器。新风系统或全空气系统应设初中效空气过滤器。也可设置亚高效过滤器。末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8、设有新风系统的主机房,在保证室内外一定压差的情况下,送排风应保持衡。9、打印室等易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房间,对空谈系统应采取防止污染物随气流进入其他房间的措施。10、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组可安装在靠近主机房的专用空调机房内,也可按扎在主机房内。11、空调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采用下列节能措施:1大型机房空调系统宜采用冷水机组空调系统2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