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防治_第1页
社区高血压防治_第2页
社区高血压防治_第3页
社区高血压防治_第4页
社区高血压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与管理,监测血压、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的相关疾病的变化。评估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地维持于目标水平以下。促进患者坚持降压治疗。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高血压危险分层方案及处理原则(一),血压(mmHg)其他CVD*危险因素1级2级3级和病史SBP140-159或SBP160-179或SBP180或DBP90-99DBP100-109DBP110I无其他CVD危险因素非药物6-12个月同时开始II1-2个CVD危险因素非药物3-6个月非药物治疗III3个CVD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必要时转诊或靶器官损害IV并存相关疾病*CVD:心血管病,明确有无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2.男性3.吸烟4.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5.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须注意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危险因素有所不同。,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相关疾病(一),靶器官损害包括:1.左心室肥厚2.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3.视网膜动脉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相关疾病(二),并存的相关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4.肾脏疾病5.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一),血压水平为1级且无任何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检测血压:每3个月至少一次非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6-12个月后SBP/DBP150/95时开始使用了解患者自觉症状测量BMI:每6个月一次检测血脂:每2-3年一次总胆固醇血脂谱,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二),血压水平为1级且无任何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检测空腹血糖:每2-3年一次检测血尿常规:每2-3年一次心电图检查:每2-3年一次检测肾功能:每2-3年一次眼底检查:每2-3年一次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三),血压水平为1级,合并1-2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检测血压:每1个月至少一次非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3-6个月后SBP/DBP150/95时开始使用了解患者自觉症状测量BMI:每3个月一次,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四),血压水平为1级,合并1-2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检测血脂:每年一次总胆固醇血脂谱检测空腹血糖:每年一次建立健康档案检测血尿常规:每年一次心电图检查:每年一次检测肾功能:每年一次眼底检查:每2年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每2年一次,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五),血压水平为2级以上,合并3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并存相关疾病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检测血压:每1个月至少一次非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立即开始,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情况调整强度与力度建立健康档案测量BMI:每3个月一次危险因检测血脂:每年一次*素监测检测空腹血糖:每年一次*检测血脂:无血脂异常者每年一次,已存在血脂异常者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处理*检测空腹血糖:无空腹血糖异常者每年一次,已存在血糖异常者参照糖尿病防治建议处理,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六),血压水平为2级以上,合并3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并存相关疾病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发现靶器官了解患者自觉症状损害与并存心电图检查相关疾病检测血尿常规(视病情决检测肾功能定检测频度)眼底检查及时转诊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七),由上级医院转入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检测血压:每个月至少一次非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强化和监督药物治疗:执行上级医院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测量BMI:每3个月一次危险因素检测血脂*监测检测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无血脂异常者每年一次,已存在血脂异常者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处理*检测空腹血糖:无空腹血糖异常者每年一次,已存在血糖异常者参照糖尿病防治建议处理,高血压患者随访步骤与内容(八),由上级医院转入的患者项目初级中级高级发现靶器官了解患者自觉症状损害与并存心电图检查相关疾病检测血尿常规(视病情决检测肾功能定检测频度)眼底检查及时转诊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管理中的3个问题,双向转诊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和调整,高血压的双向转诊,转诊原则l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有效治疗。l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l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协同作用。,由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一),对于初诊高血压患者,有下列条件之一者须考虑向上级医院转诊合并严重的临床情况或靶器官的损害(参见第10页)l患者年轻且血压水平在3级以上。l妊娠和哺乳期妇女。l发作性血压升高,伴有心率快、多汗怕热等情况。l检查颈部及腹部有血管杂音、外周血管如双侧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的搏动不对称或消失等异常情况。,由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二),对于初诊高血压患者,有下列条件之一者须考虑向上级医院转诊l双臂血压不对称,血压相差20mmHg以上者。l血钾偏低,补钾后效果不明显者。l超声或CT检查发现肾及肾周围有肿物或增生、肾萎缩者。可能有白大衣高血压存在,需明确诊断者。l其它难以处理的情况。,由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三),对于随诊患者,有下列条件之一者须考虑向上级医院转诊l规律药物治疗2-3个月,血压降低效果不满意。l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l血压波动很大,临床处理困难者。l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严重临床情况或靶器官损害。l患者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由上级医院向基层医院转诊,上级医院应将同时符合下列情况的患者转回基层医院,由基层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监测、随访和管理,以便减轻患者就医的各种花费和负担:l诊断明确l治疗方案确定l血压及伴随临床情况已控制稳定,高血压治疗的总体原则,无论低危、中危还是高危病人,都应立即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根据危险程度决定治疗措施。定期随访: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对其行为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督促,可加强干预的效果。终身治疗。,高血压治疗的总体目标,无特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减少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非药物治疗的具体内容,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戒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非药物治疗的原则,l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应终身进行。除高血压急症和继发性高血压外,均应在开始药物治疗前首先应用或与药物治疗同时应用。l要与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条件相结合,要具体化、个体化。l全面干预,逐步落实。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生活方式进行全方位干预。l持之以恒,习惯使然。,降压药物的种类,主要有六大类:1.利尿剂2.受体阻滞剂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钙拮抗剂(CCB)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6.受体阻滞剂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各类降压药选择参考(一),药物种类适应人群禁忌症慎用*心力衰竭痛风糖尿病利尿剂老年患者血脂异常收缩期高血压性功能活跃的年轻男性妊娠受体阻滞剂心绞痛哮喘及慢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心肌梗死后阻塞性肺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快速心律失常周围血管病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妊娠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心率3mg/dL)钙拮抗剂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周围血管病(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收缩期高血压禁用或慎用)糖耐量低减受体阻滞剂前列腺肥大体位性低血压糖耐量低减*小剂量利尿剂是安全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一),小剂量开始:任何一种药物都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对单一药物有较好反应,但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应当在患者能够很好耐受的情况下增加该药物的剂量或联合用药。合理联合: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血压,同时使不良反应减至最低限度。通常宜加用小剂量的二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目的是使几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而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二),避免频繁换药:在治疗过程中不要频繁更换药物,但如果患者耐受性差,或用药4-6周后疗效反应很差,可换用另一种药物。24小时平稳降压: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的具有24小时降压疗效的长效药物。个体化治疗:兼顾并存的相关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步骤非复方制剂(一),第一步单药应用(选择下列之一)利尿剂、-阻滞剂、CCB、ACEI、阻滞剂、ARB,第二步二联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步达到有效剂量,提倡小剂量联合,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步骤非复方制剂(二),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步骤非复方制剂(三),第三步多联用药选择一线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步达到有效剂量,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步骤复方制剂(一),第一步初始剂量应用(单药),第二步加倍剂量应用(单药),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一),目的及意义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就是通过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新发高血压;对于已经患高血压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实现对患者和高危对象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的各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二),方法和步骤1.了解受教育对象的危险因素特点及导致其不健康行为的原因。2.针对其存在的并发症情况和自身具备的客观条件制定具体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尽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信任。,健康教育的形式,门诊教育l口头教育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面对面地进行宣教,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l宣传材料通过在诊所内张贴宣传海报、出黑板报、放映录像等手段进行高血压相关的各种宣传教育。l健康讲座如果条件允许,医生还可以把经常前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集合起来,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指导。,健康教育的形式,二.社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基层医生还应利用一切合适的机会对社区一般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宣传形式要多样,内容常更新,动员一切可以参与的力量参与进来。,健康教育的形式,l利用家庭访视、入户调查等机会对社区居民进行口头宣教或发放宣传材料。l通过为社区宣传栏或当地电台、电视台提供高血压防治资料进行宣传。l定期在社区内举办健康讲座。l医生也可以争取当地领导的支持和配合,定期为居民进行常规血压测量,同时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健康教育的分级要求内容,项目初级中级高级患者高危人群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