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_第1页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_第2页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_第3页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_第4页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图22BAO甲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AB12。当在杠杆A点挂一质量为300kg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杠杆B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杠杆B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2。已知N1N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杠杆OB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拉力T1;(2)动滑轮的重力G。解:G人F人1F人2G人图3甲乙甲 乙图1OBAG甲+ G乙T2OBAG甲T1(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G甲OAT1OB (G甲G乙)OAT2OB又知OAAB = 12所以OAOB = 13 (1分) (1分)甲乙GT动22F2GT动12F1图2(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T动1G2F1,T动2G2F2又T动1T1,T动2T2所以: (1分) (1分)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人1 N1, G人, F人2N2, G人因为F人1F 1,F人2F 2,N1N1, ,N2N2, 且G人600N所以:N 1G人F 1600N(1分)N 2G人F 2600N (1分)又知N 1N 231即解得G100N 图242.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2,货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2, N1与 N2之比为2:3。(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取10N/kg)求:(1)动滑轮重和力F1的大小; (2)机械效率1; (3) 功率P2。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N1G人F1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 1分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N2G人F2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 1分 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N 1分 F1=400N 1分 F2=300N(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分(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1分 1分3、图 26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600N,配重A上方连有一根弹簧测力计D,可以显示所受的拉力大小,但当它所受拉力在02500N范围内时,其形变可以忽略不计。B是动滑轮,C是定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1:6.小阳受到的重力为7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绳子的拉力为,配重A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显示受到的拉力为2.1103N;小阳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绳子的拉力为,配重A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显示受到的拉力为2.4103N.已知。(杠杆EH、弹簧D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不计绳和轴之间摩擦)。求:图26(1)配重A受到绳子的拉力为;(2动滑轮B受到的重力GB ;(3)拉力为T2. 4.(1)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FA1AGAFD1FA2AGAFD2图2甲乙 物体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以上两个式子共1分)已知GA=1600N,为2100N,为2400N,所以可以求得 (1分)(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人G人人G人图3甲乙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因为大小相等,大小相等。所以有 ,已知,EHT1EHT2OO得: (1分)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图4甲 (和共1分)已知OE:OH=1:6.图4乙 (FA1和FA2全解正确共1分)解上面三式可得:GB=100N (1分)(3)将GB=100N代入式,得T2=250N. (1分)5.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 一 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解析】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 AF/BE也不变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反思】6.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3”的位置; B“6”的位置; C“9”的位置; D“12的位置。【解析】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 答案:C。 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么会是2FG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虚线来分割滑轮组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首先要讲清楚的是:(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不计摩擦,不计绳重)(2)区分绳子的“根数”与“股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一根绳子,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股。(3)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受力满足平衡条件:合力等于零。【例3】如图2,每个滑轮重10N,物体A重80N,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F。【解析】取动滑轮和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A整体),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FFC物十G动,即3F10N80N,所以F30N。若求弹簧秤的读数F弹,应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有两股绳子向下拉着定滑轮)。因为静止,弹簧秤的读数F弹G定2F10N60N70N。7.如图5,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1)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N的力拉绳。(2)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N的力拉绳。【解析】(1)取动滑轮和吊篮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7(两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吊篮整体)。由于匀速吊起有2FC篮,F350N。(2)取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8(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由于匀速吊起有3FG人C篮,F400N。【例5】一小车A陷在泥地里。现在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拉出,F1000N。求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解析】要想求小车受到的拉力,须取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0(有三股绳子向右拉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拉力F,F3F3000N。求树受到的拉力,要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1(有两股绳子向左拉着定滑轮),树受到的拉力F2F2000N。【总结】处理滑轮组一类力学题,使用的仍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即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如何选取研究对象,是整体还是隔离某一物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既要找准力的个数,又要找准力的方向。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灵活地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F=G ; BG=N ; CF+N=G ; D F=N. 【解析】1. 这样想比较简单 N是物体给予地面的力的反作用力 而当绳子另一边有个F的时候 并不是全部力都给予了地面 地面只受到了G-F的力 由此可见N=G-F N+F=G2. 在原图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还少画了一个:绳子的拉力=F(竖直向上) 由受力平衡可知F+N=G3. 注意N 是地面支持力 物体受力分析 重力向下 地面支持力 向上 绳子拉力向上 由牛二定律 得 G (下)= F+ N(上)9.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重_N【解析】1. 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24N,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两根绳子平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B的重力为12N2. 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A和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而不应该说为AB共重24牛。再根据绳子两端的力是相等的,可以得知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12牛。3. 对B受力分析,向上绳子的拉力和B向下的重力平衡,即F=Gb对滑轮受力分析,向下两段绳子,即两个拉力F,,向下滑轮的重力G轮;向上测力计处绳子的拉力,即F示则F+F+G轮=F示,2Gb+1N=25N所以B的重力Gb=12N4. 可以这样分析,用大小为G(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因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平衡,所以为12N。10.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B)A. 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 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C. 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 D无法判断【解析】设高和底面积分别为h1,S1;h2,s2;其中压强p1=gh1;p2=gh2;那么F1=p1s=gh1s1; F2=p2s2=gh2s2;又因V1=h1s1; V2=h2s2; F1=F2;因此F1=v1g;F2 =v2g; =m1g =m2 g =G1 =G2也就是他们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母亲的眼神是那么的慈爱,自打儿女呱呱坠地起,那一抹温柔的眼眸,就有如一道无形的细线,系在儿女的身上,儿女走到哪里,母亲的牵挂就延伸到哪里。冬天怕儿女冻着了,夏天怕儿女热着了;晴天怕儿女晒着了,雨天怕儿女淋着了担忧似乎就是母亲的专利,操心好像就是母亲的代名词。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若想让母亲不为儿女担忧,不为儿女操心,那似乎是毫不可能的事。所以,母亲就习惯性地用她那无言的牵挂,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儿女,寸步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女,不会置自己的儿女于不顾。 母亲像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儿女的人生路;母亲像雨伞,挡住狂风暴雨的吹打,只为给儿女一份温暖;母亲像孺子牛,用自己的血汗,哺育儿女茁壮成长。母亲是山,总能包容儿女的过错;母亲是水,总能涤尽儿女心灵的污垢;母亲是树,总想为儿女洒下一片阴凉;母亲是路,总是尽力为儿女铺就一条阳光大道。儿女的生日唯有母亲不会忘记,儿女打个喷嚏唯有母亲会在意,儿女的喜好唯有母亲能铭记在心,儿女的点点滴滴就是母亲的整个世界。母亲的一辈子好像就是为儿女而生,为儿女而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辈子,母亲不停歇地为儿女操劳,用她那无声的母爱,缔结母子情缘,生生不息。母亲是世界上最平凡的女人,她却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来书写那份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母亲是世界上最柔弱的女人,她却用自己瘦弱的双肩诠释出一份最坚强、最刚毅的不屈精神。母亲是平凡的,母爱却是伟大的;母亲是平实的,母爱却是绵长的。天底下的母亲,高矮、胖瘦、容貌不一,但为子女奉献的精神却是一样的可贵,期盼子女成龙成凤的心愿却尽皆相同。母亲如和煦的春风,不仅孕育了我们,还用她的爱滋润着我们成长;母亲如坚实的路,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构建人生;母亲如奔腾不息的长江,用她的青春铸成绵绵不绝的爱来哺育我们;母亲如沉稳的高山,用她的血与肉来维护我们的幸福。世界上任何的语言都无法来歌颂母爱的伟大,因为母爱的力量,总是在无形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母爱,是一首不需歌颂,却静静流淌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不老赞歌。母亲的眼神是那么的慈爱,自打儿女呱呱坠地起,那一抹温柔的眼眸,就有如一道无形的细线,系在儿女的身上,儿女走到哪里,母亲的牵挂就延伸到哪里。冬天怕儿女冻着了,夏天怕儿女热着了;晴天怕儿女晒着了,雨天怕儿女淋着了担忧似乎就是母亲的专利,操心好像就是母亲的代名词。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若想让母亲不为儿女担忧,不为儿女操心,那似乎是毫不可能的事。所以,母亲就习惯性地用她那无言的牵挂,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儿女,寸步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女,不会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