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普遍增强。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依然存在着一些城市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目前还在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题所困扰,有的甚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要靠亲朋的接济才能解决。为了深入了解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我们课题组一行5人对沧州市区125个低收入家庭开展了专项调查。在调查之前,几乎所有成员都认为这些低收入家庭中肯定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但调查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一、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现状我们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元以下,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在调查中,我们共发放问卷125份,其中,三无家庭、单亲家庭、重病家庭、重残家庭、其它家庭各25户。实际回收125份,回收率100。由于导致家庭收入不高的原因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状况也有所区别。1、三无家庭。三无家庭指的是无工作、无住房、无收入来源的家庭。在25户三无家庭中,经济来源方面,有13户家庭靠亲友接济,占52,有户寄居在亲戚家,占2/920,其它的完全靠低保金生活;工作意愿上,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户,占,其中,有户由于工作技能及身体条件等原因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占90,其它两户就业愿望不强烈;家庭负担上,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扶养或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占40。在思想上,这25户中65的家庭为收入太低而发愁;32的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焦虑;80的人为看病而担忧。LOCALHOST在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尽管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不很满意,但没有怨天尤人,对政府和社会给予的一些救助政策和措施普遍感到比较满意,存在着强烈感恩的心理。他们认为,要解决目前的生活状况,最大的困难就是就业问题,其次是住房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希望政府加快对廉租房政策的落实和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及将来的就业问题予以关注。、单亲家庭。在25户单亲家庭中,母子一起生活的18户,占72;父子一起生活的7户,占28。其中,子女还在上中小学的16户,占64;上技校或大学的5户,占20;走上社会的占16。在这些家庭中,经济来源方面,有22户家庭靠亲友接济,占88,其它的完全靠低保金生活;工作意愿上,有劳动能力家庭20户,占80,其中,有18户由于工作技能及身体条件等原因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占90。在思想上,68的家庭感到不幸福,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不够;与三无家庭不同,他们最大的思想压力是3/9子女的教育问题,其次才是自己的收入和就业问题;与三无家庭相同的是对政府的救济和帮扶政策和措施,他们普遍感到满意。、重病家庭。在2户重病家庭中,患尿毒症的10户,占40;患恶性肿瘤的3户,占12;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2户,占8;其它的象永久性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和严重精神病的占40。在25户重病家庭中,经济上全部来自亲朋及社会救助。在思想上,他们对社会给予的一些救助措施普遍感到满意,对社会存在感恩的心理,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影响他们生活的最大困难首先是治病费用太高,其次就是报销比例偏低,对报销后的费用也难以承受,有的都影响到了基本生存。比如,有的家庭由于是因病致贫,尽管有医保,但高昂的医疗费仍然使得有些家庭思想波动很大,有的甚至产生了厌世轻生的念头。他们的想法是不愿再给家庭、亲朋和社会增加负担,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大病和重病能免费治疗。、重残家庭。在25户重残家庭中,先天残疾的占了60,其它的占40。在这些家庭中,大多伤残者配偶的工作也不稳定,相对稳定者只有40,致使他们经济上全部来自于亲友或社会。在思想上,尽管他们的生活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只有36的人群感到不幸福,大多数家庭对自已4/9的生活状况还是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激程度最高,思想上也最稳定。他们最大思想压力就是子女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问题。、其它家庭。其它城市低收入家庭主要是指那些对没有把精力放在家庭增加家庭收入的群体,如因纠纷长期打官司家庭、好逸恶劳家庭等。在思想上,他们对社会的感恩程度最低甚至没有,对社会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很深,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很不满意。比如,有很大比例的家庭认为其生活的困顿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平引起的等等。这些人群的思想认识亟需正确的诱导。以上就是我们对我市低收入家庭的一些调查结果,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对每个家庭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下面是关于问卷统计的情况城市低收入家庭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家庭人数1人户;2人20户;3人90户;3人以上户家庭人均收入零收入20户;050045户;500100040户1000以上15户5/9导致生活贫困的原因伤残30户;疾病31户;能力不高60户;其它4户子女入学情况小学42户;中学户;技校及以上户家中就业人数及收入0人21户;2人22户;2人以上4户家庭最高学历小学及以下8户;初中92户;高中及以上25户参加过哪些保险医疗保险124户;养老保险58户,其它无家中未就业人员是否有工作意愿有121户;没有4户对社会的满意度满意90户;较满意20户;不满意15户是否愿与其它低收入家庭结成互助关系愿意121户;不愿意4户有无住房有;没有家庭支出占总收入比例食品支出医疗支出;其它6/9对预期好一些;没什么变化;更差你希望获得何种形式的社会救助低保高一点120户;就业培训80户;提供贷款户;其它户二、城市低收入家庭思想状况分析、物质缺乏但精神积极向上。根据我们的调查,城市低收入家庭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信心的达90以上,面对现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等、靠、要,更没有埋怨和仇恨。为了改变现状,他们积极向上,积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包括从事着那些人们普遍认为不体面的工作。、生活困顿但心存感恩。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弱势性,使得他们普遍承受着相对贫困的境遇,而且绝大多数还遭受着绝对贫困的尴尬和煎熬。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对国家的相关政策非常理解,对政府的救济措施非常体谅,尽管生活困顿,但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之心都是发自肺腑的。、经济拮据但思想稳定。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相应地影响着他们社会地位的变迁。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长期生活在经济拮据的状态,因此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社会和7/9政府,而是认为收入低受自身素质不高的局限所致,进而表现出来的思想非常得稳定,对于他们的自立自强至关重要。三、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几点思考。第一,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低收入家庭的最后一道“防护网”。社会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住房等措施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劳动、民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应更多地给予重视和关心,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倾斜。对于因物价上涨等因素给低收入家庭生活构成的影响,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及时提高补贴,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第二,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目前,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牵动着每一位老百姓的心,更牵动着城市低收入家庭本来就已敏感的神经。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中患重特大疾病群体,政府部门应采取如设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等有效措施来切实保证他们拥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因此,加快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真正实现病有所医是一个需要政府重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三,切实注重就业问题。我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政府应对再就业工程加大关心力度,多组织一些有关劳动就业8/9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个人素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对于低收入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除劳动者自身应更新择业观念外,有关部门应对低收入家庭的劳动者尤其是失业者加大培训力度,免费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同时为低收入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给予更优惠的创业政策,为低收入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第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教育问题。教育部门应为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提供更多的帮助。随着教育费用的攀升,教育支出在居民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低收入家庭由于收入水平较低,且收入中75以上的支出都用于衣、食、住、医方面的必要开支,而用于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就非常有限,这就严重影响了低收入家庭对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因此,为了让这部分家庭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门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对于收入在贫因线以下的家庭,除减免学杂费外还应给予其他方式资助,以降低这些家庭的教育负担,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能与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接受同等教育。第五、给予低收入家庭以真诚的精神安慰。据调查,部分低收入家庭由于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致使精神同物质一样面临贫困。因此,政府和社会对低收入群体不仅是物质的简单给予,还应给与他们相应的精神安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