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实际汇率的比较选择,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偏离主要原因为: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区别;中国工资上涨幅度低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涨幅,而美国工资涨幅大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实际汇率 Currency PPP Balassa - Samuelson Hypothesis The real exchange rate一、问题的提出实际汇率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变量,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实质性影响。目前对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有两种理论解释。其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在PPP成立的前提下实际汇率应是一个常数,然而这一命题幷没有得到经验研究的广泛支持。另一理论为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此理论解释了实际汇率的永久性变动。这一假说认为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力之差将导致实际汇率变动,强调了生产力增长在实际汇率决定中的作用。2、 文献回顾(一)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 自卡塞尔(1918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以来,购买力平价一直是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必须以一价定律成立为基础,本文主要从相对购买力平价角度进行研究。 相对购买力平价可分为一般和扩展两种形式。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可表达为: Erp = E0(I / I*), (1) 这里,E0为基期汇率,I 和I*为本国和外国的价格指数,一般以消费者物价指数或GDP缩减指数表示,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扩展形式为: Erep = E0 = E0(I / I*)1+n*(I*N/ IT * -1 ) / 1+n(IN/ IT -1 ), (2) 这里,n和n* 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中可贸易品的权重,IN和I*N,IT和IT *分别为本国和外国不可贸易品和贸易品的物价指数。 参见泰米姆贝佑米等,1996扩展形式实际上是根据可贸易平价对一般形式的修正,表明汇率的长期变化从逻辑上讲可能是各国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构成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的权重的变化、国内和国外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各国国内相对价格、价格指数权重以及各国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或工资率的变化、总需求结构的变化等。 因为名义汇率的变化会造成贸易商品价格的调整,进而引起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因此,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年度变化,可能是由于名义汇率的变化,以及需求结构或劳动生产率及其他供给因素长期趋势的变化造成的。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本控制相对较严的经济体的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年度变化可能比较小。根据实际汇率的公式, Ert = Et(I* / I ) (3) 可得扩展形式的实际汇率为, Erte = Et(I*T / IT )(1-n*)+n*(I*N/ IT * ) / (1-n)+n(IN/ IT ) (4) 这里,Et为当期名义汇率。一般而言,若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不变。若相对购买力平价低于(高于)名义汇率,则实际汇率贬值(升值) 参见俞乔,2000年。(二)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对于汇率长期趋势系统性地偏离购买力平价值的趋势,巴拉萨(1964年)和萨缪尔森(1964年)试图以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 哈罗德(Harrod,1939年)曾论述过巴拉萨和萨缪尔森的一些论证,而对此最早的论证可追溯到1821年的李嘉图(Ricardo,1951年), 试图从经济结构差异解释实际汇率偏离的被称作”结构学派”。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认为: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可贸易部门劳动生率的提高快于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每个国家内存在竞争压力,即两个部门中技能类似的工人工资水平必须大致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贸易部门较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提高了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成本,因而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各个国家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就造成了总物价水平的提高,如果一国总物价水平提高快于贸易国(即一国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不可贸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大于贸易国),于是实际汇率升值,但这并不影响可贸易品的竞争力。BSH基础模型是由Balassa于1964年提出的。他假定存在两国经济、两种商品、一种稀缺品(劳动力)和固定投入系数技术。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模型(Asea,1994)。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劳动力(L)可在国内市场自由流动、资本(K)在国内国际均可自由流动;贸易品(T)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而非贸易品(N)价格在国内市场决定;充分就业,即L=LT+LN,其中LT是贸易部门的劳动力,LN是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力;生产投入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资本投入(KT,KN)和劳动力投入(LT,LN)。每一部门的生产技术用下面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表示: YT=TKLTLTf(kT) (1-1) YN=NKLNLNf(kN) (1-2)其中YT和YN分别代表国内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产出;幷且,kTKT/LT,kNKN/LN;T和N是随机生产力参数同时世界利率i给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i等于每一部门资本边际产品价值: i=TTk (1-3) i=sNNk (1-4)其中s=PN/PT是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即实际汇率)。(1-3)式确定出贸易部门的资本劳动比(kT)。在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下由厂商利润最大化(Y-wL-ik)可求出要素(L)需求函数,在给定i的条件下可得出贸易品部门的工资率为:w=T(1-T)k (1-5)从(1-3)中解出kT代入(1-5)可得工资率决定公式:w =T(1-T)(TT/i) (1-6)由此得到BSH的第一个核心命题。公式(1-6)表明,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工资(w)完全由贸易品部门决定。由(1-4)得到非贸易部门的资本劳动比:kN=(sNN/i) (1-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非贸易部门的收入应与贸易部门的一致,即有以下等式:sNf(kN)=ikN+w (1-8)结合(1-2)、(1-7)可得实际汇率变动公式:以上公式代表了BSH的经典命题:实际汇率的变化(=ds/s)由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的生产力差异决定。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贸易部门生产力的增长往往高于非贸易部门,因此根据这一假设,这些国家的实际汇率应是上升的。(三)经验检验国外对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了多项经验研究。BSH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自Marston(1987)对1973-1983年日元与美元升值的研究。他计算OECD国家贸易与非贸易生产力差距,并将经济分解为10个部门。运用部门就业数据,他计算了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力差异,发现这些变量构成了日元对美元长期升值趋势的强有力解释。但其他一些研究结果却有分歧。如日本学者伊藤等人(Ito,1997)利用APEC国家的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关系。该研究将机器制造业作为代表性的贸易产品(相对于全部出口价值的比率),检验各国生产率不同所导致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该研究发现对日本的检验支持BSH;对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检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BSH,香港和新加坡由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货币只有稍微升值;对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检验表明BSH不能解释实际汇率行为,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没有经历货币升值。在分析中国经历经济高速增长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却没有升值时,该研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是把人民币作为“局外人”,原因是中国处于经济体制变更时期,巴萨效应不适用于那些原本是计划经济的国家。另外,有些研究显示实际汇率与生产力差异之间幷无显着的关系(如Drine,2003)。三、本文研究框架实际汇率是两国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名义汇率为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国内较普遍运用的实际汇率计算公式为:q=ep*/p其中q为实际汇率,e为名义汇率(单位外币兑换本币),p*和p分别为外国和本国的物价指数。实际中一般选用CPI或GDP平减指数。在使用这一指标进行计算时,涉及到汇率基期和物价指标基期的选择问题。表1和图1为计算的1994-2002人民币实际汇率。表1 人民币实际汇率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q8.61877.34476.94796.89597.05347.31007.53797.71397.8965资料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数据计算。物价指数采用CPI,1994年为基期(CPI=100)图1 人民币实际汇率也有一些研究者将实际汇率定义为本国可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q=pt/pnpt与pn分别为本国可贸易产品和非贸易产品的价格指数。这种定义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它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变化:q上升,表明贸易品价格相对非贸易品上升,将促使国内资源流向贸易品部门,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将改善,反之则恶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时往往使用这种定义。但是这种实际汇率在现实中很难测算,在实证研究中,通常以国内消费价格指数(p)代表非贸易产品价格指数,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消费价格指数(ep)代表可贸易产品价格指数。前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实际汇率仍然是一种双边汇率,双边汇率最明显的缺点是不能准确描述一国货币币值是升还是降,为了科学衡量一国货币相对于其它货币汇率的平均变化,引入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这一指标更具科学性(张晓朴,2000)。第i个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是:REERi = ji其中,j表示第i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国,Pi和Pj分别代表i国和j国的消费物价指数,Ri和Rj分别代表i国和j国的汇率,Wij代表j国的竞争力权重。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都开始公布以消费物价指数为基础测算的实际有效汇率,24个工业化国家还同时公布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为基础测算的实际有效汇率。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由IMF测算幷公布,共包含了16个伙伴国,它们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0.230322)、日本(0.196801)、美国(0.152570)、德国(0.084016)、台湾省(0.047109)、法国(0.046697)、意大利(0.042933)、英国(0.036844)、加拿大(0.027657)、韩国(0.026481)、荷兰(0.022859)、比利时(0.019968)、新加坡(0.019258)、澳大利亚(0.017827)、瑞士(0.015870)和西班牙(0.012788)。表2和图2为IMF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形式,1995=100,上升代表升值)。表2 人民币REER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REER89.746100109.678116.867119.205115.297118.244123.352121.366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图2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图1)和REER(图2)的比较来看,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区别。由于人民币名义汇率事实上是盯住美元的,因此幷不能反应经济的真实变动,基于此计算实际汇率虽然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但由于名义汇率的原因,幷不能反应我国真实的国际竞争力。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应选用REER作为实际汇率指标。设REER为Q,k年的平均变化为dQt+k由下式确定:Qt+k=(1+dQt+k)kQt其中Qt、Qt+k分别为t和t+k年的REER。同时,以每单位劳动力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假定Yt、Yt+k为t和t+k年的单位劳动力GDP,则k年的平均劳动力GDP增长率dGt+k为:Yt+k=(1+dGt+k)kYt表3为按定义计算的REER和单位劳动力(千人)GDP的年均增长率。表3 REER、单位劳动力GDP年均增长率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dQ0.11430.10550.09200.07350.05140.04700.04650.0384dG0.09510.08850.08380.07920.07530.07430.07240.0721资料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各年统计年鉴在以上假设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平均变化与经济平均增长的关系来验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四、人民币的BSH检验为克服时间序列的“僞回归”现象,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变量平稳性质。本文采用EViews软件进行DF检验,结论如表4。表4 DF检验结果变量名DF检验值Mackinnon临界值(5显着性)dQ-4.467290-1.9962dG-4.683211-1.9962DF检验结果表明数据为平稳时间序列。利用OLS将dQ对dG进行回归,结果如下:dQ =0.2064+ 3.4640dG se = (0.0237) (0.2947) r2= 0.9584 t = (-8.7021) (11.7551) d=1.4632 p= (0.0001) (0.0000)结果表明,REER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5、 结论与分析 本文的研究证明1900-2000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是贬值的,2000年贬值幅度在12%左右,这一结论既可得到实证的支持,也与实际经济走势相符。从这一结论看,中国的汇率政策是成功的,汇率稳定具有现实基础。同时,中国的实际汇率相对贬值幅度是较小的,是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弹性较低,外汇市场稳定性差的状况相适应的,中国的持续贸易顺差既有实际汇率贬值,也有外汇管制的原因。因而,适度放松外汇管制亦是应对国际压力的重要政策。通过对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验证,我们认为该假说适宜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分析,而不适宜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的分析,因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分析中不具解释力。实证结果还表明,中国实际汇率贬值,可贸易品的竞争力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工资涨幅低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涨幅,美国工资涨幅高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涨幅,这充分说明,通过体制改革,国有体制下的工资上涨动因已受到有效遏止,市场机制使发展中国家无限供应的劳动力优势得到了体现,劳动力成本差异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有效控制劳动力相对成本依然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当前,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形成不利影响的是我国不可贸易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尽管就短期看,由于其权重较低,影响较小,但从长期看,不可贸易品价格的上涨既会带动工资和可贸易品价格的上涨,也将因其权重的提高增大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因而,通过体制改革,消除垄断,控制不可贸易品价格上涨,对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BSH对高经济增长国家的实际汇率变化做出了预测,但并未解释导致高增长的原始机制。战后,日本和其他一些东亚国家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完成了从低附加值部门如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部门,如制造和机器部门的转变。而且,每一部门都从净进口转为自给自足、最后成为净出口部门。亚洲的这种经济发展建立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之上。有时这种经济发展被称为“领头雁模式”。其原本意思为某一特定生产部门,如日本的钢铁工业,从进口部门变为国内生产部门直至成为出口;然后在更高级的产业结构(如汽车工业)上重复这一发展模式。其他亚洲国家在随后的时间内也经历这一发展模式。在巴萨模型中,经济增长是外生给定的,也未解释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生产力增长差异的原因。许多研究,强调了出口在可持续增长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单一产品(如纺织品)的出口会受到数量上的限制。这一产业的比较优势迟早会受到削弱,其原因在于进口国由于大量进口导致的政治上的抵制或国内工资的增长。随着技术的提高,高一级的工业(如机器制造)会代替原有的出口工业。为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口结构的不断升级变化,由此贸易部门的生产力增速高于非贸易部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这一特点。这一趋势可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中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由1994年的83.7,上升到2002年的91.3。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符合BSH假设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也体现出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官方名义汇率相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能更客观、更充分地反映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实际有效汇率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决定了我国在选用汇率政策时,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人为地提高或降低名义汇率都会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人民币保持稳定是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要求的。参考文献:1. Asea Patrick K., W. Max Corden. The Balassa-Samuelson Model: An Overview,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Vol.2(30): 191-2002. Balassa B., 1964:“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ctrine: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2(6),December, P584-963. Dornbusch&Rudiger, 1988:“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New York: Stockton Press, P1149-11584. Edwards S., 1989, “Real Exchange Rate Devaluation and Adjustment-Exchange Rate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IT Press 5.Ito Takatoshi, Peter Isard, Steven Symansky. Economic Growth and Real Exchange Rate: An Overview of the 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标准创新-洞察及研究
- 部队安全保密培训内容课件
-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测试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基于元学习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方法-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剪式平衡支撑结构轻量化设计对施工效率的影响评估
- 基于工业4.0的减速机支架智能化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体系重构
- 基于AI驱动的动态阻抗匹配算法在宽带增益平坦度中的应用
- 国际标准差异背景下前盖密封条出口认证的技术适配策略
- 体育赛事直播技术服务合同
- 护理礼仪(第3版) 课件 第四章 护士仪态礼仪
-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森林防火林区道路建设基本要求
- 供电所所长讲安全课
-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 餐饮外卖智能调度与配送优化方案
-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概述
- 《SDH学习知识总结》课件
-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管护理技术
- 2024年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劳务定额计价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