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_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_第1页
第11讲_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_第2页
第11讲_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_第3页
第11讲_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_第4页
第11讲_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化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周康根,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一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第三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第四节水质模型,第三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有机污染物主要迁移转化过程吸附作用(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一、分配作用,1.分配理论憎水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吸着的二种主要机理:分配作用有机污染物在水溶液-土壤有机质(水生生物脂肪、植物有机质)的分配。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吸附作用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2.标化分配系数,有机物在沉积物与水之间的分配Kp分配系数(与沉积物中有机质浓度有关)cT总有机物浓度(g/L)cs沉积物中有机物浓度(g/kg)cw溶解在溶液中的有机物浓度(g/L)cp沉积物浓度(kg/L),标化分配系数Koc,Koc=Kp/XocXoc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对非极性有机物,Koc与沉物性质无关当考虑颗粒物大小的影响时:Kp=Koc0.2(1-wf)wocs+wfwocf其中,Wf细颗粒的质量分数(dc)时当微生物量保持不变时,图3-34细菌生长与马拉硫磷浓度的减低单位:细菌(个/mg),马拉硫磷(mol/L),2.共代谢,概念: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共代谢没有滞后期,降解速度一般比完全驯化的生长代谢慢。共代谢不提供微生物体任何能量,不影响种群多少。共代谢速率直接与微生物种群的多少成正比:,第四节水质模型(略),一、氧平衡模型1.StreeterPhelps(S-P模型)2.Thomas模型(忽略离散作用)3.QUAL水质模型二、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三、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型,练习题,已知pH=10.0的碳酸体系中,0=0.15310-3,1=0.681,2=0.319。在10ml0.30mol/L的NaHCO3溶液中,需要加入多少毫升0.20mol/L的NaCO3才能使溶液的pH=10.0?,设水溶液的pH=2,总铁浓度CT=10-4mol/L,水温25,且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由Fe3+与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