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_第1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_第2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_第3页
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2011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此次将修改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和税率级距的调整上,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至3500元,个税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还适当扩大了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下面分别从起征点、税级以及对国家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我国个税改革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一)起征点表1 个税修正前后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前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修正后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数据来源:新京报2011年8月15日)由表1可以看出,此次工薪阶层的个税起征点直接由2000元上调为3500元,调整幅度是上次的3.75倍。对此,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个税起征点不是越高越好,其原因是:我国目前个税起征点是2000元,我国有4.8亿在二、三产业就业的职工,其中应税月薪不足2000元的占了一半左右。调整个税起征点,对这部分人并无作用如调到3000元以上,就对3000元一下收入的人失去意义;调到5000元以上,就对5000元以下的人失去意义。由此可见,起征点上调绝对不是越高越好,否则它就确实只对高收入的人有好处了。如果把收入分配改革仅仅简化和聚焦在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上,这样在非农产业中就业的约一半人口即2.4亿人不能受益,更与在农业中就业的近3亿人口无关。而且调得越高受益的人变得越少。有人说,个税起征点如果提到一万元,那么纳税者全是富人,穷人乃至相当多中产阶层都是零税负了,难道这不是改善了收入分配吗?其实这是非常片面和扭曲的观点。因为世界上只要有国家,有公共事业,就有税负。一个人不交个人所得税,也得交商品(及服务)税。中国现在基本上没有真正的财产税。国家税收来源不是财产税就是所得税。个税起征点提高,就意味着个税整体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比重下降,相反商品税比重上升。商品税的特点是,越是收入不高、储蓄有限的普通大众,商品和一般服务消费比例越高,因而纳税越多。中国个税占总税收比重在国际上已属很底,本来调节作用就小,进一步缩小个税税种的调节比重,只能使整体税负更多地让商品税即中低收入的大众承担,这样反而更不利于缩小收入和贫富差距。(二)税级表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正前: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表3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正后: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的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数据来源:新京报2011年8月15日)如果不宜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那么,如何让2000元10000元的中等和中等偏下收入的夹心层受惠?简化和降低适用的个税税率和税级便成为了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级数由原来的9级改为7级,减少了两级。其中第一级税率由5%将为3%,减少了2%,最高税率45%没做调整,取消了15%和40%这两档税率,适当上调高收入端的区间税率,使高收入的人并不因中低收入档的税率下调而少交税。这样,低端有返还,中低端有减税,高端税收负担不变,即使个税起征点变动不大,中、低端收入者都有实惠,收入差距自然会缩小。(三)对国家财政收入及个人收入的影响 1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表4 过去十年个税占总税收比例表时间个税收入占总税收比例2001年995亿6.90%2002年1211亿7.12%2003年1417亿6.93%2004年1737亿6.75%2005年2093亿6.78%2006年2452亿6.52%2007年3184亿6.44%2008年3722亿6.86%2009年3949亿6.63%2010年4837亿6.61%(数据来源:/view/118.htm 2011-10-10 )由表4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个税收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幅达386%,而个税占总税收的比例却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减少的幅度并不大。可见个税的改革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并不大。这次调整后,对于个人所得税会减少250300亿,国家财政随之会少收入250300亿元。但是这250300亿元财政减收是相对的,国家财政总体上还是增收的。一方面,我国经济总体向上,在向上的过程当中税收是在增长的。2003年和2004年,我国每年增长财政收入都是在5000元左右,今年1至9月份,统计数字表明,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两万三千多亿。在迅速增长过程当中,每年减收几百亿元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好事,对国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这次个税调整,对中低收入阶层是减税,而对高收入阶层,通过各种办法增加了税收幅度。一方面是减少,另一方面是增加,二者相抵,我国的财政收入不会有太大压力。2对个人收入的影响表5 个税调整前后对比表扣除三险一金后收入(元)调整前(元)调整后(元)税减了(元)税加了(元)3500125012540001751516050003254528060004751453308000825345480900010255454801000012257454801500022251870555190003025287015520000322531201053860077757775无变化50000110251119517070000174251777034510000028825299201095(表格解读:月薪8000元至10000元减税最多;月薪超3.86万元税负增加)(数据来源:/2430835.html 2011-9-12)由表5,我们不难看出此次个税的调整使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有所减轻,高收入者税负有所增加,也有一部分人税负没有发生变化。而其中税负减少最多的是中高收入者,税负增加最多的是最高收入者的部分。调整个税起征点的目的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使收入较低的人纳税负担减轻,使收入较高的人纳税负担加重,但是还要考虑不能打消“富人”赚钱的积极性。因此,这次个税的调整对各个收入阶层的百姓影响是不同的。(1)对高收入阶层的影响。仅仅调高个税起征点对高收入阶层税负是不会有很大影响的,但是,这次法律修订同时出台的高收入者自行申报、全员全额扣缴、双向申报、双向核实等一系列税收征管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高收入者在个人所得税征缴过程中的舞弊性能行为,从而提高其在个税中的贡献份额。(2)对中低阶层(工薪层)的影响。工薪阶层作为社会的稳定力量,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最大贡献者,原因在于,现有的起征点为2000元的个税制度“是严密覆盖工薪阶层的”。此次起征点上调为3500元,我国的中低收入阶层纳税负担将会减轻,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上表数据同样也说明了这一点。(3)对低收入阶层(农民和贫困城市居民)的影响。首先,个人所得税目前只是城市居民的“专利”,农民的收入基本进入不了个人所得税的范畴。个税起征点的改变几乎与农民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所以此次个税的调整对农民几乎没有影响。其次,对于贫困城市居民来说,他们的收入本来就在3500元以下,个税的调整也不能惠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