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宋明理学,学习探究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岳麓书院。书院,原是中国官方藏书及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从唐末至五代,战乱频举,学校废毁。学者多择名山胜水之地建立书院,开创私人研究学术与聚徒讲学的场所。两宋以来书院大盛,名师荟萃,成为半官半民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以后成了准备科举的场所。古代书院有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濉阳、石鼓等,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宋明的理学大师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曾在书院讲学,使之名声享誉海内外。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与巩固。理学大师呼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在他们的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由此产生。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绵延七百余年,以理学传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家思想不仅渗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什么叫宋明理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的主题,三教合一: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一、三教合一,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1.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宋代儒家积极参政议政;就算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不低。,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二、程朱理学,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代表人物:“二程”、朱熹,朱熹和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他们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的形式来表达,中国上古哲学中“天”的具象地位,开始被抽象的“理”所代替。,二、程朱理学,2.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二、程朱理学,2.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把握“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二、程朱理学,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对“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存天理,灭人欲”,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二、程朱理学,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欧阳厚均重刻。,忠孝廉节碑,“理”是世界的本原,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存天理,灭人欲”,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二、程朱理学,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4.程朱理学的发展:,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依据的教科书,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学术思想影响海外,二、程朱理学,“反省内心”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1.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三、陆王心学,2.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三、陆王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致良知”,“知行合一”,三、陆王心学,2.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内容相同:,“纲常伦纪,即为天理”,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把握“理”的途径不同:,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五、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春秋: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战国: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熔礼、法于一炉。汉朝:董仲舒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北宋:程颢、程颐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南宋:朱熹继承、发扬“二程”之学,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天理论”,“明天理,灭人欲”。陆九渊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明代:王守仁提出“心即理”,核心是除人欲、“致良知”,六、儒学演变的线索,儒家思想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其原因,、孔子岁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求明主,历时十四年受尽冷落;,、西汉时追封孔子为公爵;,、宋至清未孔子祭祀规模礼仪同祭天;,、明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6、康有为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7、袁世凯祭孔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8、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呼”打倒孔家店”,批判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5、洪秀全对儒家“大同思想”的利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独尊”。,不受重视,压制,独尊,强化,空前强化,利用,全盘否定,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静海区全网营销解决方案
- 2025年牛羊防疫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药房咨询方案模板下载
- 盾构专项应急预案(3篇)
- 对于事故应急预案(3篇)
- 药师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税收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配送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通信技术实施效果报告
- Welcome to the unit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必修三-牛津译林版2004
- (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
- 证券公司合伙协议书
- 加气现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涉外劳务纠纷管理办法
- 20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幼儿园三重一大会议记录范文
- 2025至2030药用包装铝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胜利油田安全课件
- 纸箱厂企业介绍
- 热力管网焊接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4年北京京剧院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