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2.均相管式反应器,3.理想流动釜式反应器,特征,数学模型,优化,结构特征,浓度特征,时间特征,优化组合,转化率高,选择性强,设计计算,(1)理想流动釜式反应器串联及优化,(2)理想流动釜式反应器热稳定性分析,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电动机,减速箱,液面,液体进料管,夹套,排料口,疏水阀,桨叶,搅拌轴,测温管,档版,固体进料,液体进料,3.1间歇釜式反应器,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搅拌均匀,浓度均一(分子尺度);无需考虑传递问题;器内物料同时开始和停止反应;具有相同的反应时间(停留时间)。,BSTR的操作特点,0-3.间歇釜式反应器的优点操作灵活,适应性强。,操作条件可随产品不同而改变;批量可小可大;反应时间可长可短;,0-4.间歇釜式反应器的缺点耗费卸料、装料等辅助时间。,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3.1.1BSTR的一般设计方程,数学模型,显然,要建立包含空间、时间变量的数学模型并非易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先对实际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况进行简化,(1)建立极限流动状况下的数学模型;,(2)用理想流动模型建立实际反应器流动模型,理想流动模型,混合均匀,完全没有混合,全混流,活塞流,因实际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况肯定介于两理想流动模型之间,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thekineticequation,themassbalanceequation,theenergybalanceequation,themomentumbalanceequation,计算反应体积,计算温度变化,计算压力变化,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建立设计方程的依据,计算反应时间,对整个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流入量=流出量+反应量+累积量,0,0,单位时间的反应量=单位时间的积累量,(一般式),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1.2.等温等容过程,其中,(1)设计方程,(2)等温等容过程设计方程的图解积分,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一、二级不可逆反应的积分方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4)等温等容液相单一可逆反应的动力学及积分方程,(5)温等容液相多重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积分式(产物初始浓度为零),以醋酸(A)和正丁醇(B)为原料在间歇反应器中生产醋酸丁酯,操作温度为100,每批进料1kmol的A和4.96kmol的B,已知反应速率,试求醋酸转化率分别为0.5、0.9、0.99所需的反应时间。已知醋酸与正丁醇的密度分别为960kg/m3和740kg/m3。,分析与解答,对每1kmolA而言,投料情况如下表:,【例题】,醋酸(A),正丁醇(B),1kmol,4.96kmol,60kg,368kg,0.062m3,0.496m3,该反应为液相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不变,且每次投料体积V=0.0625+0.496=0.559m3。,分别将代入上式计算可得,计算结果表明:转化率越高,反应时间越长,而大量时间花在高转化率上。,(6)间歇釜式反应器的工程放大,计算反应时间:,确定辅助时间并计算:,将物料质量处理处理成单位时间的体积量,计算反应器的反应体积:,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根据物料特性确定装料系数,计算反应器体积,对于沸腾或鼓泡的物料:,对于不沸腾或不鼓泡的物料:,对设备结构如搅拌装置进行合理放大。,依据反应物系的腐蚀性能、操作压强的大小和环保要求,选用不同材质的反应器。,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工程放大举例】,用间歇反应器进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每天生产乙酸乙酯1200kg,其化学反应式为,ABRS原料中反应组分的质量比为:mA:mB:mS=1:2:1.35,反应液的密度为1020kg/m3,并假定在反应过程中不变。每批装料、卸料及清洗等辅助操作时间为1h。反应在100下等温操作,其反应速率方程为,100时,,平衡常熟K=2.92。试计算乙酸转化35%时所需的体积。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若反应器填充系数取0.75,则反应器的实际体积是多少?解:首先计算原料处理量Q0,根据题给的乙酸乙酯产量,可算出每小时的乙酸用量式中88位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由于原料中乙酸、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2:1.35,所以1+2+1.35=4.35kg原料液,含1kg乙酸,由此可求出单位时间内的原料液量为式中,60位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原料液的起始组成如下乙醇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别为46和18,通过乙酸的起始浓度和原谅中各组成的质量比,可求出乙醇和水的起始浓度,由BSTR数学模型求出反应时间,(3-4),由模型可知,须将题给的速率方程转变成转化率的函数,由各组分的起始浓度和转化率计算出各组分的瞬时浓度,式中,,将变换后的速率方程代入BSTR数学模型(3-4)得反应时间,由a、b及c的定义式知,将有关数据代入反应时间方程,得,由式(3-7)所需反应体积,由充填系数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7)反应时间的优化,问题分析,单位操作时间产量随操作时间的变化关系,单位操作时间产物产量,最优操作时间,不变;,延长;,降低,减小;,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建立目标函数,单位产量,存在极值的必要条件:,即:,(最优条件式),对于反应:,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最优条件式分析与图解方法,根据确定A点,由A点作直线与曲线相切,得切点M,由M点坐标确定。,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图解法确定最优操作时间,注意:目标函数不同,结果也不同,若以生产费用最低为目标,设单位时间内操作费用为辅助操作费用为,固定费用为,则单位质量产品的总费用为,即,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极值条件:,图解法确定最优操作时间,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1.3BSTR的热量衡算,(3-6),(1)热量传递式,(2)绝热升温式,(3-7),(3)一级反应绝热温升式,(3-9),CSTR简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1)CSTR的结构特点同BSTR。,(2)CSTR的操作特点连续操作。,连续操作系统图,*混合均匀;,*内外同一;,*物料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参差不齐。,*不仅有混合,而且有返混,两者达到最大程度;,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混合与BSTR一样,返混与BSTR不同;,(3)物料流动状况,*稳态流动;,流入量=流出量+反应量+累积量,0,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2.1CSTR的一般设计方程,(一般方程),连续操作系统图,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一般设计方程的图解积分,矩形面积,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2.2简单反应单个CSTR设计,【例3-2】过氧化异丙苯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分解苯酚和丙酮(AB+C),反应温度为50,初始过氧化异丙苯溶液浓度为3.2kmol/m3。该反应为一级,反应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为810-3s-1,最终转化率为98.9%。若加料速率为10kmol/h,则需多大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若在一个体积为1m3的等温间歇釜中进行,辅助操作时间为30min,求苯酚的产量和处理10kmol/h过氧化异丙苯时的反应体积?并与全混釜比较。,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2.3复杂反应单个CSTR设计,复杂反应瞬时选择率的定义,全混釜瞬时选择率与总选择率的关系,瞬时选择率=总选择率,即,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CSTR中一级连串反应的最优操作时间,关键组分A总消耗速率:,若在等温、等容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中间产物R的生成速率:,(1)建立相同时间下CSTR的一般设计方程,(3-16a),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由设计方程求解各组分出口浓度,(3-16b),(3-17),(3)由出口浓度计算中间产物R的收率,(3-18),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4)由收率、转化率和选择率三者的关系计算选择率,(3-19),(5)由目标产物的最大收率确定最佳反应时间,即,(3-21),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6)由最佳反应时间计算最大收率,(3-22),(7)由最佳反应时间计算CSTR反应体积,【例3-3】在一个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平行反应,,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和分别为产物D和R的生成速率,反应用的原料A与B的混合液,其中B的量足够,A的初始浓度等于2kmol/m3,R为目的产物。(1)计算A转化率达95%时所需的空时;(2)A转化率达95%时,R的收率是多少?(3)若进料体积流速为3m3/h,所需的体积至少多大?,【解】(1)计算A转化率达95%时所需的空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写出CSTR一般设计方程:,其中,将其代入前半式,得,显然,当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A转化率达95%时,R的收率是多少?,由一般方程的后半个式子,得,将代入,得,所以,R的收率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若进料体积流速为3m3/h,所需的体积至少多大?,注意:瞬时选择性,总选择性:,对于CSTR而言,两者结果相同,但定义和算法各异。,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2.3简单反应多釜串联,可分别写出各釜的设计方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依次类推,对于第i个釜,则有,若进行的是等温、等容,一级不可逆反应,则,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依次类推,对于第n个釜,则有,即,(最终出口浓度),(最终出口转化率),若进行的是等温、等容,任意反应时,可用图解积分法求解,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将一般方程改写成下列形式:,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4】在全混流反应器中乙酸酐发生如下水解反应:,【解】(1)一个釜,就可直接用CSTR方程求解。,其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温度为25,速率常数为k=0.1556min-1,要求最终转化率为60%,体积进料量为5.8m3/h。试比较使用一个、两个和三个釜串联时的总体积。,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两个釜等体积串联,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三个等体积釜串联,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2.5复杂反应多釜串联,问题:保证总选择性和总收率达到最大。,CSTR特点:总选择性=瞬时选择性总收率=各釜收率之和,【例3-5】在两个串联的相同体积的全混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液相反应,【解】(1)计算A的转化率达到80%时,所需总时间?,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反应原料液中A的浓度为2kmol/m3,R为目的产物。(1)计算A的转化率达到80%时,所需总时间?(2)A的转化率为80%时,R的收率?(3)当D为目的产物时其收率如何?,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又是两釜串两,所以该串联釜的设计方程为,由此求得:,则两釜串两的总时间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A的转化率为80%时,R的收率?,根据收率的定义式:,其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当D为目的产物时其收率如何?(注意教材中的问题!),根据收率的定义式:,其中,验证:,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2.6CSTR的热量衡算,化学反应热=器壁传递热+釜内物料温升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绝热条件下:且用,则,令,因此,CSTR的绝热温升式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6】用顺丁烯二酸酐与正己醇反应生产顺丁烯二己酸己酯:,(1)绝热条件下稳定生产的进料温度;(2)在换热条件下生产,反应温度维持65,此时的反应放热速率是多少?(3)平均换热温差取25,需多大的换热面积。,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解】(1)绝热条件下稳定生产的进料温度,根据绝热温升定义式:,进料温度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在换热条件下生产,反应温度维持65,此时的反应放热速率是多少?,根据热量衡算式:,反应放热速率为,其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平均换热温差取25,需多大的换热面积,根据间壁式稳定换热速率方程:,注意:该解法忽略了物料带出的热量,同时也不是在最佳反应温度364K下的热量衡算。,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补充:CSTR的热稳定性分析,恒温操作的必要条件:反应放热速率=器壁传热速率称之为热平衡态。,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反应放热速率器壁传热速率原有的热平衡态遭到破坏。,(1)CSTR热平衡态,(2)CSTR的稳定热平衡态和非稳定热平衡态,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能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扰,自行恢复原来的热平衡态称为稳定热平衡态。,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能自行恢复原来的热平衡态称为非稳定热平衡态。,CSTR所具有的多种热平衡态和稳定热平衡态统称为全混釜的多态。,依据,放热速率方程:,移热速率方程:,热平衡态条件:,步骤,分别建立QR和QC方程,分别作QRT线和QCT线,确定平衡点,分析所有平衡点的热稳定性,(3)全混釜的多态分析,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以一级不可逆放热反应为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其中:,反应热放热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式,反应放热速率:,(kJ/s),S型曲线,3.2全混流反应器,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QC=器壁传热速率+物料带出热量,假设流体入口温度等于冷却介质温度:,反应器换热速率,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反应器传热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式,直线,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QRQC曲线,最佳操作点,(进口温度),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着火(起燃)点,熄火点,图解与操作点分析,【例】某一级不可逆液相放热反应在绝热CSTR中进行,反应混合物的体积流量V0=610-2L/s,其中反应物A的浓度CA0=3mol/L,进料及反应器中反应混合物密度=1g/cm3,cp=4J/(g.),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反应器容积VR=18L,反应热HR=-200kJ/mol,反应速率:若进料温度T0=25,试求操作状态点温度。,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解】,放热速率,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绝热CSTR的传热速率,当T由298K增至458K时,QR、QC的数值见下表:,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图形分析:两线相交于三点,低转化率、热稳定操作点低温度点,中转化率、非热稳定操作点中温度点,高转化率、热稳定操作点高温度点,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各点的转化率是怎么计算的?,(同理可求得其它各点的转化率),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平推流(活塞流)反应器,轴向无混合,无返混;径向达全混,均相管式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特点:,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与BSTR比较:,相同点:无返混,不同点:无混合,操作方式不同,与CSTR比较:,相同点:操作方式相同,不同点:无混合,无返混,流入量=流出量+反应量+累积量,0,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1一般设计计算方程,等容过程:,与BSTR一般方程比较:,(PFR一般方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将衡算方程简化:,空间时间:,在方程左边是空时与反应时间的区别。,在方程右边完全一致。,【例题】,在一个平推流反应器中,由纯乙烷进料裂解制造乙烯,年生产能力为14万吨乙烯,反应是不可逆的一级反应,要求达到乙烷转化率为80%,反应器在1100K等温,恒压600KPa下操作,已知活化能为347.3KJ/mol,1000K,k=0.0725s-1,设计工业规模的反应器。,分析与解答,气相反应要考虑膨胀因子A,要将年产量换算成单位时间处理量(kmol/s),根据年产量换算其它组分的单位时间处理量(kmol/s),根据平推流反应器设计方程,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已知在1000时,,等温,等压下变摩尔数反应的瞬时体积与浓度,则在1100时,,计算反应器体积,决定使用管内径50毫米,长12米的管子并联,则管数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2简单反应等温恒容过程,PFR一般方程:,将其代入一般方程,得,(3-38),对于气相反应,在恒容过程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将其代入(3-38),得,(3-39),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对于二级不可逆反应,,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7】在等温稳态流动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皂化反应: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2mol/L,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6L/(mol.min),体积加料量为20m3/h,要求的最终转化率为95%。(1)试求需要多大的反应管?(2)在全混釜中如何?,【解】(1)试求需要多大的反应管?,因为是液相反应,所以近似地看作恒容过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由题给条件可知,反应分别对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反应,那么对于总反应应为二级反应,其对应的设计方程为,将各已知值代入,得,求得空间时间为:,所需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在全混釜中如何?,根据全混釜的设计方程,将各已知值代入,得,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3简单反应等温变容过程,对于变容过程,一般方程要用kmol流量来表达,即,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变容过程:,将其代入到一般方程,(3-42),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对于二级不可逆反应的变容过程:,将其代入到一般方程,经整理,得,(3-43),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8】磷化氢的均相分解,在平推流反应器中1650K和0.46MPa下进行一级分解操作,反应物为纯磷化氢,加料速度为4kmol/h,求转化率达80%时平推流管式反应器的体积。,【解】注意这不仅是个气相反应,而且是个变摩尔数反应,该反应的膨胀率为:,请思考:为什么?,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利用一级变容公式,(3-42),将各已知值代入,得,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9】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一个气相反应:在215时反应速率方程为,其反应体系总压为0.5MPa,原料中组分A的体积分率为50%。求80%转化率下所需的空间时间。,【解】注意:这是个含有50%惰性气的反应体系,反应过程中的膨胀率为,(为什么?),根据PFR的一般设计方程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即,(1)解析积分,查数学手册,得积分公式,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用图解积分求解,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在Excell上进行图解积分求解,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用辛普森法进行数值积分求解,辛普森法,1/3法:,3/8法:,考虑积分:,现用1/3辛普森法求解,将辛普森法的基本公式表达为5个函数点的计算式,即,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小结:1/3辛普森法是以3个函数点为基准计算面积,再求各面积之和,就是要求的近似积分值;h是计算各点函数值的步长。,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4复杂反应等温恒容过程,关注点:选择性和收率,CSTR:,PFR:,对于一级连串反应,设初始浓度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将A的消耗速率代入PFR设计方程,得,取任意微元体积对R作物料衡算,其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将代入,并积分整理,得,(3-47),显然,,(3-48),存在最大收率的条件是:,即,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对应的最大收率为,(3-50),对应的总选择率为,选择率与转化率的关系如图3-12(P49)所示。此关系曲线是在不同速率常数比的情况下绘制的,并与CSTR作了比较。,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10】在一个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液相反应:,两反应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A的进料流量为3m3/h,其中不含R和Q。试计算R的最高收率和此时的总选择性以及达到最大收率时的反应体积。,【解】因为达到最大收率的最优空间时间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其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11】在一定的反温度下A发生如下平行反应:,R为主产物,D为副产物,反应原料为纯A,其初始浓度为10kmol/m3,在反应器出口A的转化率为80%时,试求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中的空间时间、R的选择性和收率。,【解】在平行反应中A的总消耗速率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R的瞬时选择性,R的总选择性,其中,,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5复杂反应的变容过程,关注点: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积流量不断变化,其中=1,2,3,为独立反应个数。,为了避免体积变化所带来的不便,通常用kmol流量来建立任意组分的PFR设计微分方程,即,在初始条件下:,(3-51),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对于恒压过程的理想气体,现以平行连串反应为例说明反应器反应体积的计算步骤:,第一步,确定关键组分。,第二步,非关键组分用两个关键组分来表达。,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第三步,引入流量浓度比计算各组分的瞬时浓度,则,第四步,列出关键组分设计方程组:(2个独立反应),(3-59),(负号为反应物组分),第五步,由初始条件求解方程组即可。,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3.6变温过程,关键点:,PFR管式反应器各截面的温度在不断改变,解决方法:对PFR进行微元管段进行热量衡算,冷却介质温度为,稳定热量衡算方程:,(3-64a),单位管长所具有的传热面积。,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讨论PFR管式反应器的轴向温度分布,热量衡算方程:,其中,将其代入并整理,得,PFR管式反应器的轴向温度分布方程,(3-64b),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在绝热条件下:,温度分布方程变为:,讨论PFR管式反应器的绝热温升,温度分布方程:,其中,,(绝热温升),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例3-12】在873K下平推流管式反应器中甲苯的氢解反应,氢与甲苯的摩尔比为5,氢中含甲烷20%。873K时的比热容数据如下单位为J/(mol.k),下同:,(吸热反应),试求此条件下的绝热温升。当甲苯转化率为70%时,求反应器出口温度。,【解】(1)求绝热温升,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关键组分A为甲苯,其初始摩尔分率为1/6,T0=837K时,按转化率70%计算,苯和甲苯的平均热容为,(70%甲苯转变成70%苯),(30%甲苯不变),总反应气热容的近似计算结果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忽略了反应前后氢和甲烷的变化),绝热温升为,(2)反应器出口温度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4.1反应器类型及操作方式比较,(1)反应器类型比较,3.4反应器类型操作方式及过程优化,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表3-3等温等容条件下PFR与CSTR反应器体积比较,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2)加料方式比较依据各组分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同时高有利,(a)间歇操作,一高一低有利,(b)半连续操作,同时低有利,(c)连续操作,BSTR的加料方式,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CSTR和MCSTR的加料方式,同时低有利,同时中等有利,一中等一低有利,(d),(e),(f),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PFR的加料方式,同时高有利,一高一低有利,一高一渐低有利,(g),(h),(i),浓度的影响取决于组分的反应级数,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浓度影响与加料方式选择,简单反应,通过不同组分反应级数的差异分析,选择不同加料方式!,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3.4.2组合反应器的特点CSTR与PFR的组合,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不同组合方式出口转化率比较,注意:返混越小,出口转化率愈高,生产能愈强!,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假设:两个等温、等体积的理想反应器,进行一级不可逆单一反应。已知:,出口转化率计算举例,单个CSTR设计方程,单个PFR设计方程,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c)先PFR,后CSTR串联:,PFR:,CSTR:,第3章理想流动均相反应器设计(14学时),(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聘请民事法律顾问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地下停车位预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艺术品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协议
- 2025版船舶租赁项目合作协议书下载
- 2025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研究
- 2025年断桥铝合金门窗行业绿色建筑推广合同
- 2025年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维护分包工程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产品贴牌生产与品牌运营协议
- 2025版耐寒塑料编织袋采购合同范本版
- 2025版通信设备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小升初数学试卷
- 绘本分享《狐狸打猎人》
- 中兴ZCTP-SDH传输售后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word版)
-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
- 肾上腺皮质激素课件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
- 冻结法原理岳丰田
- Unit 2 Lets celebrate Developing ideas-Writing a letter to express 课件【知识精讲+拓展训练】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学课件
- 图标设计与制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