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预习案_第1页
《师说》预习案_第2页
《师说》预习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预习案预习目标:1. 通读全文,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 了解韩愈的生平及他倡导的古文运动。3.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4. 背诵全文。一、作者韩愈及写作背景1.题目解说:“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接近于现在的杂文。“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他晚年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称为“韩吏部”,谥号“文”,世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中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苏轼誉其“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3.写作背景:师说一文,说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针对时弊而写,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师说作于公元802年,即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这一年韩愈35岁,正是他锐意求进,致力于“古文运动”的时候。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重视门第观念,只认得功名富贵、权威势力,不尊师重道,不看重有学问的人,师说就是为了批判唐代上层社会这些不良风气而作。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到今天仍具有进步意义。二、文化常识积累1.韩愈,字( ),自谓郡望昌黎,故人称( ),唐代( )运动的发起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 )之首,与( )并称“韩柳”。2.唐宋八大家( )、( )、( )、( )、( )、( )、( )、( )。三、给下列字词注音传( )道 无长( )无少( ) 句读( ) 或不( )焉 近谀( ) 欤( )郯( )子 苌( )弘( ) 师襄( ) 老聃( ) 子蟠( ) 经传( ) 贻( )四、重点字词积累(通读全文,分析下面句子中所含字的意思)道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吾从而师之 ( )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齐师伐我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道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会天大雨,道不通 ( )策之不以其道 ( )择师而教之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之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句读之不知 ( )辍耕之垄上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其皆出于此乎 ( )其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其一犬坐于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