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_第1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_第2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_第3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_第4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一、前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微观主体行为:消费者(如何)选择买(什么);生产者(如何)选择生产(什么).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联系纽带。而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宏观课题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的要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们不总是能获得我们想要的,这就要求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配置可以通过市场、也可以通过计划实现,微观经济学的目的不在于确定哪种方式更好,而是给衡量配置方式优劣一个标尺。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理论VS模型;实证VS规范;市场VS行业;竞争性市场VS非竞争性市场;市场的内涵VS市场的外延;市场的地理边界VS市场的产品范围;名义价格VS实际价格 二、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需求与供给供给供给曲线显示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既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正向相关关系。 非价格的供给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本、原材料)。 供给曲线由非价格决定因素决定,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动,整条曲线都将发生移动;在非价格决定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发生变动带来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由曲线上点的移动来体现,此时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实际的落点。 需求需求曲线显示在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售价发生的变化导致他愿意购买的数量的变化(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反向相关关系。非价格的需求决定因素包括:收入、消费者品味,相关商品价格(互补品、竞争品) 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规律同供给曲线。 均衡均衡(市场出清):市场机制:(1)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市场出清价格;(2)一旦价格偏离均衡,则市场将通过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减轻需求方或供给方的过剩或不足,从而实现重新均衡;(3)要使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必须是竞争性的。市场均衡的变化:非价格的需求或供给因素发生变化将使需求或供给曲线变化,进而导致市场均衡变化。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 市场机制总结非价格需求决定因素市场均衡衡需求曲线 非价格供给决定因素供给曲线需求与供给弹性需求和供给弹性介绍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负值: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种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 无穷弹性和0弹性。其他需求弹性,如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一般是正值 ,其他特点同需求弹性.短期弹性VS长期弹性 需求方面: n 价格弹性: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n 收入弹性:对于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收入弹性大于短期收入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供给方面:n 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对部分耐用消费品或可回收商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政府干预效应:价格控制 最高限价(政府认为均衡价格过高)。 最高限价必然产生过度需求。 图PP21.补充说明 本章案例极多,可一一浏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使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这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考试时分析题的回答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使学习过程不至于沦为单调的理论推导。但在浏览这些案例时应切记,重在“看懂”,而不在背下来LECTURE 3 消费者理论一、消费者行为基本概念 市场篮子、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图、边际替代率、效用、基数效用函数和序数效用函数、预算约束、预算线、拐点解、显示性偏好、边际效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拉氏指数、派氏指数、连锁权重物价指数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三个步骤:n 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结合前面二者确定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偏好 基本假设:n 偏好的完全性、可传递性,以及“多总比少好”。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n 向下倾斜n 其右上和左下分别表示偏好于和不偏好于n 每条无差异曲线绝不相交n 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图PP5,6。 思考:BADS,无差异曲线将是怎么样的?序数排列就足以解释大多数消费者决策是如何做出的预算约束 预算线的斜率反映了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两种商品价格比取负;截距表示使用已有收入能够购买的最多单种商品。 收入变化:n 收入增加/减少使预算线向外/内平移。图PP8; 价格变化: n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点为原点旋转。图:PP9;n 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同比变化,预算线斜率不变,向外或向内平移。 消费者选择 最大化消费者满足的市场篮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n 应在预算线上,n 应给予消费者最受偏好的商品和劳务组合。 根据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DC/DF,预算线斜率为-Pf/Pc,最大化条件是MRS=Pf/Pc 因此,当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图 PP11。 拐点解:n 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横轴或纵轴相切时,此时MRSPa/Pb。图 PP12。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相等边际原则: n 边际效用与无差异曲线:n 又,在无差异曲线上:MRS=-DC/DF n 因此n 又根据消费者最大化其满足感时有MRS=Pf/Pcn 因此有效用最大化条件(相等边际原则): 生活成本指数 拉氏指数VS派氏指数:n 两种指数都涉及基期和当前的价格水平对比;n 拉氏指数立足于基期消费构成,派氏指数立足于当前消费构成; n 拉氏指数倾向于高估生活成本,派氏指数倾向于低估生活成本。 二、个体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体需求 需求曲线的两个特点:n 沿曲线移动时可获得的效用发生变化;n 曲线上的每点消费者都是通过实现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收入-消费曲线n 描画出与每种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 n 收入增/减将使预算线右/左移,并使消费点沿收入-消费曲线右/左移;同时使需求曲线右/左移。 n 当收入-消费曲线有正的斜率时,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此种商品为正常商品;n 当收入-消费曲线有负的斜率时,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此种商品为劣质商品。个体需求 恩格尔曲线:n 将商品的消费量与收入联系起来。n 正常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向上倾斜;n 劣质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则向下倾斜。 个体需求 替代品VS互补品n 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上升/下降,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n 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上升,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n 价格消费曲线如向下倾斜,则两种商品被视为替代品;该曲线向上倾斜,则两种商品被视为互补品;n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商品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是前者,一旦条件改变(如收入变化)则变成后者。 个体需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n 替代效应:在效用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价格变化而改变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是价格下跌,消费数量增加。 n 收入效应:在价格水平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因购买力变化而改变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收入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可能上升或下降。 n 即便是劣质商品,收入效应也很少有可能大于替代效应。 n 吉芬商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倾斜。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n 更多消费者进入市场将使市场需求曲线右移;影响众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将影响市场需求。 需求的价格弹性:n 需求的点弹性: n 需求的弧弹性: 消费者剩余:图PP26 市场需求 连带外部效应:n 攀比效应:w 原因:互相攀比,赶时髦。w 图 PP28-31.n 虚荣效应:w 原因:物以稀为贵。w 图 PP32-33.三、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描绘风险 正确计量风险必须了解:n 行为可能导致的所有结果,n 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 主观判断VS客观判断 几个基本概念:n 期望值: n 方差 标准差: 一个例子 Risk Averse A Scenarion A person can have a $20,000 job with 100% probability and receive a utility level of 16.n The person could have a job with 0.5 chance of earning $30,000 and 0.5 chance of earning $10,000.Expected Income = (0.5)*($30,000) + (0.5)*($10,000) = $20,000Expected income from both jobs is the same - risk averse may choose current job The expected utility from the new job is found:n E(u) = (1/2)u ($10,000) + (1/2)u ($30,000)n E(u) = (0.5)(10) + (0.5)(18) = 14w E(u) of Job 1 is 16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E(u) of Job 2 which is 14. This individual would keep their present job since it provides them with more utility than the risky job. They are said to be risk averse.风险的偏好 风险溢价: n 结果可能的变动越大,风险就越大,风险溢价也越大。 n 例:PP46-51.风险溢价举例 A ScenarioThe person has a .5 probability of earning $30,000 and a .5 probability of earning $10,000 (expected income = $20,000).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se two outcomes can be found:E(u) = .5(18) + .5(10) = 14 Questionn How much would the person pay to avoid risk?风险溢价举例(续) Variability in potential payoffs increase the risk premium. Example:n A job has a .5 probability of paying $40,000 (utility of 20) and a .5 chance of paying 0 (utility of 0). Example:n The expected income is still $20,000, but the expected utility falls to 10.n Expected utility = .5u($) + .5u($40,000) = 0 + .5(20) = 10 Example:n The certain income of $20,000 has a utility of 16.n If the person is required to take the new position, their utility will fall by 6. Example:n The risk premium is $10,000 (i.e. they would be willing to give up $10,000 of the $20,000 and have the same E(u) as the risky job.风险的偏好 将预期收益和收益的标准差作为两轴可画出无差异曲线。n 风险的规避程度可通过图形直观观察:图 PP53-54.降低风险 降低风险的三种方式:n 多样化、保险、信息搜集 多样化:n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例:课本 保险: n 购买保险通过放弃一定的预期收益来增加确定性 ,n 完全保险:保险成本等于预期损失。 n 单起事件是随机发生和不可预测的,但众多相似事件的平均结果则可根据大数法则进行预测。 信息的价值:n 信息是否完全决策的预期结果将大相径庭。例:课本 LECTURE 4 生产者理论一、生产生产技术 结合投入品(生产要素)以获得一定产出。 投入品包括劳动、原材料、资本。 生产函数:n 在既定技术条件下,每一特定组合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最高产出,显示在厂商有效运作中的技术可行性。 两要素生产函数:Q=F(K,L) 等产量线:图 PP4短期VS长期 短期:n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生产要素数量不能变更,被称为固定投入品; 长期:n 所有投入品数量都可变更。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据图PP7n 随着工人数量增加,产出增加,直到最大值,之后再增加工人数量,产出减少。n 劳动平均产出先增后减; n 劳动边际产出最初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最后变为负值。 边际回报递减法则 假设:n 该可变投入(劳动)的质量恒定;n 技术水平恒定。 实际:n 当劳动数量较少时,专业化生产导致边际回报递增;n 当劳动数量较多时,沟通困难带来的低效率导致边际回报递减。 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边际回报递减法则。 图PP9劳动生产率 消费增长只依赖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n 资本存量、技术变迁。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就长期而言,劳动(L)和资本(K)都可变,并都遵循报酬递减法则。图 PP12。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 n 等产量线的斜率,反映在保持产出恒定的条件下两种投入品的替代比率。n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因此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MRTS与边际产出: 完全可替代投入品的生产函数(1)等产量线上的所有点MRTS均相等;(2)给定产出量,任何投入品组合均可实现固定比率投入品的生产函数(1)每一产出要求特定数量的各种投入品。(2)要提高产出只能同比率提高资本和劳动规模报酬衡量厂商规模和其产出之间的关系。 规模报酬递增:等产量线越来越密。 规模报酬恒定:等产量线分布均匀。 规模报酬递减:等产量线越来越稀二、生产成本基本概念 生产函数:n 生产函数给出投入品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成本:n 给定生产技术,经理应决定如何生产,而要确定最优的投入-产出组合,就应将生产的单位计量转换为货币计量,这就是生产成本。 会计成本VS经济成本 n 会计成本:真实开支+固定资本折旧; n 经济成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经济资源,包括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沉淀成本: 沉淀成本不应影响厂商决策。 固定成本VS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VS沉淀成本 边际成本VS平均总成本 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成本 报酬递增:n 产出相对投入品递增,总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对产出递减。 报酬递减:n 产出相对投入品递减,总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对产出递增。 较低的边际产出意味着较高的边际成本,反之亦然。 图PP27-31 长期成本 成本最小化的投入选择 n 将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结合。 图:PP33n 一种投入品价格变化时的投入替代问题:图 PP34n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和生产函数:nn n 因此,成本最小化的投入组合条件(边际相等原则)为: 不同产出水平下的成本最小化 厂商的扩张路径显示了不同产出水平下的成本最小化投入组合选择。图 PP36。长期成本曲线VS短期成本曲线:图 PP37长期平均成本(LAC) 一般来说厂商的LAC经历先规模报酬递增再规模报酬递减,因此LAC是一条U形曲线。 LAC和长期边际成本(LMC)有如下关系: n LMC LAC,则LAC递增; n LMC = LAC,此时LAC最小。n 规模经济:n 产出增量大于投入增量; 规模不经济:n 产出增量小于投入增量。 规模经济的衡量: n 于是我们得到如下关系:w EC 1: MC 1: MC AC,规模不经济递增。 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范围经济 优势: n 资本和劳动的联合运用; n 管理资源的分享; n 劳动技术和机器类型的共用。 产品转换曲线:n 厂商应选择两种产品各自的产量,n 斜率为负;凹向原点;PP45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不存在必然关系。 范围经济程度 衡量了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 n SC 0 ,范围经济; n SC ATC,厂商盈利,n AVC P ATC,厂商负利润,但维持生产(才能使损失最小);n P AVC p, 选择长期产量 就长期尺度看,n 厂商可以变更其规模(厂房、设备);n 并且自由进出入。 会计利润 VS 经济利润 n Accounting profit = R - wL n Economic profit = R - wL - rK w rk = opportunity cost of capital 长期竞争性均衡 n R wL + rk,经济利润为正;n R = wL + rk,0经济利润,厂商获得正常收益率,该产业是竞争性的;n R wl + rk,厂商考虑退出该行业。 选择长期产量 进入和退出:n 短期利润产生,厂商的长期反映是增加产量;n 较高的利润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n 更多的厂商进入该行业导致供给增加,n 市场价格下降,均衡重新实现。 长期竞争性均衡 均衡:n 所有厂商都达到利润最大化,MC = MR n 所有厂商经济利润都为0,因此没有哪个厂商有动力进入或退出该行业,P = LAC,Profit = 0 n 均衡市场价格,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 问题:n 如厂商成本相等,试分析当P 卖方价格 n 从量税征税后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销售量和购买价格位于需求曲线上,QD = QD(Pb) 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位于供给曲线上,QS = QS(Ps) 需求量=供给量,QD = QS 购买价与销售价之差为税收,Pb - PS = tax 征税或补贴的影响n 征税:n 税收影响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弹性;n 一般来说,如Ed/Es较小,税负主要由买方承担,反之则由卖方承担。 n 转嫁因子:ES/(ES - Ed) 转嫁因子趋近于1,税负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转嫁因子趋近于0,税负主要由厂商承担。征税或补贴的影响n 补贴:n 补贴可视为负税收,分析方法与上面相同。n 在此种情况下,买方价格卖方价格,n 如Ed/Es较小,补贴的好处主要归于消费者,反之则归于厂商。n 补贴的四个条件类似于征税。 二、一般均衡一般均衡n 局部均衡:n 假设一种商品市场的行为不影响其他商品市场。n 一般均衡:n 将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考虑在内去同时确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n 反馈效应: 由相关市场的价格或数量变更而引起的一个市场的价格或数量的变更。 n 两个市场相互作用,最终走向一般均衡。n 例子:n 电影票和DVD租赁市场(互补品)。n 图:PP31-32。n 结论:n 未以一般均衡的观点考察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在这个例子里将导致低估税收效应;n 这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中十分重要。 交换的效率n 帕累托效率:n 无人可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获益。n 交换总是使双方获益的,换言之,交换总是促进帕累托改善的,直至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交换才停止。两人模型n 假设:n 两个消费者;两种商品;两人知道彼此的偏好(信息对称);0交易费用。n 埃奇沃斯盒子描述了交换发生的条件和效率的最终实现。 n 有效配置:n 两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实现,这在埃奇沃斯盒子里体现为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此时实现了帕累托效率。n 契约曲线:n 埃奇沃斯盒子中所有两人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集合,它显示了所有的帕累托有效配置。 竞争性市场的消费者均衡n 竞争性市场:n 竞争性市场包含了众多的买者和卖者,因此任一方对交易条款不满,都可以很方便地另寻交易对方。n 此时市场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为1(对比两人模型的两人边际替代率相等)。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n 从C点可有如下几条结论: n 两无差异曲线相切于C点,因此竞争性均衡配置C点是帕累托有效的;n 此时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相对价格:n 无差异曲线不相切则交易继续发生;n 在无外部干扰的条件下竞争性均衡将自发实现;n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一切互惠交易将实现,最终的资源的均衡配置在经济上将是有效率(帕累托有效)的。 公平与效率n 效用可能性边界:n 显示了两消费者在契约曲线上实现了有效配置之后各自的效用水平。n 效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是否还是公平的?对这一论断的判断取决于公平的定义。 社会福利函数n 考虑到公平因素,在描述个体效用时还应引入社会福利函数。 n 平均主义:所有社会成员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 n 罗尔斯主义:使境况最糟的人效用最大化; n 功利主义: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 n 市场导向:市场结果就是最公平的。 n 如何界定公平,取决于使用了上述的哪一种公平定义。竞争性均衡导致的帕累托有效结果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不公平。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n 公平的配置是否也要求帕累托有效呢? n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n 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有效配置(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而言都是竞争性均衡。n 任何一种被认为是公平的均衡都可以通过资源在个人之间的适当配置来实现,而这样一种配置本身并不必然产生低效率。换言之,公平与效率并非绝对矛盾。 n 然而,社会中所有再分配收入的计划都是有成本的;因此,在实践上,公平和效率目标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权衡关系。生产的效率 n 假设:n 固定投入品:n 劳动和资本;n 两种产品:衣服和食物;n 众多的投入要素供给者,他们通过出售其拥有的投入品获得收入;n 所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衣服和食物。 n 显然,n 在这一框架下,供给和需求(消费者的收入和开支)是紧密联系的;n 一种投入品价格的变化将引发收入和需求的变化,并产生反馈效应。 竞争性投入品市场的生产均衡n 据上图:n 竞争性市场产生有效生产点。n 此时所有厂商的工资率(w)和资本价格(r)都相等,并都实现了生产成本最小化:n MRTS为等产量线的斜率;n 竞争性均衡在生产契约曲线上;n 竞争性均衡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n 生产可能性边界:n 显示以固定数量的劳动和资本能够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即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产量组合。n 每点的斜率表示在该生产组合时的边际转换率MRT。产出效率n 产出效率:n 应以最小成本生产;n 并且生产的商品组合应与人们购买它们的意愿相一致。此时实现了有效产出及帕累托有效配置MRS=MRT,因此有 自由贸易的利益n 比较优势:n 国家1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来说比国家2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低,国家1就在生产该商品方面对国家2具有比较优势。n 绝对优势:n 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不会在所有商品生产上占有相对优势。n 存在各自相对优势的国家就可以进行双边贸易,贸易将促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总结n 经济效率的条件: n 交换的效率: , 在竞争性市场中就是n 生产中投入品使用的效率: 在竞争性市场中就是n 产出市场的效率: 在竞争性市场中: 消费者在竞争性市场中实现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 n 市场失灵的原因n 市场势力:n 在商品市场中存在垄断,MR P;n 比竞争性市场产出为少;n 资源配置向其他市场;n 于是导致无效率的配置。 n 不完全信息:n 信息缺陷导致资源流动障碍。 n 外部性n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 n 公共产品:在计量消费时存在困难,于是市场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将不足三、外部性与公共产品外部性n 负外部性:n 一个群体的行为给其他群体造成成本。 n 正外部性:n 一个群体的行为给其他群体带来收益。n 边际外部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 n 场景:钢铁厂将废水倾倒于河内,从而影响到下游渔民的生产成本。整个钢铁行业的废水倾倒与其产量相关联。 n 边际外部成本:下游渔民在每一水平的钢铁产量上被强加的成本。 n 边际社会成本:MSC=MC+MEC 外部性导致无效率n 负外部性使一些低效率的厂商继续保留在行业内,从而导致长期尺度上的过量生产。n 正外部性则可能导致生产过少。 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n 假设:n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污染;n 固定比例生产技术(要减少污染就必须减少生产,而产出的减少是通过征收产出税来实现的);n 通过改变技术,投入替代是可能的。 排放标准与排放费n 排放标准:n 对厂商可以排放的污染物设定法定上限,并通过经济惩罚或法律惩罚来维持;n 排放标准的设定将导致生产成本加大,行业总价格提高。 n 排放费:n 对厂商每单位废气进行收费。假设:n 政策制定者有不对称信息;n 管理成本客观上决定了对所有厂商适用同样的费率或标准。 n 排放费的优点: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