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基本概念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以下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工质,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外界,边界,热力学平衡态(与稳态、均匀的区别),状态参数(及其特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功,热量本章重点:1、热力学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2、热力学平衡态的概念及其判断。3、状态参数的概念及其特征。4、准静态过程的概念及其意义、判断。5、可逆过程的概念及其判断。6、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联系与区别。7、功、热量的概念及其区别、方向符号。第一节 工质 热力学系统1.作为工质应具有良好的_和_。 A. 流动性/多变性 B. 膨胀性/多变性 C. 膨胀性/分离性 2.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_的膨胀来实现。 A. 高温气体 C. 液体 D. A、B、C均不对3.把热量转化为功的媒介物称为_。 A. 功源 B. 热源 C. 质源 工质必须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常用工质有: B. 润滑油 C. 水 D. 天然气 4.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工质是_。 B. 蒸气 C. 燃油 D. 水 5.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做功工质是: B. 蒸汽 C. 氧气 D. 水 6.蒸汽动力装置的工质必须具有良好的_性。 B. 耐高温 C. 纯净 D. 导热 7.下列哪一种系统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 A. 绝热系统 B. 孤立系统 D. 开口系统 8.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_,同时它也可能是_。 A. 开口系统/孤立系统 B. 开口系统/绝热系统 D. 绝热系统/孤立系统9.封闭系统是指_的系统。 B.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C.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热量交换 D. 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 10.开口系统是指_的系统。 B. 与外界有热量交换 C.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没有热量交换 D. 与外界有功的交换 11.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开口系统,同时它也可能是: A.封闭系统 C.孤立系统 D.B+C 12._与外界肯定没有能量交换。A、绝热系统 C、封闭系统13. D、开口系统 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是_。 A. 绝热系统 B. 孤立系统 D. 开口系统 第二节 系统的热力状态和状态参数14.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特性物理量,称为: B. 热力学参数 C. 性能参数 D. 特性参数 15.热量_状态参数, 压强_状态参数。 A. 是/不是 C. 是/是 D. 不是/不是 16.标志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参数是_。 B. 压力 C. 比体积 D. 比熵17.哪一组参数全部为状态参数?A. 温度、压力、比体积变化功 C. 比熵、比热力学能、热量 D. 比焓、温度、比技术18.下列参数哪一个是状态参数? A.热效率 C.表压力 D.质量 19.焓是状态参数,指工质的_之总和。 A. 压力+比容 B. 内能+比容 D. 内能+压力20.内能_状态参数, 绝热功_内能变化的度量之一, 功_状态参数。 B.不是/是/不是C.不是/不是/不是 D.不是/不是/是21.下列哪个参数表示流动工质所携带的能量?A功 B热量 D热力学能22.下列参数哪一个是热力学中的状态参数? A热效率 C表压力 D质量 23.绝对压力p,表压力pg,真空度pv与大气压力pa之间的关系(以鼓风机为例):、入口处p=pa-pv 、出口处p=pa+pg 、入口处p=pa-pg 、出口处p=pg+pv B. 、对 C. 、对 D. 、对 25. 绝对压力等于:(Pg表压力,Pb大气压力)APg-Pb B. Pg D. Pb-Pg26. 如某阀门后的表压力为0.5个大气压,则该处的绝对压力应为_个大气压。 A. 5 C. 0.4 D. 0.5 27. 在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中,不能直接测量的参数是_。A、压强 C、比容B、温度 28. 能描绘气体分子聚集疏密程度的物理量是 。 B比焓 C比热力学能 D压力1.若封闭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_。 A. 压强肯定到处均匀一致,温度可能不均匀一致 B. 温度肯定到处均匀一致,压强可能不均匀一致 D. 压强和温度可能都不均匀一致2.热力学平衡态是指系统同时处于_平衡和_平衡。 A. 质量容积 B. 温度质量 C. 压力质量 3.若热力系统内部各处的压力、温度都相同,则称工质处于热力学_状态。 B. 均衡 C. 稳定 D. 恒定 第三节 状态方程与状态参数坐标图4.状态方程式适用于 。A.稳定状态 B. 非稳定状态 D. 非平衡状态第四节 热力过程及其描述5.准静态过程的基本特征是:A压差无限小 B温差无限小 C无耗散效应 6.在压容图上,准静态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非准静态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 A. 可以可以 C. 不可以可以 D. 不可以不可以 7.在温熵图上,准静态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可逆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 B可以不可以C不可以可以D不可以不可以8.不考虑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的热力学系统,热力过程中只要发生_,则该热力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A. 膨胀 C. 对外做功 D. 消耗外界功 9.一定质量的空气在真空环境中绝热膨胀到原体积的2倍,此过程是_。 A. 可逆的 C. 等压可逆的 D. 等压不可逆的 10.当热能和机械能发生转变时,可获得最大可用功的过程是: A. 准静态过程 B. 平衡过程 C. 绝热过程 11.下列关于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B. 可逆过程没有任何耗散效应C. 准静态过程是一个内部平衡过程 D. 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12.下列关于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C.准静态过程是一个外部平衡过程 D.可逆过程只是内部平衡过程 13.下列关于可逆过程说法错误的是_。 B.可逆过程没有任何耗散效应C.可逆过程是一个内部、外部同时平衡的过程D.只有无磨擦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 A. 绝热节流不是等焓过程 C. 在水蒸汽的PV图中,干度X是状态参数 D.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总容积V等于各组元气体分容积Vi之和 第五节 功和热量15.工质状态变化,因其比容变化而作的功称为: A. 内部功 B. 推动功 C. 技术功 16.下列参数中,与热力过程有关的是_。A温度 C压力 D热力学能17.气体的内能不包括分子的_。A.压力能 B.转动动能 C.耗散动能 计算题:1.如图1-1所示的一圆筒容器,表A的读数为360kPa,表B的读数为170kPa,大气压力为760mmHg。试求:(1)真空室以及I室和II室的绝对压力;(2)表C的读数;(3)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图1-12.某远洋货轮的真空造水设备的真空度为0.0917,而当地大气压力为0.1013MPa,当航行至另一海域,其真空度变化为0.0874MPa,而当地大气压力变化为0.097MPa。试问该真空造水设备的绝对压力有无变化?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章基本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以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知识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储存能、传递能;内能;闭口系统的第一定律引入状态参数内能;开口系统的第一定律引入状态参数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在热工设备的应用。本章重点、难点: 1、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含义、应用 2、开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含义、应用 3、焓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4、利用p-v图分析技术功与膨胀功的关系 5、各种热工设备的特点及其能量方程形式6、节流的定义及其特征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储存能量1.第一类永动机是造不出来的,因为它违反了_。A.卡诺定理 B.熵增原理 D.热力学第二定律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A. 质量守恒定律 B. 机械能守恒定律 D. 卡诺定理3.热力学第一定律阐述了能量转换的:A方向 B速度 C限度 D 第二节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4.工质内能中的是比容的函数。A.平动动能 B转动动能 C振动动能 D 5.实际气体的内能是和的函数。A. B温度功 6.在pv图上,一个比容减少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表示该过程是一个过程。A吸热 B放热 C对外做功 7.在pv图上,某比容减小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所:A作的膨胀功的大小 B C作的技术功的大小 D消耗的热量8.下列过程的内能是增加的。A定温加热 B绝热膨胀 C定压放热 D 9.下列过程的内能是减少的。A绝热压缩 B C定温加热 D定温放热第三节 开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焓10.焓是状态参数,指工质的_之总和。 A. 压力+比容 B. 内能+比容 C. D. 内能+压力11.内能_状态参数, 绝热功_内能变化的度量之一, 功_状态参数。A. B.不是/是/不是C.不是/不是/不是 D.不是/不是/是12.下列哪个参数表示流动工质所携带的能量?A功 B热量 C D热力学能第四节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13.一封闭系统与外界之间仅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系统内能变化量的大小是取决于:A. 密度差 C. 熵变 D. 功 14.下列哪种情况气体的内能减少了? A.绝热压缩 C.定温膨胀 D.定温压缩 15.理想气体经节流后,其比焓将: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不一定16.理想气体经节流后,其内能将: A. 减小 B. 增大 D. 不一定 17.节流过程是一个典型的_过程。 A. 可逆 C. 静态 D. 定压 18.湿蒸汽经绝热节流后,压力_,比焓_,比熵_。 B. 不变/增加/减小 C. 增加/减小/不变 D. 不变/减小/增加 19.任何压力下的实际气体经节流后,其温度将: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20.理想气体经节流后,其压力将: B. 升高 C. 不变 D. 不一定变化 21.湿蒸汽经绝热节流后,_下降。 B. 比焓 C. 比熵 D. 比容22.由于气流以高速流过喷管或扩压管,因此可以近似认为是_。 B. 等压过程 C. 多变过程 D. 定容过程 计算及简答:1膨胀功、流动功、轴功和技术功四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2. 技术功与膨胀功有何关系?利用P-v图的面积含义说明技术功与膨胀功之间的关系?3下面所写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更正。 4一活塞、气缸组成的密闭空间,内充50g气体,用叶轮搅拌器搅动气体。活塞、气缸、搅拌器均用完全绝热的材料制成。搅拌期间,活塞可移动以保持压力不变,但绝对严密不漏气。已测得搅拌前气体处于状态1,搅拌停止后处于状态2,如下表所示。状 态p(MPa)v(m3/kg)u(kJ/kg)h(kJ/kg)13.50.0071122.7547.6423.50.0191697.63164.69活塞与气缸壁间有一些摩擦。求搅拌器上输入的能量为多少? 51kg空气由p1=5MPa,t1=500,膨胀到p2=0.5MPa,t2=500,吸收热量506kJ,对外做膨胀功506kJ。接着又从终态被压缩到初态,放出热量390kJ,试求:(1)膨胀过程空气热力学能的增量;(2)压缩过程空气热力学能的增量;(3)压缩过程外界消耗了多少功?6一活塞气缸装置中的气体经历了2个过程。从状态1到状态2,气体吸热500kJ,活塞对外作功800kJ。从状态2到状态3是一个定压的压缩过程,压力为p=400kPa,气体向外散热450kJ。并且已知U1=2000kJ, U3=3500kJ,试计算2-3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7如图所示,p-v图上表示由三个可逆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循环。1-2是绝热过程;2-3是定压过程;3-1是定容过程。如绝热过程1-2中工质比热力学能的变化量为-50kJ/kg,p1=1.6MPa,v1=0.025m3/kg,p2=0.1MPa,v2=0.2m3/kg。(1)试问这是一个输出净功的循环还是消耗净功的循环?(2)计算循环的净热。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章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热力循环的定义及其特征;正循环、逆循环的经济性指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述及其实质;卡诺循环的定义,卡诺定理的内容;熵的定义,熵流、熵产、熵变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重点、难点:1、自发过程、非自发过程的含义及其进行的条件2、利用p-v、T-s图,说明卡诺循环的含义;结合熵的定义,推导卡诺循环经济性指标的表达式。3、简述卡诺定理的内容。4、结合T-s图推导说明,如何提高循环(正、逆)经济性的途径。5、熵的定义。T-s图曲线所围面积的含义。6、熵流、熵产、熵变各自的含义及关系、正负号含义。7、熵增原理的含义。第一节 热力循环1.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循环称为 ,将热量从低温处传向高温处的循环称为 。A逆循环正循环 C热泵循环制冷循环 D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2.在p-v图上的任意一个_,其压缩功小于膨胀功。 B.逆循环 C.循环 D.无法确定3.若循环的目的是向高温热源供热,则该循环是_。 A. 制冷循环 B. 热机循环 C. 正循环 4.窗式空调器的夏天工况,系统进行的循环是: A.热机循环 B.制冷循环 C.热泵循环 D.正向卡诺循环第二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这样表述:A.热能可以百分之百的转变成功B.热能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动地传递到高温物体C. 物体的热能与机械功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6.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方向、_和_。 B条件/速度C速度/尺度D尺度/限度7.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及限度,是_所要研究的问题。 A. 热力学第一定律 B. 能是守衡定律 D. A+B+C第三节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8.卡诺循环是由两个_和两个_过程组成的。 A. 绝热/定压 B. 等温/定容 D. 定容/多变9.逆卡诺循环的放热过程为_过程。 B.绝热 C.定容D.定压10.工质经卡诺循环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其比容_。A.增加 B.减少 D.增加或减少11.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下面哪项无关?A.高温热源的温度 B.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12.C.低温热源的温度 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H 和低温热源温度L 之间的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 B. H /(H-L )C. L /(H-L ) D. (L-H )/L 13.在相同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不同的可逆循环,其热效率 。A与采用的工质性质有关 C不相等 D A+C14.在柴油机理想循环中,工质压缩前的温度为T2 ,最高燃烧温度为T1 ,其热效率t1 与在相同温限T1 、T2 之间工作的卡诺循环的热效率t2 相比,有_。 A. t1 t2 B. t1 t2 D. 无法比较 15.卡诺循环是由哪两种过程组成的?A.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 B.绝热过程和定容过程 D.定容过程和多变过程16.在相同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不同的可逆循环,其热效率 。 A. 与采用的工质性质有关 C. 不相等 D. A+C 17.逆卡诺循环是在_过程从外界吸热。 绝热膨胀 C. 定压 D. 绝热压缩18.从逆卡诺循环可以看出,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可以_制冷系数。A降低 C不改变 D无法确定19.从逆卡诺循环可以看出,_蒸发温度和_冷凝温度可以提高制冷系数。 B.提高/提高 C.降低/提高 D.降低/降低20.提高制冷系数的最佳措施是: A. 提高冷凝温度,降低蒸发温度 C. 提高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 D. 降低冷凝温度,降低蒸发温度 21.可逆的绝热过程是一个_。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 D定焓过程22.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原则上可以实现定温吸热和放热,也即可以实现_。A卡诺循环 B奥托循环 C逆向奥托循环 第四节 熵 熵增原理某封闭系统经历了一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向外界放热20kJ,同时对外界作功为10kJ,则系统的熵的变化量为_。 A. 零 B. 正 C. 负 计算及简答: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熵增大的过程为不可逆过程;2)工质经不可逆循环,?S ?0;3)可逆绝热过程为定熵过程,定熵过程就是可逆绝热过程;4)加热过程,熵一定增大;放热过程,熵一定减小。2判断是非(对画?,错画)1)在任何情况下,对工质加热,其熵必增加。( )2)在任何情况下,工质放热,其熵必减少。( )3)根据熵增原理,熵减少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4)卡诺循环是理想循环,一切循环的热效率都比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低。( )5)不可逆循环的熵变化大于零。( ) 3设一可逆卡诺热机工作于1600和300的两个热源之间,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400kJ,试求:(1)循环热效率;(2)工质对外作的净功;(3)工质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4. 结合pv图、T-s图推导说明,如何提高循环(正、逆)经济性t、?5.s、sg、sf的含义、正负号及其关系。第五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与热力过程本章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理想气体的定义及其状态方程;通用气体常数及气体常数的联系及区别;定压质量比热、定容质量比热及其关系;理想气体内能、焓的影响因素;理想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及多变过程能量的转换。重点、难点:1、能将理想气体各热力过程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并能正确地应用p-v图和T-s图判断过程的能量转换关系、特点,即u、h、q及w等的正负值。2、p-v图和T-s图的等效性,能够进行互相转换分析说明问题。第一节 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1.下列哪一组工质全部可以作为理想气体?A.氮气、燃气、造水机中的水蒸汽 C.氧气、氢气、氨 D.氟里昂、燃气、氧气2.可看作理想气体的气体是_。 A. 制冷装置中的R22蒸气 C. 锅炉中的水蒸汽 D. 汽轮机中的水蒸汽 3._可看作理想气体。A. R22蒸气 B.高压水蒸汽 C.R134a蒸气 D. 4.下列哪一种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A湿空气 B水蒸汽 CR12蒸气 DR22蒸气5.以下哪种气体不可以近似地看成为理想气体? A. 起动气瓶中的空气 B. 烟囱中的水蒸汽 D. 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6.气体常数Rg与气体状态 ,与气体种类 。A有关有关 B无关无关 C有关无关 7.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中,_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 A. P B. V D. T 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8.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与_无关。A. 气体种类 C. 温度 D. 过程性质 9.空气或燃气的定压质量比热与定容质量比热之差等于空气或燃气的_。A.吸热量 B.放热量 D.体积增加量10.空气或燃气的定压比热是定容比热的_倍。A.1.0 B.1.2 D.1.6第三节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11.理想气体的内能是_的函数。 B. 压强 C. 比容 D. 温度和比容 12.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其参数值一定不变的是_。 B熵 C密度 D压力13. 的适用范围是:A理想工质、可逆过程 B任意工质、可逆过程14.C理想工质、任意过程 适用于_。A实际气体 CA和B D无法确定15.以热力学能U和温度T作为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来描述气体的状态,它适用于_。 A. 理想气体 C. 任意气体 D. 难以确定 第五节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16.下列哪一组状态参数可以唯一确定理想气体的状态?A温度、比热力学能 B温度、比焓 D比热力学能、比焓17.理想气体吸热过程中,工质的熵的变化量_。 B小于0 C等于0 D大于等于018.绝热过程中比熵的变化量 。A大于零 B小于零 19.C等于零 在p-v图上,一个比容减少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表示该过程是一个_过程。 A. 吸热 B. 放热 C. 对外做功 在_图上,某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左侧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之间的技术功的交换量。A.T-s C.h-s D.p-h 20.在Ts图上,某熵减小的可逆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所_。A吸收的热量 B对外作的功量 D消耗的外界功量21.对理想气体,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_过程的温度是降低的。 A. 绝热压缩 B. 定容加热 C. 定压加热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_。 A. 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B. 气体放热,温度升高 D. 气体吸热,温度升高 22.理想气体定温过程中吸热量_,放热量_。 A. 小于膨胀功;大于压缩功 B. 大于膨胀功;小于压缩功 C. 等于压缩功;等于膨胀功 23.下列 过程的理想气体内能是增加的。A.绝热膨胀 C.定温加热 D.定温放热24.理想气体吸入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内能增加的过程是_。 B.等压过程 C.等温过程 D.绝热过程25.对于理想气体的四个基本热力过程,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其焓增加的过程是_。A定容过程 B定温过程 D绝热过程26.理想气体等容过程中放出的热量_内能的减小量。A.大于 C.小于D.无法确定27.当理想气体的密度不变而压力升高时,其比容_。A.增大B.减小 D.不一定28.有下列说法: . 理想气体经过绝热节流后,温度不变,熵值也不变;. 不论进行何种热力过程,理想气体的比热不可能小于零;. 任何系统的不可逆过程,其熵值一定增加;. 功不是状态参数,内能与流动功之和也不是状态参数。A. .不对 B. .不对 C. .不对 29.有下列说法: .1公斤油在100时具有很大的热量.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具有不同的温度和体积.实际气体在压力较低时就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在温度较高时就可以当作理想气体A. .不对 B. .不对 C. .不对 对定容过程,外界加入封闭系统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内能,反之,封闭系统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全部由系统内能的减少来补偿。这句话_成立。 A. 仅对理想气体 B. 仅对实际气体 D. 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都不 30.理想气体过程方程pvn=常数,当n=k时,该过程为_过程,外界对工质作的功_。 A. 定压/用于增加系统内能和对外放热 C. 定容/用于增加系统内能和对外作功 D. 定温/用于对外界作功 31.在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中,对于公式pvn=定值(n为常数)的过程,当n=k时,该过程为:A. 定温过程 B. 定容过程 C. 定压过程 32.在定压过程中,过程方程pv定值中的为_。AB D?33.理想气体过程方程为pvn=常数,当n=0时,其热力过程是_。A.等容过程 C.等温过程D.绝热过程34.在p-v图上的任意一个_,其膨胀功小于压缩功。A正循环 C循环 D无法确定35.理想气体对外做功过程,当温度升高时,该过程是什么过程? B放热过程 C绝热过程 D不一定36.理想气体过程方程为pv n =常数,当n=时,其热力过程是: B. 等压过程 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37.对空气或燃气而言,多变指数n=1.0的多变过程比热容是定容比热容的_倍。 A. 0 B. 1.0 C. 1.4 38.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线在p-v图上为一条_,在T-s图上为一条_。 A. 高次双曲线/指数曲线 B. 水平直线/指数曲线 C. 指数曲线/高次双曲线 3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定容条件下,温度从27上升到127,其压力等于原来的:A4/3 B3/4 C127/27 D27/1274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定容条件下,温度从427下降到327,其压力等于原来的_。 B.7/6 C.327/427 D.427/3274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作用下,温度从127上升到227,其比容等于原来的: A. 4/5 C. 127/227 D. 227/127 42.某气体( )在膨胀过程中,对外界作功70kJ/kg,温度上升50,此过程中,该气体将从外界吸热_kJ/kg。A.30 B.40 D.都不对43.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的比热为: A. Cv B. Cp C. 44.求膨胀功的公式 适用于: A. 任意气体等温过程 B. 任意气体绝热过程 C.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理想气体对外作功过程,当温度不变时,其吸热量q: B. 小于0 C. 等于0 D. 大于0或小于0 45.当理想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时,其比容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应遵循_。 B. 盖?吕萨克定律 C. 虎克定律 D. 傅立叶定律46.在定压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_内能的增加量。 B等于 C小于D无法确定计算及简答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写成 或 两者适用条件有何不同?2如图所示,1-2和4-3各为定容过程,1-4和2-3各为定压过程,分别:转换为T-s图或者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q143与q123哪个大?3有两个任意过程1-2和1-3,点2和点3在同一条绝热线上,如图所示。试问u12与u13谁大谁小?又如果2和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呢?4利用理想气体的p-v图及T-s图讨论1nk的多变膨胀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以及气体与外界热传递的方向,并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加以解释。5某理想气体在气缸内进行可逆绝热膨胀,当容积变为2倍时,温度由40下降到40,过程中气体做了60kJ/kg的功。若比热为定值,试求cp与cv的值。6某理想气体初温T1=470K,质量为2.5kg,经可逆定容过程,其热力学能变化为?U=295.4kJ,求过程功、过程热量的变化。设该气体R=0.4kJ/(kg?K),k=1.35,并假定比热容为定值。71kg空气,初态p1=1.0MPa, t1=500?C,在气缸中可逆定容放热到p2=0.5MPa,然后可逆绝热压缩到t3=500?C,再经可逆定温过程回到初态。求各过程的?u,?h、 w和q各为多少?并在p-v图和T-s图上画出这3个过程。8如图所示,理想气体进行了一可逆循环1-2-3-1,已知3-1为定压过程,v3=2v1;2-3为定容过程,p2=2p3;1-2为直线线段,即p/v=常数。(1)试论证 ;(2)画出该循环的T-s图,并证明 ;(3)若该理想气体的cp=1.013kJ/(kg?K),cv=0.724kJ/(kg?K),试求该循环的热效率。图91kg初态为p1=0.1MPa,t1=15?C的某理想气体,经压缩后其状态为p2=0.5MPa,t2=100?C。若比热容cv=0.712kJ(kg?K),R=0.287kJ(kg?K),试求:(1)判断此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2)在p-v图与T-s图上画出过程曲线,并求出过程的多变指数n为多少? 第八章 压缩机本章基本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1、利用p-v图、T-s图说明分析单级活塞式理想压缩机进行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多变压缩过程,比较消耗功的大小?2、影响压缩机容积效率的因素:余隙比、增压比?3、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优点?结合例题及p-v图、T-s图说明。4、最佳增压比的确定及其优点?5、叶轮式压缩机的绝热效率。第一节 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1.压缩机压缩过程实际上是_过程。 A. 定温 B. 绝热 D. 定压2.活塞式压缩机的能量转换方式是: B. 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动能 C. 外界的机械能先转化为气体的动能,然后动能在扩压管中转化为压力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活塞式压缩机_压缩时的耗功大于_压缩时的耗功。A.定温/多变B.定温/绝热C. 多变/绝热4.活塞式压缩机_压缩时消耗功最小,_压缩时消耗功最大。 B. 绝热/定温 C. 多变/定温 D. 多变/绝热5.活塞式压缩机_压缩时的耗功小于_压缩时的耗功。 B. 绝热/多变 C. 绝热/定温 D. 多变/定温 6.活塞式压缩机多变压缩时的耗功_定温压缩时的耗功。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7.理想活塞式压缩机在活塞的一个往复中,将压力为 、体积为 的气体压缩至压力为 。设绝热指数为 ,多变过程指数为 。多变压缩时压缩机所需的机械功为: A. B. C. 第二节 容积效率和多级压缩8.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其容积效率与_有关。A.气体种类和增压比B. 气体种类和初终压强差C.初终压强差和余隙比9.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其容积效率与下列哪项有关? B.气体种类 C.初终压力差D.气体常数10.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当_提高时,其容积效率也高。 A. 余隙比 B. 增压比 D. 终压 11.对于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当_降低时,其容积效率也降低。 A. 余隙比 B. 增压比 D. 终压 12.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余隙比降低时,其容积效率将: B. 降低 C. 不变 D. 不定 13.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余隙比提高时,其容积效率将_。A提高 C不变 D不定14.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其容积效率与下列哪项有关? A. 气体种类 C. 初终压力差 D. 气体常数 15.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增压比提高时,其容积效率将:A.增大 C.不变 D.不定16.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可防止活塞撞击气缸盖,但使_。 A. 耗功增大 C. 压缩终点温度高 D. 压缩终点温度低 17.对于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当余隙比_时,其容积效率将提高。 A. 增大 C. 不变 D. 不定 18.对结构参数一定的活塞式空气压缩,若在检修中增大了余隙容积,其容积效率将_。A增大 C不变 D不定19.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虽不影响压缩一公斤气体所消耗的功,但影响压缩机的_。A.压力 C.容积效率 D.B+C20.余隙比为 、增压比为 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n其容积效率为:A. B. D. 21.一台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余隙比为5%。若压缩前空气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0.6MPa,设两个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均为1.25。该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为: A. 0.45 C. 0.68 D. 0.58 22.某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0.1 MPa的空气压缩至3 MPa,其最佳中间压力应为_MPa。 A. 1.732 C. 1.55 D. 1.50 23.某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0.1 MPa的空气压缩至2 M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庆城县职中开学通知书
- 府谷县封控演练通知书
- 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
- 开发商暂停收费通知书
- 开展合规检查处罚通知书
- 开福区解封文件通知书
- 张官营镇停水通知书
- 张沟社区封村通知书
- 彩云北路停电通知书
- 征兵适龄青少年应征通知书
- 家庭服务业劳务品牌技能大赛 《整理收纳》项目理论复习题库(参考100题)
- GJB9001C-2017国军标整套体系文件汇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
- GB/T 29790-2020即时检验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优质教学课件
- 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表
- 高考作文指导:理顺说理逻辑增强议论文生命力 课件(47张PPT)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版》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 unit1~8边学边练答案完整版
- 直流充电桩出厂检验报告
- 风电项目开发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