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梦的解析(1901)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自我与本我(1923)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提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1、本我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强有力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意识结构部分。调节控制本我的活动,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有是非标准,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得到满足。遵循至善原则。,(二)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1、口唇期(0-1岁)0-6月: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还不能意识到他人的现实存在。6-12月:开始发展“他人”的概念。如:母亲的离开使其感到焦虑,2、肛门期(1-3岁),儿童以大小便为乐,以玩弄粪便感到满足。大小便训练不当或过早,会形成浪费、放肆或者小气、洁癖等人格。,3、前生殖器期(3-6、7岁),儿童喜欢抚摸、显露生殖器并产生性欲幻想。出现“恋母(父)情结”,在行为上有了性别差异。“恋母(父)情结”对于以后个体的精神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的内化以及性别角色的认同也有密切关系。,4、潜伏期(5、6-12岁),性冲动减缓直至暂停活动。典型特征: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主要与同性别伙伴游戏、学习和体育活动。,5、生殖期(12-20岁),对性的兴趣剧增。最重要的任务: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二、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美】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主要著作:儿童与社会(1950)少年路德:精神分析和历史研究(195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1979)老年人的重大事件(1986),(一)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有一个主要冲突(社会心理危机)。人格发展处于积极和消极两端之间,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人格发展8阶段,(二)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区别:,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美】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主要论文及著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1913)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1914)行为主义(1925),1、否认遗传的作用(1)行为的反应由刺激引起,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2)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一)环境决定论,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1)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2)教育万能论(3)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行为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情绪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情绪是一种内隐的行为。新生儿情绪有三种:“惧”巨大的声响、身体失去支持引起“怒”身体运动受到阻碍“爱”大人轻抚婴儿的皮肤等引起,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著作:有机体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教学技术学(1968)论行为主义和社会(1978)一个行为主义者的成长(1979),(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易于消退3、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1、育婴箱的作用创造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2、行为矫正如:对小孩的坏习惯不理不睬3、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源于教学机器,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主要著作:青少年的攻击行为(1959)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1963)行为矫正原理(1969)社会学习理论(1977),(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1、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间接学习、无尝试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过程保持过程:将示范信息进行储存动作复现过程:由记忆向行为的转变过程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的过程,(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1、攻击性模仿被强化的攻击模式2、性别化儿童性别品质大多通过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模仿而获得,3、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4、亲社会行为呈现适当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等模式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主要著作:儿童心理发展问题(19291934)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史(19301931)心理学讲义(1932)思维和语言(1934),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二、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动物进化的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情绪、形象思维。高级心理机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它使人类心理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如:抽象思维、有意注意、高级社会情感,发展表现:随意机能的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新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标志,发展的原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儿童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以形成新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作业水平与儿童独自完成所达到的作业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学习的最佳期限学习进行的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发展。教学应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第四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主要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智慧心理学(1947)发生认识论导论(1945-1950)儿童的道德判断(1952)。,一、认知结构与图式,认知结构(cognitiveconstruction):个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的最基础单元称为图式。(图式动作或活动的结构和组织),二、发展的机制,智力的发展是通过适应(adaptation)实现的。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assimilation):将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有机体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之内。顺应(accommodation):机体根据环境要求改变原有图式才能将动作纳入机体结构的过程。,三、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四、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又具有阶段性。发展阶段按固定顺序出现,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4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点: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手段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他们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主要成就:客体永久性的获得(1岁左右)从”自我中心“发展到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建立了初步的因果关系概念意识到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动作目的性增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实验,客体永久性(objectpermanet):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原始的表象能力,(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点:符号功能与象征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思维开始摆脱具体动作的束缚。,(2)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表现:泛灵论。即倾向于将活动着的任何物体都视为有生命。象征思维的出现(2-4岁)如:”象征性游戏”直觉思维的出现(4-7岁)如:自我中心。未掌握守恒。思维的不可逆性。如:知AB,但不知BA,自我中心性实验,三座山实验,自我中心不能将自己观点与他人观点区分开来。,液体守恒实验,守恒认为物体尽管从外表上看来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但实质上其物质含量既无增加,也无减少。,象征性游戏,(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点: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缺乏抽象性。主要成就:守恒概念的获得;思维可逆性。如:如:知AB,能推知BA分类和序列。能依据某种可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掌握类包含的概念。如:牛和黑牛谁多?去自我中心化。,(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主要特点:思维具有抽象性。他们能够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主要成就: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能考虑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的可能性选择。,方法:对偶故事法,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试一试】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B、一次,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了。但在打开即将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l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不能对行为作出道德判断,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l他律道德阶段(4、58、9岁):绝对地尊重和顺从外在道德权威;把准则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l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评价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3阶段:,方法:两难故事法欧洲有一个妇女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诊断后认为,只有本城药剂师最新发明的新药镭能救她的病。这个药的成本约400美元,但是药剂师要价是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多方求援,请求把药便宜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国有投资公司招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6年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福建福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注册流程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宁波甬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及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中心支公司招募(浙江)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客车故障诊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康复辅具用户社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地面找平与打磨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G -B- 17378.4-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 海水分析(正式版)
- 医疗废物处理与感染预防培训
- GB/T 43959-2024锅炉火焰检测系统技术规范
- 九年级学生纪律整顿大会发言稿
-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泽布替尼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JC∕T 185-2013 光学石英玻璃
- 介绍钱三强的
- 众筹操作案例分析报告
- 防动物伤害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