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1页
必修三第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2页
必修三第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3页
必修三第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4页
必修三第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神经元的结构,胞体、,树突、,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神经肌肉接点,二、可兴奋细胞,神经元、肌肉细胞、腺体细胞,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三、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极化状态),神经元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比Na+大,2、动作电位,Na+内流,K+外流,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膜电位变化曲线:,无衰减:传导过程中信号强度不变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双向性:,四、神经冲动的传导与传递,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2、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突触延搁:,分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如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受体:一种通道蛋白,五、反射类型,二元反射弧:只涉及两个神经元,如膝反射三/多元反射弧:涉及三/多个神经元,如同侧屈反射,简单的反射活动:瞳孔反射,膝反射复杂的反射活动:跨步反射,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肌梭,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肌肉,膝反射示意图,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白洛嘉区:左半球额叶后部,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韦尼克区:左半球颞叶后部与顶叶和枕叶相连接处,负责理解听到的语言,韦尼克区,白洛嘉区,六、大脑皮层白洛嘉区与韦尼克区,七、体温调节,1、体温相对恒定原因:产热=散热,2、安静时,主要由肝脏、大脑等产热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3、体温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感受器中枢:下丘脑效应器相关激素:甲状腺激素,神经纤维上电流计的偏转问题,关键点:两个电极所处位置的电位差偏转方向:从正电荷处到负电荷处,-+,+,向左偏转,+,指针回正,+-,向右偏转,+,指针回正,刺激外周段,号不能活动刺激向中段,可以发生相应的活动,神经中枢,精细复杂,倒置,中央前回,对侧/交叉,感受器,效应器,效应器,感受器,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探究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刺激,观察A,测量处点位变化,探究在神经元间上的传递特点,刺激,测量处点位变化刺激,测量处电位变化,单向,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2,1,1-5、CADDC6-10、ADCDC11-13、CCC,14、(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只能单向传递(3)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5年高考答案,15、(1)不属于(2)不能(3)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16、(1)静息电位零内(2)神经末梢(3)特定的受体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骨骼肌的收缩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17、(1)内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减少没有明显变化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从零点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18、(1)电信号(生物电、局部电流)(2)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兴奋或抑制;(3)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4)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后,恢复公鸡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运动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