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体 质【目的要求】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类和特征。2.了解体质的生理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知识点表解】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一)体质的概念 含 义: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 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体质的概念 生理意义:表现为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病理意义: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 中的某种倾向性。(二)体质的构成 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 体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面色、毛发、舌象、脉象。 形 质 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与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的 脏腑经络功能的盛衰偏颇。 神 构 精气血津液的功能状况。 俱 成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三)体质的标志 体表形态、体格、体型。 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新陈代谢水平。 器官、系统的功能。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 1.体质的评价指标 走、跳、跑、投等活动能力。 形态结构 功能水平 身体素质 心理发育水平 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 个性、性格、意志。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适应能力 精神心理环境。 对疾病的抵抗、调控、修复能力。 2.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略)(四)体质的特点 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体质的 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复杂性。 特 点 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一)用词的变迁 内经“形”、“质”。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禀质”。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气质”。 用词的 南宋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赋禀”。 变 迁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禀赋”、“气质”、“体质”。 清徐大椿“气体”、“体质”。 清叶桂、华岫云“体质”。(二)形成与发展 形成: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内经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础。 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明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及预后的关系。 宋陈自明的妇人良方阐明体质形成于胎儿期。 形成与 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阐明小儿体质“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发 展 发展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阐明老年人体质特征,强调体质的食养与食疗。 金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阐明体质与内生六气的关系。 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倡藏象体质理论,阐明脾肾对体质形成的重要性。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体质与脏腑经 脏腑功能盛衰偏颇决定体质的差异 体质特征取决于 络及精气血津 经络是联系沟通协调脏腑功能和体质形成的结构基础 脏腑经络气血的 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强弱盛衰。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是体质形 先天之精充盈体质强壮。 成的基础 先天之精不足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影响体质的健康发展。 小 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二)年龄因素 青壮年精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强健,体质类型较稳定。 老年人脏腑功能生理性衰退,以阴阳失调、代谢减缓、气血郁滞、脏腑功能减退为特点。 男性多禀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魄健壮、性格外向、粗犷、心胸开阔。 女性多禀阴柔之气,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性格内向、细腻、多愁善感。 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 (三)性别差异 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 男子之病,多由伤精耗气;女子之病,多由伤血。 男性较女性对病邪更为敏感,易患病,病较重,死亡率较高。 女性在经、带、胎、产等生理周期易感受病邪。 饮食不足体质虚弱。 饮食偏嗜体质偏倾或发病。 过食肥甘厚味易成痰湿体质。 过食辛辣易成阴虚火旺体质。 (四)饮食因素 过食咸味易成心气虚弱体质。 过食生冷寒凉易成脾气虚弱体质。 过食醇酒佳酿湿热在中,易伤肝脾,而成湿热体质。 饮食无度久则伤脾胃,易成形盛气虚体质。 适度劳作和体育锻炼筋骨强壮、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 (五)劳逸所伤 过度劳作损伤筋骨、消耗气血、易成虚性体质。 适度休息消除疲劳,恢复脏腑功能,保持良好体质。 过度安逸气血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易成痰瘀体质。 情志和调气血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情志失调易成偏倾体质 气郁化火易成阳热体质或阴虚体质。 (六)情志因素 气滞不畅易成血瘀型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郁怒不解、情绪急躁的“木火质”,易发眩晕、中风。 忧愁日久、郁闷寡欢的“肝郁质”,易诱发癌症。 北方人形体健壮,腠理致密。 (七)地理因素 东南方体形瘦弱,腠理疏松。 滨海临湖之人,多湿多痰。 居处寒冷潮湿,易成阴盛或湿盛体质。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略)。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阴阳含量划分法 五行归属划分法 形态与机能特征分类法 内经 刚柔分类法 心理特征分类法 勇怯分类法 体 形态苦乐分类法 质 张介宾藏象阴阳分类法 的 叶天士阴阳属性分类法 阴阳分类法 分 章虚谷阴阳虚实分类法 是体质分类 类 四分法 的基本方法。 方 五分法 法 六分法 现代医家 七分法 九分法 十二分法二、常见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身体强壮,胖瘦适度 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 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 阴 阳 食量适中,二便通调 理想体质, 平和质 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 功能较协调。 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 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形体适中或偏瘦,较结实 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 性格外向,喜动好强,爱急躁,自制力较差 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较强 具有亢奋、偏热、 偏阳质 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 多动等特点的体质。 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 口唇、舌质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 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 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易疲劳 面色偏白而欠华 偏阴质 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 具有抑制、偏寒、 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或较弱 多静等特点的体质。 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 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三、常见体质易感受的病邪及易患疾病 阴阳平和质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 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 感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并易化燥伤阴。 偏阳质 皮肤易生疖疮。 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 常见体质易感受的 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 病邪及易患疾病 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 感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偏阴质 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 冬天易生冻疮。 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 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偏阳质易感受风、暑、热而耐寒。 对病邪的易感性及耐受性 偏阴质易感受寒湿而耐热。 体质决定个体对 小儿易感外邪及饮食所伤。 某些病因的易感 小儿脏腑娇嫩,体质未壮,易患咳喘、腹泄、食积。 性、耐受性及发 老年人五脏虚弱,易患痰饮、咳喘、眩晕、心悸、消渴。 病倾向 发病的倾向性 肥胖人或痰湿内盛者,易患中风、眩晕。 瘦人或阴虚之人易患肺痨、咳嗽。 阳弱阴盛者易患肝郁气滞证。二、阐释发病原理阐释发病原理 体质强壮,正气旺盛,抵抗力强,不易患病 发病与否和发病类型 体质虚弱,正气虚衰,抵抗力差,易发病 主要取决于体质状态。三、解释病理变化 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热化。 体质因素决定 阳虚阴盛者,受邪后多从寒化。 病机的从化 津亏血耗者,受邪后多从燥化。 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体质壮 不易发病; 解释病理变化 通过影响正气决定 正气足 发病后不易传变,病程短。 发病和传变 体质弱 易发病,易传变为危重证; 体质因素决定 正气虚 病后不易康复,病缠绵。 疾病的传变 素体阳盛阴虚 实热证。 通过决定病邪之“从 邪易从阳化热 虚热证。 化”影响传变 素体阴盛阳虚 实寒证。 邪易从阴化寒 虚寒证。四、指导辨证 意义体质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同病异证。 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 表现 或患同一种疾病, 体质相似而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候异病同证。 指导辨证 感受不同的致病因素 或患不同的疾病, 作用 同病异证,异病同证主要以体质差异为生理基础。 体质状况可作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五、指导治疗 阳虚体质,易感寒湿阴邪,易从阴化寒化湿,当用辛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 区别体质 阴虚体质,内火易动,同感寒湿阴邪,易从阳化热伤阴,治宜清润之品。 特征而施治 偏阳质,多发实热证,慎用温热伤阴药。 偏阴质,多发实寒证,慎用寒凉伤阳药。 偏阳质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 偏阴质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 注意药 气虚宜补气培元,忌耗散攻伐。 物性味 痰湿盛者宜健脾芳化,忌阴柔滋补。 指 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厚味滋补。 导 根据体质特征 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 治 注意针药宜忌 注意用 体质强壮,剂量宜大,用药可峻猛。 疗 药剂量 体质瘦弱,剂量宜小,药性宜平和。 体质强壮,宜多针强刺激。 注意针 体质虚弱,宜少针弱刺激。 灸宜忌 肥胖体质,进针宜深,刺激量大,多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Java集成开发环境IDE使用技巧与面试要点
- 产品认证助理工作改进措施方案
- 人力资源总监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方案
- 企业培训体系搭建与人才培养计划
- 2025年供热工程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与员工激励方案
- 专利项目经理项目沟通技巧培训
- AI人力岗位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公关经理新媒体运营与品牌口碑管理方案
- 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 绿色化学工艺-绿色技术教学课件
- 幼儿园财务审计报告范文
- 熔铝工安全操作规程
- 建筑电气基础知识第一章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5参考答案
- 三标体系内审员培训课件
- 体育商业综合体规划方案
- 冀少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套课件
- 各种各样的种子(课堂)课件
- 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签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