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_第1页
化脓性脑膜炎_第2页
化脓性脑膜炎_第3页
化脓性脑膜炎_第4页
化脓性脑膜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徐迎军,概述,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高峰年龄是612月,岁内占90%以上。好发季节是冬春季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等。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死亡率515% 后遗症多(幸存者1/3),病理机理,客观条件,致病菌,入侵途径,化脑,病因机理,一、基本病因:致病菌,脑膜炎双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属流脑) 其它: 肠道G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B组溶血性链球菌,病因病基,占化脑2/3,不同年龄-不同致病菌 G杆菌, G-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偶见b型流感杆菌 新生儿期尤其以大肠杆菌第一位。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为主,3岁后金葡菌有增多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2月,2月3岁,5岁,病因,季节因素: 肺炎链球菌 冬春为多 流感嗜血杆菌 脑膜炎双球菌,病因病基,一年四季均有,春秋多见,二:化脑的感染途径,血源性临近感染:中耳炎、筛窦炎、乳突炎颅脑损伤、脑外科术后,主要途径,病因病基,皮肤解剖异常,脑脊膜膨出,(一)机体因素: 小儿免疫水平低下,血脑屏障功能差(二)皮肤解剖异常或其他因素 脑脊膜膨出 皮肤窦道 侧脑室引流 颅底骨折 中耳炎、乳突炎 鼻窦炎,三、客观条件:,病因病基,机体防御能力低下,年龄越小,抵抗力越低下.1:未建立免疫记忆反应.2: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3:原发免疫缺陷: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体内感染灶,入侵门户: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皮肤粘膜、胃肠道粘膜,血液菌血症,脑膜室脉丛 脑膜 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血脑屏障,血行感染,三:CNS感染途,脑屏障,控制进入神经组织的物质,保证中枢神经内环境稳定,是一个调节平面. 血-脑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 脑-脑脊液屏障,三:CNS感染途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细菌感染,脑组织表面为主,不同程度炎症反应,脑膜:软脑膜、蛛网膜炎性改变,脑脊液,表层脑组织,多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细菌毒素,1、化脑以软脑膜、蛛网膜、及表层脑组织为主: (1)大量中性粒细粒浸润。 (2)脑膜血管广泛充血 血管炎、血管闭塞 血栓形成 血管壁坏死,破裂出血 (3)血管壁通透性改变,导致纤维蛋白渗出。 (4)弥漫性血管源性、细胞毒性脑水肿。2、脑脊液:炎性,混浊、甚至脓块,充满于蛛网膜下腔,脑桥前面、第四脑室底、桥脑与小脑间尤甚。,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早期:大脑顶部,病理变化,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位置,顶、枕叶、小脑,局限于大脑表面,尤其是额叶,性质,纤维蛋白高、稠厚,纤维蛋白低、稀薄,逐渐蔓延至基底部 及脊髓表面,临床表现,1感染中毒症状 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2颅内压增高 3脑膜刺激征,全身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基本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二)、急性脑功能障碍 (非特异性症状),(一)、感染中毒,细菌感染:前驱期-呼吸道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感染性体克、DIC。 多呈:亚急性起病 部份:可骤发起病(流脑,前驱期未进行 抗炎治疗的化脑),意识水平的改变;烦躁不安、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惊厥发作 2030%发生,颈强直,Kerning征Brudzinski征。 颈强直:阳性率高。 婴幼儿胎内屈肌占优势、3-4个月婴儿克氏征 假阳性。,基本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头痛呕吐眼底改变(视神经乳头水肿),二:神经系统表现,复视、意识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惊厥、生命征改变、脑干功能障碍,脑疝形成婴幼儿:缺乏主诉、骨缝、囟门等因 素使临床表现出现差异。,基本临床表现,神经系统表现,颅内压高其他症状,虞佩兰标准 主要指标:1、呼吸不规则2、瞳孔不等大3、视乳头水肿4、前囟隆起、紧张5、无其它原因高血压,次要指标 :1、昏睡、昏迷2、惊厥或/和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 3、呕吐4、头痛5、静脉给甘露醇(1g/kg) 四小时后血压明显下降, 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一主项加两次项确诊,并发症表现,一:硬膜下积液,3060%脑膜炎患儿出现。1岁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多见。 化脑的任何阶段均可发生,多见于起病后 7 10天。 小于1岁多见,超过18个月少见。 前囟未闭,在该压力缓冲处多见。(正常小儿硬膜下腔液体小于2ml,蛋白质2ml 蛋白:0.4g/l,硬脑膜下积液,怀疑,应进行:颅骨透光检查 CT或B超,确诊,正常透照,硬膜下积液透照,二、脑室管膜炎,G杆菌多见。年龄越小,误诊时间越长治疗不当,发生率越高。 多见于治疗延误的小婴儿。表现:发热持续不退,频繁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细菌,血行播散;脉络膜裂隙直接漫延;脑脊液逆行扩散;,炎症反应脑室膜,脉络丛,化脑病人 (1)病情危重 、惊厥频繁、呼吸衰竭 (2)常规治疗无效。 (3)CNS先天畸形或化脑复发者。 (4)CSF:正常培养出少见细菌(G杆菌)。 怀疑:应进行B超、CT 提示 1、 培养、涂片检菌(+),且多与CSF一致 2、侧脑室液 WBC:50106/L以多核为主 3、糖:1.6mmol/L,蛋白:0.4/L 4、有炎性改变,较CSF改变更明显 确 诊 (具备, 1,确诊 或者2+3或2+4确诊),脑室穿刺,穿刺液,脑室扩大,脑室管膜炎,三:脑积水CSF代谢CSF产生:脑室脉络丛CSF循环:两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中间孔、(两)侧孔脑延髓池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绒毛上矢状窦。 CSF吸入:蛛网膜粒绒毛入上矢状窦, 少部份神经周围问隙吸收。,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梗阻性脑积水:稠厚的脓块或粘连、闭塞 中间孔、(两) 侧孔。交通性脑积水:大脑表面蛛网膜炎症绒毛 炎症粘连萎缩影响CSF 吸入。,脑积水,(循环受阻),(吸收障碍),表现,婴儿多见,治疗不当,晚期症例。 早期:代偿反应:前囟,骨缝改变 发展:失代偿 :头围增大,颅压升高,脑积水征 (头颅破罐音,头皮静脉扩张,太 阳落山症)。 晚 期:(皮层萎缩),进行性智力低下, 其它神经功能倒退。,脑积水,34月骨缝闭合,顶颞缝的裂开意义大,冠状缝正常可达到5mm,四:脑性低钠血症,炎症累及下丘脑垂体后叶(30%) 抗利尿激素(SIADH)不适当分泌 低钠血症、血浆渗透压下降 加重脑水肿,(过量),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一般(120mmol/L):食欲缺乏、呕吐、尿 少、浮肿、无力严重(110mmol/L):惊厥,意识障碍。低钠血症 低钠性惊厥血浆低渗透压加重脑水肿 加重意识障碍,脑性低钠血症,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机体反应性头颅:囟门、骨缝因素神经发育程度:,影响:全身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体温:可高可低可不升,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头痛不会表达尖叫、呕吐、拍 头、颅缝裂开,惊厥;可不典型,脑膜刺激症:不明显(肌肉不发达,肌力弱,反应低下), 假阳性。,1、新生、早产儿: 最隐匿(非特异性症状) a、体温有发热或体温不升 b、颅内高压征不明显.可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少动、 哭声微弱、吸吮力差、拒食、呕吐。唯一客观体征 前囟张力增高、紧张,颅缝裂开。 c、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呼吸。 d、黄疸、发绀不规则,不同年龄特点,2. 婴幼儿:全身表现明显,初期神经系统表现欠典型。 初期先有发热、呼吸道、消化系统症状,然后出现嗜睡,烦躁,易激惹,感觉过敏,哭声尖锐,眼呆,凝视,双手拍打头部-不典型,往往惊厥才引起家人注意来诊。 前囟饱满,脑膜刺激征阳性重要体征,不同年龄特点,3、儿童: 典型,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病原菌脑膜脑炎,一、肺炎链球菌性化脑 (1)发病率:高(仅次于流脑)。 (2)婴幼儿期:2岁婴幼儿。 (3)多见于肺炎流行季节-冬春季 并发化脑 (4)多继发于肺炎或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其次为中耳炎、乳突炎及鼻窦炎等,少数继发于颅脑外伤骨折之后、脑外科手术等,20%无明确原发病灶。中耳炎: 内耳道 内淋巴管 脑膜筛窦炎:经神经鞘、血栓性静脉炎侵犯脑膜脑脊液漏:经鼻部上行感染,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一、肺炎链球菌性化脑 (5)病情重,且因炎性分泌物稠厚 (药物浸透性差),纤维 脓性膜,粘连,易发生硬膜下积液、积脓,脑室扩大、脑积水等并发症。 分泌物位置从大脑顶部开始,早期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腰穿CSF不易流出 (5)发病急,85%合并意识障碍,易多次复发、再发。,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二、流感嗜血杆菌性化脑(1) 发病率:仅次于肺炎链球菌,b型菌致病性最强。(2) 3月至3岁多见(与免疫水平 IgG低下关) 流行性不强,但有一定的传染性。(3)由鼻咽部侵入,继发中耳炎、引起败血症,再继发脑膜炎。起病较缓慢,明显前驱症状,如咳嗽、流涕等,经数日出现脑膜刺激征。 (4)并发症:硬膜下积液较多见,有报道可合并轻度(正细胞性)贫血 ;30mg/L表示为细菌性脑膜炎而非病毒性脑膜炎I,gM浓度明显增高,是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可达43.058.0mg/L )(2)LDH及其同功酶测定(3)乳酸测定(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肺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记物,神经损伤所致的许多神经性疾病),脑脊液,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细菌培养2、咽试子培养,皮肤瘀斑涂片(50%阳性率)3、影像学:CT、MR、B超、X光 般急性期不需,疑有并发症时,应用。,其它,实验室检查,诊断,临床表现CSF典型改变 其他辅助检查,化脓的诊断,细菌种类的明确,并发症的诊断,诊断,化脑的诊断细菌种类的确定并发症的确定,脑脊液细菌学检查 涂片染色、细菌培养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查,1、硬膜下积液,诊断,化脑的诊断细菌种类的确定并发症的确定,2、脑室管膜炎,3、脑积水,4、脑性低钠血症,5、颅内高压,临床现象,初步检查,确诊检查,鉴别诊断,流行性 流脑 一般菌 (化脓菌) 化脑 細菌 非流行性 脑脓肿 颅內 特殊菌 结脑感染性 病毒 病毒脑疾 病 真菌 隐脑 立克次体 钓端螺旋体脑病 其它 螺旋体 梅毒脑 原虫 脑寄生虫病 蠕虫 颅外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 病、 (新生儿)破化风 Mollaret 脑膜脑炎 颅内 (Reye综合症、EP、占位性病变、颅内损伤、颅内畸形非感 脑白质营养不良,脱髓鞘病染性 颅外 (代谢性,遣传性,缺陷,中毒性,肾源性),结核脑,脑膜炎 结核脑(尤其不规则治疗的化脑) 病理上是全身TB的一部分, 除一般化脑的表现外,还有: (1)形成许多结核结节。 (2)分泌物多聚集在基底部 共同点:(1)全身感染(TB中毒性) (2)CNS:脑膜刺激症、颅内高压 (3)婴幼儿(尤其3岁内)多见,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脑炎,区 别 (1)起病慢(亚急性)婴幼儿亦可急性起病 (2)临床分三期 前驱期:性格的改变 中期(脑膜炎刺激期): (突出的: 颅内高压一头痛、频繁呕吐、脑膜 刺激征,颅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症 状明显(渗出物聚集脑底部) 昏迷期 (3)TB接触史、PPD阳性、肺部等TB灶 (4)CSF毛玻璃状,静置24小时箔膜形成;细 胞数500 以淋巴细胞为主;糖略低、蛋白增高 、氯化物明显降低(频吐)。细菌:涂片抗酸染色 (+)、培养TB菌( +) 诊断及鉴别诊断:CSF病原学,临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结核脑,病毒性脑膜脑炎,病机,鉴别诊断,结核脑,病毒性脑膜脑炎,1、病毒直接损害(N细胞)2、宿主免疫反应差异(脱髓鞘),临床(病毒性脑膜脑炎),病理,前驱期急、短时间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 进行性意识障碍,惊厥发作频繁、顽固(难控制)、瘫痪,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常规呈非化脓性改变(病毒性) 其他:血清学检查、 快速诊断,1、血行2、经颅神经(嗅N、三叉N)进入3、经周围神经进入,1、病变:白质较灰质重。2、大片边界不清的充血水肿,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软化、坏死,髓鞘崩解。软化灶形成;3、弥漫性胶质细胞增生,假肿瘤样肿块。不形成脓肿;4、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单核、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内皮细胞增生;RB外渗;、病变范围多广泛(因病原体致病性和宿主的反应性差异范围程度临床有异)。,途径,病理,病毒性脑膜炎,化脑,共同点、全身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怔,严重者意识障碍、惊厥区别、急。、病程一般一到两周,后遗症少。、脑脊液。、病原学。,病毒性脑炎化脑,共同点、全身症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意识障碍,颅内高压,惊厥区别(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临床不同)、急、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突出,定位体征阳性,脑膜刺 激征可阴性、病程周,部分有后遗症、,:慢波改变,影像学:水肿、软化灶、病原学,鉴别诊断(病毒脑),鉴别诊断(Mollaret 氏脑膜炎),Mollaret 氏脑膜炎:病因不明少见病,良性复发为特点。青少年多见,发病年龄最小5岁。表现为发作性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可伴癫痫大发作,晕厥、昏迷、一过性视力、语音障碍、暂时性面瘫、复视、瞳孔不等大等。症状多突然发作,数小时达高峰。每次持续时间短,约37天后症状突然消失,两次发作期间无任何异常。脑脊液呈脓性,蛋白增高,糖轻度减少,白细胞明显增多,瑞氏染色见大单核样细胞即Mollaret 细胞。该细胞体积为正常单核细胞约45倍。,确诊,临床病原学,治疗,一、抗生素治疗(病因治疗),二:并发症治疗,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四、全身治疗,治疗,一、抗生素治疗(病因治疗),(一)用药原则1、及早、足量、疗程足2、静脉用药3、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4、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5、有主张两联用药6、参考年龄因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利于药物在CSF中达到杀菌水平分类:1、一般剂量易透过血脑屏障在CSF中达到有 效浓度。 氯霉素、磺胺、灭滴灵、利福平、 2、较大剂量,特殊情况下可以在CSF中达到 有效浓度。 青霉素,二、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 3、较大剂量,特殊情况下可以在CSF中达到 一定浓度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4、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氨基甙类、两性霉素、克林霉素、多粘菌素,(二)具体实施,1、病原菌未明确时:为初始治疗、院外不规则治疗下。 选用对常见致病菌均有效的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2、病原菌明确后: (根据原治疗效果、药敏试验等应用) 治疗有效:三天左右体温下降、症状缓解、CSF细菌阴性、细胞明显下降、生化好转。 维持原方案,疗程结束时复查CSF。至脑脊液正常后2周,总疗程在3-4周 原治疗无效或欠佳: 参考细菌培养、注意排除并发症、复查CSF变化来调整用药。,治疗,一、抗生素治疗(病因治疗),(1)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2)流感嗜血杆菌:第三代头孢菌素、氨苄青 霉素、氯霉素(3)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4)大肠杆菌:第三代头孢菌素(5)金葡菌:万古霉素、乙氧荼青霉素、利福平,根据细菌培养,治疗,一、抗生素治疗(病因治疗),1、关于疗程、停药指征,治疗,一、抗生素治疗(病因治疗),疗程?但要严格掌握停药指征。 完成疗程时:症状消失,热退一周以上 此时CSF正常: 蛋白()糖:正常;细菌:阴 一般达此标准,少则8至10天,多则1个月 肺炎链球菌:2-3周 流感嗜血杆菌:2-3周 脑膜炎球菌:7-10天 金葡菌21天(4-12周) G 杆菌:21天(3-4周),3、关于鞘内注射 原则上不用,以免穿刺造成不良反应 (1) 需要采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时(庆大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 (2) 婴儿、延误诊治的晚期婴儿化脑 (3) CSF外观:脓块形成、细菌多 可用每日或隔日应用,连续给予710次,每次放出量要多于注入量,注射速度应缓慢,4、关于脑室注射 并发脑室膜炎时用 因血脑屏障CSF单向循环,静脉注射+鞘注仍难以进入脑室达到有效浓度,治疗,二:并发症治疗,(一)硬膜下积液(脓) 少量:不必(12月可自行吸收) 多、有症状者:反复穿刺放液:每次每侧放出液15ml (有资料示单侧30ml,总量60ml ) QD或QoDx1-2周 积脓:穿剌+(抗生素+地塞米松1mg/次)硬膜下注入 慢性:外科手术摘除囊膜。,(二)脑室膜炎: 侧脑室控制性引流(减压以缓解症状)并选用敏 感、安全抗生素脑室注射,(三)脑性低钠血症 限制液量800900mL/m2,3%氯化钠 6ml/kg,提高血钠5mmol/L,(四)脑积水 外科治疗:正中孔粘连松解 导水管扩张 CSF分流术,二:并发症治疗,治疗,常规应用:地塞米松(0.6mg/kg.d)34次/天1、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 (化脑 抗生素应用,细菌大量杀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