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_1_第1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_1_第2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_1_第3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_1_第4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知识积累(17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休鋟()猖蹶()陇亩()怫然()舴艋()社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0分)(1)故不错意也() (2)岂直五百里( )(3)秦王怫然怒() (4)尝闻布衣之怒乎()(5)以头抢地() (6)由是先主遂诣亮(7)凡三往,乃见() (8)因屏人日( )(9)欲信大义于天大() (10)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二、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1分,每空1分)(1),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2),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3)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温庭筠)(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5)把李清照武陵春默写完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三、综合性学习宜昌(9分)3.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山清水秀()粗茶淡饭()【材料1】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选自于丹趣品人生)【材料2】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非湘水净你,是C/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材料3】(提示:以下左边一半读完再读右边)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甲:你刚才说的梁山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乙:水泊梁山。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宋江有吧?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对对对!甲:有那本书啊! 甲:扈三娘?乙:。 乙:有!甲:? 甲:化蝶了嘛!乙:梁山泊 乙:哎呀!(选自相声满腹经纶)13.【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A B14.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分)。答:15.【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1分)答:16.【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3分)答:三、课内阅读(12分)(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解释下列加点同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1)躬耕于南阳()(2)先帝不以臣卑鄙()(3)由是感激()(4)遂许先帝以驱驰()2、用“”给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断句。(1分)4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浯回答。(2分)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3分)6请你用白话文(翻译)写出第二段小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三、中考题(11分)(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加点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1分)A、今亡(逃亡)亦死B楚人怜(可怜)之C、百姓多闻其贤(贤明)D、宜多应(响应)者2、词义相近的一项是()。(1分)A、道:道不通通得道者多助B举:举大汁亦死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等:等死,死国町乎公等遇雨D数:扶苏以数涑故数有功3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A之:二世杀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杀之以应陈涉C、其:百姓多闻其贤惧其不已也D、为:项燕为楚将皆次当行,为屯长4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1分)A、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B法皆斩:按军法都要斩头。C、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D、为天下唱:为天下的人鸣不平。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广故数言欲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等死,死国可乎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属于作文以记之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王侯将相宁有种平!(2)藉第令毋斩,而戊死者固十六七。7、起义的导火索是:。(1分)8文段记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向士卒发出号召“”,并提出了“”这一千古流传的表现了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1分)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l2分)(一)中国竹,意无穷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3分)16.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18.文章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左右能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二)最温暖的一片阳光李云迪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选文有删改)19.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分)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3分)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任却被时光洗老21.请结合第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4分)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四、(60分)23.按要求作文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x”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3.(2分)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13.(2分)A.且停亭;B.且停停14(1分)从容15(1分)C.你净湘水16(3分)水浒(或水浒传)(1分);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明所以,似是而非(2分)。(意对即可)17(1分)吾将上下而求索(见错无分)三、l(1)亲自, 自身(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感动,激动(4)奔走效力(或“奔走效劳”)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3正反对比论证。句子为“亲贤臣,倾颓也”。4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5心情:夙夜忧叹。行动: 五月渡沪,深入不毛。6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7、在当时对内政建设打而(用人)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三、1、B解析:“怜”应为“爱戴”。2、D解析:两个“数”都是“多次”的意思。3B解析:第一个“以”是“把”,第二个“以”是“来”。4D解析:应为“为天F首发起义”。5D解析:A故意所以。D本来巩固。C助词同样。6(1)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2)假设仅能免于被斩首,可是戍边死的也有十分之六七。7遇雨失期8、死即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平第三、(30分)15.答案:示例: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与生活息息相关;竹在文化上赋予我们精神财富。(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做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然后对每个自然段的说明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注意文中一些概括性的语句,它往往是说明的一方面内容。16.答案:“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准确地说明我国云南省只是世界竹类植物起源地中的一个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地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说明文一些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首先要解释词的含义,并指明其作用(表限定、强调、程度、否定、推测等);其次说明有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个词说明内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等);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17.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竹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主要用途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说明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分类别、做诠释、下定义、引用说明等。分析文段的说明方法一定要全面,有几个就写几个。本句列举了竹在衣食住行用中的主要用途实例,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8.答案:文章第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紧承了上文对竹用途的介绍,又引出下文对竹所赋予的精神财富的说明,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承上启下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段结构作用的能力。说明文中间段落在结构上能起到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特点的介绍,与首尾有呼应关系,运用某种说明方法介绍说明对象特点等,具体的作用要看文段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本题“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承接上文,“在文化上所赋予”开启下文,与文章首尾都有呼应。回答承上启下段落的作用类题目,最后最好加上一句“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19.答案: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题目不仅运用象征手法,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母亲、母爱,而且与文章结尾相呼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概括文意占1分,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手法及作用占1分,结构特点及作用占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题目妙处的能力。分析记叙文题目妙处,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了解作品内容,品味作品主旨,然后从题目的修辞(比喻、象征、一语双关等)方面,分析题目的作用或深层含义,明确其是不是文章行文线索,与写作内容、写作对象、写作顺序、文章首尾等的关系,最后表明题目与文章主旨的关系。20.答案:(1)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母亲着急赶来给“我”送蒸菜时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描写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2)洗,是“冲洗”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母亲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老,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以及“我”的伤感。(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必须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分析,先分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然后再根据上下文内容考虑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最后点明这句话表现了相关人物或作者怎样的情感。(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词的能力。赏析文中的词语,先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本意,然后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最后指出这个词所表达的人物情感。21.答案: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老体衰,克服重重困难,采摘野菜并做好美味的蒸菜给“我”送来,令“我”震撼的事情。这句话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句意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先解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人物情感。22.答案:示例一:运用对比的写法。如文章开篇写母亲主动给“我”打电话和结尾“我”主动给母亲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