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式语言作业,2012MFA朱志仁苏州大学,摄影大师郎静山,摄影大师,郎静山(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995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郎静山),摄影大师郎静山,相机比太太还重要。(郎静山),摄影大师郎静山,大师少年,摄影大师郎静山,摄影大师郎静山,大师中年,我国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郎静山先后进入上海申报和时报,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两年以后,又与黄伯惠先生等人于时报大楼成立了“华社”,这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摄影团体,恰与北方的“光社”相互辉映。成立“华社”的同年三月,郎静山也举办了第一次作品展览,首开摄影展的风气。,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的先河,1930年,郎静山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这很可能是中国学校正式有摄影课程的开始。,第一个全国性的摄影社团,于民国三十七年在上海创办“中国摄影学会”,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摄影社团,并且他也是国人中第一位摄影作品得以在国际性展览中出现的人.(民国三十七年是公元1948年),周志刚与郎静山大师在国际影展开幕礼中寒暄摄于1955年,台湾台北作者:周志刚,摄影大师郎静山,1961年作黄金树张大千、郎静山与作者合影,摄影大师郎静山,年,国际摄影联盟授予最高荣誉“大师”称号。,郎静山在北京摄于1990年作者:李英杰,1993年10月,郎静山在黄山,电视专题片走过一世纪1993年10月,郎静山在黄山,陈复礼与郎静山、吴印咸三位摄影界泰斗聚首,1994年,由港澳摄影协会主办的世界华人摄影艺术研讨会在珠海举行,陈复礼与郎静山、吴印咸三位摄影泰斗聚首,同被授予“摄影大师”荣衔,搏斗陈复礼(1916年),白求恩吴印咸(1900年1994年),1995年4月13日,中华民族摄影艺术一代宗师郎静山在台北辞世,终年104岁。,集锦摄影,在20世纪30年代,郎静山开创了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以相机代替画笔,重塑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将绘画的高超境界融入摄影艺术之中,并因之驰誉于世界艺坛。(“集锦摄影法”,这是他在四十七岁那年所创造的。),集锦摄影,1905-1992年一直研究集锦摄影创作,八十七年如一日。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集锦摄影,说:“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集锦摄影de形式,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媒介和熟练的黑白灰三色,描绘丰富多姿的黑白意蕴,融神气韵为一体。,张大千作者:郎静山20世纪60年代摄制,集锦摄影的创作,集锦摄影的创作步骤非常复杂,包括了收集素材、排比图片、规画草图、接合底片等好几道过程,郎静山曾一再强调,“每一帧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窒闷黑暗的冲映室中的心血结晶。”长期的坚持,也终于为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法”赢得了“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赞誉。,松鹤长春,共用4底合成。仙鹤是1910年在上海一家花园拍摄的;左下角的山坡于1911年摄于苏州;山峰则是黄山的天都峰,摄于1933年;松树于1934年摄于北京。这四个部分直到1943年才拼合成松鹤长春,与仙鹤的拍摄时间相距33年之久。,横幅长卷的湖山揽胜图,是郎大师生前作的最有代表性“集锦摄影”作品。,原作尺寸为13218公分,于1982年完成,1984年6月在香港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展展出。此照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从画面最右边的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到近景的奇石丛树,左边的孤舟,远处的村落及湖边倒影,这幅美丽的国画山水景像,就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与世无争。作品中的景物,据郎静山先生所记:右起为法国巴比松树石,接着为南朝鲜亭榭(亭中持书者为画家张大千先生),江西庐山含都鄱岭山坡,张大千在巴西的庄园八德园上界三峰之石,黄山西海之峰(画面上半部),菲律宾碧瑶之树(画面下半部),法国名胜处之石,最后为南京玄武湖之畔。这幅作品完全是用传统摄影方法,用多底片在暗室多次曝光集锦合成,可以说是“集锦”之高峰。该作品曾于2005年在香港以82.86万元拍出,创下其作品拍价的纪录。,郎静山“集锦摄影法”的代表作湖山览胜的一部分,集锦摄影的形式语言,1透视关系2视点角度3景物安排4景物虚实5影调控制6景物取舍,1集锦摄影的透视关系,变“焦点”透视为“散点”透视。一般摄影,是用照相机直接拍摄景物完成作品,画面上透视消逝点只有一个,离消逝点越远则景物就越小,离消逝点越近则景物越大。集锦摄影采用“散点”透视,强调透视的“假定性”以达到任意增加画幅长度,增大视野范围、突出立体的艺术效果。郎静山在集锦摄影中借用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将多景物合成在一张相纸上,其透视关系也就存在着假定性。基本上和中国画的透视效果相似。,湖山揽胜,2集锦摄影的视点角度,构图变“平远”为“深远”。按中国画论,把视点角度概括为“三远”。即平远(平视),高远(仰视)和深远(俯视)。中国画中“画贵深远”给人以“咫尺千里之遥”的感觉。在摄影中,一般都是根据表现内容大部分随机决定拍摄角度。如果要想“深远”的空间透视效果达到,就必须在拍摄时选用高空摄影,如在直升飞机上俯拍,在高楼顶上拍等。郎静山在集锦摄影的景物安排中则是根据国画的“深远”法的构图原则来处理景物层次,无论照片中的景物原来是以何种角度拍摄的,最终均是以“深远”的角度落实到画面。因此作品便具有了明显的中国画风。,芦岸归舟,3集锦摄影的景物安排,变“局部”景物为“全景”。“局部”与“全景”的安排问题在中国画论中是定位分疆问题。在国画中一般都是按着全景构图,来安排局部。在摄影中,原本摄影题材的全景与局部安排是受相机镜头的限制的。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中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有的景物大都应用全景构图。这样画面够容纳更多的景物,增大了画面空间,使构图具有完整性。而且这种所谓的全景表现,实际上又是局部景物的组合,因而局部景物的细节也会被无遗地保留在新构成的整体形象中。这其实是国画中的特长,郎静山将其拿来所用,使其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容并注入了国画的元素。,松鹤长春,4集锦摄影的景物虚实,在摄影中,景物的虚实主要是由“景深”决定。这是摄影学的物理光学特性。景深控制用以虚化景物,突出主体形象,因此虚实对比是摄影艺术重要的造型语言。所以景深控制被摄影者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而被重视。中国绘画是以线条结构表现为主,前后景物都是一样清晰。集锦摄影的造型原则,保留了中国画中的这一特点,而摒弃了摄影中“景深控制”这一物理光学特性。郎静山认为:“集锦摄影于景物之布置,近景物须清晰。衬景可不必十分清晰,然亦不可过于模糊。虽有距离之差异,亦当以人目所得者为准则。”这种主张和中国画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春树奇峰1934,5集锦摄影的影调控制,影调构成是摄影造型的重要艺术语言。在摄影中就有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之分。但这种调子一般都是通过运用摄影灯光设置,曝光设置等来实现的。在集锦摄影中,郎静山是通过暗房技巧来达到对影调的控制。从国画的“影调”特色讲,大体分为“水墨”和“浅降”两种。郎静山的集锦作品,高调一般是仿国画中的浅绛山水效果,低调是仿水墨画效果。中调(平调)是仿绢底画效果。画面小的影调透视关系,也是依国画风格而加以控制的。集锦摄影影调的改变是主观的,又是十分严格的。不仅各局部景物的影调都需要改变和调整,而且整个画面的基调也须作者加以严格控制,因为若是有一点疏忽,合成的景物就不能协调。,斜风细雨不需归1960,6集锦摄影的景物取舍,在摄影中,虽然可以根据作者的喜好来选择拍摄的内容、题材,但最终会受到镜头、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而国画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美的、不好的都可以不画出来。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中就借用了国画中的“随意取舍”这一画理,通过暗房的处理,将好的取之,不好的弃之,最后合成一幅完美之画面。其实国画画理对郎静山集锦摄影的影响不仅仅这些,如画面空白处理,题款处理等,均都是国画在摄影中投放的影子。郎静山是本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来从事摄影创作的,他以中国画画理作为准绳,形成了集锦摄影的理论体系。因此观其集锦摄影作品,尽管没有笔墨也没有皴法,所得的感觉与印象就像在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一般。,晓汲清江1934,郎静山的集锦摄影,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是阳刚美和柔韧美的交融,又是自然美和与艺术美的结合。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晨鸡催不起1975,郎静山作品,目前,国内上拍的郎静山作品共118件,成交98件,成交率达到了84。成交总价值约1300万元,单件平均价位约为13万元。而其作品的一些高价,均为世界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得。(张涛绝世风华郎静山的光影一生),郎静山的养生之道,中国摄影界元老,103岁的郎静山说,父母都活到80多岁,长寿可能是遗传。没有任何保健方法,养生之道是“顺其自然”。吃东西不忌口,想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实验中学实习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关岗位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技术人员招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赤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属事业单位竞争性比选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建华区中华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现代服务业活动方案策划
- 胃息肉健康宣教
- 阅读的力量模板
- 重庆印章管理制度
- 认证协议形式化化简-洞察及研究
- 教学研究经验总结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 GB/T 43795-2024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磁心机械强度测试方法
- 脑梗取栓护理查房
-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表(顺序-完整版)
- 山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五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实验报告2800字】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 加油站服务承诺书的范文范文精简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