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对于可逆反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其反应热是指反应物完全转变成生成物放出或吸收的热量。,6、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要获得1000kJ热量,需完全燃烧多少克碳?,30.5g,回扣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其反应物的质量有关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答案D,回扣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当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答案D,回扣3下列过程能肯定是放热反应的是()A燃烧B分解C凝华D溶解答案A回扣4下列过程要吸收热量的是()CHOHH2ODCO2CO2答案A,回扣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答案D,回扣6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答案B,回扣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答案A,回扣8已知1mol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又知:P4(白,s)5O2(g)=2P2O5(s)H1,4P(红,s)5O2(g)=2P2O5(s)H2。则H1和H2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无法确定答案B,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中和热,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H2O时释放的热量称中和热。,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H=-57.3kJ/mol,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标准),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原理:Q=mct,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实验步骤:,a、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b、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c、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氢氧化钠,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的温度,记录。,d、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量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录。,e、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如何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度呢?,增强保温、隔热措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不断搅动,使热量分散均匀使用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减少溶解热的干扰使用强酸和强碱溶液,减少电离热效应的干扰中和热的测量中碱稍过量的原因是保证酸能完全反应,计算时应以不足的酸作为计算标准。,跟踪练习1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8.7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答案D,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1、定义,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例子: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890.31kJ/mol就是甲烷的燃烧热,2、注意问题:,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H0,单kJ/mol),研究条件:25、101kPa,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CO2(g)H2O(l)SO2(g),如:CHS,写出石墨和金刚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s)+O2(g)=CO2(g)H=-393.5kJ/molC(金刚石s)+O2(g)=CO2(g)H=-395.0kJ/mol,因为石墨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不同,其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石墨与金刚石的燃烧热为什么不相同?,3、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能否根据式子1/2CH4(g)+O2(g)=1/2CO2(g)+H2O(l)H=-445.15kJ/mol认为甲烷的燃烧热是445.15kJ/mol?,2、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H2(g)+1/2O2(g)=H2O(g)H=-241.8kJ/mol求氢气的燃烧热。,答:H=-285.8kJ/mol,练习,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放热反应,H0,单位kJ/mol,1mol可燃物,可能是1mol也可以是0.5mol(不限),不限量,H2O1mol,1mol反应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物质燃烧热不同,酸碱中和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强酸强碱间的中和反应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kJ/mol,二、能源,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一级能源二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电能、水能、柴草。,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来自自然界未经转化的能源。,由一级能源经过转化得到的能源。,练习,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B.C.D.,D,难点辨析一、正确理解燃烧热1反应条件:25和101kPa(书中给出的燃烧热数值均为此条件下测得)。2可燃物用量:1mol纯物质。3“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是指完全燃烧时,下列元素要生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HH2O。CCO不是完全燃烧,生成的水为液态不能是气态。例如,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g)H110.5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而不是110.5kJmol1。,4燃烧热用文字叙述时,用“正值”;若用“H”表示,则为“负值”。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或H890.3kJmol1。5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特别提醒“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1.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说课稿
- 我上学了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生活语文(特殊教育)
- 2025年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承租)
- 2025商务合同翻译实战案例库
- 2025标准版企业购销合同书
- Unit 1 Hello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牛津上海版(深圳用)
- 7.2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印刷厂网络监控维护规章
- 《2025年关于终止合同解除的条件》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应用PDCA降低药占比
- 分包商安全管理规定(4篇)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