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氯乙烯行业概况.ppt_第1页
中国聚氯乙烯行业概况.ppt_第2页
中国聚氯乙烯行业概况.ppt_第3页
中国聚氯乙烯行业概况.ppt_第4页
中国聚氯乙烯行业概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氯乙烯行业概况及市场运行分析,中国氯碱网杨森2009.3.7大连,第一部分国内外氯碱行业概况,一、氯碱工业工艺基础氯碱工业以盐为原料,电解工业盐水制成烧碱、盐酸、氯气、氢气,氯气进一步制成以聚氯乙烯为代表的多种耗氯产品,目前我国生产200多种耗氯产品,主要品种70多个。氯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化工原材料的生产供应行业,其碱、氯、酸等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2NaCl2H2O=2NaOHH2Cl2,氯气主要下游产品结构:,国际氯碱工业成本核算方法:ECU的英文全称为ELECTRO-CHEMICALUNIT,中文意为电解单元,根据氯碱行业不同工艺方式的测算,确定ECU的公式如下:隔膜法制碱1ECU=1.13NaOH+1CL2离子膜法(加酸)制碱1ECU=1.087NaOH+1CL2离子膜法(不加酸)制碱1ECU=1.13NaOH+1CL2,二、近年全球氯碱工业概况,*以上统计不含中国大陆产能数据,CapacityofWorldsTop10CausticSodaProducers.2006(ktons),*以上统计不含中国大陆产能数据,近3-5年,北美、西欧、和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为代表的东北亚地区的氯碱行业规模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近年来全球氯碱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其氯碱工业规模增长迅速,成为了全球氯碱化工行业21世纪初瞩目的焦点,三、近年来中国氯碱工业发展中的新特点与问题,2001-2008全国聚氯乙烯、烧碱产能产量,2003、2008年部分主要耗氯产品产能规模对比,21世纪初开始,中国氯碱工业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规模增长迅速。国内氯碱行业大多数主要产品的产能规模均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氯碱行业主要产品消费地和供应地之一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中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氯碱工业在全球氯碱行业中无可争辩的重要地位,也为未来国内氯碱工业发展由规模优势向竞争力优势全面转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规模化与资源导向的生产重心西移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聚氯乙烯企业的平均产能规模已经超过15万吨/年,烧碱企业的平均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0万吨/年,相比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不足5万吨/年的聚氯乙烯和烧碱企业平均产能规模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传统上氯碱行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近期西部地区部分典型新、扩建大型氯碱项目,西部地区:西北五省区、西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如加上近年来氯碱工业同样发展迅速的山西(烧碱产能94.5万吨/年,聚氯乙烯产能86.5万吨/年)、河南(烧碱产能174万吨/年,聚氯乙烯产能123万吨/年)等中部省份,则我国中西部地区氯碱工业的产能规模占全国氯碱工业产能规模的比例数字还将有进一步的明显提升。国家发改委2007年颁布实施的氯碱行业准入条件中对于东部地区发展氯碱工业的限制性条款,也体现了政府层面对于氯碱工业生产重心西移的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政策性肯定。,行业资源重组,规模优势型:央企对行业资源横向整合,长时间以来,制约中国氯碱工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产业集中度过于分散这一根本性问题,有可能通过国内不同企业间对行业资源的重组而得以解决。,产品结构单一与“碱氯平衡”,烧碱,液氯,全球氯碱工业的永恒命题,碱氯平衡,近年来新建氯碱项目绝大部分以PVC配套烧碱的形式建成,国内聚氯乙烯产品消耗氯气产量的比例已经接近40%之高。随着200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聚氯乙烯市场急剧转冷,导致国内大量与聚氯乙烯配套的电解装置无法正常开工。几年来被广泛采用的“聚氯乙烯+烧碱”的扩张模式终于与“碱氯平衡”这一全球氯碱行业的永恒命题遭遇,这对国内产业界近年来的发展思路和已经形成的发展成果均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国际化与贸易摩擦进口:,出口:,我国氯碱行业主要产品的进出口商仍然无法取得与自身贸易规模相称的国际市场话语权,在国际贸易当中受制于大型跨国企业。针对当前国内客观的市场环境,如何引导建立行业内健康的市场秩序,并加强国内行业的产业安全预警和相关应对工作是国内氯碱行业企业必然面对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内氯碱行业未来能否在公平、公正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安全,政策环境,产品结构调整,恢复信心,一方面,要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国际市场环境中,维护行业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避免本国市场和产业遭受非正常市场行为侵害,团结一致,在市场上树立氯碱行业的积极形象,维护市场信心,从而保证行业自身及上下游行业的稳定发展。,四、2009年,新经济环境下国内氯碱行业的发展对策,力争在提高出口退税、争取合理优惠电价、技改贴息资金等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的政策领域,分享到政府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握机遇,在行业发展周期的波谷阶段,通过市场或政策手段,适时合理地引导、推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第二部分聚氯乙烯生产技术,一、聚氯乙烯基本概念及理化性质聚氯乙烯树脂(PVC)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英文名称:PolyvinylChloride,化学结构式:(CH2-CHCL)n其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用于工业、建筑业、农业、日用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PVC与PE、PP、PS、ABS并称世界五大通用树脂,且以其突出的性价比在社会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理化学性质:聚氯乙烯树脂,物理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臭。相对密度1.351.46,折射率1.544(20)不溶于水,汽油,酒精和氯乙烯,溶于丙酮,二氯乙烷,二甲苯等溶剂,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聚氯乙烯在100以上开始分解并缓慢放出HCl,随着温度上升,分解与释放HCl速度加快,致使聚氯乙烯变色。,二、聚氯乙烯生产的原料工艺路线,石油化工路线,当前,除中国大陆和印度的少量装置之外,全球所有聚氯乙烯装置均采用以石油化工所生产的乙烯基类单体产品为原料的乙烯法(单体法)生产工艺,煤化工路线,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的75%为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已经占到了全球聚氯乙烯装置总能力的25%甚至更高。,工业盐,烧碱,氯气,电解,造纸、纺织、印染化纤、氧化铝等,原油,石脑油,乙烯,EDC,直接氯化或氧氯化(氧氯化与HCL反应),裂解,VCM,PVC,聚合,氯碱化工,石化,乙烯法聚氯乙烯工艺流程示意图,工业盐,烧碱,氯气,电解,氯碱化工,造纸、纺织、印染、化纤、氧化铝等,氢气,氯化氢,煤炭,生石灰,电石,石灰石,蓝炭或焦炭,水,乙炔,VCM,含汞触媒,PVC,聚合,煤化工,电石法聚氯乙烯产业工艺流程示意图,产业布局乙烯法生产装置难以深入内地,能源结构缺油、贫气、富煤,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进步能耗、污染的有效控制,电石法生产工艺将继续作为中国聚氯乙烯行业的基础和最重要组成部分,三、型号电石法:SG-(1-8)型(采取国家标准)低型号软制品高型号硬制品K值(18型)(高低)聚合度(18型)(高低),各型号电石法聚氯乙烯的主要生产企业及用途:,注:1、4、6型当前市场流通量很少,不常见。,乙烯法:多采用企业标准(数字多表示聚合度)例如:齐鲁石化LG大沽S1000(对应SG-5)TL800(对应SG-7)1000F(对应SG-5)TL1000(对应SG-5)S700(对应SG-7/8)TL1300(对应SG-3)1050P(对应SG-5)1000S(对应SG-5)800F(对应SG-7),2007年,中国名牌推进战略委员会中国名牌聚氯乙烯(悬浮法)产品评选:,四、生产方法,悬浮法,本体法,进口VCM:PVC=1.025VCM,VCM=1.6EDCPVC=1.6*1.025EDC,乙烯法:乙烯(0.48吨)、氯气(0.65吨),电石法:电石(1.45吨)、氯气(0.76吨),五、各种生产工艺路线单耗比较,进口EDC:,六、聚氯乙烯成本经验计算方法电石法PVC生产成本=(电石成本+氯气成本)/0.8+管理费用*1.17电石法PVC生产成本=(1.5*电石价格+0.76*氯气单价)/0.8+管理费用*1.17乙烯法PVC成本计算=(乙烯成本+氯气成本)/0.6+管理费用*1.17电石法PVC生产成本=1.95(0.5*乙烯价格+0.65*氯气单价)+管理费用*1.17以上经验公式只用于大致估算两种工艺路线PVC的生产成本。,电石价格计算见下文,第三部分中国聚氯乙烯行业概况,一、中国聚氯乙烯供需情况介绍1、中国聚氯乙烯产能情况,产能增长速度放缓,2008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省份分布单位:万吨,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前十名企业单位:万吨,2、中国聚氯乙烯行业产量情况,近两年产量增速明显慢于产能增速,行业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中国聚氯乙烯产量区域分布情况,3、中国聚氯乙烯装置开工率分析,聚氯乙烯供应过剩压力日益增大是造成装置开工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4、中国聚氯乙烯产扩能情况统计,注:以上统计中所涉及的扩产项目,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建设进度存在着很大的弹性。,5、2003-2008中国聚氯乙烯表观消费量情况,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002004006008001000万吨,625,664,817,920,1040,924,+13.04%,-11.15%,中国聚氯乙烯消费省份分布单位:万吨,聚氯乙烯型材、管材,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包装材料,人造革等聚氯乙烯日常用品,聚氯乙烯电缆料,聚氯乙烯板、片材,聚氯乙烯主要应用领域,中国聚氯乙烯下游制品消费构成比例,6、中国聚氯乙烯及相关产品进出口情况,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内聚氯乙烯装置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反倾销等因素对进口聚氯乙烯数量形成的抑制,自2004年开始,进口聚氯乙烯纯粉的数量稳步下行,出口数量快速增多。原油价格的迅速下滑,直接刺激了2008年EDC产品的进口数量激增,油价暴跌之后,VCM进口量为何没有大幅上涨?,2008年中国进口PVC纯粉货源地分析,进口分析:,2003-2008年进口聚氯乙烯纯粉价格走势,美元/吨,2008年,中国进口VCM总量中,66.7%来自于日本,24%左右的量来自于中国台湾,另有9%左右来自于韩国。可以说,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是中国进口VCM最主要的货源地。同时,2008年,中国进口EDC总量中,36%左右来自于美国,24%左右来自于中国台湾,另有来自日本和中东(沙特)的EDC合计占进口EDC总量的22%左右。其中,虽然日本本国直接对华出口EDC数量较少,但是日本国内商社控制着中国从北美、中东进口EDC的主要渠道。综上,中国进口聚氯乙烯,以及上游原料EDC和VCM的市场、价格受东北亚,特别是日本等国贸易商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出口分析:,2008年中国出口聚氯乙烯目的地市场分析,2003-2008年出口聚氯乙烯纯粉价格走势,美元/吨,2009年中国PVC进出口市场的新趋势,第四部分中国聚氯乙烯市场影响因素分析,2003-2008中国聚氯乙烯市场价格波动曲线,2008年中国国内聚氯乙烯价格变化曲线,两种工艺路线PVC价格趋同,影响聚氯乙烯市场供需平衡的因素,一、上游原材料,二、内需变化,三、进出口市场,四、产业、外贸等相关政策,一、上游原材料电石,元/吨,依照电石法PVC吨耗电石指标,电石吨价格每上涨100元,电石法PVC的原材料成本上涨150元/吨,甚至更高,我国电石生产情况,中国电石工业产能分布,我国电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供给能力不足,却表现为产能过剩能耗高、污染重的帽子摘除还有待时日科技进步的步伐还需加快政策的导向作用在加大,政府对两高一资行业的限制愈加严格,电石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其他政策成本都在大幅提升,企业实际运营效率较低,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电石工业仍将作为中国氯碱工业重要的能源基础,运行自动化,炉型密闭化,企业规模化,装置大型化,中国电石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乙烯、EDC、VCM,对于中国聚氯乙烯产业而言,整个乙烯基原料的供应链基本上都明显依赖于日本商社为代表的跨国贸易商,凭借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日本等国产业界通过对自身生产和流通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乙烯基产品市场施加对其自身有利的影响,确保部分市场利益,ECU核算,低价冲击他国市场,二、内需变化,国内聚氯乙烯市场需求的季节性变化,注:表示主要PVC消费市场的位置,国内聚氯乙烯主要消费市场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冬季北方聚氯乙烯消费量减少明显,另外,由于碱氯平衡的限制,未来还需关注烧碱供需市场变化对PVC市场供求平衡可能带来的影响,三、进出口市场PVC出口市场价格的确定:PVC出口报价=(PVC国内价格1.17*1.12+短途运输、装卸等费用)汇率可以看出,国内PVC出口价格与国内PVC价格有直接关系。国内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利润导向,PVC进口价格的确定:当前进口PVC绝大部分按照加工贸易形式进口(规避反倾销措施),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国外供应商每月的报盘价格。,近期国内外能源成本对比优势的逆转,已经在改变中国PVC进口市场的传统格局,国外供应商对华PVC出口贸易操作中的无形默契?,四、产业、外贸等相关政策1、产业政策氯碱行业准入条件,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2007.11,产业布局,装置规模,工艺路线,循环经济,氯碱行业(烧碱、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烧碱、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标准(申报稿),主要原料、能源消耗指标,工艺、技术、装备要求,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全部利用电石渣替代天然石灰石生产水泥项目的规模和工艺将放宽限制鼓励规模较小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